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十三章, 内容包括: 任务: 日本 ; 交战中的日本人 ; 各得其所, 悉安其业 ; 明治维新 ; 历史与社会的负恩者 ; 报恩于万一 ; 情义是*难承受的 ; 名誉的维护 ; 人情的社会 ; 道德的困境 ; 自律与修炼 ; 儿童教育 ; 投降后的日本人。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按人类学方法,对日本民族进行大量调查分析得出的研究报告,其中对日本民族性的认识客观而深刻,是全世界公认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也是现代中国人研究日本的必读之作。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曾师从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弗朗茨博厄斯,专攻文化人类学,并对日本、荷兰、德国等国民族性进行研究,著作尤以《菊与刀》影响巨大。《菊与刀》的新译本,对市场上已有版本的长处进行了吸收,对不足则进行了更正,是对《菊与刀》版本的补充和升华。从文化根源上去剖析日本做出种种让世人匪夷所思举动的原因,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温和而理性认识日本的角度,使得读者对日本民族的认识更具包容性。
《菊与刀》:在所有美国竭尽全力与之战斗过的对手中,日本人是*让人感到迷惑与费解的。这之前任何一次所面对的强敌,都没有过像日本这样,需要我们去认真对待其思维与行为模式,这在别的战争中也从未出现过。跟曾在1905年与之作战过的沙俄一样,美国面对的对手是一个全副武装、训练有素的民族,但却不属于传统的西方文化范畴。所有那些被西方文化认同,并习以为常的战争规则,对日本人显然都不适用。因而,就美日在太平洋上正在进行的战争而言,不仅包括一系列在岛屿、海滩上的登陆行动,也不仅只是后勤供应存在的种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了解敌人的特性成了核心任务之一。要与日本作战,我们必须了解日本人的行为模式。想要做到这点存在着很大困难。75年前,日本打开了紧闭的国门。可当人们提及日本人时,仍然使用一系列的让人难以明确的“但是,又……”的句型,在描述世界其他民族时却不会如此。一个严谨的观察者在描述自己所观察的日本以外的民族时,是不会一方面说这个民族彬彬有礼,同时还要加上一句“但,他们又蛮横、傲慢”;不会说某一个民族无比顽固,又说“但,他们也极易适应激烈变革”;不会说一个民族温顺的同时还要加上相反的定义,说他们不会轻易就服从上级的管理;不会说该民族忠诚、宽厚,又声称“他们又背信弃义,充满恶意”;不会既说他们英勇无畏,又不厌其烦描述他们是如何怯弱;不会既说他们的行为过度依赖他人的评价,又说他们具有强烈道德准则;不会既说他们在军队中遵守铁的纪律,又描述他们是如何犯上作乱;也不会既说该民族如何热衷西方的文化,又渲染他们顽固保守。他不会在一本书里大肆描述该民族如何崇尚美好的事物,如何高度重视演员和艺术家,如何沉湎于菊花的栽培,而在另一本书中却补充说明该民族是如何崇尚刀剑和武士的荣誉。然而,正是上述这些论述上的矛盾,往往构成有关日本的论著的主要论述形式。无可否认,这些矛盾的现象确实是真实的,刀与菊正是这一图景的一个主要部分。严格说,在很大程度上,日本人生性好斗又和平礼让;穷兵黩武又崇尚和谐;桀骜不驯又彬彬有礼;固执僵化又审时度势;顺从又憎恨受人摆布;忠心耿耿又善于背信弃义;无所畏惧又胆小怕事;保守又对新事物充满激情。他们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的劣迹不为人知时,他们不会被自己的良心与罪恶感压垮。目前了解日本人已成为美国的当务之急,对上述矛盾现象以及各种看起来乱成一团的问题,我们已经无法视而不见。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局面,一系列问题已经或将会接踵而至,比如,日本下一步将会干什么?在不攻打日本本土的情况下,能否迫使日本投降?我们是否应该直接轰炸日本的皇宫?对日本战俘我们能够指望什么?对日本军队和日本本土人民采取怎样的宣传策略,才能既减少牺牲更多美国人的生命,同时又能削弱日本人的抵抗意志?这些问题的答案,对那些十分了解日本的日本通来说,也会存在着尖锐分歧。在和平来临后,对日本这个民族需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军管,以便使这个国家能维持正常的秩序?我们还需要跟那些隐藏在深山里的顽固分子们继续作战吗?为了完全实现国际和平,需要在日本发起一场类似法国或俄国的革命吗?如果需要,谁来作为这场革命的领导者呢?如果没有发生革命,那日本民族是否将会灭亡?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判断和分歧足够巨大。1944年6月,我受命研究日本,被要求用一个文化人类学者所能使用的一切方法,来尽可能说明日本这个民族究竟是怎样一个民族。同年夏初,美国刚刚开始了对日本的大规模进攻。在国内,很多人跟过去一样,在谈论跟日本的战争会持续三年、十年,或是更长的时间。而在日本,那里的很多人则认为这场战争可能会持续一百年。他们说,美军虽然取得了局部胜利,但新几内亚岛、所罗门群岛距离日本本土有几千英里之遥!日本官方的公报和媒体几乎没有一家承认日本海军的失败,日本民众仍相信他们将会是*后的胜利者。但到6月战争形势就发生了变化。盟军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在过去的两年半时间中,盟军*高司令部一直将欧洲战场置于优先考虑地位;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必要了,因为对德国的战争已经胜利。而在太平洋,我军也成功登陆塞班岛,这是一场预告日军*终战败的重要的战役。此后一段时间里,我们的部队日益逼近日军。从新几内亚、瓜达尔卡纳岛、缅甸、阿图、塔拉瓦还有比亚克等地的战斗中,我们清楚地知道了,我们是在跟一个非常可怕的敌人作战。……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1887年生于纽约,1948年病逝。曾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弗朗茨·博厄斯,专攻文化人类学。二战期间,对日本、荷兰、德国等国民族性进行研究。著有《文化模式》《种族:科学与政治》《菊与刀》等,其中尤以《菊与刀》影响巨大。
《风光摄影的光影表现》内容简介:《风光摄影的光影表现》分为弱光摄影和风光摄影两大部分,用百幅横跨中国大江南北的精彩照片表现
外国习俗丛书--新西兰 内容简介 新西兰很美,它山美、水美、草美。这里峰峦起伏,青山郁郁;湖泊星罗,绿水悠悠;牧场片片,草色青青。新西兰畜牧业发达,剪羊毛及牧羊...
