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当志情满溢胸臆,发言而可为诗;光说不够,还要嗟叹、歌咏,不知不觉竟也扬手起舞,蹈足击掌。在烦闷、耗神、寂寞的生活中,唯有诗能够给予温柔的寄托。从汉乐府的情真意率、古诗十九首的平浅质朴,到唐诗的幽咽缠绵、豁达快意,宋诗的理趣富满及坚劲气节,本书收录了三十二首具有代表性的时代名篇,无一莫不赫赫有名,篇篇均有隽语名句,并为历代诗评家所称颂。阅读三十二首好诗,掌握赏析的方法,铭记脑中,镌刻在心,时时朗读吟唱,可消胸中块垒,可增豁达明亮之姿,人生更适意。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当志情满溢胸臆,发言而可为诗;光说不够,还要嗟叹、歌咏,不知不觉竟也扬手起舞,蹈足击掌。在烦闷、耗神、寂寞的生活中,唯有诗能够给予温柔的寄托。
从汉乐府的情真意率、古诗十九首的平浅质朴,到唐诗的幽咽缠绵、豁达快意,宋诗的理趣富满及坚劲气节,本书收录了三十二首具有代表性的时代名篇,无一莫不赫赫有名,篇篇均有隽语名句,并为历代诗评家所称颂。
阅读三十二首好诗,掌握赏析的方法,铭记脑中,镌刻在心,时时朗读吟唱,可消胸中块垒,可增豁达明亮之姿,人生更适意。
导言:好诗非读不可
长年浸淫在诗歌的天地里,无论古典诗词曲,或是现代诗,以眼、以声、以脑、以心,除了实践操作,还有理论耕耘,不亦乐哉!多年以来,同道朋友们总是说我“推动古典诗歌吟诵不遗余力”,这几年友朋、学生辈索性称我“诗歌吟诵大师”,但,我更希望读者朋友你,能够称呼我“爱诗痴者”或是“诗教推动的教育工作者”。
爱诗如痴,其来有自。何以爱?在学术研究工作的严谨、孤寂中,教学备课的思索、耗神时,吟诗、诵诗成了解忧的调剂、驱烦的秘方,在诗歌声情的涌动里,自有一方愉悦与甜美。当然,温柔敦厚的诗教,也是重要的安定力量!在世局纷扰、经济萧条、大气违常之际,作为一位文学教育工作者所能尽心力之处,实在有限。让自己稳定,让家庭稳定,帮助周围朋友稳定,吟诵诗歌给了我许多精神动力,即使流泪之后,也能有微笑的回眸。
在本书的撰稿、修稿过程中,《礼记·经解》篇里那句深刻的话“温柔敦厚而不愚,深于诗者也”始终在脑海盘旋,汪师雨盦、邱师燮友、黄师庆萱、陈师伯元、陈师满铭等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里多位恩师的典范形象,深深烙印于心版,让自己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更远处眺望!
好诗非读不可,为什么?本书所选的诗作,一则莫不赫赫有名,一直是历代诗评家称颂的名篇佳作;再则以设计初衷来说,诚恳地希望中、小学生能从课文教材加以延伸,习得更多相关杰出作品。所以入选本书的诗作,大抵是现行教材的诗人之作。我们期盼让好诗的生命能够继续延绵,让好人读诗后提升性灵,让社会在目前浮躁的大环境中依然显露出诗情画意,鼓舞人心!
那么,如何读呢?
从古到今,好诗不厌百回读,所谓“读”,就是“口到”的意思。朱熹和胡适都有“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说法,可惜今人学习语文每每以“老是背、背、背”而厌恶之,却不知道“背”本来就是语文学习绝对避不开的功夫(试问:世上哪一种语文学习不需要背呢),背诵也是直接面对文本详加阅读的*有效策略。只不过,我们有没有可能让“背”这件事有趣一点、有效率一点?(语文创意教学的精义岂不也在此。)然则,如何阅读一首诗呢?笔者首先想到的,便是让读者怎样能快乐地背,背了以后不容易忘。
大约自1991年开始,笔者取得博士学位之后,以京剧、昆曲的学习经验体会到:曲词凡能唱诵者必不易忘。于是笔者将这样的经验融入诗歌的学习与教导中,化用戏曲的唱、念技巧,除了运用古诗词既存的腔调旋律之外,又思考古代读书人在吟咏讽诵的天地里,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境地与样貌?投入研究渐渐有了心得,产出不少相关学术论文,并运用在教学实践当中,发现对于任何年龄层的老、少朋友都具有效果,不同点在于:前者可以理论分析、说明,后者只须直接带领诵读、歌吟、套调而唱。于是为了方便帮助读者朋友,本书所有诗作都附上录音,全部由笔者亲自诵读、歌吟,这样一来,读者无论是看书、走路,或是骑车、搭地铁,都可以背一背好诗,潜移默化并牢牢记住。
此外,诗的故事与内容理解当然也很重要,所以本书着重突出了赏析部分,文字力求浅明、清楚、流畅,让读者朋友“读不生厌”。在赏析部分中会进行延伸阅读,把相关或类似的古、今作品一并介绍进来,可以拓展读者朋友的眼界图,构成一张又一张的知识网。同时,本书配有各诗的思维导图,有助大家能够掌握一首诗的整体内容。*后,本书在注释中对诗中一些用字遣词的古今义转变、掌故生发,或是运用方式,有细致的解说与举例,企图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识字、用字、造句与措辞。
感谢一起撰稿的2012上半年台湾师大中文系夜间硕士班的进修成员,大家努力的成果必然不会白费。诗,在远方、在近处、在心底,随时呼唤我们的共鸣,伴我们终老不悔!
