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与南方

北方与南方

作者:[英]伊丽莎白·盖斯凯尔 著, 陈锦慧 译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年:2017-04-01

评分:4.9分

ISBN:9787544384339

所属分类:世界名著

书刊介绍

北方与南方 内容简介

小说女主人公玛格丽特·赫尔在她父亲赫尔先生离开英国教会牧师职务之后,举家从英国南部的汉普郡搬到了以曼彻斯特为原型的虚构工业城镇米尔顿。玛格丽特在此与经营纺织厂的约翰·桑顿先生相遇。南部富裕乡镇与北部工业城镇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让玛格丽特深深同情工人的悲惨生活,并与身为资本家的桑顿先生多次因误会而发生冲突,玛格丽特对外表冷峻的桑顿先生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偏见,而桑顿先生对玛格丽特的高冷傲慢姿态也深为不满,玛格丽特和桑顿先生却在彼此“厌恶”中渐渐互生情愫……

北方与南方 本书特色

小说女主人公玛格丽特·赫尔在她父亲赫尔先生离开英国教会牧师职务之后,举家从英国南部的汉普郡搬到了以曼彻斯特为原型的虚构工业城镇米尔顿。玛格丽特在此与经营纺织厂的约翰·桑顿先生相遇。
南部富裕乡镇与北部工业城镇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让玛格丽特深深同情工人的悲惨生活,并与身为资本家的桑顿先生多次因误会而发生冲突,玛格丽特对外表冷峻的桑顿先生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偏见,而桑顿先生对玛格丽特的高冷傲慢姿态也深为不满,玛格丽特和桑顿先生却在彼此“厌恶”中渐渐互生情愫……

北方与南方 目录

目录

导 读 棉絮飞扬下的浪漫 // 001
**章 婚前忙忙忙 // 005
第二章 玫瑰与荆棘 // 014
第三章 欲速则不达 // 022
第四章 疑惑与艰难 // 031
第五章 决 定 // 041
第六章 离 别 // 052
第七章 新环境新面孔 // 058
第八章 思 乡 // 065
第九章 换装赴晚宴 // 074
第十章 锻铁与纯金 // 079
第十一章 **印象 // 087
第十二章 早晨的拜访 // 095
第十三章 闷热环境里的习习凉风 // 101
第十四章 叛 变 // 108
第十五章 厂主与工人 // 114
第十六章 死亡的阴影 // 128
第十七章 何谓罢工? // 135
第十八章 喜爱与憎恶 // 143
第十九章 天使降临 // 151
第二十章 男子汉与绅士 // 162
第二十一章 暗 夜 // 171
第二十二章 打击与余波 // 178
第二十三章 错上加错 // 190
第二十四章 误解澄清 // 197
第二十五章 弗雷德里克 // 202
第二十六章 母 与 子 // 212
第二十七章 水果静物画 // 217
第二十八章 悲伤中的慰藉 // 223
第二十九章 一抹阳光 // 239
第三十章 终于到家 // 245
第三十一章 “旧识该遗忘吗?” // 256
第三十二章 厄运连连 // 266
第三十三章 平 静 // 271
第三十四章 真与假 // 276
第三十五章 赎 罪 // 281
第三十六章 团结未必力量大 // 294
第三十七章 遥想南方 // 305
第三十八章 承诺实现 // 315
第三十九章 结为朋友 // 327
第四十章 格格不入 // 335
第四十一章 旅途的终点 // 348
第四十二章 孑然一身 // 359
第四十三章 玛格丽特迁居 // 369
第四十四章 舒适不等于平静 // 377
第四十五章 不全是梦境 // 387
第四十六章 今与昔 // 390
第四十七章 若有所失 // 407
第四十八章 “从此无迹可寻” // 412
第四十九章 找回平静 // 418
第五十章 米尔顿的变化 // 424
第五十一章 重 逢 // 432
第五十二章 “乌云散去” // 438

