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谈戏说艺:百位老艺术家口述百年京剧史》的续编,汇集了四十位当代京剧艺术家的口述实录,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编。从书中不仅能够看到经典剧目的传承,流派传人的体会及表演方法,京剧界尊师学艺的道德品行,戏班及后台管理的规律,方方面面,开卷受益。更重要的是,大家能从中感悟到:京剧,究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京剧,要继续发展下去,当务之急应该做些什么!
《谈戏说艺:百位名家口述百年京剧传承史(续编)》汇集了四十位当代京剧艺术家的口述实录,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编。从书中不仅能够看到经典剧目的传承,流派传人的体会及表演方法,京剧界尊师学艺的道德品行,戏班及后台管理的规律,方方面面,开卷受益。更重要的是,大家能从中感悟到:京剧,究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京剧,要继续发展下去,当务之急应该做些什么!
《谈戏说艺:百位名家口述百年京剧传承史(续编)》:在亲朋好友的策划和帮助下,我父亲之后又到北京去闯荡,首演《四郎探母》,一炮而红。从那以后我父亲经常来往于京津两地,他为了进一步提高,拜了鲍吉祥先生,鲍先生教了我父亲很多戏,要求精益求精。上世纪30年代初,我父亲认识了高庆奎先生,高先生希望我父亲跟他学戏,我父亲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鲍先生,鲍先生说要是拜了高先生,咱爷俩这辈分怎么论?我父亲*终就没拜高庆奎先生。但高先生由于对我父亲十分偏爱,还是亲授了他不少高派剧目。由于我父亲在京津两地已经很有声望了,逐渐地南方也开始约我父亲,40年代,我父亲差不多每年都到上海演出,他演的《四郎探母》《逍遥津》《斩黄袍》《辕门斩子》,观众特别欢迎。有时候一天唱五六出戏,演六七个角色,媒体给我父亲送个绰号叫“铁嗓钢喉”。1944年7月,上海有一个纪念活动,演义务戏《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周信芳的鲁肃,我父亲的孔明,姜妙香的周瑜,裘盛戎的黄盖,林树森的关羽,真是群英荟萃,可见我父亲当时是有一定艺术地位的。我父亲为人做事也非常厚道,爱帮衬人。裘盛戎先生孩子特别多,早年全仗着演出养家糊口,我父亲当时就尽量给裘先生提供演出机会,一到上海去,就请裘先生一起合作。再有像高盛麟高先生,他是非常优秀的武生演员,但是40年代的时候非常潦倒,连彩裤厚底都没有,我父亲也请他合作,帮他置办演出服装。在上海演出的时候,他还提携过不少年轻人,像后来在台湾很有名的旦角顾正秋,那时候我父亲就提携她,一起演《打渔杀家》《大探二》《四郎探母》。我父亲艺术上不保守,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也有革新意识。1948年排演《琵琶行》,这是田汉写的剧本,导演是李紫贵,演完了以后非常轰动,连着在北京演了七八场。后来刘秀荣、张春孝、朱秉谦这些四维戏校的,还跟着我父亲一块儿演了这个戏。后来成立戏曲改进局,也就是中国京剧院的前身,我父亲就参加了京剧院,从此结束了个人挑班的生涯。参加京剧院以后,他排了很多戏,比如《江汉渔歌》《五侯宴》等。1952年,我父亲随代表团赴朝慰问,去了有四个多月。1955年,又随着中国京剧院的李少春、杜近芳、袁世海等一些艺术家去欧洲和南美访问演出。由于我父亲在旧时代艺术上已经有了一定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也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怀,经常到中南海演出,为领袖们表演《辕门斩子》和《盗魂铃》。《盗魂铃》里他扮演的猪八戒,又唱老生,又唱老旦,又唱花脸。当时毛主席看我父亲演这个戏,乐得前仰后合。到了“文革”时期,很多老艺术家都受到了冲击,我父亲仍然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认为京剧不会灭亡,积极参加“戏改”,参演现代戏。“四人帮”倒台前夕,我父亲接到上级领导通知,说毛主席要求把有些好的传统剧目留下来,要在十天之内,让他把《空城计》《盗魂铃》《大探二》《斩黄袍》这几个戏排出来拍成电影,结果我父亲很快就圆满完成了任务,他的基础深厚可见一斑。1984年,我父亲带着我们弟兄到天津。那时候他已经是七十一二岁了,身体特别不好,在天津广播电台盛情的邀请之下,我父亲积极参加演出活动。连演五天,《龙凤呈祥》前乔玄后鲁肃,之后几天是《击鼓骂曹》《逍遥津》《辕门斩子》。我父亲这五天戏演下来,每场演完就是不停地谢幕,观众都“炸窝”了。他的身体那么不好,但是上台以后,就跟变了个人一样。1988年在北京,举办军民共建文化站活动,演两场义务戏,一天是《大探二》,一天是《四郎探母》,我父亲调门就没下过F调,两天戏演完了特别轰动。我感觉首先从态度上,父亲一直是非常非常认真的,绝对不是一知半解,不会就是不会,但足不会我得把它学会,不懂一定要把它弄懂。谈到我父亲的艺术特色,一般评论说我父亲是高派继承人,其实他对别的派别,比方谭派、余派、马派,都有研究。除了继承高派的艺术特色外,他还对唱段细小的处理上进行润色,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比如《逍遥津》,要求调门高、难度大,讲究一腔一拉,得会气息运用。高先生唱“父子们”是一气呵成的,我父亲就继承了这个,唱出来的效果真是催人泪下,把汉献帝对曹操的愤恨都表现出来了。导板后面的回龙,高先生处理得比较简单,我父亲唱得更细腻。