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作为日本民族的精神原乡与文化象征,一直以来被人们赋予种种想象与寄托。然而,京都从八世纪的平安迁都发展至今的一千多年中,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因一成不变才成为京都,而是持续不断的变化使其成为京都。现在关于京都的旅游宣传和京都印象大多来自近代。事实上,我们在关注京都作为中央、男性、天皇、贵族的象征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它作为地方史、女性、部落史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只关注作为皇权象征的京都,还应把它放在整个日本史和地域史中进行考察。本书以“道”和“场”作为关注视角,从东海道、清水坂以及室町街这些有各种各样主题的“道”,到京都御苑、北野、北山、嵯峨野、岩仓等人们居住或聚集的“场”,从城市形态到节庆习俗,从战争灾害到商业营生,从日常生活到贵族文化,从文化传统到宗教信仰,分别将其放在历史流变中进行实地走访与考察,多方面呈现一个不断变化的、丰富多义的,耐人寻味的京都。
●三位日本历史学家实地考察京都的“道”与“场”,结合诸多珍贵史料,深度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京都面貌,探索京都文化的根基与流变,全面呈现一个真实丰富和不断变化的京都。●它是一部千年古都的地域史、城市史、文化史、生活史;也是一部地理、历史、文学相交融的京都学著作。●它还是一部京都完全指南。街巷町屋、庭园庙宇、商业营生、战争灾难、节庆仪式、文化信仰……读者可以跟随三位历史学家的足迹,踏上一次深度京都之旅。●京都这座千年古都的发展演变,以及日本为保护京都的城市历史和文化传承所做的努力,对于拥有众多历史名城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收入多幅京都历史地图、照片及画作,装帧精美。
京都文明开化的开启
明治五年(1872)标志着京都文明开化的开启。
在这一年,由京都博览公司主办的京都博览会分三个会场举行。西本院寺会场展出农产品、矿产品,建仁寺会场展出饮料、金银加工品、陶器和漆器,知恩院会场展出吴服、生丝、武器(《京都博览会五十年纪要》)。这是日本首次允许普通外国人进入京都。国内参会者约3 万人,国外参会者达770 人。此外,以祇园新桥林下町新桥街的出租会场“松之屋”作为会场,为配合博览会,下京区第十五区区长、一力茶屋的主人杉浦治郎右卫门等人首创京都祇园花柳巷舞蹈大会。
舞蹈大会以开化新生的面貌示人。舞者身着柳樱衣装,分成两列,左右各16 人,随着“唷——衣亚沙”的号子声起舞。这是模仿欧洲歌舞演出的舞伎和艺伎团体舞的舞蹈。此外,千宗室还特意为外国游客设置了站礼式的茶道,让他们也能品尝沏抹茶和煎茶。此外,作为博览会的余兴,下河原的艺伎在平野屋展示东山名所舞蹈,在下鸭川原河岸燃放烟花,在安井神社的舞台表演能乐剧。圆山公园是展现日本文明开化的场所,有许多专为外国游客服务的旅舍,京都博览会就在附近举行。之后,知恩院门前被改建成面向外国人的古董街。也是在这一年,京都府大参事槙村正直启动从三条街到四条街的新京极建设工程。
江户时期出现了一位名叫安乐庵策传的人,他以杂耍小屋招徕人气,誓愿寺因此兴旺起来。槙村正直将誓愿寺到金莲寺(四条道场)一带作为平民的娱乐场所,并命名为“新京极”。金莲寺同样也是因杂耍小屋和茶店所招徕的人气而繁荣起来的寺院。元治元年(1864),“上缴土地令”实施后,被大火烧毁而凋敝的寺町面貌焕然一新(田中绿红《新京极今昔话》)。
十余年后,槙村正直兴建的新京极已成为京都繁华地。久下嘉时是京都府士族3,隐居在竹屋町。1883 年(明治十六年),81岁的他写下《新京极道的哀怜余韵》(《新撰京都丛书》**卷)。
久下嘉时曾经从新京极到四条街,走过大桥,经过南座、北座一带,再穿过祇园,又从八坂漫步于圆山公园、长乐温泉一带的繁华街道。
