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谈兵

门外谈兵

作者:李兴斌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年:2004-05-01

评分:5分

ISBN:7533312635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门外谈兵 内容简介

本书的作者李兴斌同志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长于研究古代兵法的学者。他因为参军比较早,又赶上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没有能够适时上大学和读研究生,然而他始终没有放弃治学的心愿。他在部队本来是从事军医工作的,但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同时,他潜心攻读了毛泽东同志的理论著作,其中当然包括那些著名的军事著作。这期间,他对毛主席指挥革命将士进行的震惊世界的众多宏大战役的军事艺术,产生了由衷的钦佩和敬仰之情。很显然,这为他后来专心致志地研究中国古代兵法打下了坚实的军事理论和知识基础。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的一部伟大的军事与哲学经典,两千五百多年前,在齐鲁大地上出现了两个圣人,一个是文圣孔子,另一个是武圣孙子,而《论语》和《孙子兵法》是同时代出现的两部伟大著作,它们对后世的影响都是巨大而积极的,其中闪耀的智慧光芒,曾经照亮了古代中国文治武功显赫于世的前进道路。在建设现代化的今日,经过新时代主人正确地解读和创造性地运用,其光芒将会更加灿烂!

门外谈兵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从上世纪80年代末即开始从事业余军事研究工作,在各种刊物、网站上发表了很多论文。这些论文多以是建立在详加考察的历史资料上经过作者中肯的分析而成,很受读者的欢迎。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军事研究成果的汇集,相信对于进一步深化国内的兵学理论和军事历史研究有诸多益处。

门外谈兵 目录

序一/刘蔚华
序二/黄朴民
专论
“重义轻利”价值观评析
《孙子》精髓新解
《孙子》伐谋思想简论
《孙子兵法》对中国古代
军事谋略学的构建
《孙子》歧见八例辨析
项羽败亡的军事地理原因
论韩信的用兵艺术
关于“李广难封”的几个问题
《<隆中对>别论》质疑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时间再认识
刘备借荆州考析
诸葛亮北伐曹魏目的论析
诸葛亮北伐何以不用魏延的奇谋
重评曹操的军事才能
札记与随笔
关于“曹刿论战”的别一番思考
关于“兵书热”的思考
谈古论今话《孙子》
三国英雄与《孙子兵法》
背时的汉献帝
漫话吕布之贱
马谡之死辨疑
自取其祸何怨之有
韩世忠何以能得善终
其他
《孙子兵法新译》前言
《孙膑兵法新译》前言
一管笔在手,敢搦孙吴兵斗
附录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问题研究综述/景有泉
后记/李兴斌