北方与南方 节选

**章
婚前忙忙忙
觅得佳婿,披上嫁衣,如此这般。
“伊迪丝!”玛格丽特轻声呼唤,“伊迪丝!”
玛格丽特没猜错,伊迪丝睡着了。她蜷起身子躺在哈利街这栋房子内厅的沙发上,轻柔的纯白洋装搭配淡蓝缎带,衬托出她的娇美。倘若莎士比亚戏剧《仲夏夜之梦》里的仙后泰坦妮亚也是一身轻柔白洋装配淡蓝缎带,在某个内厅的绯红锦缎沙发上入睡,伊迪丝大有可能被误认是她。玛格丽特衷心赞叹表妹的姿色。她们从小一起长大,伊迪丝的美貌赢得所有人赞赏,唯独玛格丽特从不置评,因为她没想过这件事。然而,过去这几天她却深有同感。两人分别在即,她更珍视伊迪丝的各种讨喜性格与迷人特质。近来她们的话题始终围绕着婚纱、婚礼、新郎伦诺克斯上尉,以及一对新人即将在新郎所属军团驻地科孚岛展开的新婚生活。她们也聊到以后钢琴恐怕很难找到人定期调音(伊迪丝仿佛觉得这会是她婚姻生活*大的困扰),以及去苏格兰度蜜月时伊迪丝该带哪些衣裳。她们聊着聊着,原本的轻声细语渐渐夹带昏沉睡意。停顿半晌后,玛格丽特发现果不其然,尽管隔壁房间叽叽喳喳话声不断,伊迪丝依然在沙发上进入了安详的餐后小憩,缩成一团柔软棉布衣裳、蓝色缎带与细滑鬈发。
玛格丽特正想告诉伊迪丝,自己对回到乡下牧师公馆后的生活有些什么计划与憧憬。牧师公馆是玛格丽特父母的住处。过去近十年来,姨妈家等于是她的家。她偶尔回乡小住,度过愉快的假期。既然唯一的听众睡着了,她只好静静思考接下来的变动。这次跟慈祥的姨妈和亲爱的表妹分别后,重逢之日遥遥无期,心中不免遗憾。不过,终于可以回到赫尔斯通的牧师公馆,承担起独生女儿的重责大任,她还是相当兴奋。隔壁的谈话声断断续续传进她耳里,姨妈陪着来家里用餐的五六位女士在说话,那些女士的先生还在饭厅。这些人都是家里的常客,是附近邻居,姨妈和他们之所以建立友谊,是因为她刚好经常跟这些人用餐,也因为如果她和伊迪丝有事找这些人,或这些人有事找她们,彼此都可以无所顾忌地在午餐前造访对方。今天的晚宴是为即将出阁的伊迪丝办的惜别会,这些人以好友身份应邀前来。原本伊迪丝不赞成办这次餐会,因为伦诺克斯上尉这天稍晚会搭晚班火车抵达。只不过,纵使她娇生惯养,个性却漫不经心、大而化之,没有太多主见,所以,当她发现母亲已经安排好了晚宴后,也就不再坚持自己的主张。母亲预订了一些应时的佳肴美馔,因为人们认为这可以对治惜别餐会上的感伤情怀。她自顾自地靠向椅背,坐在位子上,拨弄盘中菜肴,面色凝重、心不在焉,餐桌上其他人都开心地倾听格雷先生的高谈阔论。格雷先生来肖太太家做客时,总是坐在餐桌末端,也总会央求伊迪丝到客厅弹奏几曲助兴。这次惜别餐会上,格雷先生格外逗趣,男士们留在楼下饭厅的时间也比平时来得久。玛格丽特听见女士们的谈话内容,觉得男士们慢点上来也好。
“我以前没少吃苦啊,倒不是说我跟过世的将军的婚姻有多么不美满,只是,年龄差距确实是个障碍,我绝不让伊迪丝步上我的后尘。当然,不是我当妈妈的偏袒自己的孩子,我一直有预感亲爱的伊迪丝会嫁得早。真的,以前我就常说,她一定会在十九岁生日以前出嫁。所以,伦诺克斯上尉出现时,我就有预感……”这时她刻意压低嗓门,跟客人们窃窃私语。
玛格丽特能轻而易举地填补那段空白。伊迪丝这场真爱进行得特别顺利,她年轻貌美,将来可望继承家产,姐妹淘都认为她可以嫁个条件更好的对象。但肖太太*后还是接受了自己所谓的“预感”,甚至催促小两口尽快成婚。她说她唯一的孩子必须为爱而嫁,说这话时还煞有介事地叹息一声,仿佛当年她下嫁将军不是为了爱。对于这桩婚约的浪漫色彩,肖太太似乎比女儿更兴高采烈。倒不是说伊迪丝爱得不够情真意切、不够矢志不渝,只是,相较于伦诺克斯上尉描述的那些未来在科孚岛如诗如画的生活样貌,她更喜欢住在伦敦上流住宅区的豪宅里。玛格丽特听伦诺克斯上尉说起科孚岛美景时,眼神总是为之一亮,偏偏伊迪丝会故意打起哆嗦,装出畏惧神情。部分原因在于,她喜欢在心爱的情人温言软语哄劝下,勉为其难地接受不喜欢的事物。另外,也因为她真的不喜欢那种居无定所的吉普赛式军旅生活。只不过,就算她身边出现拥有华屋、恒产,外加高贵头衔的追求者,在那人消失以前,她会紧紧抓住伦诺克斯上尉。一旦追求者离去,她也许又会不加掩饰地唉声叹气,埋怨上尉没能集所有优越条件于一身。在这方面可说是有其母必有其女,肖太太当年选择肖将军,纯粹只是爱慕他的人品与地位,婚后虽然没有明说,暗地里却经常哀叹命苦,惋惜自己嫁了个不爱的男人。
