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会议后,成立了古代汉语编纂小组,由原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力先生负责全面工作。到1964年,《古代汉语》四册出齐。这是我国靠前套古代汉语教材,创立了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凡例,影响了靠前外几代学子,推动了我国的学术研究,培养了大量人才,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出版后,不断接受各方面的建议,不断对书稿进行修订,已经出版三版60余次。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我们决定下功夫废弃原来的胶片,重新排版,采用环保印制。
古代汉语这一门课程,过去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有种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是当做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做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诂,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经过1958年的教育革命,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教学必须联系实际,许多高等学校都重新考虑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以为它的目的应该是培養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个目的,必须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知识。必须把文选的阅读与文言语法、文字、音韻、训诂等理论知识密切结合起来,然后我们的教学才不是片面的从而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至于汉语史,则应该另立一科;汉语史是理论课,古代汉语是工具课,目的要求是不相同的。
北京大学在1959年进行了古代汉语教学的改革,把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部分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有许多高等学校都以培養阅读古书能力作为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 古代汉语这一门课程,过去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有种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是当做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做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诂,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经过1958年的教育革命,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教学必须联系实际,许多高等学校都重新考虑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以为它的目的应该是培養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个目的,必须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知识。必须把文选的阅读与文言语法、文字、音韻、训诂等理论知识密切结合起来,然后我们的教学才不是片面的从而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至于汉语史,则应该另立一科;汉语史是理论课,古代汉语是工具课,目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北京大学在1959年进行了古代汉语教学的改革,把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部分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有许多高等学校都以培養阅读古书能力作为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北京大学1959年度的古代汉语讲义只印了上中两册,1960年经过了又一次改革,另印了上中下三册,都没有公开发行。讲义编写主要由王力负责,参加工作的有林焘、唐作藩、郭锡良、曹先擢、吉常宏、赵克勤、陈绍鹏。此外,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专业1957级同学也参加了1960年度的古代汉语中下两册的文選部分的编写工作,研究生陈振寰、进修教师徐朝华也参加了上册的部分编写工作。1961年5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選计划会议开过后,成立了古代汉语编写小组,决定以北京大学古代汉语讲义为基础並参考各校古代汉语教材进行改写,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科书。编写小组集中了北京大学、北京师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古代汉语教学方面一部分人力,分工合作,进行编写。本书除由主编王力负责全盘工作外,编写小组内部再分为文選组和常用词通论组。文選组由萧璋负责,常用词通论组由马汉麟负责。具体分工如下:文選部分执笔人:萧璋(北京师範大学)刘益之(中国人民大学)许嘉璐(北京师範大学)赵克勤(北京大学)常用词部分执笔人:王力(北京大学)吉常宏(北京大学)通论部分(包括绪论及附録)执笔人:马汉麟(南开大学)郭锡良(北京大学)祝敏徹(兰州大学)编写小组的任务是艰钜的。北京大学的讲义只是初稿,距离公开出版的要求尚远。这次几个学校的同志在一起合作,除了肯定文選、常用词、通论三部分结合的总原则以外,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北京大学原有的成果,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加以必要的修改和補充。文選部分更换了一些篇目,重写了解题和说明,特别是在注释方面作了很大的变动。常用词部分变更了一些体例和解释,並且随着文選的更换而改变了词修的次序。通论的章节和内容也都作了很大的变动。每一篇稿子都经过组内讨论,组外传观並签注意见,*后由主编人决定。有些比较重要的问题还经过全体讨论。我们自始至终坚持了这种讨论方式;我们认为这样做可以集思广益,更好地贯徹百家争鸣的精神和发挥集体主义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书的质量。1962年1月,上册讨论稿出版。在这个时候,召集了座谈会,出席者有丁声树、朱文叔、吕叔湘、洪诚、殷孟伦、陆宗达、张清常、冯至、魏建功诸先生,姜亮夫先生也提出了详细的书面意见。会议共开了一个星期,主要是讨论上册的内容,但*后也对中下册的内容交换了意见。上册讨论稿分寄各高等学校和有关单位后,陆续收到了回信。有些是集体的意见,有些是专家个人的意见。从1962年1月下旬起,我们开始进行上册的修订工作,同时考虑到,上中下三册应该压缩为上下两册,以便更适合于教学计划的要求。体例上也作了改动,把文選各篇的说明移作注解,或迳行删去。我们的修订工作除充分地吸收专家们和各校的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外,还趁此机会再深入发现问题,改写了不少的地方,上册增加了一个单元,其他单元也进行了部分的改写。因此,直到同年7月底,才算把上册修订完毕。本书全稿曾请叶圣陶先生审阅。总起来说,这一本《古代汉语》上册已经四易其稿。我们知道其中的缺点还是很多的;如果有若干成续的话,那是和党的领导分不開的,也是和全国专家们以及担任古代汉语的教师同志们的鼓励和帮助分不開的。我们编写小组虽然祇有九个人,但是这一本书的编成,则有千百人的劳动在内。我们谨在这里向曾提宝贵意见的专家们和同志们表示深切的谢忱。*后,我们希望读者特别是从事古代汉语教学工作的同志们随时不吝赐教,让我们能够根据广大群众的意见来修订这本书,使它逐渐趋于完善。王力1962年7月
王力教授(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1924年赴上海求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材,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
游斌,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副教授。1997-1998年剑桥大学访问学人、2007年香港中文大学、2005-2006年哈佛燕京学社的访问学...
