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该如何向当权者讲述真理?这一点为何至关重要?就规划未来而言,为什么500年的视野要优于5个月或者5年?为何历史——尤其是长时段的历史——对理解造成当今社会种种矛盾的多重过去如此不可或缺?撰写《历史学宣言》一书的目的就是向历史学家及任何有感历史在当今社会该如何发挥作用的读者吹响战斗的号角。著名史学家乔•古尔迪和大卫•阿米蒂奇在经历了数十载术有专攻的专业发展之后,深刻洞悉了历史学近年来出现的向长时段叙事回归的大趋势。在著者看来,这种大趋势对未来的史学学术及史学向公众的传播而言至关重要。本书观点鲜明、论证缜密,对人们论辩和思考数字化时代历史学及众多人文学科所能发挥的作用颇有裨益,这其中包括决策者、社会活动家、企业家,以及普通听众、观众、读者、学生和教师等。
作者乔•古尔迪和大卫•阿米蒂奇在本书中呼吁,历史研究应该放眼全球、回归长时段,同时呼吁史学家要善用大数据统计工具和可视化工具。作者认为,微观史只着眼于短期历史,缺乏长时段思维,有其局限性。因此,当今的史学研究应采用大图景、大历史的研究维度,同时结合微观史精于处理文献的优势,这样才能更好地研究历史,让史学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并使历史服务于现实政治及社会,让普罗大众都能阅读历史、读懂历史,实现其作为人文学科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实证案例方面,作者主要探讨了气候变迁、社会不平等及资本主义未来等问题,以此启迪历史学家和学生如何运用长时段历史的思维去思考、分析问题。
“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让人耳目一新。很久以来,历史研究呈现愈来愈专业化的趋势,与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不相往来。阿米蒂奇和古尔迪呼吁回归长时段,这是非常正确的思路。在书中,他们呼吁史学家放眼全球、拥抱长时段、勇于跨学科、触碰大问题,包括气候变迁、社会不平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未来,堪称史学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非常值得一读。”
——巴黎经济学院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
“这是一部好书,构思奇妙、思想深刻、涉猎广博,对当代史学发出了令人振奋的挑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史学逐渐丧失了长时段和序列意识,而代之以短期主义的微观史研究。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并提出:这样只能让历史失去其对公众的价值和有用性。大卫•阿米蒂奇和乔·古尔迪深入挖掘了历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并以此为基,呼吁史学加大对公民生活的介入,要敢于触碰大问题,以书写出更多更好的历史。”
——纽约大学托马斯•本德(Thomas Bender)
“古尔迪和阿米蒂奇强烈主张历史当与时代挂钩,并将此视为克服短期思维和缺少或缺失证据的未来预测的一剂良药。在简短清晰的篇幅中,作者呼吁史学家提高处理多种文献数据的能力,巧妙设计、精心构思,争取为从经济失灵到气候变迁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公共决策和民主辩论提供必备的知识证据和思维框架。作者还对学术史家提出了挑战,鼓励他们摆脱甚至打碎近一个世纪以来束缚史学发展的种种心灵枷锁。”
——女王大学丹尼尔•沃尔夫(Daniel Woolf)
“如果所有人的思维框架都不超过几年的规模,那么还有谁会严肃认真地思考孙辈子女的未来呢?乔•古尔迪和大卫•阿米蒂奇的贡献在于他们在书中讲述了一个史学如何回归大图景思维的颇有力度的故事,他们要求史学家结合微观史的洞见和大数据的兼容优势。作者提出,在人类世时代,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历史,而且是多层次的大历史。”
——麦考瑞大学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
“历史这行当总有多家作坊在完善其不同的传统和技艺,因此历史学这门技艺会一直延续下去。但这本节奏明快的小书宣布:历史仍需关注长时段的大问题,仍肩负着道德责任,尤其是为当今时代人类面临的困境提供亟需的洞察视野。近年来,英美史学为各种短期主义的叙事所困扰。因此,该书作者呼吁:历史当为建设美好社会描绘多种可能的路径,要有多方参与,要展开课堂辩论,所以历史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就好像打了一剂强心针。”
——剑桥大学、《简明历史指南》主编乌林卡•鲁布莱克(Ulinka Rublack)
“该书力图让历史与广大公众发生关系,摆脱长久统治专业史学的狭隘的专业化取向,转而以长时段的视角把历史、当前与未来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作者特别凸显了对全球生态危机和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史学关注,并同时考虑到数字化对史学研究可能造成的影响。”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Georg G. Iggers)
“该书预见到人类的数字化和全球化未来,主张史学在此间应扮演富于批判性的问题解决者角色,令人振奋。为此,古尔迪和阿米蒂奇提出,史学家应当恢复自身的长时段视野和能力,大胆地将历史的多元因果理论注入到支配当今学界、维务当前的各种讨论之中。”
——罗汉普顿大学约翰•托什(John Tosh)
“这本书来得非常及时、非常有用。阿米蒂奇和古尔迪呼吁史学家行动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去思考大问题、拥抱长时段思维、挖掘数字技术的多种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目前呈碎片化的史学及时转向,积极承担自身的公共责任,甚至以某种富有道德的乌托邦境界去应对困扰当今时代的重大问题,如社会不平等和气候变化问题。作者真诚地呼吁那些潜心过去的史学家抬起头来,为人类思考、建设未来做出应有的重要贡献。这部历史学宣言对整个社会科学给予了批判,颇发人深省,对那些已经接受史学当具公共关怀和尚待拥抱这一宽广视野的学者均有裨益。”
——杜伦大学卢德米拉•乔丹诺娃(Ludmilla Jordanova)
