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福瑞先生,成长于冀东的乡村,以古典文学研究为业,在学术人生的道路上辛勤探索几十年,从大学校长到国家图书馆馆长,成绩斐然。流年易逝,韶华不在,那镌刻在记忆中点点滴滴,自由流淌,汇聚一篇篇朴素真诚的文字,呈现那过往的人生片段。
本书是詹福瑞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内容共四个部分。*辑,作者追忆童年往事,还原故乡旧景,追思故人,感怀生命流逝;第二辑,缅怀前辈学者,散记文坛趣事;第三辑,追思学问生涯,感怀人世沧桑;第四辑,收入作者对当下热点话题的回应文章,涵盖大学教育、自尊人格、清雅格调等,漫谈文化生活,针砭时弊。书中多篇文字收录年度*散文集。
姥.姥姥姥的印象总是与母亲重合,这真是很奇怪的心理记忆。细思之,或与自己见到姥姥的次数少、并且年龄小有关系。七岁随父母闯关东,待再回河北时,姥姥已经离世。姥姥的印象只是七岁前的印象。小脚。姥姥在娘家时家教甚严,裹脚裹得厉害。记忆中,姥姥家的正房宽敞明亮,姥姥盘腿坐在炕头,一只小脚穿着黑缎面鞋,就翘在膝盖上。母亲说,两三岁时,我到姥姥家,就爱摸姥姥的脚,看着新奇。姥姥就笑说:“这孩子,从小就喜欢捧臭脚。”全家人就笑。轮到母亲要缠足时,姥姥坚决反对缠得太紧,姥姥给母亲缠时,就放得松一些。母亲的脚就比一般女子的脚大,介于大脚和小脚之间。过门后,母亲的脚,没少被妯娌们笑话。母亲却感念姥姥的好。我的几个大妈都是小脚,不能走远路,出门都得要备驴备车。母亲却不用,去姥姥家或姐姐家,五六里的路,自己走,不犯愁。姐姐给我讲过这样的事儿:有一天,姐姐到庄北下田。远远地看见有个人走来,一扭一扭地,却很快。姐姐看着面熟,心想该不是老妈吧?就往前迎了几步,谁想走来的果然是老妈。姐姐惊呼:“妈呀,我的妈呀,你怎么一个人出来了。”母亲却轻松地说:“惊天扯地什么?几步路,值得惊怪吗?”那年,母亲已过了八十。说起来还是姥姥给她的造化。姥姥脚小不便,很少出门,几个闺女家也不大去,都是闺女回娘家去看她。姥姥不出门,心眼儿却不保守。舅舅上私塾,虽是姥爷的主意,却也是姥姥撺掇的结果。就连母亲上识字班,那也是受了姥姥的影响。哥哥小时候学中医,家里头穷,供应不起小米,爹爹有些为难。姥姥说,孩子读书,才有出息。现在困难点儿,克服克服也就过去了。母亲就下了狠心说,我砸锅卖铁也要把儿子供出来。姥姥养了四个子女,虽不能说是娇生惯养,却也从来没动过孩子一个指头。姥爷性刚烈,平时总是姥爷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姥爷要打孩子,姥姥却不干。姥姥的一句口头禅:“孩子小,不懂事,大了就好了。”这话母亲学了来。母亲生了六个孩子,三男三女,中间两个因病夭折。对于我们,母亲也是从来不体罚的。她的话和姥姥说得一模一样:“孩子大了就好了。”不过又加了两句:“打人不讲理,讲理不打人。”这几句话又传给了我。姥姥惯养孩子,亲戚也有异议,说舅舅的败家,就是姥姥惯的。母亲却有另一种解释。她说:“那是命里该然,他把地主折腾成富裕中农,他也就老实了。”人说满族的老太太利索,母亲说,姥姥的利索又是拔了尖儿的。日子好时,家里十几口人,穿衣吃饭,人来礼往,姥姥都料理得井井有条。姥爷去世后,家道败落,但是有姥姥做家里的主心骨,加上舅舅的浪子回头,姥姥家的日子过得比上不足,却也比下有余。六十年代初,天下大灾荒,饿死人无数。父亲和母亲去耪青,中午只喝两碗米汤,把队里发的两个糠窝头带回家,给我和妹妹吃。吃了一个,再没有第二个,我饿得嚎啕大哭。父亲说:“不能再挺了,要饿死人的。”和母亲商量去东北。母亲是敞亮之人,只要养活孩子,哪儿都可以闯,只是姥姥已经年迈,放不下心。姥姥三个女儿,已经不在世两个,加之黑龙江在数千里之远,知道老女儿这一去,母女可能再也不能见面,颇为不舍。但还是下了狠心说:“走吧,我是快入土的人,别记挂我,把孩子养活大!”话是如此,还是满面泪水。母亲临走时,回了几次娘家,去了就陪着姥姥坐,两个人你嘱咐我,我叮嘱你,哭得泪人儿似的。母亲和姥姥都预感,这次生离,就是死别。果然,我们去东北的第三年,姥姥就去世了。母亲没回,是父亲回去的。