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春琴抄》和《吉野葛》。 商人之女春琴自幼失明,她美貌聪颖,在音曲方面才艺惊人。学徒佐助倾慕她,在服侍之余随她学艺,两人产生了感情。春琴傲慢跋扈,但佐助对春琴的种种苛待甘之如饴。后来春琴被人陷害而毁容,自尊大为受损,从此不以面目示人。佐助为了将春琴的美丽形象永存心中,也为了继续陪伴春琴,用针刺向自己的双目……"
%林少华:谷崎润一郎和他的作品
春琴,原名屋琴,生于大阪道修町药材商之家,殁于明治十九年[1]十月十四日。墓位于市内下寺町净土宗[2]一座寺院内。日前路过,兴之所至,近前探询。寺院一位男子谓“屋家墓地在这边”,将我领去大殿后面。一看,一丛山茶花树阴中排列着几座屋家数代之墓,但从中并未找见仿佛琴女之墓的存在。往日屋家之女本应有那样一位来着,而那位……寺院男子思索片刻,之后将我领去东侧陡峭的坡路台阶:“这样看来,说不定在那边。”众所周知,下寺町东侧后方耸立着生国神社所在的高台,刚才所说的陡峭坡路即从寺院内通往高台的斜坡。但那里已是大阪少见的树木蓊郁的场所,琴女的墓座落在那片斜坡中间拓平的一小块空地。墓碑正面记其法名:光誉春琴惠照禅定尼。背面刻写的是:俗名为屋琴,号春琴,明治十九年十月十四日殁,享年五十八岁。侧面刻有门人温井佐助建之字样。琴女虽然终生以屋为姓,但是,想必因为同“门人”温井检校[1]过着事实上的夫妻生活,所以在离开屋家墓地的地方如此另建一座。据寺院男子介绍,屋家早已没落,近年来偶有族人前来祭扫。但去看琴女墓的人几乎没有,没以为她是屋家的亲人。那么,这位故人是无人祭祀的亡灵不成?却又不然——住在荻茶屋那边的一位七十光景的老妇人每年来祭祀一两次,来祭扫这座墓。另外,这里还有座小墓吧?寺院男子指着此墓左侧的另一座墓说,之后肯定也为这座墓烧香献花。念经费什么的也是她出的。来到寺院男子指点的刚才说的小墓碑前一看,碑石大小只有琴女墓的一半左右。正面刻写真誉琴台正道信士,背面写道:俗名温井佐助,号琴台,屋春琴门人,明治四十年十月十四日殁,享年八十三岁。此即温井检校墓。荻茶屋的老妇人稍后出场,暂且不表。只说此墓较春琴墓小,且墓碑记有门人字样,以示死后亦守师徒之礼,此为检校的遗愿。我伫立在正好有夕阳金灿灿照在墓碑正面的山顶上,眺望脚下横陈的大大阪市景观。想来这一带是早在难波津时期就有的丘陵地带,朝西的高台从这里一直延续到王天寺那边。而今,被煤烟损害的树叶草叶没有生机,满是灰尘、站立枯死的大树给人以煞风景之感。但是,修建这些墓的当时,想必这一带甚为郁郁葱葱。即使现在,作为墓地,这里也应是*为安静的视野开阔之处。被奇特因缘裹在一起的师徒两人一边在此长眠,一边俯视暮霭笼罩高楼林立的东洋首屈一指的工业都市。虽说今日大阪已经变得全然没有检校在世时的面影,但唯独这两座墓碑看上去至今仍像在交谈不浅的师徒情缘。本来温井检校家属于日莲宗[1],除却检校的温井一家之墓位于检校故乡江州日野町某寺院内。而检校之所以抛弃祖祖辈辈的宗派而改信净土宗,乃是出于纵使为墓也不想从春琴女身旁离开这一殉情之念。据说春琴女在世期间即已确定师徒的法名、这两座墓碑的位置及大小等等。目测之下,春琴女墓碑高约六尺,检校的大概不足四尺,并列在低矮的石板座上。春琴女之墓的右侧栽有一棵松树,绿色树枝如屋顶一样伸在墓碑上面。在枝尖伸不到的左侧相隔两三尺的地方,检校的墓如鞠躬一般静静侍坐。见了,不由得想起检校生前俨然侍从毕恭毕敬事师的身影,仿佛至今仍乐在其中。我跪在春琴女墓前,恭恭敬敬致以一礼。而后把手放在检校墓碑上,一边抚摸碑顶,一边在山丘徘徊,直至夕阳沉进大阪街市的远方。
