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是驰名海内外的文献之邦,文化艺术品市场向称发达,明代中后期更形成了日益红火的民间艺术品收藏市场。万历时,文坛领袖太仓人王世贞说:“画当重宋,而三十年来忽重元人,乃至倪元镇,以逮明沈周,价骤增十倍。窑器当重哥、汝,而十五年来忽重宣德,以至永乐、成化,价亦骤增十倍。大抵吴人滥觞,而徽人导之。”同时期徽州休宁的古董鉴赏家詹景凤曾得意地说:“文太史初下世时,吴人不能知也。而予独酷好。……予好十余年后吴人乃好,又后三年而吾新安人好,又三年而越人好,价相埒悬黎矣。”明末嘉兴人沈德符总结其时收藏行情说:“嘉靖末年,海内宴安,士大夫富厚者,以治园亭、教歌舞之隙,间及古玩。……比来则徽人为政,以临邛程卓之赀,高谈宣和博古,图书画谱,钟家兄弟之伪书,米海岳之假帖,渑水燕谈之唐琴,往往珍为异宝,吴门、新都诸市骨董者,如幻人之化黄龙,如板桥三娘子之变驴,又如宜君县夷民改换人肢体面目,其称贵公子、大富人者,日饮蒙汗药而甘之如饴矣。”沈德符还说:“玩好之物,以古为贵。惟本朝则不然,永乐之剔红,宣德之铜,成化之窑,其价遂与古敌。盖北宋以雕漆擅名,今已不可多得,而三代尊彝法物,又日少一日,五代迄宋所谓柴、汝、官、哥、定诸窑,尤脆薄易损,故以近出者当之。始于一二雅人,赏识摩挲,滥觞于江南好事缙绅,波靡于新安耳食,诸大估日千日百,动辄倾橐相酬,真赝不可复辨,以至沈、唐之画,上等荆、关,文、祝之书,进参苏、米。”细细体味明后期江南文人的这些话,可以悟出,时人虽然间有异议,但大体上一致认为,明后期江南收藏古玩的风潮以及十分红火的藏品市场,是由苏州文人率先兴起和徽州商人推波助澜的,后来才逐步波及徽州等其他地区。苏州文人兼具学养和资财,视收藏古玩为修身养性之物事,以拥有古玩为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期待着“挹古今清华美妙之气于耳目之前,供我呼吸;罗天地琐杂碎细之物于几席之上,听我指挥;挟日用寒不可衣、饥不可食之器,尊逾拱璧,享轻千金,以寄我之慷慨不平”。苏州当地人文震亨甚至形容当时各地收藏古玩习以成风,以至称为“姑苏人事”。
《晚明江南民间艺术收藏研究》:一为题识。此类情况多发生于书画收藏领域。一般,藏家在请友人观赏藏物后,往往请其于卷后题写跋语。接受邀请者多为藏家好友或负有鉴赏之名的专业藏家。他们所题内容长短不一,内容多样,以赞美藏品,探寻其艺术特点,及对藏家表示推崇为多。虽然题识这一活动貌似仅针对艺术品,但实则为双方交往活动的延续。一方面,藏家请阅赏者题跋,以此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将有助于双方交谊的加深;另一方面,藏家如能因此获得名家的题写,无疑为藏品锦上添花。这些名家题跋将与藏品融为一体,成为更具价值的珍品。因此,一些藏家往往携带藏品,登门请求名家鉴赏,并征其跋语。例如,万历四十年(1612)二月间,李日华之友吴珍所带同杨茂生来访,并以杨氏所藏文徵明小楷《盘谷序》请求鉴赏,之后又向日华“索跋”。对藏家而言,名家题跋意义非凡,其既是针对藏品的艺术再创作,亦是对藏品价值的“审定”。因此,一些大藏家往往于好友中择一二足堪信任的鉴赏名家,专门为其藏品题识,以此收鉴定之效。例如,项元汴所藏书画,多由文嘉为其鉴定。万历间,项氏曾以重金自乌镇王氏处,购得唐摹《兰亭序》神龙本,随即命人持往苏州,嘱文嘉审定,并加题语。显然,此种状况已超乎友人间~般性的藏物鉴赏。虽然,我们并不确知鉴定方是否会从中得到实际报酬,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方式首先建立于双方稳固的交往基础上,依赖于彼此间高度的信任与了解。这虽非普遍现象,但确为因藏品而生的人际交往关系的高度凝练。在此过程中,藏家得到了有关藏品鉴识的“专家意见”,而鉴藏者亦由是获得观赏众多珍品的机缘。其如文嘉在观赏《兰亭序》神龙本后所言,“纵观以偿夙昔之愿”,鉴赏者至少在这样的交往活动中得到了极大的精神满足。从而,达到了交往的双方都较满意的“双赢”局面。由前论可见,在因收藏而生发的交际活动中,藏品一般发挥着桥梁媒介作用。晚明,士大夫多喜欢以清雅自诩,其交际之间亦多作清谈,即口不言俗务,而每每以雅趣艺事为谈资。作为清雅风尚代表的艺术品创作与收藏自然成为其交际间的重要内容。例如,陈继儒在叙及与董其昌的交往时就称“(董其昌)每与予焚香披对,各忘寝食,甚则从千里寄尺一相闻,娓娓无俗谈,大约起居书画无恙而已”。正因于此,收藏活动日益成为社会各阶层瞩目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收藏进一步突破原本的小众范畴,逐渐融人社会交往的大背景中。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否真正喜爱或精通,参与者皆能不同程度地从中获益。如果我们立足于某个特定藏家角度去考察,就会发现在其周围往往会出现爱好者群体组成的“朋友圈”。借由日常的收藏交往,朋友圈中的人际关系得以不断巩固。同时,这个人际交往网络并不封闭,其对外亦不断吸纳着新的成员。……
