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旅人芭蕉、露水的一茶、芜村、梅坑、杉田玄白、子规、岛崎藤村的私小说、啄木之歌、路女日记、小梅日记、观花、镜花、昔日的歌——梦二、一页、汤川秀树的京都等。
《尘世的梦浮桥》枕书生活在京都,“来到落柿舍前”,“路过宇治的竹林”,“到梨木神社的染井旁汲水”,或者“沿着山道一直走下去”,或者“沿着御所的外墙一路走下去”,总那么相宜。发一声叹,也恰到好处。京都跟东京不一样,东京是政治的,躁动,而京都静谧,是文化的。东京的文化也熏透了政治。京都骨子里是古代的,仿佛主要由女性体现的平安时代。中国人对日本的认识大都局限于东京,难免偏颇。
枕书现下在京都留学,闲来写出这些柔美的文字。芭蕉、芜村酷爱且通晓中国文化,而枕书的笔调还带有日本俳味儿,他们更不会感觉孤寂罢。
京都这座千年古都看上去古色古香,其实也现代化了,要真正看懂它的古,很需要点功底和工夫,尤其要谙熟中国的古代,枕书把知识、景致、情怀融为了一体。
且过下去罢,这尘世间的梦之浮桥。梦浮桥由此岸至彼岸,关乎尘世无常的生死。这也是要说的故事,那些梦浮桥中漂泊的旅人、逝去的岁月。
竹久梦二是日本极富盛名的画家、诗人,他的名字几乎代表了一个时代——但凡提及大正浪漫,就会想到他笔下那些孱弱哀愁、乌发妙目的美人。人们称他是“大正的浮世绘师”,将他与江户时代浮世绘师喜多川歌麿相提并论。他有一张年轻时的照片,也许是在早稻田读书时所拍,坐在窗边,怀抱某种近似吉他的小型弹拨乐器,双目微眄,似乎在等候着什么。轮廓清瘦,头发蓬乱,穿着小高领衬衫。纱质窗帘徐徐拂动,筛碎窗外流光。若干年后,失去爱人、从京都回到东京的梦二避居一间普通旅店,在人们的回忆中,他“长发垂肩,结着波希米亚式领带,穿高领衬衫,外出时必拄一支细杖。神经质的面庞,病人一样消瘦,显得很苍老。架子很大,孤僻,从不屑与学生同席吃饭”,许多年前的姿态如此重复,苍白、衰腐、疏离、经年不散的悲哀——时光消逝并没有带走他血液中的东西,它们在光阴之旅中互相辨认。
明治十七年(1884)九月十六日,他出生在冈山县邑久郡本庄村一户世代经营酒坊的人家,本名茂次郎。长兄一年前已去世,因此他成为事实的长子。他有一位年长六岁的姊姊松香,后来还有一位年轻六岁的妹妹阿荣。他与松香姊姊关系极厚,并终生敬爱她。松香十七岁时出嫁,梦二十分悲伤,在家中廊柱上默默刻下的“松香”二字至今仍清晰可见。姊姊是少年时期的梦二对美好女性的全部想象,温柔、宽容、细腻、哀楚。在后来的诗画中,他许多次提到“姊姊”这个意象。“未嫁的阿姊梳着桃割髻(少女的发式),在蚊帐内讲故事。她髻上簪着野菊花。”《春之卷》“和姊姊一起去吧!春太郎与姊姊一起走着,在二楼的位子上坐下来。”(《街之子》)松香**桩婚姻维持得并不久,离婚后仍住在母家。梦二小学毕业后曾寄住到神户的叔父家中,就读于神户初中。不久退学,与家人迁往福冈县远贺郡八幡村,跟随父亲在炼铁厂学习制图。想必孱弱敏感的梦二无法忍受这份工作,*终决计去东京。旅费与盘缠是母亲与姊姊凑出来,那是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夏天,十八岁的梦二离家远行。这一年福泽谕吉刚刚死去,正冈子规活跃于文坛,东京街头流行各种新式样的木屐与造型夸张的蝙蝠伞,管道煤气刚刚开通,梦二“怀着对一切都无所谓的心情”行走在这梦想里光怪陆离的大都会中。
不过初到东京过得并不如意,进入早稻田实业学校本科后,迫于生计做过车夫,寄住在银行官员家中当看门人。十九岁时认识一位同样年长他六岁的贵族小姐小竹几久枝,他给她写过一张明信片,称呼“姊姊”,其信云:“生年仅十九载,不长不短,一直浮沉不定,如若孤舟漂泊。风来东西不定,如此不足道的生命。”
美术史家森口多里评价梦二:“竹久君的个性,总之是住在东京的乡下人的个性。那时如果他在东京住得更久些,多沾些所谓江户子的风气,大概画中人物就不会有那种孤独自我的情绪了。如果他过度沉迷铃木春信、喜多川歌麿,或者执著所谓的江户情绪,那么大概也不会形成梦二独特的性格。竹久君的情绪力与想象性,创造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人。这是明治末年到大正年间,憧憬自由奔放的青年感觉象征的一类人。以日本传统之美为基础,将异国风情自由尽情地消化,超越平俗世间审美的一类人。或者说他展现了一种完全的异国人的风情,又极为自然地移入自己的情绪,所有的一切都成为竹久君世界里的一类人”(《美术史中的梦二》)
“住在东京的乡下人”,这句话评得很贴切,但梦二自己却很不喜欢“乡下”的痕迹,包括“茂次郎”这个乡土气息浓郁的名字。*初换过不少笔名,“洦子”“幽迷儿”,后来定为“梦二”,亦有自嘲之句云:“若云花之江户乃为梦二,归乡则曰茂次郎”。
日人名字的汉字组合有另一种秩序,文人的笔名常有某种奇异的美感,比如“芜村”“荷风”“一叶”“春夫”,仿佛日边清梦。梦二对名字的执著也用到三位儿子身上。长子名虹之助——“虹”这个字在日本姓名中很少见。次子名不二彦,三子名草一。他写过一首《草之梦》:“露水已消散,一如遗忘的爱恋。想到的小孩子啊,川流之岸流逝的曙色,白日的草之梦。”
……
苏枕书,现居日本京都。耽书自笑已成癖,煮字元来不疗饥。已出版小说《相见欢》《连生》《阑珊》《再见,如果还会再见》《长相思》等,历史人物评传《一生负气成今日》等。
明代类书体小说集研究 本书特色 《明代类书体小说集研究》由刘天振编著。《明代类书体小说集研究》讲述了:所谓类书体小说集,是指专门辑录说部资料、按类书方式编纂而成...