刘然熙,冷静与热情之间的个人特质。喜爱设计与创意。目前为自由译者。译有《北欧·家的私设计》《巴黎漂亮女人的秘密》《伦敦女生的房间》。现居日本东京。
汉字形义与器物文化 目录 序绪论汉字形义与器物文化之联系**章 汉字形义与民生用具**节 运斤成风,鬼斧神工——斤斧类汉字的字形字义一、郢匠挥斤——释“斤”二、...
中国民俗史:宋辽金元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民俗史与民俗学史、宋代物质生产民俗、宋代物质生活民俗、宋代社会组织民俗、宋代人生仪礼、宋代岁时节日民俗等...
《史记》语法特点研究 本书特色 《史记》给我们留下了两千年前祖先们运用的活生生的语言,我们读起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一个时代的语言为那个时代的作家 、学者的创作...
中国精神·中国人 本书特色 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书目!大师季羡林振奋民族精神力作季老之子季承授权·纪念版震撼预言“21世纪,东方文化必将全面复兴”探求何为中国精...
实用速记快写法 本书特色 《实用速记快写法》由张海清所著,本书遵循既要快速书写,又要快速认识的原则,同时根据汉字的书写及读认已经大众化的基本规则,推出一套...
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日知录 本书特色郑若萍注译的《日知录》内容宏富,包括经义、政事、礼制、科举、地理、艺文、天象、术数等,分三十二卷,其中”上篇...
在這場殘忍的獵捕遊戲中,死亡是最仁慈的懲罰(全兩冊,不分售)◎系列全球銷量1,800萬冊,版權賣出40餘國◎榮獲2009年丹麥犯罪作家協會獎「年度最佳犯罪小說」...
文明的故事-从原始大爆炸到二十世纪-(全两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小说和游记形式,充满轻松和趣味★全书围绕人类进步、暴力、战争与和平展开...
品读国学经典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品读经典、思考人生的学术随笔集。作者从我国古代文史哲名篇中,选取部分思想深邃、特点鲜明的代表性作品进行解读,在介绍作品内容和文...
文化研究-第12辑 本书特色 大众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日常生活经验,在塑造国民价值观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陶东风编著的《文化研...
三津田信三2001年,曾经担任编辑的三津田信三推出代表作《恐怖小说作家栖息的家》正式出道。2010年以《如水魑沉溺之物》斩获第10届本格推理大奖。其写作风格融入...
世界史的誕生並非海洋,而是在「歐亞大陸」!跳脫以西方為主體的思想,以「陸地理論」建構世界史。成吉思汗創始、顛覆常識的史上空前的帝國──「大蒙古國」,真正打破國家...
李卓吾先生批点西游记 本书特色 本书为《李卓吾先生批点西游记》的整理普及本,以简体字横排出版。本书点校以明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为底本,校以明唐氏世德堂本...
汉字演变五百例-第2版-续编 本书特色 《汉字演变五百例续篇(第2版)》的特点:(一)这是一本普及性的汉字知识读物,内容是通过列举汉字几种主要字体中的一些字例,...
最简句法入门:探究英语的结构 本书特色 本书清晰、详尽地介绍了建立在乔姆斯基*简方案理论基础上的一 些*新句法理论。作为句法学理论和英语句法教材,本书内容丰...
歇后语小词典 本书特色 为学生高考、中考量身定做的语文工具书,曾畅销全国各地,销售量高达1200000册。内容上按教学新要求优化旧版、重创新、重源流、重涵养、重...
童子礼 家诫要言-中华蒙学经典 本书特色 吴洋等编著的《童子礼家诫要言》由《童子礼》和《家诫要言》两部分组成。《童子礼》是明人屠义时编的一步蒙学教材,主要针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