本书论述了道德观念产生的自然、社会、生理甚至病理条件,发掘了人们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创造不同价值判断的共同的原始动力。
翻译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并非因为我赞同或赞赏尼采的很多观点。恰恰相反,我虽然惊叹于尼采驾驭语言和剖析人性的能力,而且丝毫也不敢忽略他作为哲学家和学者在西方哲学和思想史中的地位,但是我此后的学术道路与尼采相去甚远。我承认,当年决定翻译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其实是有几分青涩,也有几分炫技。大约35年前,何兆武先生到美国的布兰代斯大学访问,鼓励当时还是留学生的我翻译西方经典著作,我当时的选择是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何先生还对我说,一定要从德文直接翻译。不久,何先生来信说,《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已经有了译者,让我任选另外一本德文经典。我当时正在撰写硕士论文,题目是《鲁迅与尼采》。手头恰好有尼采的书,而且《论道德的谱系》篇幅又不长,既能够锻炼并证明我的德语翻译能力,又不会占据我太多的时间。后来的经历证明,我低估了这本书翻译的难度,而且因为有了炫技的成分和不够成熟的因素,动笔以后遇到重重困难是必然的,加上朋友们说我有那种“一定要用十二分的努力去做只需要五分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的性格,结果这本书的翻译成了“硬头皮工程”,从1986年一直干到了1988年,加上后来出版周期的影响,到了1992年才被三联书店出版。回想起来,从开始动笔翻译到现在,整整30年过去了。
一项工作经历了30年而依然保有价值,这本身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而我虽然说不上百感交集,但算得上是五味杂陈了。
三联书店的编辑朋友告诉我,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要再版,请我校订一下,。再写个再版序言。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回想起30年前翻译尼采这本小书时的情景,确有恍若隔世的感觉。30年前我的名字叫“周红”,在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出版前后,我将“周红”改为了“周弘”,部分是为了和另外一位名为“周红”的哈佛留学生加以区别,部分也是要和我自己的人文的过去划一道界限。自从使用了“周弘”这个名字,我的写作大都偏于社会科学,而“人文的我”,包括儿时想当文学家的梦,就真的都成了过去。难为了编辑朋友,费了怎样一番周折才找到我,而我也应她的要求,用我现在的名字(也就是“周弘”)来再版这本译作,以表示对自己做过的工作终身负责的意思。全书译自1980年Walterde Gruyter德国口袋书出版社(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出版的15卷本《尼采批判研究全集》中的第5卷(Friedrich Nietzsche Samtliche Werke Kritische Studienausgabe Band 5),再版校订仍然依据这个版本。
翻译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并非因为我赞同或赞赏尼采的很多观点。恰恰相反,我虽然惊叹于尼采驾驭语言和剖析人性的能力,而且丝毫也不敢忽略他作为哲学家和学者在西方哲学和思想史中的地位,但是我此后的学术道路与尼采相去甚远。我承认,当年决定翻译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其实是有几分青涩,也有几分炫技。大约35年前,何兆武先生到美国的布兰代斯大学访问,鼓励当时还是留学生的我翻译西方经典著作,我当时的选择是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何先生还对我说,一定要从德文直接翻译。不久,何先生来信说,《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已经有了译者,让我任选另外一本德文经典。我当时正在撰写硕士论文,题目是《鲁迅与尼采》。手头恰好有尼采的书,而且《论道德的谱系》篇幅又不长,既能够锻炼并证明我的德语翻译能力,又不会占据我太多的时间。后来的经历证明,我低估了这本书翻译的难度,而且因为有了炫技的成分和不够成熟的因素,动笔以后遇到重重困难是必然的,加上朋友们说我有那种“一定要用十二分的努力去做只需要五分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的性格,结果这本书的翻译成了“硬头皮工程”,从1986年一直干到了1988年,加上后来出版周期的影响,到了1992年才被三联书店出版。回想起来,从开始动笔翻译到现在,整整30年过去了。
一项工作经历了30年而依然保有价值,这本身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而我虽然说不上百感交集,但算得上是五味杂陈了。
关于惩罚的起源和惩罚的目的我还有一句话要讲:有两个有区别的问题,或者说两个应当被区别开来的问题,它们总是被人们混为一谈。以往的道德起源家们又是怎样对待这一问题的呢?他们的做法一向很天真,他们随意从惩罚中找出一个“目的”,比如说报复或者威慑,然后轻而易举地把这种目的归结为事物的发端、惩罚的始因,这就算是大功告成了。但是,在研究法律的发生史的过程中,“法律的目的”应当是*后探讨的课题。当然,在史学领域里*重要的结论是经过努力,而且也只应经过努力而得出,这个结论就是:一件事的起因和它的*终的用途、它的实际应用,以及它的目的顺序的排列都全然不是一回事;所有现存的事物,不管它的起源是什么,总是不断地被那些掌握权柄的人改头换面,根据他们的需要加以歪曲;在生物世界中发生的一切都是征服和战胜,因此所有的征服和战胜也就都意味着重新解释与重新正名,在这一重新解释与正名的过程中,以往的“意义”和“目的”就会不可避免地被掩盖,甚至被全部抹掉。即使人们清楚地了解了所有生理器官的用途,甚至认识了法律机构的用途,社会风俗的用途,政治习惯以至于艺术形式或宗教祭礼形式的用途,人们也并不会因此而了解它们的发生史——不管这一切在老派的耳朵听来是多么令人不舒服——,因为自古以来,人们就自以为把握了事物、形式、机构的确有证据的目的、用途,以及它们出现的原因;人们相信眼睛的被造是为了看,手的被造是为了握,同样,人们想象惩罚也是为了惩罚而被发明的。但是所有的目的、所有的用途都不过是一个事实的标志:一种向往力量的意志战胜了力量相对薄弱者,而后根据自己的需要为这种意志的功能赋予意义。因此,一件“事”、一个器官、一种习惯的全部历史可能就是一串不间断的锁链,连接着各种重新解释和重新正名,至于这些解释和正名的起因本身并没有相互联系的必要,相反,它们的相继排列、相互交替只不过是偶然的因素使然。因此,一件事、一种习俗、一个器官的“发展”并不是朝着一个目标发展的渐进过程,并不是一种逻辑的、简捷的、*节约人力财力的渐进过程,而是一个由比较深刻、相对独立、自发产生的征服过程组成的序列,在这个序列里还要包括出现在每个过程中的阻力,以自我保护和逆反为目标的形式转换,取得成效的对抗行动。形式是可变的,而“意义”的可变性更大……