新编古春风楼琐记(6) 内容简介 《古春风楼琐记》是海峡两岸新闻界的前辈高拜石先生的著作,原文曾在台湾《新生报副刊》连载,历时十余年,先后两次结集出版,影响长久...
初心 本书特色 如果不面临“失去”的惶恐,不像遭剥皮一般被活活剥下什么东西,也不会憬悟“曾经拥有的喜悦”。就像身...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内容简介:★先知在成为先知前,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冷峻头脑与赤忱良心的社会纪实 ★“他做了恩格斯在十九
毕淑敏散文-名家精品阅读之旅(学生版) 本书特色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养无数的美丽心灵。本丛书共收录了二十几位现当代文学大家的经典...
红楼识小录 本书特色《邓云乡集》十七种之一。邓云乡与魏绍昌、徐恭时、徐扶明并称“上海红学四老”。红学家邓云乡先生从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小物说起,将因年深岁改,...
《大颗粒积木创意搭建指南(基础篇)》内容简介:本书带领读者用大颗粒积木搭建出各种有趣的模型,搭建的作品贴近生活,还可以活灵
古希腊演说辞全集-阿提卡演说家合辑 本书特色 ★ 16开仿皮面压花精装,吉林出版集团出版★ 阿提卡演说家,是存在于希腊古典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知识分子群体,本书是国...
《退士闲篇》是著名学者白化文先生对民俗文化、古典文化趣谈的结集,共计31篇。“退士”为退休知识分子之谓,“闲篇”意在沉潜往
英汉对照世界名著解析——希腊神话 本书特色 所选读物原书内容浅显懂,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经精心改写之后,更是篇幅精简、深入浅出。读者不仅能在*短时间内读到一个作...
《神曲》内容简介:《神曲》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全诗三卷,分别为《地
梦与智的旅程 本书特色 一颗人间小儿女春花秋月的心,一种通透豁达绝世独立的智慧,二者在戴文采的身上居然达到了奇迹般的和谐统一。她的散文和诗句就是那样闲闲写来,像...
时代光影里的丝路繁华 本书特色 《读者》杂志始终以弘扬人类**文化为己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了**的文化”这一办刊理念,坚持“博采...
牟宜之诗 内容简介 《牟宜之诗》收录了作者从20岁的《少年行》到66岁去世前的《论作诗》,时间跨度46年,共179首诗。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两个阶段:1957年以前...
炼火尽头的祈祷-(全七册)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了中东地区七位当代诗人的代表作,包括诗人阿多尼斯(叙利亚)、白江•马突尔(土耳其)、敦雅•米卡...
爱尔兰日记 内容简介 本书描写了动人的爱尔兰风情、神秘的凯尔特文化、以及爱尔兰大地上的众生相,感人至深,被称为“二十世纪*富同情心的散文杰作”。爱尔兰日记 目录...
倾听词心 内容简介 伴随着隋唐燕乐的促节繁弦,词以合乐歌辞的身份,由胡夷里巷而竞艳艺坛,从歌唱的音乐文学走向律化的新体诗。它兴于唐而于宋,以更富音乐性、更为心灵...
东坡乐府笺 内容简介 简介苏东坡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历来深受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关注。《东坡乐府笺》由清代著名学者朱孝臧编年校注,近代词学大师龙榆生作笺,是...
山寨纪事 本书特色 如果有什么可以遗忘的,那绝不是美丽;如果有什么可以放弃的,那也不是记忆。然而推动的,洽谈室不再回来……山寨纪事 内容简介 在我国西南地区,有...
《孟威村的雨季》内容简介:2008年上半年,小鹏30岁,他的背包之旅即将终止…… 人过30,该做点正经事了,要不要向同龄人看齐?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