※
近来我得到一本名叫《屋春琴传》的小册子,这是我得知春琴女的起因。这本书约有三十页,是用四号铅字印在生漉和纸[1]上的——以此推测,应该是春琴女去世三周年时弟子检校托谁编写师父传记分发给大家的。这样,尽管内容是用书面语写的,检校也是以第三人称出现,但素材想必由检校所授,书的实际作者不妨视为检校本人。传记上说,“春琴家世称屋安左卫门,住于大阪道修町,经营药材。至春琴父,乃第七代。母茂女出身于京都麸屋町迹部氏,嫁于安佐卫门生二男四女。春琴为次女,生于文政十二年[1]五月二十四日。”又曰,“春琴自幼聪颖,且容貌端丽高雅,无以形容。四岁习舞,举止进退,自得其法。伸手收臂之优美,舞妓亦望尘莫及。纵使师父亦自叹弗如,每每叹道,呜呼,以此材质,此儿驰名天下,指日可待。而生为良家子女,幸乎?不幸乎?且早已习得读写之道,进步颇速,甚而凌驾于两位兄长之上。”倘若这些记述出自视春琴如神的检校之口,那么置信程度如何自是不得而知,但她生来容貌“端丽高雅”可由种种事实得到证明。当时妇人身高总体上似乎矮小,她也身高不足五尺,脸庞四肢亦小巧玲珑之至。看今日所传春琴女三十七岁时的相片,轮廓工整的瓜籽脸上长着仿佛用可爱手指摘来的鼻子眼睛,那般娇嫩,看上去仿佛稍纵即逝。如此,想必是因为毕竟是明治[1]初年或庆应[2]年间的摄影,到处有星斑闪现,如远古的记忆依稀莫辨。不过,在这模模糊糊的相片上仍可看出俨然大阪富裕商家女子的气韵。同时亦可隐约觉出美丽却又没有值得一提的个性光彩的形象。年龄看上去说三十七就像三十七,而说二十七八也未尝不像。此时的春琴女虽然双目失明已有二十多年,但较之失明,看起来更像闭目。佐藤春夫[3]曾说聋人看上去像愚人,盲人看上去像贤者。原因在于,耳朵聋的人为了听别人说的话而蹙起眉头或张开嘴眼或歪起脑袋或仰面朝天,总好像有发傻的地方。而盲人则静静端坐低眉垂首,样子活像闭目沉思,所以显得特像深思熟虑。至于是否真的一概适用,自是无从知晓。但由于菩萨的眼睛、慈眼视众生的慈眼总是半睁半闭,习以为常的我们于是觉得闭眼比睁眼更为慈悲、更为难得,而在某种场合怀有敬畏感。这样,对于春琴女闭合的眼睑也感到仿佛拜见古代观世音画像那样的隐约慈悲之情——也可能同她是分外温柔的女人这点有关——据说春琴女的相片前前后后仅此一幅。她幼小的时候照相技术尚未引进,而拍这幅相片那年又偶然发生了灾难,自那以后想必绝对不再照相了,所以我们只能依赖这一幅模模糊糊的相片想见她的风貌。读者读了以上说明,心目中推出的会是怎样的长相呢?估计是模糊不清让人意犹未尽的。我想,即使见了实实在在的相片,也不一定多么清晰。或者相片比读者所空想的更为模糊也未可知。想来,春琴女拍这幅相片时她已三十七岁,检校也已成了盲人——检校在这个世上*后看见的她的模样想必是接近这幅相片的。故而晚年检校记忆中的她的形象也可能就是如此模糊不清。或者是在以空想弥补逐渐淡薄的记忆之间而构筑出了与此截然不同的另一高贵女子不成?