后来,久下嘉时从三条街往南走,经过金鱼屋、“亲玉”馒头屋,又从摇头艺屋坐三轮车走到织田卷屋。再从这里往东走,有一个温泉场。他还从新京极南下,经过噺家菊助、砂糖屋、誓愿寺、丸万料理和蒲鉾屋,又经过和泉式部的古碑,到达古手屋、摇头艺屋、东向的戏剧院、蛸药师本堂、本屋、锦天神、女净琉璃常设小屋、花簪屋、道场的剧院、杨弓屋、大弓屋、写真镜屋、洗剂屋、寿司屋、料理屋等人流熙攘的地方,到达四条街;然后从四条御旅町经过商店林立的街区,经过修建于1874 年的四条大桥,有“不负盛名的古都大戏剧院”的南座。久下嘉时将四条建仁寺町以东称为“花都**游乐所”中的极乐世界。在八坂新地歌舞练习场,春夏的京都舞表演在这里举行。进入八坂神社,品味平野屋经营的栗饭屋的“阿多福豆”,并观赏垂枝樱。他将1883年(明治十六年)在市内建成的温泉称赞为“文明开化之所”,可以医治百病。
后记
从2015 年的京都说起
小林丈广
在周末,全国各地的乡村、野岭和寺社,随处可见登山和郊游的人。他们当中以关心退休后的健康状况,打发余暇的高龄者居多。其中不乏全家出动、年轻女性成群结队的,尤其是近年来外国游客不断增加,来京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在鉴赏樱花和红叶的季节,京都更是游客的青睐之地,在狭小街路的寺社门前时常
发生水泄不通的严重交通拥堵。
京都细小蜿蜒的街道是不便于汽车通行的。很多人开车进入京都,扰乱了市民的生活,问题接踵而来。因此,1973 年京都市发布拒绝私家车旅游的公告,20 世纪80 年代又发布要求经营者支付旅客丢弃空瓶罐的处理费用的条例(空瓶罐条例)等。根本问题在于,从观光中获得收益的仅是一小部分的经营者和寺社,而受到干扰的是大多数的市民。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引起社会大讨论的古都征税问题是其中*突出的问题。
*近,上述问题是否被淡化了呢?从对高层建筑物高度的限制到对广告牌限定的景观条例的实施以及将四条街作为单行线扩建人行道的尝试等,都可以说是京都市不断面临挑战的证明。虽然也推行了“停车换乘车”的办法,但它起到了多少作用呢。这样看来,当初对开发和经济发展持比较消极态度的京都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努力建成一个环保与生活和谐的城市。虽然我们不知道城市建设是否有正确答案,但我们期待京都不是汽车满街奔跑的城市,而是人们漫步其中或者也可以手持拐杖或坐轮椅悠闲漫步的城市。
在本书的策划阶段,林屋辰三郎的《京都》成了我们的热议话题。当我还是高中生的时候,这本书就成为修学旅行参考书,是1962 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影响波及京都的非常重要的记录。人们对那时候的京都的怀念至今没有减退。林屋辰三郎在该书的*后写道:“现在人们对京都市在国际文化观光都市的美名下,强力推行的‘观光至上主义’政策进行了强有力的反省。”50 年前到京都市的游客人数还未满2000 万人,但那时已经强烈意识到“观光至上主义”带来的问题。而如今京都以1994 年“古都京都的文化遗产”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进入京都市内的旅客超过了5000 万人。
以前,一说起京都就会提到的路面电车——市电,1978 年已经被不断增加的乘用车击垮而废弃了。嵯峨、岚山方面的岚电和来自东山北部连接北山的叡电等也许因为还能勾起人们的乡愁,在春秋旅游旺季还颇受旅客的欢迎。取代市电的地铁,可能是工程费用昂贵的原因,只通到乌丸东西线的二路线。从醍醐到太秦天神川只花30 分钟就能到达,各站周边的再开发也在不断推进。
在太秦,已经太久没有举办牛祭了,即便想举办牛祭也没有牛。虽然牛在关西农村和小街上还能看到。但在京都周边已经看不到了牛的身影了。以前,我曾听说为了拍摄有关京都的环境和生活的电影,要取景田地里的撒肥场面,却找不到*重要的尿粪桶。*后,只好找负责电影道具的高津商会帮忙。仅仅是撒肥在电影中消失了吗?至少在京都周边撒肥已经成为过去。然而,京都文化的根基在农村,这不仅从牛祭1 体现出来,也能从近年来盛行的日本料理、京都蔬菜体现出来,而这种状况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
我曾负责五条路的管理。在举办展现京都印象的祇园祭时,在山鉾彩车并排的室町街、幕末动乱时期成为“天诛”暗杀舞台的高濑川以及美术馆等文化设施集中的冈崎,至今仍有很多人到访。不过,我借此机会重新追问这个场所的意义。