门外谈兵 节选

《孙子》精髓新解
作为一部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孙子》的价值是举世公认的。两千五百多年来,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们研究它,企业家和体育界人士也在研究它。然而,若问这部兵学圣典的精
髓是什么,却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李洪喜先生在《(孙子)精髓辨》一文中概括出如下四种观点:其一是“避实击虚”说;其二是“战争哲学”说;其三是“不战而胜”说:其四是“致人而不致于人”说。这些观点,无疑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笔者在反复阅读、思考之后,感觉它们虽都有一定道理,却也都有某种偏颇,因而难成定论。
笔者认为,所谓“精髓”,乃是全书之纲领、核心、中枢,它不仅应当能够贯穿全书的首尾或始终,而且应当能够统带、提挈全书之内容。从这一意义上看,上述诸说显然均难成立。例如,“避实击虚”只能说是用兵的基本原则之一,却不能说是用兵的惟一手段。它既不能贯穿《孙子》全书首尾,也无法统带、提挈十三篇所有内容。所以,将其作为《孙子》的精髓是不妥当的。又,《孙子》是一部以研究战争指导方略为主要内容的著作,其精髓自应与书中的方法论思想有关。然而,“不战而屈人之兵”和“致人而不致于人”说的却是战争指导过程中应当追求的一种目标或境界(当然是*佳的和理想的),属目的论方面的内容,相去太远,因而也不能视为《孙子》一书的精髓。至于认为“战争哲学和朴素辩证法”是《孙子》精髓的观点,同样难以成立。哲学作为一门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其基本思想实际上蕴含于一切科学著作中,但我们能说所有具有科学性的著作,其精髓都是哲学思想和辩证法吗?显然不能。这是因为,一般地说,某一思想或事物之精髓,只能为这一思想或事物所特有,而不能为众多思想或事物所共有。
那么,《孙子》的精髓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就是《谋攻》篇提出的伐谋思想。在《谋攻》篇中,“伐谋”一词具有两层含义:“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是其**层含义,系指不经过伐交、伐兵和攻城而单纯以谋略克敌;“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则是其第二层含义,即既要单纯以谋略克敌,争取不战而胜,也要在伐谋思想指导下运用军事手段争取战而胜之。在这里,“此谋攻之法”中的“谋攻”一词,与“伐谋”的含义是致的。
说伐谋思想是《孙子》的精髓,根据主要有二:其一,伐谋思想是《孙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二,伐谋思想是*高层次的决策思想。
“伐谋”二字,在《孙子》中只出现了一次,且有独立含义,但作为一种思想,它实际上贯穿于全书之中,系全书的中心思想。《孙子》十三篇,提出了一系列辉耀千古的军事思想和军事原则,但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些思想和原则,无不是围绕伐谋思想而展开的。从逻辑上看,《计》篇和《作战》篇可以说是伐谋思想的起点和依据,而《形》、《势》以下诸篇则是伐谋思想的展开和具体化。在《计》篇和《作战》篇中,孙子主要研究了战争的—些基本问题,如战争与国政、战争与经济、战争的一般特点和时代特点。等等。他以全局、系统的观点,强调了战前对敌我双方各方面情况作综合考察、分析和比较的重要性,同时也阐明了战争对经济的依赖关系。他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因此必须认真对待,谨慎从事。他指出,“兵者,诡道也”,即战争的一般特点是诡诈性,所以“兵以诈立”,战争指导者必须以诡诈之术(如所谓的“诡道十二法”)临之。春秋时期生产力落后,国家经济力量有限,战争持续时间太久,将会“钝兵挫锐,屈力殚货”,使诸侯乘弊而起,所以,孙子主张“兵贵胜,不贵久”。在上述分析、认识的基础上,孙子便以全胜为追求的目标,从战略决策之高度,提出了他的伐谋思想。《谋攻》篇着重阐述了这一思想的基本含义和价值所在。在《形》、《势》以下10篇中,孙子从战争指导的实施角度,提出并论述了一系列克敌制胜的具体谋略思想和谋略原则。书中频繁出现的“善战者”、“善用兵者”、“善攻者”、“善守者”、“善出奇者”、“善动敌者”之类的文句,即是对伐谋思想的具体论述。
伐谋离不开用智,多智才能多谋。所以,孙子把“智”作为对优秀将领的**要求,并且提出了“上智为间”的主张。纵观《孙子》一书,伐谋斗智的思想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不战而胜”也好,“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好,都有赖于“谋”。可以说,十三篇千言万语,总不外一个“谋”字,伐谋思想实为全书的中心思想。而《谋攻》篇作为伐谋思想的主要载体,则上承《计》篇和《作战》篇,下启《形》、《势》以下诸篇,成为前两篇之结论,后十篇之纲领,全书之核心。
若从战争指导角度看,“伐谋”还是“伐力”是事关全局的*为重要的决策选择,是战争指导者所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敌对双方在一定物质条件,如兵力、装备、给养、地形等基础上进行的智力竞赛。物质条件固然重要,是**位的,但智谋因素也不容忽略。在特定时间内,物质因素,如国力之强弱、兵力之众寡、装备之优劣、地形之险易,等等,均为常量;而指挥员的智慧谋略却系一种变量,通过它的作用,可以导致物质因素的消长变化,从而使战争的天平出现出人意料的倾斜。所以,古今中外,“斗力”不如“斗智”,“伐力”不如“伐谋”;以谋役力者恒胜,恃力浪战者恒亡。由此可见,伐谋思想实为战争指导上*高层次的决策思想。
列宁曾说:“没有不用军事计谋的战争。”但与西方人比较,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更为注重谋略。早在黄帝伐蚩尤和太公覆商纣时代,中国人即有伐谋重于伐力的传统。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传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孙武,则是伐谋思想的集大成者。孙子秉家学之源渊,总前人之经验,吸收各家之精华,熔于一炉,终于将伐谋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系统、严谨的体系留给了后人。这是《孙子》一书所以能具有永久魅力而又给后世以深远影响之原因所在。