……
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是十九世纪德国最有智慧的哲学家,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最有才华的诗人兼散文作家之一。他宣告:"上帝死了!"彻底动摇了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石,他高蹈的"超人哲学"与酒神精神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一生短暂,但著述颇丰。主要作品有《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之彼岸》、《论道德的谱系》、《快乐的科学》、《曙光》、《权力意志》等。
尼采既有哲学家的深遂洞见,又有诗人的澎湃激情。深受他影响的思想文化巨人有里尔克、萧伯纳、弗洛伊德、加缪、萨特、海德格尔、梁启超、鲁迅等。
插图珍藏本 中国伦理学史 本书特色 本书被视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中国学者首次以西方观点综合研究中国之伦理学与伦理思想史,首次以西方框架初步清理传统伦理思想...
神学论文集 哲学的慰藉 本书特色 波爱修斯所著的《神学论文集哲学的慰藉》是古罗马哲学家波爱修斯的论文集,全书包括两部分,神学论文三篇,及他的名著《哲学的慰藉》。...
贝德士文献研究 内容简介 2007年是马礼逊来华200周年,世界华福会学术与文化事工协调委员会与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等团体,热情地邀请我提供一册有关华人宣教史的书...
情感与时间-康德共同感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从纵向的维度梳理了“共通感”在西方思想史上的不同境遇,不仅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共同能力”说、维科的“共同意识”...
传习录:精装典藏本 本书特色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人物王守仁流传*广的著作。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各家学说,...
家道与孝道:天经地义 本书特色本书是何为孝道的理论总结,从中国文化系统和中国人的生活实践的各个层面说明孝道与家道是中国文化的高智慧,说明孝就是道。本书是孙一乃老...
谈美·谈美书简 本书特色《谈美•谈美书简》包含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和《谈美书简》这两本重要的美学著作,其中《谈美》主要阐释了美与美感、美与自然、美与...
审美文化学导论 本书特色 “审美文化学”是一个以往不经见的新概盒,作为一种“学”更是一个新的学科方向。这一新概念或新学科方向的形成,得力于20世纪90年...
韦伯作品集——古犹太教(11) 内容简介 一个令所有对世界历史特别是对宗教文化感兴趣的人觉得难以理解的问题就是:古犹太教的神耶和华,不仅不保卫自己所选择的民族(...
王权与神祗(上下) 内容简介 《王权与神祗》是考古学、艺术史、铭文学和文献学领域*专业的学者们精心提炼的作品。《王权与神祗》分成了两卷七部分:**卷,共四部分,...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意外地哲学思考:与埃利.杜灵访谈 本书特色 媒体哲学在国内外都属于一种新兴的理论前沿。《意外地哲学思考:与埃利·杜灵访谈》作者的哲学思考开始...
思辨哲学新探 本书特色 《思辨哲学新探》是作者近年来关于黑格尔哲学研究成果的一种综合。《思辨哲学新探》不拘泥于黑格尔整个体系的一般论述,而是根据作者自己的眼光,...
周易的咒语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深谙周易精髓的中国风悬疑佳作。1、震撼开启民国大师背后的易学密咒。全书以易经卦签中暗藏的文化精神为线索,通过对鲁迅、林语堂等民国大...
鬼谷子:典藏版 本书特色 《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被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商场等领域,主要讲...
《自由的迷思》是根据丘扬,创巴仁波切(chogyamTrungpaRinpoche),于一九七一至一九七三年间,在美国各地所作的演讲结集成书的
《敦煌讲座书系: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完整地展示莫高窟一千多年的营建史。《敦煌讲座书系: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主要介绍早期敦
你就是世界 本书特色 中观的导师,彻底的觉者,道道地地的禅师克里希那穆提:真理乃“无路之国”,任何一种形式化的宗教、哲学、宗派都无法一窥究竟。20世纪*伟大的五...
我之观念-笛卡尔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笛卡尔离我们有多近,他具有何种问题意识和智识水平,以及恰恰在一些我们轻易误以为是共同点的地方,笛卡尔离我们有多远……《“我”...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内容简介 斯拉沃热·齐泽克是当代著名的拉康派哲学家和文艺批评家他以晚期拉康精神分析学思想为基础,对话马克思主义及当代左翼思想,重新阐发了...
孝经.二十四孝图 内容简介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经》是在古代家喻户晓的孝文化瑰宝,而《二十四孝》则常作蒙学书供儿童使用。本书从解读古代家喻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