另外,岩仓和山科对读者来说可能不太熟悉,但在休息日却是郊游的好路线。高濑川和冈崎也是如此。在京都近郊农村栽培的蔬菜是用市街地区居民的尿粪培育的,收获的农作物支撑着京都的饮食文化。一方面,满载尿粪的货车和船只往返于山科、乙训、岩仓、大原;另一方面是背着蔬菜和花的人们向城市和市场一步一步走去。我选取的这些路都是让人能感受到京都与农村的生活连成一体的路。
与本书其他二位执笔者和承担编辑工作的诸位同人一起合作,我学到不少东西,度过了非常愉快的时光。虽然我们对彼此的历史认识有相同的地方,但我们三人有各自明显不同的个性,却共同完成了一项工作。其中,有重视标题性提示各种解释的路,也有根据史料逼近历史深层的路。而我的研究方式是,注重与能遇见的人的关系,实地考察能得到的新发现。一般是出于享受路途本身而漫步,突然停下来,一边倾听沿路的人、民家讲述有关设施的故事,一边思考。我从此前古书调查等经验中,选取一些有历史感的、在此地漫步能学到或感受到一些东西的地区进行介绍。
为了不成为“白河夜船”(意为一知半解——译注)的人,我再次漫步曾经走访过的地方,遇见曾经提供帮助的人,再次欣赏风景和成排的房屋。在这里,近年来的激烈变化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更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50 年后,本书能像前述的《京都》那样,经得住考验成为记录50 年前的京都的经典作品吗?
何为正宗的京都
高木博志
20 世纪60 年代,当我还小的时候,父亲常带我参观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常设展和特别展。从地铁京都站出发,在崇仁地区贫困的平房之间穿行并跨过鸭川。在博物馆北侧光线灰暗的食堂吃了面条,随后还乘电车前往冈崎公园的美术馆。因为1945 年3 月以后的大空袭,以战败为契机,对丧失亲人和房屋以及大阪景观的父亲来说,京都和奈良这些古都成为战后人们特别怀念的地方。
京都有父亲上过的大学,是蜷川虎三的民主府政存续的特别的城市。另一方面,在大阪站空气污浊的地下通道有负伤的军人,在站前的旭屋周边,仍有黑市的气氛,在樱宫的河流沿边还有炮兵工厂的残骸。对出身于大阪的我来说,带有战争伤痕的大阪和京都是大不相同的。不过,那时的京都与今天牧歌式的“正宗京都”还有所不同。在战争记忆还没有消失就迎来经济高速增长时,京都是瓦房遍地、古色古香、具有庄重而浓郁的文化氛围的城市。
我在本书中选取的漫步的街道,更多的是从思考京都整体论的角度出发,选取象征性的场所,以阐述京都的特质。已经长达10 年以上,在每年的初夏和晚秋,我与京都大学、同志社大学、立命馆大学的学生们一起,一边漫步周边的东山(宫川町、松原街、河井宽次郎纪念馆、丰国社、七条新地、东九条)以及本人在本书中写到的京都御苑、宇治、嵯峨野、花柳巷、京大周边,一边谈论它们的历史。
近代京都曾经是古都。明治二年(1869)迁都东京后,天皇、公家等宫廷的人也就不再居住在京都了。在19 世纪80 年代,人们已经有了国际社会的眼光,认识到为保存“传统”而创造出来的京都御所、御苑才是传承古都历史的场所。在这里,平安朝的贵族文化体现在春秋两季御所对民众开放和葵祭1 的路头仪式中。
不过,清少纳言和紫式部两位女性活跃的平安朝大内里的场所是再往西面的千本丸太町。为了能让在应仁之乱和元治的大焚烧中城墙内被烧毁的上京和下京地区,展示令人憧憬的平安朝文化,在近现代对京都御所和御苑进行了整备。在1915 年、1928 年举办的大典中,天皇从东京开始行幸,在御所的传统空间举办了继位仪式——大尝祭。
另外,作为“正宗京都”场所的选取地是宇治。位于京都市外的宇治,现在也不是京都市,而是宇治市。在位于宇治川两岸的宇治上神社和平等院凤凰堂,我们看到了贵族文化和女性特色、国风文化的京都特色。宇治是京都府唯一的文化景观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指定的城市。而且在从近世过渡到近代的过程中,从武者们威武的男性气概转向《源氏物语》的女性特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两者的特性也有重叠之处。在有关宇治的写作中,特别感谢宇治市历史资料馆小嶋正亮氏的指教。