《孙子》歧见八例辨析
《孙子》成书至今已有两千数百年了。在这两千数百年期间,研究者代不乏人。然而,正像对所有古籍的研究一样,大家对这部著名的兵家经典,在词语内涵和文句意义的理解上,仍有许许多多不一致的地方。现笔者拟从中举出数例,将主要的分歧观点同时列出,并以按语的形式,作一番分析比较,扼要地谈一下自己的浅见,以供同好参考。不当之处,谨请方家教正。
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计》)
(1)战争是国家的重大事务,关系到民众的生死和社稷的存亡,不可不认真加以考察和研究。
(2)军事是国家的大事,地形的生死,战势的存亡,不可不加以了解。
按:此处主要是对“死生之地”的“地”和“存亡之道”的“道”理解不同。看来前者认为“地”和“道”是泛指,而后者认为其所指较为具体。愚意认为,此处似应为泛指,“地”应泛指战场,“道”应泛指战争指导艺术。“十家注”中以李筌、杜牧、贾林、张预所注为得之。这是因为,这里的“地”和“道”,是相对于“兵者”来说的,作者沦述的重点是“兵者
”。并且,孙子所沦,是从宏观视角人手的,是为进一步说明这“国之大事”究竟大到什么程度而言“死生”和“存亡”的。所以,这里的“死生”,指的是民众(包括将士)的“死生”,而非“地形”的“死生”;这里的“存亡”,指的是“社稷”的“存亡”,而非“战势”的“存亡”。而这里的“地”和“道”,则应为泛指,非指具体战役中的“地形”和“战势”。
二、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计》)
(1)所谓天,是指昼夜晴晦、冬寒暑热和四季变化。
(2)所谓天,是指阴阳向背,四时变化。
按:此处主要是对“阴阳”一词理解不同。前者认为这里的“阴阳”是指白天黑夜和阴晴晦明,而后者则认为这里的“天”与“天官时日阴阳向背”有关。持后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这里的“阴阳”与五行有关,说孙子系“唯物主义者”、没有迷信思想,是不妥当的。其理由足,汉简本此句下尚有“顺逆、兵胜也”,而“顺逆”即指阴阳向背,“兵胜”即指五行相胜。愚意认为,《孙子兵法》十三篇,举凡与古代;军事有关的问题,几乎无所不论,但却并无一语言及鬼神、占算之类迷信思想在军事上的价值。不惟如此,作者还在《九地》篇中明确说过要“禁祥去疑”,在《用间》篇中明确谎过“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那么,其何以会独独在此将自己的理论与“天官时日阴阳向背”之术联系在一起呢?所以,此处还应以**种观点为确。关于这一点,旧时注家多失之。古代兵家虽有专讲阴阳之术的一派,但孙子显然不属于这一派。至于汉简本“顺逆、兵胜也”一语,是否系衍文或后之好事者掺人也未可知。先秦时期,阴阳数术理论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其他学派有时也使用。如阴阳、向背、顺逆、九天、九地之类,但其意义显然是有区别的。这一点,研究者似应予以注意。
诸葛亮北伐何以不用魏延的奇谋
《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载: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
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
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记载,较本传为详, 可以参看:
……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嫩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清姚范认为,魏延献计,当在蜀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初出祁山之时。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上引本传中所说的“韩信故事”,当是指楚汉战争期间名将韩信教刘邦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攻占关中一事,但此事并不见于《史记》和《汉书》。不过,这与本文主旨无关,可暂且不论。至于《魏略》中所说之“秦岭”,则系横亘于汉中与关中之间的一条大致呈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这条巨大山脉在三国时的军事地理意义至为重大,为便于讨论本文所提出的问题,这里需对其作简要介绍。
秦岭山脉位于今陕西南部,东与伏牛山相连,西与岷山、陇山相连,全长800多里,海拔在2000—3000米左右,山势雄伟险峻,是渭水水系和嘉陵江、汉水水系的分水岭。三国时,秦岭山脉是魏、蜀之间的一条天然军事分界线,也是各自的一道天然屏障。在秦岭之上,有数条著名的横向谷道,可以沟通汉中与关中的联系。它们自东向西依次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陈仓道。其中陈仓道又名故道,诸葛亮北伐时多走此道。陈仓道与褒斜道开通较早,前者路途较为迂远但较平缓易行,后者险峻难行但较为近捷。傥骆道与子午道开通较晚,前者*早见于记载是魏文帝黄初五年(224)曹爽伐蜀,后者则在西汉末年。三国后期的几次战争,多用傥骆与子午二道。
《魏略》所记之褒中,位于褒斜道南谷口外,南距今陕西汉中约60里。看来,魏延是要兵分两路:自率一路为奇兵,从褒中出发,沿秦岭南坡沔水北岸向东,至子午谷再折向北,直捣魏之西京长安;由诸葛亮率主力为正兵,沿褒斜道向北,过秦岭后沿渭水向东,与魏延在长安至潼关一带会师。
从兵法谋略角度看,魏延的建议未尝不是一条奇正并用、出奇制胜的妙计,因为当时魏之关中确实相对空虚,其主将夏侯楸也确实是一个不谙兵略的纨绔庸材。但是,渚葛亮却始终不肯采纳魏延的这条“妙计”。这是为什么呢?照魏延的说法,是由于诸葛亮胆怯。照渚葛亮自己的说法,则是因为这样做太危险(“悬危”)。对此,后人所见纷纭,多有议论,而其中有两种观点*具代表陆:一是“以攻为守”说,二是“谨慎”说。
……

门外谈兵 作者简介

李兴斌,山东招远人,1970年入伍,1983年转业,先后在济南空军司令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省卫生厅、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工作。现在齐鲁书社工作,任第二编辑室主任、编审。1988年来,业余从事古代军事史研究,合作出版《孙子兵法新译》、《中国经典兵书》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