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陀思妥耶夫斯基 ; 书信集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两部分, 其内容包括: 在老鸽舍剧场的发言。
“大家小书·译馆”是北京出版集团人文精品丛书“大家小书”外国文化板块,秉承“大家小书”的理念,不忘“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的初衷,精选有代表性的外国文化的优秀读物,名作名译,相得益彰。《陀思妥耶夫斯基/大家小书译馆》是“大家小书·译馆”之一种。《陀思妥耶夫斯基/大家小书译馆》系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纪德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名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大家小书译馆》主体部分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在这一系列讲座中,纪德层层剖析了陀氏的文学思想以及艺术风格,他深入到陀氏及其塑造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发现了陀氏创作的重要特点。纪德视陀氏为天才的小说家,而且是“所有作家中伟大的一位”。纪德关于陀氏的这些论述带有浓厚的法国阅读经验,早已被公认为是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珍贵。
《陀思妥耶夫斯基/大家小书译馆》:
在老鸽舍剧场的发言
为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100周年而在老鸽舍剧场所做的这次简短发言可以被视作导言,其后我应雅克·科波的学校之约,将做6次讲座。
女士们,先生们:
几年以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崇拜者寥寥无几,但是正如经常发生的情况一样,**批崇拜者是精英,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多,以至老鸽舍剧场今天容纳不了所有的人。我今天想首先探讨的是,为什么今天还有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杰出作品反感,因为要战胜一种不理解,*好的办法是认真对待,努力去了解它。
人们从西方逻辑出发谴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我看主要是他笔下人物的性格莫名其妙、优柔寡断,往往几乎不负责任。他们的形象因而显得古怪和疯狂。有人说陀思妥耶夫斯基表现的不是真实的生活,而是噩梦。我认为这话完全错误,但我们暂时接受,可以像弗洛伊德那样回答说我们的梦比白日的行动更真诚,不过我们并不满足于这个回答,还是听听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话吧:“我们的梦充满了明显的荒谬和荒唐,但你们立刻接受它,几乎并不感到惊奇,即使在另一方面你们的智力发挥不同寻常的威力。”他又接着说:“为什么当你们醒来,又回到生活中时,你们几乎总是感到:有时还异常强烈地:梦在离去时带走了一个未被你们猜出的谜。梦的荒唐使你们微笑,但同时你们感到这一片荒谬中包含着一个思想,真实的思想,它是存在的,它一直存在于你们心中,你们认为在梦中找到所等待的预言……”(《白痴》卷2)
陀思妥耶夫斯基这番对梦的议论,我们可以应用于他的作品,这并不是说我赞成将他的故事与某些荒谬的梦相提并论,而是当我们从他书中醒来时,我们也感到:即使理智不完全同意:他刚刚触及“属于我们真实生活”的某个隐秘点。我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某些智者以西方文化的名义拒绝承认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天才。我要立刻指出,在全部西方文学里:不仅仅是法国文学:除了极少数的例外,小说讲的都是人与人的关系,感情关系或思想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社会阶级关系,但是从不,几乎从不谈个人与自我或与上帝的关系,而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这*后一种关系超过其他一切关系。霍夫曼夫人写过陀思妥耶夫斯基传(就我所知,这是*好的一本好传记,可惜没有译过来),其中引用了一位俄国人的话,她认为这句话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感受俄罗斯灵魂的特点,我想它也能使你们更理解我的观点。这位俄国人被人责备不守时,便严肃地反驳说:“是的,生活是复杂的!有些时光要求我们去正确地体验,这比准时赴约重要得多。”在这里,个人生活比人与人的关系更为重要。你们不认为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秘密吗?它使某些人觉得他伟大而重要,使另外许多人觉得他难以忍受。
我绝对无意说西方人,法国人,完全是、彻底是只穿着社交礼服的社会生物,我们有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有《恶之花》,这些既严肃又孤独的书也是法国的,和法国文学中其他任何作品一样。但是某种类型的问题,例如焦虑、激情、关系,则似乎归于伦理学家、神学家、诗人的领域,而小说则不必过问。在巴尔扎克的全部作品中,《路易’朗贝尔》是*不成功的,它只是独白。陀思妥耶夫斯基实现的奇迹是他的每个人物:而他创造了一大群:首先依据自己而存在,而这些有内涵的人各自带着特别的隐私,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提出极为复杂的问题。奇迹还在于,每个人物都在体验这些问题,或者应该说,这些问题依靠每个人物而存在,它们相互碰撞、相互斗争,变得通人性,然后在我们眼前奄奄一息或者胜利。
无论多么高深的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也敢触及。但在这句话以后我还要立刻加一句:他从来不是抽象地谈,对他而言,思想永远是依赖个人而存在,这就导致思想永久的相对性,也导致了思想的威力。某个人想到上帝、天意、永恒的生命,只是因为他知道再过几天或再过几小时他就要死(《白痴》),另一个人(《群魔》)建立了整整一套已出现尼采萌芽的形而上学,是由于他的自杀,因为他必须在一刻钟内自杀。人们听他说话时不知道他是因为必须自杀才这样想,还是因为他这样想才必须自杀。*后,另一个人,梅什金公爵,当他的癫痫病快发作时他才产生*奇特、*绝妙的直觉。从这一点出发,暂时我只能得出这个结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作为思想*丰富的小说:我原来想说书籍:从来不抽象,而是保持小说的本色,它们是我们知道的*充满生命力的书籍。
……
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1869——1951),法国著名作家,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保护同性恋权益代表。主要作品有小说《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散文诗集《人间食粮》等。
译者简介:
桂裕芳,女,生于1930年,194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法语系资深教授。译有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第二卷)、阿尔丰斯·都德《小东西》、米歇尔·布托《变》、纳塔丽·萨洛特《童年》、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爱的荒漠》等。
中国传统学术,经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从清末民初起,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他们以渊深的国学根底,融通中西,不仅擘划
密解般若心经 本书特色 《密解般若心经》:一部首次完全演绎文殊,般若两次大菩萨自内证的佛智妙书,一部*具创见性的破解《般若心经》的图文经典,一部数年时间再版二十...
