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笔会2017年度精选集。编辑部选取五十篇各种风格的散文编成五辑,选文的作者除了作家,也有学者、艺术家,以及业余写作者。笔会选文,继承温柔敦厚的散文传统,又有新颖视角,写出人生的各种况味,称得上是当代散文的一个好样本,也是写作学习者极好的参考。
“笔会”作为历史悠久的副刊,所刊之文,既有浓厚的书卷气,又不排斥日常生活的烟火气,形成独有的风格。笔会文章多次被中考、高考选作考题,其文集非常适合作为学生习作的范文。本书特邀中国*美图书评委周晨先生设计,以冷冰川先生的画作封面,裸辑装订,典雅又别致。
辑一
莫言:朗读与呐喊
毕飞宇:诗歌史上*漫长的一场雨
黄永玉:水、茶叶和紫砂壶
骆玉明:旧作往事
蔡小容:马纯上先生的房间
张宪光:张岱晚年的日常生活
刘晓蕾:《红楼梦》和《金瓶梅》的吃货指南
孟晖:灯花眉黛付多情
韩羽:灶王爷的脸谱
傅月庵:吃什么都会想起从前
辑二
杨绛:幼年往事(外一篇)
王安忆:她多么爱生活,爱得太多太多
沈芸:老派
朱正琳:多一个字也不肯说的周有光
白谦慎:王弘之老师
裘小龙:叶芝的诗与杨宪益先生
郑重:三十六年前的细节
韩天衡:幽默 仁心 才情
田洪敏:纪念H先生
李娟:擅于到来的人和擅于离别的人
辑三
迟子建:水银花开的夜晚
韩秀:红狐狸
舒飞廉:甜如蜜
鲍尔金娜:子不语三条杠
甫跃辉:枇杷树
裘山山:颜值这回事
王瑢:萝卜翠,玻璃脆
邵颖华:年味儿
陈思呈:没病的人是无知的
晓寒:阳光堆在犁铧上
辑四
孙郁:世情与远思
汪丁丁:普遍肤浅时代的阅读方式
傅杰:朱正?周有光?数字
林行止:“荣誉羊皮”效应
梁永安:女性的《敦刻尔克》
胡晓明:年画与中国美学精神
曹景行:从手抄书谈起
陈村:它不仅仅是通俗文学
李皖:口袋里装满天塌不怕的死性?
詹丹:人生观和人“死”观的教育
辑五
冯骥才:泡在水里的威尼斯
叶兆言:一个南京人眼里的西湖
孙小宁:法隆寺与柿
小转铃:走路
路明:小镇出来的孩子
张翎:那些年,学外语的那些事儿
华子:十年追梦
吴非:铁匠和理发师
李戎:外来人的成年礼
郑海歌:虎丘路50号的记忆
杨绛:幼年往事我三四岁的时候,家住(北京)东城,房主是很阔气的旗人,我常跟着妈妈去看看那家的大奶奶、二奶奶。她们家就像《红楼梦》里的景象,只是《红楼梦》里没有满地的哈叭狗。我怕狗,挨着妈妈坐在炕上,不敢下地。不过她们家的哈叭狗不咬人。后来我爸爸当了北京京师检察厅长,检察厅在西城,我家就搬到东斜街25号,房东是程璧。房子不小,前后两个宽畅的四合院。门房是臧明,他和一个小厮同住门口一间屋里,里面是一只大炕,可以睡不止两个人呢。我爸爸上班坐马车。我家有一辆半新不旧的马车,一匹马,两个马夫。大马夫赶车,小马夫是大马夫的下手,只管洗马、刷马、喂马、遛马。两个马夫同住后门口一间小小的屋里,旁边就是马房。前面院子里晾着四个匾:两匾干草。两匾黑豆。我看马吃草吃豆吃得很香,偷偷儿抓了一把黑豆尝尝,不料黑豆是苦的,忙又偷偷儿放还原处。前门不大,后门是马车出进的门,是很大的一扇红门,门上又开一个小门,下人出入都走这小门,不走前门。我平时也只在前院玩,很少到后面去。前院有五间北屋,五间南屋。北屋、南屋完全是对称的。北屋东头是两间卧房,西头又是一间卧房,中间是一间很大的客厅。我黑地里不敢过那间大客厅,害怕。妈妈很忙,成天前前后后、忙这忙那。有一晚,她特地到我和三姐同睡的卧房来看看我们。三姐和我不睡一头。我睡在她脚头。我们要好的时候,彼此拉拉直裤脚;不要好的时候,我就故意把她的脚露在外边。我人短,我的脚总归是安全的。姐姐也难得和我吵架。有一次妈妈睡前来看看我,妈妈掀开被子,只见我裤脚扎得紧紧的,裤腿扎在袜筒里,裤子紧紧地扎在衣服外。衣服上有两个口袋,一个口袋里塞着一个鼓鼓的皮球;另一个口袋里是满满一口袋碎玻璃,红的、绿的、黄的……各色的都有。妈妈解开衣服,发现我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妈妈问三姐,碎玻璃有什么好玩。三姐说:“照着看天的,红玻璃里看红天,绿玻璃里看绿天。”妈妈把皮球放在我床头,碎玻璃全给扔了。吩咐三姐告诉我,以后别再把皮球、碎玻璃装在口袋里。我很听话,以后不再把衣服那么紧的结成一串,也不把玩意儿都装在口袋里了。北屋有一间厢房,是我们的吃饭间,有电话,我爬上凳子,可以给同学打电话,讲讲私房话。例如“我跟你好,不跟谁谁谁好”(什么人不记得了)。靠门口,有一张两抽屉桌子,臧明戴着一副铜边眼镜记账。我非常羡慕臧明戴着眼镜记账,心中暗想,我长大了,也要戴着眼镜,坐在书桌前,记事。我现在写作,总想到小时候羡慕臧明写账,觉得实现了小时候的愿望。