谷崎润一郎(1886―1965)
日本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唯美派文学大师。代表作有小说《春琴抄》《细雪》《痴人之爱》,随笔集《阴翳礼赞》等。他的早期作品以妖异的笔致展现官能之美,故有“恶魔主义者”之称;中后期作品回归日本古典与东方传统,探索根植于民族性中的美,《春琴抄》是这一时期的dian峰之作;晚期作品在与诸多社会关系疏离的背景下,幽微而私密地描述了中产阶级男女的心理。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审美世界,被日本文学界尊称为“大谷崎”,曾7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林少华
文学翻译家、作家、学者。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译有《挪威的森林》《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刺杀骑士团长》等村上春树系列作品以及《心》《罗生门》《金阁寺》《雪国》《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等日本名家作品凡八十余部。译文达意传神而见个性,深受读者喜爱。
★日本唯美派大师、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谷崎润一郎畅销经典。
日本文学必读名著,大谷崎dian峰之作,绝美虐恋,兼具西方恶魔主义的浪漫和日本古典之美,哀婉凄清却又惊心动魄。
★翻译家林少华扛鼎力作,译笔传神,注释详尽。
《挪威的森林》《失乐园》《刺杀骑士团长》等百万畅销作品译者林少华,全新精译,文辞典雅,详细注释,无障碍阅读。
★全新典雅设计,触感装帧,精装珍藏。
硬精装,采用肌肤触感的装帧和特殊工艺,质感内文用纸,兼具视觉和触觉之美的阅读体验,精装珍藏bu二之选。
林少华:谷崎润一郎和他的作品
春琴,原名屋琴,生于大阪道修町药材商之家,殁于明治十九年[1]十月十四日。墓位于市内下寺町净土宗[2]一座寺院内。日前路过,兴之所至,近前探询。寺院一位男子谓“屋家墓地在这边”,将我领去大殿后面。一看,一丛山茶花树阴中排列着几座屋家数代之墓,但从中并未找见仿佛琴女之墓的存在。往日屋家之女本应有那样一位来着,而那位……寺院男子思索片刻,之后将我领去东侧陡峭的坡路台阶:“这样看来,说不定在那边。”众所周知,下寺町东侧后方耸立着生国神社所在的高台,刚才所说的陡峭坡路即从寺院内通往高台的斜坡。但那里已是大阪少见的树木蓊郁的场所,琴女的墓座落在那片斜坡中间拓平的一小块空地。墓碑正面记其法名:光誉春琴惠照禅定尼。背面刻写的是:俗名为屋琴,号春琴,明治十九年十月十四日殁,享年五十八岁。侧面刻有门人温井佐助建之字样。琴女虽然终生以屋为姓,但是,想必因为同“门人”温井检校[1]过着事实上的夫妻生活,所以在离开屋家墓地的地方如此另建一座。据寺院男子介绍,屋家早已没落,近年来偶有族人前来祭扫。但去看琴女墓的人几乎没有,没以为她是屋家的亲人。那么,这位故人是无人祭祀的亡灵不成?却又不然——住在荻茶屋那边的一位七十光景的老妇人每年来祭祀一两次,来祭扫这座墓。另外,这里还有座小墓吧?寺院男子指着此墓左侧的另一座墓说,之后肯定也为这座墓烧香献花。念经费什么的也是她出的。来到寺院男子指点的刚才说的小墓碑前一看,碑石大小只有琴女墓的一半左右。正面刻写真誉琴台正道信士,背面写道:俗名温井佐助,号琴台,屋春琴门人,明治四十年十月十四日殁,享年八十三岁。此即温井检校墓。荻茶屋的老妇人稍后出场,暂且不表。只说此墓较春琴墓小,且墓碑记有门人字样,以示死后亦守师徒之礼,此为检校的遗愿。我伫立在正好有夕阳金灿灿照在墓碑正面的山顶上,眺望脚下横陈的大大阪市景观。想来这一带是早在难波津时期就有的丘陵地带,朝西的高台从这里一直延续到王天寺那边。