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阪的黑崎町,有一家开了七十年的青空书房。每逢周四、周日的店休日,老店主坂本健一就会贴出手绘海报,写下对书的眷恋,画下人生四时的温暖感慨,时间久了,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买不起书的年轻人、没上过学的中年人、鼎鼎大名的文学家,都喜欢到这里来。开了一辈子旧书店,坂本先生的愿望就是让好书与好人相遇,与妻子共度一生。
坂本健一,日本旧书店青空书房的店主。爱书的他把阅读当作呼吸,他说:“一本书就是一次人生。读三本书等于遇见了三次人生。读书,是活着的证据。”他坚持每天给妻子写情书,在妻子去世之后,一如既往地以手里的画笔表达着对她的思念。对古本的爱、对读者的爱、对妻子的爱,被他满满装进这间开了七十年、不足十三平方米的青空书房,直到九十三岁去世。《今日店休》这个温暖的故事,就从他多年来手绘的店休日海报讲起......
战后黑市里开了六十七年的旧书店
我在大阪市北区一个叫黑崎町的地方,经营着一间旧书店。书店在昭和二十一年(一九四六年)开张,算算到今年已是第六十七个年头,我也九十岁了。
*初开店完全是迫不得已,店址设在大阪大空袭废墟的一处黑市里。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我退伍回家,看到一家人都因营养不良瘦得不像样子。父亲是船场少爷出身,坚决“不吃黑市米”,所以我只能另想办法。四下打量,发现家中有一堆岩波文库的书,完整的一百册,是我从军前上夜校时买的。家里值钱的也就这些书了,我把它们分装在五个煤箱里,搁在门板上,用板车拉到御堂筋的大阪歌舞伎剧场前,摆起了书摊。
心里当然是不情愿的,那可是我一百多天不吃午饭才省下钱买的。而且我一直认为书是用来读,而不是拿来卖的,心疼得就像血被抽走一样。可是不卖就没饭吃,能有什么办法。
没想到,书很快卖掉了。大概是因为地段好吧,一口气全卖光了。
那是战后不久没水没电没有煤气的时期,居然会有人读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卡夫卡、萨特也很好卖。那时的日本人对这类文学书有很大的需求,对知识满怀憧憬。正因如此,日本才得以复兴吧。是读书这种行为形成了内在的原动力,我一直这么认为。
岩波文库的书卖光以后,我还卖过《酒糟》杂志,那是我向掌握货源的霸道大叔跪求才得来的。此外,我也得到过朋友们的慷慨相助。我在部队时的长官,当时是纺织公司的高层干部,把他战争时私藏的左翼读物都给了我。从当铺老板的儿子那里,我得到一百多册面向青少年的讲谈版“立川文库”故事书。
就这样收书卖书,大概做了有一年时间,驻日盟军总司令部下令关闭了黑市。我在天神桥五丁目租了个门面重新开张,就是现在的天满市场附近。
店休日海报收获意想不到的好评
“青空书房”这个店名出自《青空浪人》和《青空剑法》,当时正走红的作家山手树一郎先生的小说。既然是自己经营书店,我希望心境能像蔚蓝的天空那般明朗爽快,就取了这个名字。
之后我结了婚,有了孩子。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把店搬到了现在天五中町大道的商店街。搬迁是因为原来的地方建了天满市场,经常有卡车出入,我担心孩子跑来跑去会有危险。
从繁华地段搬到僻静街区,生意肯定会受影响,但有什么比孩子的生命更重要的呢?这样做我并不后悔。然而真到开张的那天就惨了。房租降了一半,可营业额也减少到原来的五分之一。
那以后我拼命工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从早上七点忙到夜里十二点,不管多累都坚持下来。大年初一也不休息,害得妻子一直跟我受苦。就这样总算在商店街把店开下去。
可岁月不饶人啊。十多年前我患了脑梗塞,右眼看不见了。不稍事休息不行了,于是就把每周的周四、周日定为休息日。周四在店里收拾整理,周日就完完全全放松一天。
到了休息日,我就在店外的卷帘门上贴出“今日店休”的海报,想着客人难得来一趟,不写点儿什么表示一下心意似乎说不过去。于是,就把当天的想法写下来、画下来。
不知怎么,有些人期待看到我的海报。他们特地在店休日来,还拍了海报发到博客上,没想到竟然一传十、十传百。陆陆续续有几家电视台来采访,还有人把我之前画的二百多张海报收集起来办了海报展。年近九十,我的生活突然忙碌起来,真是了不得。
我一直喜欢画画、写文章,只是默默无闻久了,如今倒有一种“怎么现在才大受好评”的感觉。大器晚成也不坏,虽然早已过了被关注的年龄。
既然有人对这些海报产生共鸣,总算让我感到欣慰。看了海报之后想读书的人,哪怕增加一个也好啊。
阅读就像呼吸,书就是我的人生
不光写海报,看店的时候,我也常会跟客人聊天。
开书店的人性格大多比较沉闷。让客人凭自己的感觉选书,不主动搭话可说是一条默认的原则。很少有人会像我这样,对客人说“这本书很有趣”之类的话。还好我搭过话的客人,大多还会再来。
请一定要读书。
不论是海报,还是向店里的人推荐好书,我想传达的都是这个意思。不管重复多少遍,我都要说:读书会让你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眼界变得更加开阔。假如不读书,你对人生的所知只有五十的话,那么读了书之后,就会增加到一百甚至一百五。
现在和二战刚结束时不同,那时人们渴求知识,而现在书本已进入饱和时代,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不读书可是人生的巨大损失啊。虽然一个卖书的这么说,大概会被认为是为了做生意,不太有说服力。
对我来说,阅读就像呼吸,书就是我的人生。大概因为年纪大了,近来胃口变得很小,我觉得饭吃不吃都行,但忘了读书可不成。
我依然每天读书。至于读多读少,那要看客人的数量了。人不多的时候,一天能读两本文库本。经常是正读到精彩的地方,有客人走进店里,我就说:“稍等,让我先读完这段。”是不是很不巧?难得的是客人也愿意等。
