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一函二册)

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一函二册)

作者:(金)元好问 选辑,(清)吴汝纶 评点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年:2017-04-01

评分:5分

ISBN:9787501319503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一函二册) 内容简介

《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是中国文学史上专选唐人七律的诗歌选本。全书十六卷,共选录唐代诗人九十五家,诗近六百首,皆为七律。为金代元好问编选。元代赵孟俯、清代钱谦益为此书作序。晚清桐城派大师吴汝纶为之评点,使得这一选本焕发出更为璀璨的光芒。
《唐诗鼓吹》的格调,一如元好问本人的诗风,多为风格遒劲之诗,这也是其命名为鼓吹的的本意。关于鼓吹,前人曾各有解释,但大多数学者赞同赵孟俯序中说法“鼓吹者何?军乐也。选唐诗而以是名之者何?譬之于乐,其犹鼓吹乎?遗山之意则深矣!”鼓吹本为乐名,主要乐器有鼓吹箫笳等,出自北方游牧民族,曾专指军乐。诗选以鼓吹名之,盖谓所选着皆唐诗中深沉苍劲、悲慨豪放、激越高昂之作。
由于这个选本特色鲜明,又为元好问所选,故其问世以来,很快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在历代唐诗选本中具有独特的价值。赵孟俯更称此书选得精美异常,认为“非遗山不能尽去取之工”。为之产生的注释本、解评本历代不绝,*早有元代郝天挺注本,清代时有钱谦益、何焯、赵执信、纪晓岚等人的评本,其在学者心中的地位可见于此。 《唐诗鼓吹》与明代吴江顾有孝选辑的《唐诗英华》都是唐人律诗中高绝千古的版本,各有特色,堪称唐人七律诗的“南北双璧”。
桐城先生即为吴汝纶。吴汝纶,字挚甫,安徽桐城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同治四年(1865年)二甲第八名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长期主讲莲池书院,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桐城学堂。吴汝纶博学多才,一生著作等身,影响深远。为文力追雄奇瑰伟之境,为诗则以杜、韩为宗,笔力矫健,具阳刚之气,兼有时代气息。是“曾门四大弟子”之一,为桐城派后期主要代表人物。
本书的刻印者邢之襄,直隶南宫(今河北邢台)人,是吴汝纶的学生,藏书大家,其藏书之名与张元济、傅增湘齐名,他不仅喜藏书,更乐于刻书,编校刊印古籍甚多,有《吉金文录》、《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吴门弟子集》、《桐城吴先生日记》等。书前有吴汝纶自己的题记,以及赵孟俯序和钱谦益序,书后有他的儿子、世称桐城派北江先生吴闿生的跋文。
丁酉仲春,扬州古椿阁根据民国十四年(1925年)南宫邢之襄校刻红印本《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原大原色影印,一函二册,大开本,宣纸红印,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有较高阅藏价值的评本,爱诗者可在吟诵唐人律诗的同时,亲睹桐城派大师的风范。

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一函二册) 本书特色

★8开,扬州古椿阁根据民国十四年(1925年)南宫邢之襄校刻红印本《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原大原色影印

★《唐诗鼓吹》与明代吴江顾有孝选辑的《唐诗英华》都是唐人律诗中高绝千古的版本,各有特色,堪称唐人七律诗的“南北双璧”

★ 书前有吴汝纶自己的题记,以及赵孟頫序和钱谦益序,书后有吴汝纶的儿子、世称桐城派北江先生吴闿生的跋文

★本书采用安徽优质手工宣纸线装,优质棉料函套装帧,极具收藏价值

《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是中国文学史上专选唐人七律的诗歌选本。全书十六卷,共选录唐代诗人九十五家,诗近六百首,皆为七律。为金代元好问编选。元代赵孟俯、清代钱谦益为此书作序。晚清桐城派大师吴汝纶为之评点,使得这一选本焕发出更为璀璨的光芒。

《唐诗鼓吹》的格调,一如元好问本人的诗风,多为风格遒劲之诗,这也是其命名为鼓吹的的本意。关于鼓吹,前人曾各有解释,但大多数学者赞同赵孟俯序中说法“鼓吹者何?军乐也。选唐诗而以是名之者何?譬之于乐,其犹鼓吹乎?遗山之意则深矣!”鼓吹本为乐名,主要乐器有鼓吹箫笳等,出自北方游牧民族,曾专指军乐。诗选以鼓吹名之,盖谓所选着皆唐诗中深沉苍劲、悲慨豪放、激越高昂之作。

由于这个选本特色鲜明,又为元好问所选,故其问世以来,很快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在历代唐诗选本中具有独特的价值。赵孟俯更称此书选得精美异常,认为“非遗山不能尽去取之工”。为之产生的注释本、解评本历代不绝,*早有元代郝天挺注本,清代时有钱谦益、何焯、赵执信、纪晓岚等人的评本,其在学者心中的地位可见于此。 《唐诗鼓吹》与明代吴江顾有孝选辑的《唐诗英华》都是唐人律诗中高绝千古的版本,各有特色,堪称唐人七律诗的“南北双璧”。

桐城先生即为吴汝纶。吴汝纶,字挚甫,安徽桐城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同治四年(1865年)二甲第八名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长期主讲莲池书院,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桐城学堂。吴汝纶博学多才,一生著作等身,影响深远。为文力追雄奇瑰伟之境,为诗则以杜、韩为宗,笔力矫健,具阳刚之气,兼有时代气息。是“曾门四大弟子”之一,为桐城派后期主要代表人物。

本书的刻印者邢之襄,直隶南宫(今河北邢台)人,是吴汝纶的学生,藏书大家,其藏书之名与张元济、傅增湘齐名,他不仅喜藏书,更乐于刻书,编校刊印古籍甚多,有《吉金文录》、《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吴门弟子集》、《桐城吴先生日记》等。书前有吴汝纶自己的题记,以及赵孟俯序和钱谦益序,书后有他的儿子、世称桐城派北江先生吴闿生的跋文。

丁酉仲春,扬州古椿阁根据民国十四年(1925年)南宫邢之襄校刻红印本《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原大原色影印,一函二册,大开本,宣纸红印,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有较高阅藏价值的评本,爱诗者可在吟诵唐人律诗的同时,亲睹桐城派大师的风范。

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一函二册) 节选

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一函二册) 作者简介

元好问,号遗山,金太远秀容人(今山西忻县),生于金元交替之际,诗词曲赋无不擅长,尤其于诗的成就最高,诗风清新、苍劲,雄健,是金元时期北方地区最杰出的诗人。

吴汝纶,安徽桐城人,生于道光二十年,卒于光绪二十九年,同治三年举人,明年成进士,授内阁中书,工古文。久客曾国藩、李鸿章幕,掌奏议,性恬淡,光绪时充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尝游日本,考察教育制度,后称病引归,着有诗文集及东游记录、深州风土、诗说等并行于世。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