而今,被煤烟损害的树叶草叶没有生机,满是灰尘、站立枯死的大树给人以煞风景之感。但是,修建这些墓的当时,想必这一带甚为郁郁葱葱。即使现在,作为墓地,这里也应是*为安静的视野开阔之处。被奇特因缘裹在一起的师徒两人一边在此长眠,一边俯视暮霭笼罩高楼林立的东洋首屈一指的工业都市。虽说今日大阪已经变得全然没有检校在世时的面影,但唯独这两座墓碑看上去至今仍像在交谈不浅的师徒情缘。本来温井检校家属于日莲宗[1],除却检校的温井一家之墓位于检校故乡江州日野町某寺院内。而检校之所以抛弃祖祖辈辈的宗派而改信净土宗,乃是出于纵使为墓也不想从春琴女身旁离开这一殉情之念。据说春琴女在世期间即已确定师徒的法名、这两座墓碑的位置及大小等等。目测之下,春琴女墓碑高约六尺,检校的大概不足四尺,并列在低矮的石板座上。春琴女之墓的右侧栽有一棵松树,绿色树枝如屋顶一样伸在墓碑上面。在枝尖伸不到的左侧相隔两三尺的地方,检校的墓如鞠躬一般静静侍坐。见了,不由得想起检校生前俨然侍从毕恭毕敬事师的身影,仿佛至今仍乐在其中。我跪在春琴女墓前,恭恭敬敬致以一礼。而后把手放在检校墓碑上,一边抚摸碑顶,一边在山丘徘徊,直至夕阳沉进大阪街市的远方。
※
近来我得到一本名叫《屋春琴传》的小册子,这是我得知春琴女的起因。这本书约有三十页,是用四号铅字印在生漉和纸[1]上的——以此推测,应该是春琴女去世三周年时弟子检校托谁编写师父传记分发给大家的。这样,尽管内容是用书面语写的,检校也是以第三人称出现,但素材想必由检校所授,书的实际作者不妨视为检校本人。传记上说,“春琴家世称屋安左卫门,住于大阪道修町,经营药材。至春琴父,乃第七代。母茂女出身于京都麸屋町迹部氏,嫁于安佐卫门生二男四女。春琴为次女,生于文政十二年[1]五月二十四日。”又曰,“春琴自幼聪颖,且容貌端丽高雅,无以形容。四岁习舞,举止进退,自得其法。伸手收臂之优美,舞妓亦望尘莫及。纵使师父亦自叹弗如,每每叹道,呜呼,以此材质,此儿驰名天下,指日可待。而生为良家子女,幸乎?不幸乎?且早已习得读写之道,进步颇速,甚而凌驾于两位兄长之上。”倘若这些记述出自视春琴如神的检校之口,那么置信程度如何自是不得而知,但她生来容貌“端丽高雅”可由种种事实得到证明。当时妇人身高总体上似乎矮小,她也身高不足五尺,脸庞四肢亦小巧玲珑之至。看今日所传春琴女三十七岁时的相片,轮廓工整的瓜籽脸上长着仿佛用可爱手指摘来的鼻子眼睛,那般娇嫩,看上去仿佛稍纵即逝。如此,想必是因为毕竟是明治[1]初年或庆应[2]年间的摄影,到处有星斑闪现,如远古的记忆依稀莫辨。不过,在这模模糊糊的相片上仍可看出俨然大阪富裕商家女子的气韵。同时亦可隐约觉出美丽却又没有值得一提的个性光彩的形象。年龄看上去说三十七就像三十七,而说二十七八也未尝不像。此时的春琴女虽然双目失明已有二十多年,但较之失明,看起来更像闭目。佐藤春夫[3]曾说聋人看上去像愚人,盲人看上去像贤者。原因在于,耳朵聋的人为了听别人说的话而蹙起眉头或张开嘴眼或歪起脑袋或仰面朝天,总好像有发傻的地方。而盲人则静静端坐低眉垂首,样子活像闭目沉思,所以显得特像深思熟虑。至于是否真的一概适用,自是无从知晓。但由于菩萨的眼睛、慈眼视众生的慈眼总是半睁半闭,习以为常的我们于是觉得闭眼比睁眼更为慈悲、更为难得,而在某种场合怀有敬畏感。这样,对于春琴女闭合的眼睑也感到仿佛拜见古代观世音画像那样的隐约慈悲之情——也可能同她是分外温柔的女人这点有关——据说春琴女的相片前前后后仅此一幅。她幼小的时候照相技术尚未引进,而拍这幅相片那年又偶然发生了灾难,自那以后想必绝对不再照相了,所以我们只能依赖这一幅模模糊糊的相片想见她的风貌。读者读了以上说明,心目中推出的会是怎样的长相呢?估计是模糊不清让人意犹未尽的。我想,即使见了实实在在的相片,也不一定多么清晰。或者相片比读者所空想的更为模糊也未可知。想来,春琴女拍这幅相片时她已三十七岁,检校也已成了盲人——检校在这个世上*后看见的她的模样想必是接近这幅相片的。故而晚年检校记忆中的她的形象也可能就是如此模糊不清。或者是在以空想弥补逐渐淡薄的记忆之间而构筑出了与此截然不同的另一高贵女子不成?