姚旸,男,江苏南京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修明清经济史、社会史。获博士学位后,进入该校古典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修,主持“清代北洋海运贸易研究”等国家课题。2008年进入天津博物馆工作,致力于明清时期艺术鉴赏史研究,发表《明代江南民间收藏中的赝品探析》《明末清初徽州书画商人的经营活动》《从看清中期江南民间金石收藏生活》等专业论文二十余篇。
股市会使一些人赔,但是希望母鸡下蛋要给母鸡食吃,希望鱼儿上钓要投下鱼饵。如果一个人认为这些“小小的投资”都怕失去、无法承
《富爸爸孩子财商靠父母》告诉天下父母,为什么要重视孩子的财商教育,以及如何教给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富爸爸”系列的作者罗
《我一辈子都有花不完的钱》内容简介:你敢花钱吗?你是否还继续听信拿着高佣金的理财师的糟糕建议,为了留出冬天里的储备粮勒紧裤
《白话投资(2.0版):一个私募基金经理的价值投资之道(2009年最新增订)》大部分内容与财富、投资、资产、股票、楼市等读者可能关注
外汇短线交易的24堂精品课 本书特色 私人基金内部专题讲座集锦,大众外汇交易的盲点,成功外汇交易的秘密,盲点和秘密是超额利润的源泉,高级外汇交易员首选培训教材。...
《小心!这是投资圈套》内容简介:辛苦赚到的钱,为什么总是在市场中打了水漂?我们身边,其实处处隐藏着投资圈套!从查尔斯·庞兹
“70后”林劲峰凭借6000元学费进入股市,如今已经坐拥百亿财富,书写了25年投资不败的神话。林劲峰凭借自己坚持的“安全边界”“
鉴宝:杂项卷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漆器、角雕、牙骨器、丝织、服饰等杂器的鉴定。每件藏品都具备了名称、来历、时代、规格、珍贵程度、收藏者、专家估价、升值空间这几个...
《一生的理财功课》这门功课没有考试,不过你的财富记录就是对你理财能力最为严苛的考核。理财成败取决于决定买卖那一刻的决策,
《理柏论财智》内容简介:任何投资环境都要经历不断的变化;不管是谁帮你理财,绝不能只看到当前的变化,而应面对变化准确地判断
博多·舍费尔,1960年9月10日出生在德国科隆,是德国著名的投资家、企业家、演说家及畅销书作家。从小,博多便目睹了贫穷给人们带
曹仁超(原名曹志明),现为香港信报财经新闻有限公司首席顾问。自1973年开始于《信报》以笔名“曹仁超”撰写财经专栏,以轻松有趣的笔触分析股票市场和政经局势,是该...
作者:鍾淳豐書號:F298規格:368頁出版日期:2010年12月ISBN:978-986-6320-15-6原出版公司:寰宇出版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專門說明
陆新之,中国当下最顶尖的商业观察家和财经评论人之一,90年代就投身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又涉足港股和美股,多年来活跃于工商
炒股就这几招--首创篇 本书特色 本系列丛书是作者从不同角度及层面,全面分析中国股票市场的力作。本系列丛书已连续三年荣登全国经济暨评券类畅销书头榜,堪称经住时间...
思危-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内容简介 赚钱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成为人们的一种社会和心理的概念,承担着人们的希望与恐惧、理想与价值观,成为一个人的自我观感、自我尊重...
《善战者:庄家实战操盘释密(超值版)》介绍了2006年以来的中国股市,其上涨可谓波澜壮阔,其下跌,可谓惊心动魄。上证指数从2005年
《赢家之道:涨停板战法与分时战法》中独到的涨停板战法与分时战法的技术分析文章被广泛流传到网络上,也被广大投资者上亿次地浏览
均线看盘法 本书特色 本书是资深股市专家刘国栋先生积20年操盘经验,倾心写作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着眼于中长线投资,紧紧抓住技术分析的主线,系统介绍了均线为王理论...
筹码分布精讲-从入门到精通 本书特色 《筹码分布精讲(从入门到精通)》将作者多年来应用筹码分布指标的经验总结为“实战经验”“精讲提高”部分。投资者在掌握了基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