我家搬到东斜街,开始只住一家,南屋没人住,我家也天天打扫,我和姐姐常到空屋里去玩。不久,我堂姐的姨父姨母也到北京来了,就住了那五间南屋。姨父是教育部次长袁观澜(字希涛)。我家门口有两个门牌:一边是无锡杨寓,一边是宝山袁寓。我爸爸因为姨父姨母不是亲的,姨母称袁大阿姨。姨父称袁老伯。我大弟弟出生上海,现在的淮海路曾称霞飞路,以前又称宝昌路,所以取名宝昌。小弟弟杭州出生,家住保俶塔附近,所以取名保俶。保俶断奶后奶妈走了。他自己会走路了。一天他跑到袁家去,对袁老伯说:“袁老伯,你也姓老虎,我也姓老虎,爸爸也姓老虎,妈妈也姓老虎。”袁老伯莫名奇妙,过来问我爸爸。爸爸想了一想,明白了,他对袁老伯说:“你和我同庚吧?我们夫妻都属虎,这孩子也属虎。”袁老伯听了大笑。我们两家很亲密。袁大阿姨能推拿,这是她的传家本领,传女不传男。我家孩子病了,袁大阿姨过来推拿一下,就没事了。我妈妈也学会了几招,如“提背筋”,孩子肚子痛,背筋必涨粗,提几下,通了大便,病就好了。我和三姐姐常到袁家去玩。袁大阿姨卧房里,近门口处,挂一张照相,我知道那是袁世庄姐姐的相片,她在外国读书,要三年后才能回来。我总觉得三年好长啊,常代袁大阿姨想女儿。世庄姐姐的妹妹是世芳姐姐,她身体不好,不上学。三姐学校回家,总和她同出同进。我老跟在背后,世芳姐姐吃了糖或陈皮梅,包糖或陈皮梅的纸随手一扔,我常偷偷捡了舔舔,知道她吃了什么。她有时也给三姐姐吃。我只远远跟着,她们不屑理我这小东西。那时我在甘石桥大酱坊胡同、小酱坊胡同拐弯处的“**蒙养院”上学,上学前班。三姐姐上小学。我学前班毕业,得了我生平**张文凭。我很得意,交妈妈收藏。三姐姐也初小毕业了。我们姐妹都到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读书,袁大阿姨称“附属里”。不久后,袁家要娶新嫂嫂了。我从不知道袁家还有个儿子,没有儿子,娶什么嫂嫂呢。这是三姐姐告诉我的。我的好朋友孙燕华和我两个陪新娘子。新娘子左等右等没等到,大家就先吃喜酒了。吃完喜酒,孙燕华就和她家带她弟弟的臧妈回孙家了。我吃完喜酒,大发胃病。我的胃病是一个粗心的中医大夫失误造成的。他把“厘”写成“分”。他开的药是黄柏。我妈妈请他为我开点清火的药,因为爱生疖,嘴角爱生“热疮”。这中医把六厘黄柏写成六分黄柏。我记得妈妈用糖汤拌成桂圆核儿大小的丸子,吞一个团子,喝一勺糖汤。我因为是妈妈亲自喂,乖极了,虽然很苦,我吞下一个又一个很苦的小团子,没嫌苦。但从此得了胃病,我的胃至今还是我全身的薄弱环节。吃完酒席,大家散了,我大发胃病,厨房里为我炒了很烫的盐,让我渥在心口。大家睡了,我因为胃痛还没睡着。忽听得各、各、各的皮鞋声,是新郎新娘回来了,我听见臧明特地进来,一口苏北口音告诉爸爸(臧明称“老爷”):“新娘子穿的是白的洋鞋子。”洋鞋子已够洋,又是白的,新娘该穿红鞋啊,却是白的,真“洋”得出奇了!第二天早上,我胃也不痛了,我学着臧明的腔调告诉了三姐姐,我们俩立即到袁家去看新嫂嫂。新嫂嫂玉立亭亭,面貌美极了,我和三姐姐都迷上了。我妈妈怕我们去打扰,不许我们老去看新嫂嫂。新嫂嫂却很会做人,哄我们一起造一条一尺宽的小路通到月洞门。月洞门外是程璧家的荒园,我和姐姐常去玩的。一尺宽的小路刚造完,我家“回南”了,袁家也同路回南,但是我们两家在火车上不在一处。到了天津的旅馆里,我们只知道袁家也住这旅馆,我家住的是便宜的房间,袁家却不知在哪里。新嫂嫂就此不见了。我妈妈的家具,随着我们家搬迁。妈妈衣橱里,我的**张文凭已扔掉了,但是新嫂嫂和新郎的照相,有一本书那么大小,贴在硬纸上的,仍在原处。我常常开了妈妈衣橱的门,拿出新嫂嫂和新郎的照片,看了又看,因为我老想念我的“新嫂嫂”。我闭上眼,还能看见她。她是我幼年往事里的一颗明星。……
笔会是文汇报副刊,创刊于1946年,柯灵取名,钱钟书题签,发展到现在,成为一个具有历史积淀的副刊品牌,聚集过堪称“国士”的一批文化人。从1996年起,“笔会文粹”每年出版一本,已成为众多文学爱好者的收藏。
小中见大智慧文丛:鞋里的沙、上帝的笑、心里的锁、虚掩的门(全4册) 本书特色 从一个小故事中我们能汲取的东西,往往比讲一大堆道理要有用的多。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现代散文-施蛰存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获首届国家图书奖。现代散文-施蛰存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象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
