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阪的黑崎町,有一家开了七十年的青空书房。每逢周四、周日的店休日,老店主坂本健一就会贴出手绘海报,写下对书的眷恋,画下人生四时的温暖感慨,时间久了,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买不起书的年轻人、没上过学的中年人、鼎鼎大名的文学家,都喜欢到这里来。开了一辈子旧书店,坂本先生的愿望就是让好书与好人相遇,与妻子共度一生。
坂本健一,日本旧书店青空书房的店主。爱书的他把阅读当作呼吸,他说:“一本书就是一次人生。读三本书等于遇见了三次人生。读书,是活着的证据。”他坚持每天给妻子写情书,在妻子去世之后,一如既往地以手里的画笔表达着对她的思念。对古本的爱、对读者的爱、对妻子的爱,被他满满装进这间开了七十年、不足十三平方米的青空书房,直到九十三岁去世。《今日店休》这个温暖的故事,就从他多年来手绘的店休日海报讲起......
战后黑市里开了六十七年的旧书店
我在大阪市北区一个叫黑崎町的地方,经营着一间旧书店。书店在昭和二十一年(一九四六年)开张,算算到今年已是第六十七个年头,我也九十岁了。
*初开店完全是迫不得已,店址设在大阪大空袭废墟的一处黑市里。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我退伍回家,看到一家人都因营养不良瘦得不像样子。父亲是船场少爷出身,坚决“不吃黑市米”,所以我只能另想办法。四下打量,发现家中有一堆岩波文库的书,完整的一百册,是我从军前上夜校时买的。家里值钱的也就这些书了,我把它们分装在五个煤箱里,搁在门板上,用板车拉到御堂筋的大阪歌舞伎剧场前,摆起了书摊。
心里当然是不情愿的,那可是我一百多天不吃午饭才省下钱买的。而且我一直认为书是用来读,而不是拿来卖的,心疼得就像血被抽走一样。可是不卖就没饭吃,能有什么办法。
没想到,书很快卖掉了。大概是因为地段好吧,一口气全卖光了。
那是战后不久没水没电没有煤气的时期,居然会有人读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卡夫卡、萨特也很好卖。那时的日本人对这类文学书有很大的需求,对知识满怀憧憬。正因如此,日本才得以复兴吧。是读书这种行为形成了内在的原动力,我一直这么认为。
岩波文库的书卖光以后,我还卖过《酒糟》杂志,那是我向掌握货源的霸道大叔跪求才得来的。此外,我也得到过朋友们的慷慨相助。我在部队时的长官,当时是纺织公司的高层干部,把他战争时私藏的左翼读物都给了我。从当铺老板的儿子那里,我得到一百多册面向青少年的讲谈版“立川文库”故事书。
就这样收书卖书,大概做了有一年时间,驻日盟军总司令部下令关闭了黑市。我在天神桥五丁目租了个门面重新开张,就是现在的天满市场附近。
店休日海报收获意想不到的好评
“青空书房”这个店名出自《青空浪人》和《青空剑法》,当时正走红的作家山手树一郎先生的小说。既然是自己经营书店,我希望心境能像蔚蓝的天空那般明朗爽快,就取了这个名字。
之后我结了婚,有了孩子。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把店搬到了现在天五中町大道的商店街。搬迁是因为原来的地方建了天满市场,经常有卡车出入,我担心孩子跑来跑去会有危险。
从繁华地段搬到僻静街区,生意肯定会受影响,但有什么比孩子的生命更重要的呢?这样做我并不后悔。然而真到开张的那天就惨了。房租降了一半,可营业额也减少到原来的五分之一。
那以后我拼命工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从早上七点忙到夜里十二点,不管多累都坚持下来。大年初一也不休息,害得妻子一直跟我受苦。就这样总算在商店街把店开下去。
可岁月不饶人啊。十多年前我患了脑梗塞,右眼看不见了。不稍事休息不行了,于是就把每周的周四、周日定为休息日。周四在店里收拾整理,周日就完完全全放松一天。
到了休息日,我就在店外的卷帘门上贴出“今日店休”的海报,想着客人难得来一趟,不写点儿什么表示一下心意似乎说不过去。于是,就把当天的想法写下来、画下来。
不知怎么,有些人期待看到我的海报。他们特地在店休日来,还拍了海报发到博客上,没想到竟然一传十、十传百。陆陆续续有几家电视台来采访,还有人把我之前画的二百多张海报收集起来办了海报展。年近九十,我的生活突然忙碌起来,真是了不得。
我一直喜欢画画、写文章,只是默默无闻久了,如今倒有一种“怎么现在才大受好评”的感觉。大器晚成也不坏,虽然早已过了被关注的年龄。
既然有人对这些海报产生共鸣,总算让我感到欣慰。看了海报之后想读书的人,哪怕增加一个也好啊。
阅读就像呼吸,书就是我的人生
不光写海报,看店的时候,我也常会跟客人聊天。
开书店的人性格大多比较沉闷。让客人凭自己的感觉选书,不主动搭话可说是一条默认的原则。很少有人会像我这样,对客人说“这本书很有趣”之类的话。还好我搭过话的客人,大多还会再来。
请一定要读书。
不论是海报,还是向店里的人推荐好书,我想传达的都是这个意思。不管重复多少遍,我都要说:读书会让你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眼界变得更加开阔。假如不读书,你对人生的所知只有五十的话,那么读了书之后,就会增加到一百甚至一百五。
现在和二战刚结束时不同,那时人们渴求知识,而现在书本已进入饱和时代,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不读书可是人生的巨大损失啊。虽然一个卖书的这么说,大概会被认为是为了做生意,不太有说服力。