“当今时代的公共政策和公众辩论有很多缺失,但其中重要的要算是缺少必要的历史维度。在《历史学宣言》一书中,大卫·阿米蒂奇和乔•古尔迪发出了一声呐喊,呼吁史学家不止要积累更多有关过去的知识,还要在历史的广度和深度上大胆开拓,因为这一点是史学知识化作公共知识的核心枢纽。”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克雷格•卡尔霍恩(Craig Calhoun)
“大问题遇到了大数据,共同为公域的长时段思考助力,使得该书的论证颇为有力。古尔迪和阿米蒂奇不止为历史学科的未来发展开辟了的新的路径,还为多个学科应用历史研究的成果指明了方向。我相信:回归长时段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政治上更是势在必行。”
——弗吉尼亚大学贝塔尼•诺薇斯基(Bethany Nowviskie)
“近年来,大历史和深度史被认为是史学家回应大众对未来关切的方法和理路。在这部涉猎广泛、神采飞扬的著作中,作者对相关问题给予了迄今较为全面的探讨。古尔迪和阿米蒂奇主张:史学的未来在于史学家是否有能力塑造和引导公众话语,这无异于对同行史学家发出一声令人振奋的出征号令。言尽其宜、恰逢其时。”
——芝加哥大学迪佩什•查卡拉巴提(Dipesh Chakrabarty)
乔•古尔迪(Jo Guldi),美国布朗大学历史学助理教授,著有《通往权力之路:英国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史》(2012)。
大卫•阿米蒂奇(David Armitage),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著有《英帝国的意识形态根源》(2000)、《现代国际思想的根基》(2013)等。
《达亭老人遗稿》内容简介:《达亭老人遗稿》收录了王棨华的三种论著《退室诗稿》一卷、《妄谈录》一卷、《消闲戏墨》二卷。王棨华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
明朝的兴衰与清朝的崛起-图画中国历史-20 本书特色 历史很枯燥?历史很复杂?历史很无趣? 不!不!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由台湾著名漫画家潘志辉先...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本书特色 《纽约时报》畅销书,《华尔街日报》、《远东经济评论》*佳亚洲题材图书 *冷酷的战争,*辛辣的笔触 *动人的故事残酷...
《世界简史(彩色插图详注版)》内容简介:本书是英国著名作家威尔斯撰写的一部颇具特色的世界史,内容上溯人类文明的开端,下至第
辽.金.西夏史 本书特色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面介绍了人类已有知识,被誉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化工程”、“一切才智之士的知识背景”。全书是中国大...
佩里·安德森(PerryAnderson)是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或新马克思主义者。他1938年生于伦敦,是一个热忱的社会主义者,而不是一个
《月亮与六便士》内容简介:世纪流传的文学经典,精美包装,珍藏典范 毛姆历经百年口碑之作,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创作 一生
清史讲义 本书特色 《传世经典文库:清史讲义》是孟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本书科学考订了清代种族及世系,揭示了八旗制度的真实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诸多重...
《处世歌诀》内容简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这一文化传统对于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都起着极
何炳松:通史新义(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上、下二编,上编论述社会史料研究法,系统阐发史料考订与事实编比的理论;下编论述社会史研究法,详解社会史的著作法及相关...
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1923--1946) 本书特色李辉的写作坚韧沉实、端庄耐心。他的文字,不求绚丽的文采或尖锐的发现,而是以一种责任和诚...
《古典时代的终结:罗马帝国晚期的历史》内容简介:《古典时代的终结:罗马帝国晚期的历史》以简明扼要、深入浅出且又发人深省的方
本书是关于人类社会权力性质系列研究的第二卷。迈克尔·曼分析了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人类权力关系的历史。他主要关注
《精准护肤:科学原理与实践》内容简介:本书精准医学和皮肤学相关技术快速提高,、国际化妆品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对精准、靶向的技
澳门卷-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本书特色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是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为响应“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为弘扬中华民族...
利奥波德国王的鬼魂-贪婪、恐惧、英雄主义与比利时的非洲殖民地 本书特色 《利奥波德国王的鬼魂:贪婪、恐惧、英雄主义与比利时的非洲殖民地》这部入围美国国家图书评论...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 本书特色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编辑推荐:大众历史类读物。风格类似《明朝那些事儿》。她让皇帝专情一生,她让百官俯首称臣,...
西出阳关-历代亲历西域诗人剪影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讲述中国古代亲历西域的诗人们的故事,他们前往西域的原因,路途见闻,诗歌作品.由于西行的风物、环境等原因,这些诗...
第五版《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是美国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经典教科书,其所涵盖的国际关系理论的范围和详尽程度是迄今为止任何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