再比如《辕门斩子》,导板“忽听得老娘亲来到帐外”,我父亲和高先生唱得也不完全一样,他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更突出重点,处理上非常巧妙。接下来唱“杨延昭下位去迎接娘来”一句,有软有硬有长有短,显得特别感人,把当时杨延昭特殊的心理都体现出来了。我父亲认为演员的责任就是要把戏演好,一定要让观众过瘾。他既有人缘,又有台缘,他对艺术的态度,他的学识和经验,作为我们年轻人来讲,可以说是取之不尽。“文革”后父亲帮我重新下挂,比如《空城计》《失空斩》《大探二》《打渔杀家》《逍遥津》《斩黄袍》,这都是父亲重新手把手教的,我事业上后来能取得一点成绩,受到观众肯定,都是托他老人家的福,我非常感谢我的父亲!现在通过回忆他的艺术生涯,希望能够启迪后人,了解艺术前辈的艰辛与贡献,不断继承发展,共同把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少儿学油画棒 目录 **课美丽的花瓣雨第二课小草睡醒了第三课我的小手像大树第四课Hello荷花第五课阳光下的仙人掌第六课香甜的水果第七课一篮子蔬菜第八课穿着美丽...
日本园林与中国文化 本书特色 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日本古典园林时,可以发现,无论从置景、点景还是整个园林的创意布局,随处都带有中国文化影响的鲜明痕迹,隐含着大量中...
中国工艺美术史-(全彩版) 本书特色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制品精巧,丰富多彩,在世界工艺文化中独树一帜。那优美的彩陶,庄重的青铜器,华丽的唐锦,优雅的宋瓷,无一...
《劳动者的星辰》内容简介:皮村工友以独一无二的亲历者视角记录劳动者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既有追忆往事、乡土记趣,又有城市见
开放的作品 本书特色 当代西方文化界大师艾柯*重要的学术著作!当代意识理论的革命性标志作品!引发西方文化界巨大持久争议,探讨西方现代艺术、文学的趣味之作! 《开...
艺术哲学:希腊的雕塑(全彩配图版) 本书特色 1.名著、名译,经典收藏 《艺术哲学》为法国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丹纳的艺术理论代表作,对后世文艺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集柳公权楷书三字经 玄秘塔碑-内附双面书法水写布 本书特色 选取书法名家黄自元、欧阳询、智永楷书,王羲之行书、邓石如篆书作品《千字文》,以及欧阳询、颜真卿等作品...
汉弗莱·B·尼尔多年来始终站在华尔街的有利位置上观察和分析经济趋势。这段漫长的岁月并没有从他脸上,从他的言谈中,从他的心里,磨掉他的佛蒙特本色。从1928年起,...
平面广告设计 本书特色 本书以平面广告设计理念为基础,运用Photoshop CS2和Illustrator CS进行图像和图形处理,从而帮助读者在理论、操作及...
《精绝春秋:尼雅考古大发现》中在简单叙说尼雅与精绝相关背景资料外,介绍给大家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内容是国内外
他小时候是个内向的人,对黑暗十分敏感。他害怕父母、老师和警察这些权势人物,喜欢金发女人。从小到大他总是独自一人品尝和排遣
《数字短片创作》对数字影视制片等前期创作提出了新颖独到的step-by-step过程。书中将探讨人物角色、背景设计、蓝屏思路、特殊效
篆刻小辞典 内容简介 一、本辞典属综合性篆刻专科辞典,涵盖中国篆刻学的各个方面。以广大篆刻专业工作者、美术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业余爱好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二、本辞典...
浮雕-寿山石雕大图解 内容简介 浮雕是寿山石雕传统的表现技法之一,是以平面剔地雕刻造型为主的技法。浮雕要根据所设计的画面进行深浅不同的层次雕刻,其深浅依石头效果...
北欧设计的风格与历程 本书特色 本书为国内**本系统研究和阐释北欧斯堤的那维亚设计风格的起源、发展及其当代影响的专著。北欧设计的风格与历程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
《区块链在中国》内容简介:区块链自提出至今已经历10年的发展,而在大众眼中,它似乎仍是加密数字货币的衍生概念,始终与“币圈”
文徵明书兰亭序 本书特色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文徵明书兰亭序》是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文徵明书兰亭序 内容简介 《文徵明书兰亭序》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
《唐诗的真相》内容简介:人人皆知唐诗好,唐诗读法各不同。本书作者通过几十年的摸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读法,并将他所看到的“真
麓山寺碑-翰墨字帖-历代经典碑帖集粹 本书特色《麓山寺碑》用笔沉重流动,大有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气势;结字则欹侧多姿,凤翥龙蟠,从险* 中求稳定,从动态中求平衡...
秋冬花卉-名家画谱 本书特色当时从张熊学画者甚众,他授徒有一套由浅入深的方法,课徒画稿二百余页。一九二二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张子祥课徒画稿》,共分四册。**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