谷崎润一郎(1886―1965)
日本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唯美派文学大师。代表作有小说《春琴抄》《细雪》《痴人之爱》,随笔集《阴翳礼赞》等。他的早期作品以妖异的笔致展现官能之美,故有“恶魔主义者”之称;中后期作品回归日本古典与东方传统,探索根植于民族性中的美,《春琴抄》是这一时期的dian峰之作;晚期作品在与诸多社会关系疏离的背景下,幽微而私密地描述了中产阶级男女的心理。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审美世界,被日本文学界尊称为“大谷崎”,曾7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林少华
文学翻译家、作家、学者。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译有《挪威的森林》《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刺杀骑士团长》等村上春树系列作品以及《心》《罗生门》《金阁寺》《雪国》《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等日本名家作品凡八十余部。译文达意传神而见个性,深受读者喜爱。
古文观止译注(全二册) 内容简介 臧僖伯谏观鱼、郑庄公戒饬守臣、臧哀伯谏纳郜鼎、季梁谏追楚师、曹刿论战、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宫之奇谏假道、齐桓下拜受胙、阴饴甥对秦...
钓鱼城的乱世佳人 本书特色 《钓鱼城的乱世佳人》是安徽省作家李幼谦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中国历史上一场非常经典、非常著名、影响巨大的战争——钓鱼城之战。虽然...
鹤唳华亭-(全二册) 本书特色 吴绫蜀锦,绮年玉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幼失所恃,兄弟阋墙,父子相忌,君臣倒戈。 权力之下,何枝可依?离恨之...
《叶甫盖尼·奥涅金(插图珍藏版)》内容简介:叶甫盖尼·奥涅金是谁? 一个纵情声色的浪荡公子,一个才华横溢的知识青年? 奥涅金
畅销书作家金马奖最佳编剧诚品书店年度华文创作Top10止庵•吴念真•詹宏志•魏德圣联合推荐台湾知名插画师游耀创精心绘制唯美插图如
谷崎润一郎-卍 本书特色 园子是美术学院的学生,她有着幸福的人生,丈夫是律师,但是由于工作关系他们之间的夫妻生活非常之少。一天在美术学院园子遇到了模特光子,由作...
7号同学,具有萌系155cm的身高,《紫色年华》签约作者,人气写手,作品多发表在《紫色年华》,《少男少女》,《花火》,《知音女
玉米 本书特色 毕飞宇众多作品中获奖*多的一部。对文革时期中国家庭和乡村生活进行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探索,作家在一个扣人心弦的家庭冲突和爱情故事中,天衣无缝地游走于...
《黑铁时代》内容简介:这一卷收入原《黑铁时代》中的短篇小说。分为三辑:“早期作品”、“唐人故事”和“似水柔情”。如果说王小
辽东轶闻手记-纸人割头颅-一个诡案调查员的真实口述 本书特色 真实诡异事件原貌重现,案件内容曾经惊动中央点击量破亿,天涯鬼话连篇十年以来*生猛的悬疑小说★真实诡...
恋川 本书特色 东京赤坂的“星期三的早晨”酒馆仿佛一个舞台,七个纵横交错、互相延伸的恋爱故事依次上演。有人为了恋人“捐骨”,逼得对方走上绝路;有人为了爱人“催产...
金陵十三钗 本书特色 《金陵十三钗》是严歌苓经典中短篇选集。同名小说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抛开以往战争题材中凸显的对敌方的仇恨,转而写人性在战争中的成长与壮美。以...
恋爱婚姻通俗读物: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本书特色 他喜欢我吗?他为什么不理我了?我要怎么做才能和他永浴爱河?在感情路上,有无数女人在为这些问题烦恼。为什么...
少年中国说:精校版 本书特色 《少年中国说》本是梁启超先生1900年创作的一篇惊世妙文,曾经激励了数代中国人,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所蕴涵的蓬勃热情、卓越...
《毕业生》内容简介: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电视剧《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小说精选集 致焦虑迷茫的毕业生、进退两难的在校生 从
《惟有时光》内容简介:胸腔里压抑的暗恋时时刻刻都在滋长,与爱的人在同片天空下呼吸却刻意隐匿了踪迹,一个人的狂欢究竟有多寂
夺鼎记-锦衣夜行-3 本书特色 一个出身低微的小人物,一次离奇的命运转折,一路崛起抗争,上演惊天逆袭!他原本只是一介布衣小民,机缘巧合下冒名顶替成为一名锦衣卫,...
《我胆小如鼠》内容简介:本书收入余华的中短篇小说《我胆小如鼠》《夏季台风》《四月三日事件》。余华,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
《ab珊瑚》内容简介:日本第148届芥川龙之介文学奖获奖作品 第24届早稻田文学新人奖 芥川龙之介文学奖史上最年长获奖者 独特文体创
四签名 本书特色 生动再现福尔摩斯经典探案现场,像电影,样好看!四签名 内容简介 玛丽·莫斯坦小姐拜访贝克街二二-B时,她讲述的“全然没有头绪的”故事搅动了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