章开沅文集-第三卷 本书特色 章开沅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在诸多研究领域均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造诣精深,著作等身。《章开沅文集》即涵盖其在辛亥革命...
中国民间婚恋习俗-姻缘 良缘 孽缘 本书特色 《中国民间婚恋习俗:姻缘·良缘·孽缘》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民间婚恋习俗-姻缘 良缘 孽缘 内容简介 简介中国...
名著译林-希腊古典神话 本书特色 《希腊古典神话》反映了古希腊从公元前11世纪到9世纪被人们习称为“荷马时代”的那段历史中的社会生活面貌,赞颂了古希腊人民的智慧...
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 内容简介 中国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多元民族文化是中国和平发展的社会资本,也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大厦的基石。民族学人类学是探讨多元文化和...
希腊精神(西方文明的源泉) 内容简介 古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滥觞源头,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终归之于灭亡。但它所遗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遗产却是欲久弥真,其所达到的...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 本书特色 民俗学是研究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文化传承的社会科学,它在应用上可以说是研究共同体延续的文化政治学。民俗学的学术灵感和社会...
辛蒂.戴尔辛蒂.戴尔是享誉国际的精微能量解剖权威,也是能量治疗领域的作家。她年轻时就发现自己的灵性天赋,并运用此天赋来帮助别人发展真正的性格和生命目 标。她经营...
作为现代文学大师,叶圣陶的文学语言没有五四作家常有的欧化气息,深厚的古典修养和严肃踏实的写作态度,使他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现代汉语的规范、纯洁、健康做出了贡献。叶圣...
◎股神巴菲特一再指出,ETF最適合散戶,買一檔就能隨著股價指數成長賺遍全世界。◎為什麼銀行理專從不建議你買?因為這手續費太低,銀行幾乎收不到佣金。◎月收入3萬也...
宇宙之谜_世纪文库 本书特色 为了系统整理和充分展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学术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展我们的文化视域,而不大力推动中国学术创造与前进的步伐,我们决定出版...
菊与刀 本书特色 “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刀”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体现。本尼迪克特用这两个词表示了日本人的两种矛盾的性格:好战而祥和,黩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礼,呆...
认知语言学新视野 内容简介 认知语言学是国内新兴的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它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重视。本书从各个方面对这一前言问题做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
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 本书特色 《论语言的起源》一文在卢梭生前始终没有发表,他一度计划将这篇论文纳入一个集子出版,这个集子还包括:短文《论戏剧的摹...
现代语言学视角下的博杜恩.德.库尔德内语言学思想 本书特色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本人及其创立的喀山学派 的成员对普通语言学有着卓越贡献。他提出了普通语...
余志民,1974年生,1987-1993年就读于福建省莆田一中,1993-199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2004-2007年就读于四川大学哲学系。
故事效应-创意与创价 本书特色 杨照之于台湾,就像梁文道之于香港,陈丹青之于大陆。 台湾小说家兼文化评论家杨照, 呛时政、拗历史、拼创意,用故事本能...
山海经-国学经典规范读本-普及版 本书特色 《山海经》被称为上古三大奇书之一(另两种为《周易》和《黄帝内经》),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不详。书中保存了大量上古...
广东方言与文化探论 本书特色 本书以广东各地方言(尤其是粤语)语音、词汇、语法研究为主,兼及词语考释、方言与文化之关系,旨在探讨与呈现广东方言特性,深入认识广东...
声律启蒙 本书特色 文学名著有着永恒的魅力,中国古典名著更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让我们的孩子尽早阅读这些名著,让他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对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