对我来说,阅读就像呼吸,书就是我的人生。大概因为年纪大了,近来胃口变得很小,我觉得饭吃不吃都行,但忘了读书可不成。
我依然每天读书。至于读多读少,那要看客人的数量了。人不多的时候,一天能读两本文库本。经常是正读到精彩的地方,有客人走进店里,我就说:“稍等,让我先读完这段。”是不是很不巧?难得的是客人也愿意等。
坂本健一,生于一九二三年,日本大阪旧书店行业的元老。从小爱读书、善绘画,曾受教于画家黑田重太郎、田村孝之介。战后,他在黑崎町开了青空书店,与妻子和美努力经营,并因此与田边圣子、山本一力、筒井康隆等作家结为好友。坂本先生读书广博,兼具雅趣,无论是手绘店休日海报,还是写给妻子的情书,皆回味悠长、情深意重。他和青空书店的故事,被日本三大报纸《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等多次报道,广受好评。二〇一六年七月二日,坂本先生安详离世,享年九十三岁。
《黑暗的另一半》内容简介:恐怖小说家赛德在胎儿时期就在其母体内吞噬了自己的孪生兄弟,于是那个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
小西门集 本书特色 钟叔河,1931年生,湖南平江人,编审。原来在出版社当编辑,业余也做点研究,写点文章。现已离休,但有时也写一点。主要著作有《走向世界...
《数字中国》内容简介:首部大数据在我国政府管理场景中的应用实践案例读本,全面展示我国电子政务与数字化建设的成果,深度理解实
《创业榜样》内容简介:《创业榜样——掘取人生第一桶金》精选了24位中国富豪掘取人生第一桶金的故事,通过对他们的创业语录、创业
旧事儿-南阳作家自选集 本书特色 《旧事儿》是“南阳作家自选集”之一,收录了作者回忆性文章十余篇。其中包含《读书旧事》《关于成材》《母亲墓前的沉吟》《我的父亲》...
朱健诗选 目录 序1943-1949夜啊青羊河小曲——给寿一、传说二、土地恋歌三、冬夜四、项圈问讯骆驼和星早晨,我开始写诗沉默雾——给黑生不知道**支歌中国的诗...
你是人间四月天 本书特色 《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一本小说、诗歌、散文集,几乎收录了林徽因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其散文成就颇大,虽然数量不多,但风格独特,知识...
巴黎盛宴:城市历史中的爱情 本书特色 《巴黎盛宴:城市历史中的爱情》收录了作者叶周近年来的新作,包括:《巴黎的盛宴》、《灵动威尼斯》、《仰视大师》、《城市历史中...
红苑杂谈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贾府“食无鱼”、红楼无幽默、红楼话死生、贾府有戏台吗、好大一块石头、大观园在南在北、停滞的建筑样式等。红苑杂谈 目录 奉题张秉...
弗朗索瓦丝·萨冈Françoise Sagan(1935—2004)法国天才女作家,一代人的青春同义词。拥有漂亮的外表、敏感的心灵和避重就轻的天赋,喜欢写作、赛...
散文集:跟老师来读书:我的读书方法 本书特色 老舍先生被誉为语言大师,他的文章 特色,通俗易懂,且幽默诙谐,耐人寻味,从形式到内容都雅俗共赏。本书收录了老舍先生...
《体验与诗》是德意志哲学家威廉·狄尔泰的主要著作之一,也是整体心理学文学理论的代表性著作之一。狄尔泰先后在海德堡大学和柏
母亲的菩提树:琦君经典作品 本书特色 琦君说过:别担心没有好书读,太多好书寂寞着呢。的确是这样,琦君被称作台湾文坛恒星,也是因为她那淡然的光彩永恒地温暖着读者。...
《《三字经》读本》内容简介:在中国古代蒙学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与《弟子规》主要讲解做人的规矩法度不
鲁迅文集:且介亭杂文 本书特色 他的散文文辞优美,意趣盎然,余味悠长,有着温暖的底色和温情的流露。这一切,都是几代人的阅读回忆。 他的杂文,犀利、老辣、缜密、鞭...
谈艺录-钱锺书集 内容简介 《谈艺录》是中国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也是**部广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书中对古来诗家作品多所评骘,唐...
菊花的幽香 本书特色 丛书尽数收入《北京文学》55年来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之精华,不少为绝版或者首次结集出版社,代表了当代文学创作的*高水平。赏析指南·...
湘行散记-修订版 本书特色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众多散文作品中的精华。创作于沈从文离开湘西后重回故里之时,1934年,沈从文返回湘西,曾经充满诗意的世界生出了疮...
巴金.代表作:家 寒夜 本书特色 巴金不掩藏自己的欢乐,也不掩饰自己的痛苦,他的文字作为面向旧世界的一声声呐喊,绝望而热烈。《寒夜》是巴金的*后一部长篇小说。书...
鹤楼集 本书特色 张翀因弹劾严嵩父子而谪戍贵州都匀十年,乃撰有出尘之思、述思乡之苦、写躬耕之乐、抒登游之兴、述交友之情的《鹤楼集》,记录其在都匀等地与当地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