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是从人生经验总结出来的智慧,把伦理道德化成日常的行为规矩和礼仪,培育文明而高雅之人,千百年来成效显著,潜移默化中规范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乃至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价值与族群认同的凝聚力。
《良训传家》一书跳脱出以个别古代家训为主的说教式或文字释读式的写作方法,而将中国古代家训中的精髓提炼出来,将重要的家训内容与历史人物、典故融为一体,点面结合、寓理于情。作者身为大学教授,长期关注我国的教育体制,他主张现代教育应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尤其要从家训家教中获得启示,汲取古人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改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思路与方法。
《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世界古代文明*主要源于两种生产方式:农耕与游牧,二者迥然各异,形成的文化习俗也大不相同。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农耕文明的国度,几千年来让我们魂牵梦绕的是家,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成功失败,我们都依偎着家,时时都想着家,死了也要千里归葬,叶落归根。所以,家及其文化,对于中国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家是我们的根,家是我们的精神故乡,家把我们的民族,把我们每一个人紧紧地凝聚起来,这个特点在其他国家是不容易见到的。我们来看看西方文明,它的起源和中国不同。西方文明的起源地主要在地中海地区,那里土地比较贫瘠,物产也不丰富。当地人带着微薄的物产走向四面八方去销售,自古有比较发达的行商传统。他们乘船出海,有的捕鱼,有的做生意,整个地区人的流动性很大。因为流动性大,人与人见面的时候就必须把很多事情当时讲清楚,要把利益关系切割得泾渭分明。他们不会等到明天、后天才来谈,因为眼下一别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相会。中国则不同,是一个农业民族国家,人们在春天播撒了种子,就守着这块土地,守着这份庄稼,浇水灌溉,除虫拔草,一直等到秋天来临,才能收获果实。整整一年,人们相聚在一起,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天天聚在一起的人群,**,不需要把所有的事情赶在当天划分清楚;第二,很多事情也没有办法划分清楚。因此,农业民族形成了处理事情的方式,大家要讲互让互爱,由此构成中国的礼制的起源。礼的起源和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国情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农业民族定居的角度,再来看中国人居住的房子。从西周以来,中国文明是从西北的黄土高原的关陇地区,逐渐往东扩展。在黄土高原上,冬天来自西北的凛冽北风,让人们居住的时候把墙筑高,抵挡寒风,这就形成了该地区的一种建筑样式:四面八方围得紧紧的房子,像一座围屋,对外基本不开窗,也尽量不开门;对内则开窗开门,在这个内部的圈子里形成自己的聚居形态。这造成了中国文化另一个特点,对外封闭,对内开放。这种建筑样式后来发展为四合院。四合院两侧的厢房一间住着一家人,比较拥挤。天一亮,孩子就想冲到外面,外面则是天井,好几家的人同一个姓,有着相同的血脉。这么多的亲人聚在一起,既有亲情,也有利益冲突。当利益冲突的时候,怎么办呢?那就要协调,就要讲仁,讲互爱。这就形成了家庭内部的协调机制,把这个协调机制慢慢地抽象出来,就成为维持宗族的基本规矩,而后逐渐形成家训。所以,家训的很多内容是教孩子为人处世的规矩,学习与人相处的智慧。孩子,小时候是不懂得什么规矩的。如果到幼儿园的低年级去观察他们,我们会觉得他们非常可爱,见到喜欢的东西上去就抢,被抢的孩子不让,回来争夺,两个人打了起来,被抢的孩子哭了,抢到东西的笑了,这就是小孩子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处世规则。……
韩昇,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明治大学文学部、关西大学等大学教授、研究员。通过生物遗传学和历史学的跨学科联合研究,首次成功找到曹操宗族基因,走出了文理科合作研究中国历史的新路,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内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及教学大奖。主要研究领域为汉唐史、东亚历史与国际关系、佛教史。在央视“百家讲坛”先后开讲《盛唐的背影》《寻找曹操》《风云唐太宗》《中华家训》等系列节目;出版《唐太宗治国风云录》《隋文帝传》《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研究》《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海东集》《盛唐的背影》《苍茫隋唐路》等著作十余部;翻译了号称日本汉学研究*之作的《九品官人法研究》,出版译著十余部;发表学术研究论文一百多篇。
东阳民俗 本书特色 《东阳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三辑:东阳民俗》分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礼仪习俗、节令习俗、娱乐习俗、社交习俗和信仰习俗七个部分,收录反映全市各地民俗风...