同样,在嵯峨野,从明治到整个昭和年代,上演悲壮爱情故事的祇王寺、泷口寺等寺院和历史遗迹的复兴将古典的世界视觉化。经过日清、日俄战争,京都的贵族文化、女性特色的观光宣传塑造了“日本文化”,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京都印象”逐渐固定下来。根据工藤泰子氏的研究,20 世纪70 年代是安稳族的时代,来京都的女性观光游客超过了男性(《京都观光与女性》)。
明治以后,舞伎、艺伎文化构成了京都印象,它与21 世纪的“招待文化”联系在一起。它源自于东山的圆山和祇园。祇园社、长乐寺、安养寺等社寺集中地,因“上缴土地令”而成为圆山公园。以明治五年的京都博览会为契机,也阿弥、中村楼等场所成为面向外国游客的宾馆和西式餐馆,知恩院门前*终形成古董街。
与新京极一道,成为开化的场所的邻近圆山的祇园甲部,一直稳定经营着建仁寺上缴的土地。四条街南侧的祇园甲部的舞伎、艺伎特色与它的景观、井上流派的京舞重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20世纪的文化特色。在绘画、文学中所描绘的舞伎像,构成了隐蔽的京都花柳巷特色。1956 年《卖春防止法》出台后,这种倾向更为明显。
明治维新后,在京都御苑周边的公家社会的土地上,创建了同志社大学和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立命馆大学等高等学府。19 世纪90 年代以后,在鸭川东侧新开发的土地上,修建了京都帝国大学、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由此形成了京都的“学都”印象。
战后,京都市美术馆在冈崎公园设立了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以纪念昭和大典。20 世纪在东山七条的京都帝室博物馆,常规展示与东京和奈良形成差异化的平安京以来的绘画、工艺和雕塑等美术作品。在近现代,京都的学术、文化的发展与在政治上受左右的东京不同,可以说,京都在国际性、自主性、紧密联系未来社会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地区特色。
1945 年战败前夕,美国曾把京都作为投放原子弹的候补城市。
有关哈佛大学美术馆的兰格顿·沃纳保护文化遗产避遭空袭的神话已经破灭(吉田守男《日本古都为何避免了空袭?》,朝日文库)。尽管人们对古都充满了憧憬和臆想,但是,平安京以来的京都历史和文化并不是有意识地被守护的,它因应仁之乱、元治之内乱以及各种天灾而不断地消失,甚至还面临原子弹爆炸而被彻底毁灭的危险。经过战后的经济高速成长期,人们才将平安京以来的贵族文化、奢华的桃山文化确定为不变的京都印象。我们应从参与者的角度来思考不断变化中的京都。
小林丈广,1961年生,同志社大学文学部教授,专攻日本近代史与地区史,著有《明治维新与京都》《近代日本与公众卫生》等。
高木博志,1959年生,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专攻日本近代史,著有《近代天皇制的文化史研究》《近代天皇制与古都》等。
三枝晓子,1973年生,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准教授,专攻日本中世史,著有《比叡山与室町幕府》《祭拜京都天神的人们》等。
译者简介
谢跃,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史,著有《私的学问——私的哲学和它所构建的世界》《一样与不一样》等,译作有《中国的海贼》《黑船来航》(合译)《日本文明的谜底:藏在地形里的秘密》等。
《作家榜名著:心》内容简介:大学二年级时,我在一次旅游途中偶遇特立独行的先生,我们成为忘年交。那时我正处在迷茫之中,找不到
世界上下五千年-上中下-经典珍藏 本书特色 ★32开平装,时事出版社出版★自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喜爱和好评,再版多次,是21世纪10年以来不可多得...