“我帮她置办嫁妆一点都不吝啬。”玛格丽特又听到她说了下一句话——
“我把将军买给我那些漂亮印度披巾都给了她,我反正用不上了。”
“她可真走运。”另一个声音说。玛格丽特听得出来那是吉布森太太。
吉布森太太对这些话题特别感兴趣,因为她有个女儿几星期前才出嫁。
“海伦原本打定主意要一条印度披巾,后来我发现价格太贵,只好拒绝她。她听说伊迪丝的嫁妆里有印度披巾,羡慕得不得了。您给她的是哪一种披巾?德里的吗?有漂亮滚边那种?”
玛格丽特又听见姨妈的声音,这回像是从斜倚的姿势坐起身来,探头望进光线较为昏暗的内厅这边。“伊迪丝!伊迪丝!”她喊了两声,又靠回椅背,仿佛直起腰身的动作让她感到疲累了。玛格丽特向她走过去。
“姨妈,伊迪丝睡着了。需要我帮忙吗?”
女士们听见这个叫人心疼的消息,纷纷说道:“可怜的孩子!”肖太太怀里那只迷你宠物犬也出声吠叫,仿佛感染到众人的同情心。
“泰妮,安静!你这淘气的小丫头!别吵醒小姐。我只是想让伊迪丝去叫牛顿把披巾拿下来。亲爱的玛格丽特,或者你去跑一趟?”
玛格丽特走上楼,到屋子顶楼的旧儿童房,牛顿在那里忙着准备婚礼要用的蕾丝花边。牛顿转身去拿(免不了嘟嘟囔囔地埋怨)当天已经展示四五回的披巾,玛格丽特趁机环顾儿童房一圈。这是九年前她熟悉的**个房间,当时她还是个在森林里长大的野孩子,突然被带进这个家,跟表妹伊迪丝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她还记得这个伦敦儿童房当时漆黑昏暗的模样,由严格又古板的保姆负责管理。那个保姆特别在乎双手干不干净,衣服有没有弄破。
她想起**次在这里吃晚餐的情景,那时爸爸和姨妈在楼梯底下深不见底的地方用餐。因为(当时她心想)除非她身在高空中,否则他们一定是在地底深处。她来到哈利街之前,家里妈妈的梳妆间就是她的儿童房。他们在乡下牧师公馆作息时间比较早,她都跟爸爸妈妈一起吃饭。唉!如今这个亭亭玉立、高贵的十八岁女孩清楚记得,在那**天晚上,那个九岁小女孩把头埋在被单里,哭得肝肠寸断;当时保姆呵斥她要她别哭,免得吵醒伊迪丝小姐;记得她哭得很伤心,如何压低了声音继续哭的情形。直到那个她初次见面、雍容华贵的姨妈带着父亲赫尔先生轻轻走上楼来看她,小玛格丽特这才止住哭声,静静躺在床上假装熟睡,免得自己的心酸惹父亲难受。她也不敢在姨妈面前表露自己的哀伤,她觉得自己根本不该伤心,毕竟这件事经过长时间的期待和筹划,好不容易备妥了适合这个华丽新环境的衣裳,父亲也在百忙之中抽出难得的几天空闲,离开教区带她来伦敦。如今这间旧儿童房虽然已经清空,她对它仍然满怀眷恋。想到三天后就要永远离开,不免像猫儿徘徊旧居般,对这儿时住处感到依依不舍。
“唉,牛顿!”她说,“要离开这个可爱的小房间,我们都会很舍不得。”
“不瞒您说,小姐,我倒是不会。我的眼力比以前退步很多,这屋子光线太暗,我补花边一定得坐在窗子边,可是那里经常冷不防吹来一阵风,几乎会害人染上风寒送命。”
...

北方与南方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又称盖斯凯尔夫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小说家。生于伦敦西部切尔西区,婚后居住于曼彻斯特。
1848年出版首部小说《玛丽·巴顿》,作品中经常描写中产阶级年轻女性的感情,也常反映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问题,尤以描写工业崛起与社会变迁著称,因而获得“工业派小说家”之名。
她与同时代作家狄更斯、夏洛特·勃朗特往来密切,代表作品有《玛丽·巴顿》(1848)、《克兰福德》(1853)、《北方与南方》(1855)、《夏洛特·勃朗特传》(1857)、《希尔维亚的情人们》(1863)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