亲爱的读者,这本书能够与您见面,是作者的福气,也是您的缘分,因为我们可以一起读诗、歌诗,进入优秀诗作的花园秘境,享受源源不绝的芬芳。天光即使灰暗、心灵偶或忧苦,正因为“好诗非读不可”,我们终究拥有画意诗情的天堂!
★名师yinling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心血力作,众多年轻读者从中受益后自发推荐。
阅读方法的系统性学习锻炼,在名师的yinling下品味古诗之美。
随书附赠名师吟诵三十二首古诗名篇的音频,随时随地扫码聆听。
★意境转化
诗情与声情精妙结合的古诗阅读。
诗文意境转化为影像画面,勾勒创作背景轮廓,充满视觉感。
★思维导图
创新性地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分析结构,诗文了然于心,过目不忘!
让想读古诗却不知如何阅读的人,八分钟,一首古诗了然于心。
潘丽珠
台北市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现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涉及古典诗学、戏曲、诗文吟诵、现代诗及散文评论与教学等。出版有《现代诗学》《经典语文教学》《千禧龙吟》《雅歌清韵》《古韵新声——潘丽珠吟诵教学》等著作。
国文珍品文库 浮生六记 本书特色 《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浮生六记》顾名思义共有六卷:《闺房记乐...
作品目录自述(1946年)自述片断(1955年3月)失业的痛苦和探索自然界统一性的乐趣——1901年4月14日给M.格罗斯曼的信生活的一个侧
千年徽州梦 内容简介 楔子壹 如梦:春花秋月**节 山印象第二节 水印象第三节 民居印象第四节 人印象贰 如幻:阴晴圆缺**节 历史就是记忆第二节 家族史第三节...
《风吹落我们那么多叶子》内容简介:生命里刮过很多场风,吹落了我们那么多叶子和果实,风带走无数的笑声,叹息静静没入河床。谁会
唐诗宋词元曲大鉴赏(单卷) 本书特色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唐诗宋词元曲大鉴赏(珍藏本)》汇集了唐诗,宋词,元曲各三百首。细读此书,每首作品都是...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本书特色 本书包含三部分——《我的人生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书信选》。其中《我的人生故事...
经典头版及背后的故事(上·下) 本书特色 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
在夜晚的麦田里独行 本书特色 “乡愁文丛”系列中的《在夜晚的麦田里独行》一书分为“乡情”和“亲情”两个部分,共有49篇文章。作者用一篇篇情感真挚的回忆,为读者展...
《驼庵诗话》学问乃天下公器,这是一条绵延而义无返顾的河流。在这学问的河流之上,一些有作为的学者,孜孜以求,记述下他们常年
《平台型组织》内容简介:绝大多数企业采用金字塔组织的模式,必然存在“员工动不起来”和“企业创新乏力”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面
绿色遥思 本书特色 张炜的作品里表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其人道主义精神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初,是对人道主义精神的歌颂(如《声音》);第二阶段,是对恶人恶势力非...
《清代诗文集汇编(全800册)》为国家清史工程最大型文献项目的整理成果,收入自清入关迄民国建立260余年间三千余重要人物的诗文集
文通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古代散文文体发生、发展、演变的一些规律,古代散文创作历史的主要轨迹,散文文体古今传承的一些脉络,从古代散文的写作技巧、修辞手法、风...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旨在为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译文更准确、资料更翔实的基础文本。为了编辑这部文集,经中...
转角遇见阳光-心灵鸡汤20年精华-4 本书特色 烦恼的转角是快乐,悲伤的转角是欢笑,失败的转角是成功。当你遭遇坎坷、感到沮丧之时,要试着去打开另外一扇窗...
天气 本书特色 贾平凹所著的《天气》为贾平凹自选自编的*新散文集,是他在几部重要长篇小说创作完成之后的间隙间所写,记述了他的所行所思和当时心境,展示了他真实的世...
《二十四诗品》讲记 本书特色 《讲记》主要疏解《二十四诗品》的内容,联系《诗家一指》其他部分、联系虞集存世文献中的相关内容来讲。讲它的文本源流、篇章校核,讲它原...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古诗行旅 本书特色 《古诗行旅: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以诗话的形式依据时代特点和当下阅读需求撰写,深入浅出,活泼有趣,既突出了古诗的文化内涵,...
花开-张爱玲上半出 本书特色 在上海,张爱玲轻易不见人,在美国,张爱玲更是洞穴里的老鼠,对自己的亲人也是严加防范,她是忍者,她的人生亦如一部隐之书;又由...
他还爱着:纪念曾卓文集 本书特色 《他还爱着:纪念曾卓文集》收录了回忆曾卓先生的散文、纪念曾卓先生的诗歌、分析研究曾卓先生作品的评论等多种文体共百余多篇。这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