文化的价值(全译彩图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1914年至1951年所作的思想随笔,内容涉及哲学、宗教、艺术、音乐、建筑等方面。文化的价值(全译彩图本) 目录 ...
全真图解本草纲目 本书特色 《本草纲目》共52卷,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加的),收集了11096个药方(其中8100多个是李...
民居 本书特色 本书将传统文化中的民居部分集中整理,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成书,展示给广大读者,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民居文化传...
文字学ABC-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文字学ABC》是胡朴安为普及文字学而专门著述的一本通俗读物,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文字的起源讲到文字的变迁、废弃和...
1930-2120-中华民俗万年历 本书特色 一书在手知古知今知未来,万年日厉选吉选利选人生;国学经典,荟萃华夏文化精髓,万年宝典,开启人。生智慧心扉!1...
辞海-第六版 缩印本 本书特色 当代中国唯一的极具权威的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自1936年出版发行至今已有70余年。一书在手,常用的单字、语词和百科词语,...
国学经典速读 本书特色 诸子百家之著述浩如烟海,且良莠不齐,文字艰深,阅读起来费时费力。为了让读者朋友在短时间内领略诸子百家的智慧,掌握其精髓:也为了传承经典,...
中世纪并不黑暗,这片沃土孕育了现代欧洲人物,细节有血有肉,纵论历史大势,高屋建瓴◎ 编辑推荐☆欧洲“中世纪”是什么样的时代?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说中世纪看似...
学术薪火:三十年代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毕业论文选 本书特色 本书所选的是30年代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毕业生论文,共11篇,皆选自1935~1937年间。学术薪火...
常用赠言分类辞典-第三版 本书特色 收录常用赠言3600余条——量多按意义类别编排——便查古今先贤哲人名句——精辟当代凡夫俗子妙语——新颖馈赠他人的金玉良言——...
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经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
中国神话-全3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商务印书馆出版★ 神话是原始先民综合性意识形态的产物,当后世人追踪宗教史、哲学史、发明创造史、自然科学史、文学艺术史...
最新实用谜语大全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二篇:谜语常识、谜语集锦。主要内容包括:谜语基础知识;制作谜语的技巧;猜射谜语的技巧;组织猜谜活动;字·词·语·句集锦;事物...
4種難易度.8種不同工具170種玩具DIY.6000幅精美手繪插圖《玩藝圖鑑》介紹作者在美勞教室裡和孩子們一起動手做的玩具,全部收錄了170種以上,不僅有孩子喜...
易经你我他--人生64个怎么办 本书特色 《周易》一书,有人说它神秘,它成书于三千余年前,作者是谁,汉代人已说不明白,到今莫衷一说。本书的性质,几千年来,争论不...
视读逻辑学 本书特色 逻辑学是西方文化发展的主轴,涉及哲学,科学和法律,因而体系复杂。然而,尽管逻辑学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由于对专业术语和数学符号的大量使用...
新编十二生肖春联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当代楹联艺术家和楹联爱好者的生肖春联,用全新的语言来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新春联,与以往的生肖春联有着极大的不同,给人以耳目一...
缅甸语语法(新版) 内容简介 《缅甸语语法》的编写力求注意以下几点:(1)全书按不同词类的顺序进行编写;书中的重点部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助动词等,或增加篇章...
一味一人生-《菜根谭》中的生活智慧 本书特色 《菜根谭》,人情世故的颠峰之道,给您一双透视人世的慧眼!其表达的是400多年前一位哲人对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乃至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