献给某飞行员的恋歌-1 本书特色 《献给某飞行员的恋歌(1)》是犬村小六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献给某飞行员的恋歌(1)》讲述:巴雷特洛斯王国的...
《时雨集》内容简介:从2013年9月至2017年7月,作者一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2013级动科班班主任。四年来,大学伊始和每
诺贝尔奖获奖者散文丛书:谁的青春不迷茫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西西弗斯的神话、阿尔及尔之夏、艺术家与他的时代、海伦的逐、弥诺陶洛斯或奥兰小憩五部分。主要内括:致帕斯...
书林藻鉴;书林纪事 内容简介 该书包含《书林藻鉴》和《书林记事》两部作品。前者是一部历代书法评论资料汇编,共十二卷;后者共四卷,辑录了有关书法家的掌故史实七百余...
逝水年华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的《人世文丛》一册,《人世文丛》选编了中国现当代学者、作家和艺术家漫谈人生的美文佳作,《人世文丛》依据出版计划,酌情收入了蔡元培、梁...
《爱丽丝的失语花》内容简介:海岸与甘蔗园之间,矗立着一座与世隔绝的房屋。屋内,九岁的爱丽丝·哈特坐在书桌旁,盘算着如何用火
周作人闲话 本书特色 长期以来,周作人在中国文坛上可谓是寂寞的,在辞世后相当长的时间中,他的作品几乎被人们所遗忘,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现代散文开山大师的地位。本书精...
毋忘草-梁遇春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梁遇春是民国文坛不可多得的少年天才,他短暂的一生,存留作品并不多,却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成为近现代以来的小品文大家。他中西学涵养...
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一函二册) 本书特色 ★ 8开,扬州古椿阁根据民国十四年(1925年)南宫邢之襄校刻红印本《桐城先生评点唐诗鼓吹》原大原色影印★ 《唐诗鼓...
中国时代1900-2000(上卷) 本书特色 《中国时代1900~2000(上卷)》:盛大文学鼎力推荐美国主流报刊撰写的中国百年现代史《纽约时报》上的文化大革命...
金葵花焚烧的土地-新乡土诗选 本书特色 《新乡土诗选:金葵花·焚烧的土地》收入杜涯、宗霆锋、郑小琼、沈浩波、蓝蓝等著名当代诗人的乡土诗歌作品,描刻当代农村图景,...
奥威尔信件集 本书特色 通过阅读这些痛快淋漓、简洁明快、真挚坦诚的书信,你可以对这个有着敏锐洞察力的知识分子有深刻的认识。本书展现了诸多不加修饰的细节,为他的各...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韩梅梅他坐在草地上,怀着愉快的心情摘花,把花儿一朵一朵地汇聚起来。——欧里庇得斯《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马坊书 本书特色 这是一个人的乡村史,也是一部纯粹的艺术散文。作家对家乡的风物气息,热爱熟悉,感觉细腻。农人、草木和牲口的眼神步态、声光音响,写得一一如在眼前。...
孤独书 本书特色 《孤独书》是“长安新诗典”丛书之一。李小洛以独特细腻的视角选择了这一批创作中的代表作,在艺术表现力上充分展示了女性气质...
大陆逍遥 内容简介 在东单、在王府井、在天安门广场、在来来往往的行人中,我尝试着对每一位与我擦肩而过的人都招呼一声“你好”。因为从今天起;我就是一个北京居民啦,...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货币文化交流》内容简介:本书以唯物史观和货币学为理论指导,对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货币文化交流进行了全
第一辑双桅船致大海海滨晨曲珠贝——大海的眼泪船呵,母亲赠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中秋夜心愿悼致橡树自画像四月的黄昏思念往事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