张其成讲读《周易》-《易经》感悟 内容简介 作为中华文明**经典的《周易》,为什么许多人一谈及它首先想到的是算命、风水、预测?它到底是玄学、科学,还是哲学?六十...
八戒说禅-六祖坛经新释 本书特色 《六祖坛经》是中国禅宗的奠基之作,堪称*具亲和力、超越宗教性、充满智慧和哲思的书。唐代出了一个唯心主义哲学家六祖慧能,被视为禅...
金刚经注疏 本书特色 本书为古籍整理点校类图书。《金刚经》与《心经》是作为大乘佛教基础的般若系经典的精华,是中国佛教各个宗派共同依据的经典,历来广为流传,对中国...
大学.中庸-阅读无障碍本 内容简介 李春尧译注的《大学·中庸》是“古典名著阅读无障碍本”系列丛书之一。该书通过对《大学》和《中庸》的解读、注音、翻译等,...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中国文库. 哲学社会科学类 内容简介 上卷绪论**编总论小引/2**章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4第二章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32第三...
老学六经 本书特色 《老学六经》包括《老子·道德经》、《关尹子·文始经》、《文子·通玄经》、《列子·通虚...
天下之龙:东西方龙的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无比崇高的地位。但在西方人眼中,龙却是邪恶的象征,屠龙者是英雄,是人们崇拜...
《老子》新解-(上.下) 本书特色 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凤凰卫视《国学天空》主讲专家。读《老子》,明“道”晓“...
圣经历史故事编年 本书特色 丁俞斌的这部《圣经历史故事编年》,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条理清晰。他并没有按部就班,就《圣经》介绍《圣经》,而是按照以色列先民创业垂统...
《雅斯贝尔斯》是一部研究雅斯贝尔斯的力作,它指出雅斯贝尔斯的学术努力,就是要将哲学从“自我遗忘”的状态中解救出来,重新赋
论智者 本书特色 由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智者及其哲学的批判,使得后世大都将智者看作为单一的派别或者是运动。本书作者借助自黑格尔以来对智者哲学的全新研究,指出...
道教史 节选 章道家*初底派别 自老聃关尹以后,道家思想弥漫天下,杨朱、列御寇、魏牟各立一说,于是道家渐次分为两派。依武内先生底说法,**是关尹、列子底静...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孔子家语-最新经典珍藏 本书特色 朱子家训《朱子家训》亦称《朱子治家格言》,简称《治家格言》。作者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
卢梭民主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卢梭,感悟他对人生、自然的态度;领略他对社会、财富、科学与艺术的理解;体味他那淳朴、澄明、追求完美的天性,不能不算是一种真正的享受...
正经-崇文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特色 品种全:本丛书将经史子集及其他学科中读者*热衷的品种全部收齐,让读者以*少的时间读*多的好书。☆设计新:本丛书的特点是编写结构...
道德的市场--西方现代思想丛书13 本书特色《道德的市场》讲述在从事本研究的工作过程中,特别需要感谢两个人,即诺贝特·霍尔斯特教授和哈特穆特·克利姆特教授,他们...
耶路撒冷抑或雅典:施特劳斯四论 本书特色 政治哲学在今天是颇为含混的概念,政治哲学作为一种学业在当代大学系科中的位置亦不无尴尬。例如,政治哲学应该属于哲学系还是...
《五十到一百的人生规则》作者松原泰道,1907年生于东京,是日本佛学大师。他早年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曾在一个著名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