坂本健一,生于一九二三年,日本大阪旧书店行业的元老。从小爱读书、善绘画,曾受教于画家黑田重太郎、田村孝之介。战后,他在黑崎町开了青空书店,与妻子和美努力经营,并因此与田边圣子、山本一力、筒井康隆等作家结为好友。坂本先生读书广博,兼具雅趣,无论是手绘店休日海报,还是写给妻子的情书,皆回味悠长、情深意重。他和青空书店的故事,被日本三大报纸《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等多次报道,广受好评。二〇一六年七月二日,坂本先生安详离世,享年九十三岁。
那多,原名赵延,上海人,著名悬疑作家。他擅长从新闻事实、历史事件出发,结成一个个新奇的故事。2001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创作“三国事件簿”系列、“星座爱情小说”...
率性丛书第1辑-游学生涯 本书特色 《中庸》开篇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率性”意谓“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朱子语)。率性丛书中的“率性”二...
外滩公园:裘小龙虚构批评随笔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美籍华人、诗歌译者、推理小说作家裘小龙先生的随笔集,作者从澳大利亚学者史迪芬·缪克文学批评集《在安特曼群岛中的乔...
《模糊性的道德》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两篇随笔,是波伏瓦存在主义理论入门之作。《模糊性的道德》阐述了存在的双重性,并对人类的生
每一天都平常 内容简介 谢冕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诗的一面旗帜。本书作者对自己的风雨人生作了回顾,阐述了漫漫人生道路上做学问及做人的心得。每一天都...
此生虽短意缠绵:仓央嘉措情诗珍本 本书特色 仓央嘉措系六世达赖喇嘛,在西藏历**是个**传奇的人物,而他那些清新脱俗的情诗*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占有一席之...
散文脉络的玄机 本书特色 《散文脉络的玄机》共分三编,论及百年中国散文的脉络的问题、“桐城谬种”的辩难、论语派、海派、学者散文、工农兵散文、散文热等等,对近一百...
文心雕虫 内容简介 《文心雕虫》是由朱铁志编写,《文心雕虫》共分2个章节,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
《暗恋那些事儿.2》内容简介:《暗恋那些事儿2》内容简介::因为一次偶然的囧事,她遇见了他,一开始她对他并没有好印象,甚至有些嫌
汪国真诗文精选集:青春珍藏版(全4册) 本书特色 ★32开精装,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汪国真是现代诗人,但他却写出了古代诗歌的体材,让我们将现代与古代的气息在同一...
泰戈尔抒情诗选 本书特色 《泰戈尔抒情诗选》作者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一九三一年诺贝尔文学获得者。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自获得诺贝尔文...
人生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寄语少年儿童朋友、我的一家、过生日、交朋友、劳动学本领、我爱美丽的大自然、故事迷、鬼子兵来了、功到自然成、有错就改、敬老帮老、过年...
花花草草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38篇精选散文,带你探索汪曾祺的草木世界。生长在江南水乡的汪曾祺一生热爱自然,看见花开,他就觉得快乐。赏花观草虽然是无用之事,但是这...
2013年-读诗-雪加速的姿态-第一卷 本书特色 “我在黄昏时到达 在另一个地方回想 边回想边到达 淋着雨 雨是真实的我乘的车,桌子、椅子 我到达时的眼...
上海女性 本书特色 王安忆是中国当代作家中的代表性人物。女作家方方说:“就综合实力,我认为中国当今女作家中王安忆是排在**位的。”就其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风...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上)》内容简介:本书全面描绘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各类景象,且以世界文明史、文学史为参照。年代跨度自远古迄
小桔灯-名家散文经典精装美绘版 本书特色 1规模空前、着意为青少年打造:入选中小学教材、教辅、试卷、课外阅读的作家作品几乎悉数收入,给青少年以潜移默化的文学和心...
人间有草木:女子赏花手记 本书特色 全书分为七卷,分别是春花集、夏花集、秋花集、冬花集、采绿集、树木集、果蔬集。作者遵循节令的流转,依次书写桃花、水仙等四十多种...
理解与感悟 本书特色 收录在《理解与感悟》中的,是作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十几篇文学批评。包括对文学批评的意识、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的阐释,对新文学批评...
荒原狼 本书特色 1、《荒原狼》中描述的哈勒的精神危机和疾病并不是个别现象,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时代特征。2、《荒原狼》的宗旨是指出一种永恒的精神信仰,如黑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