鱼羊野史-第2卷 本书特色 《鱼羊野史第2卷》是东方卫视脱口秀节目《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未删节版完整收录的超级读本。《鱼羊野史》讲述每一天在历史上发生的大事...
金石学研究法 本书特色《金石学研究法》,民国金石学家朱剑心著,与《金石学》为姊妹篇,收入近代朱氏有关金石、文物、书画等方面的文论。 ...
万国津梁-大历史中的琉球 本书特色 琉球群岛是东中国海上的一串珍珠,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极具战略价值。从历史上来看,琉球长期作为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富庶...
漆侠与历史学-纪念漆侠先生逝世十周年文集 本书特色 姜锡东主编的《漆侠与历史学(纪念漆侠先生逝世十周年文集)(精)》围绕着“漆侠先生与历史学:纪念漆侠先生逝世十...
湘灾纪略 本书特色 《湘灾纪略》主要取材于各地报刊揭发张敬尧罪恶的种种材料,当时为“驱张”所用,封面印有“非卖品”字样,发行数量不多。该书分战事、军暴、匪祸、纸...
国难期间应变图存问题之研究 本书特色 《国难期间应变图存问题之研究》由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刘维开先生根据其同名博士论文修订而成,1995年已在台湾出版。作者查阅了...
微历史:唐朝就是如此有趣 本书特色 本系列图书在编写上遵循既严肃认真,又不失生动活泼的原则,本着引导广大读者在轻松快意的阅读中获取历史知识的宗旨,在选材上以正史...
刘备不是传说-三国不是演义 本书特色 《刘备不是传说》:正眼轻松看历史,解密刘备的成功之路。四大卫视同时热播,新《三国演义》再掀狂潮!刘备究竟是伪君子,还是真英...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简明的语言,展现了从13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丰富多彩的社会和政治全景。作者系统阐释了英国中产阶级的发展、成
隋唐史话 本书特色 这本《隋唐史话》,原是作者申东城给本科生开设校选修课的自编讲义,总分十三章八十五节,始于隋初,终于盛唐安史之乱,历经隋文帝、隋炀帝、隋恭帝、...
领事报告是近代来华日本人搜集的信息与情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所选译的晚清日本驻华领事报告,主要出自《通商汇编》《通商报
煮酒品三国-[升级版] 本书特色 该书分为“品事集”和“品人录”两部分,前者主要考证疑事之真伪,探究史误根源;后者则分析《三国演义》中人物及故事情节,评述功过是...
《华与华品牌五年计划》内容简介:◆ 科学规划这五年,跟着华与华做出永续经营的超级品牌! ◆ 单项咨询费过千万,中国本土传奇公司
《复合体:军事如何入侵我们每日的生活》内容简介:这是《黑客帝国》中的“红色药丸”,揭秘我们这个被军事复合体控制的新世界! 《
椿庐史地论稿续编-第三辑 本书特色 这本《椿庐史地论稿续编》收录的文章基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椿庐史地论稿》收入的2005年之前的一些文章;另一部分则是200...
中国当代史研究-(二) 本书特色 编辑委员会(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海光 刘 昶 许纪霖 李丹慧 李海文 李蓓蓓杨奎松 沈志华 陈 兼 陈之宏 林蕴晖 姜 进徐思彦...
三国史秘本-(全二册) 本书特色
《三国史秘本》共六卷。从黄巾起义始,以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终。
陈舜臣对史料的独特解读所形...
王献唐古文字考证:一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青岛出版社出版★ 王献唐是国内著名的考古学家、图书馆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精于文字、音韵、金石、目录、版本,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