母亲一走,姥姥就躺倒了,几天不吃不喝。舅舅全家人劝姥姥,姥姥才慢慢地进点儿浆水。但还是经常念叨老女儿哭,不到一年就哭瞎了眼。有时,姥姥一个人摸到大门口,往远望,嘴里就念叨:“不定哪一天,我女儿就回来了。”但姥姥至死也没有看到女儿回来。父亲说,姥姥去世时,是睁着眼的。舅舅往下阖了几次,都未阖上。舅舅就哭出了声,说:“妈呀,我知道是老妹子没回到你身边啊。”姥姥三个女儿,两个早死,只一个老闺女守在身边,却又远走东北。晚年,虽有舅舅在身边侍候,但毕竟不似女儿那样贴心,可以说说贴己的话,一定时感孤独。在我的回忆中,姥姥空坐炕头,谛听着门口的声音,幻想女儿归来的身影,常常与母亲独坐炕间的孤独身影叠合。母亲到了晚年,虽有哥哥、姐姐和妹妹在身边,却常常想念远在京城的小儿子,快过年时,也会到庄头前张望,想象蓦然见到小儿子的身影,真是天下母亲同此心啊。姥姥去世的事儿,母亲讲了无数次,每次讲,母亲都会流泪。我知道,那是母亲永远的痛。
……
詹福瑞,河北青龙人,195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研究名家。曾任国家图书馆馆长。长期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著作有《南朝诗歌思潮》《中古文学理论范畴》《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论经典》等,学术论文近百篇,另有学术随笔集《不求甚解》、诗集《岁月深处》。
二刻拍案惊奇,ISBN:9787020023257,作者:(明)凌蒙初著;陈迩冬,郭隽杰校注目录 二刻拍案惊奇序二刻拍案惊奇小序一进香客莽
《终结的感觉》内容简介:上世纪六十年代,高中生托尼有两个好友,三人爱读书也热衷于谈论性,常聚在一起调侃戏谑。后来博学睿智的
我在日本做公务员 本书特色 “即使你在日本生活,也永远只能看到自己所能看到的、自己所认为真实的那一部分。没有人能够真正看清楚全部。而这正是生活的魅力所在,也正是...
谁道人间秋已尽:人间词·人间词话 本书特色 国学大师名作,读词品句* 《人间词》希求高古纯真,力追唐五代、北宋词,标举词的*境界,试图挽回词坛颓势,重振词体昔日...
去印度.去印度 本书特色★佐以大量原创精美印度风情照片,还原身临其境之美。妹尾河童说:印度唯一能搞懂的,就是怎么也搞不懂。我说:怎么说印度,都是对的。怎么说印度...
萨缪尔·贝克特(SamuelBeckett),1906年4月13日生于都柏林南郊的福克斯罗克,1989年12月22日逝于巴黎。侨居法国的爱尔兰小说家
有产者 本书特色 小说通过对一个资产阶级家族兴亡史的描写,反映了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英国资产阶级走向堕落和腐朽的历史。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些英国资...
聆听心灵的声音 本书特色 刘墉,畅销书作家之一,其作品常年位于畅销书榜前列的图书多达二十几种,其“超级畅销书作家”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刘墉先生自认为一个很认真生...
弗朗索瓦丝·萨冈Françoise Sagan(1935—2004)法国天才女作家,一代人的青春同义词。拥有漂亮的外表、敏感的心灵和避重就轻的天赋,喜欢写作、赛...
日本一路骑下去 本书特色 只要踏上自行车,空气变了,世界也会变得无限宽广——石田裕辅 *负盛名的日本自行车骑士石田裕辅在骑行95000公里、踏遍世界87国之后再...
幾米作品的盒装袖珍版,精选幾米2000-2002年创作的五部作品,附赠一个小本子。收入《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地下铁》、《照相本子》、《1.2.3.木头人...
襁褓与行囊 本书特色 马绍玺的诗是素朴的、真诚的。他的诗发自本然,写的是故乡、母亲、青春、山川田野和*亲密的爱人。即便是那些思考时光、爱情和人生的诗篇,也并没有...
书林藻鉴;书林纪事 内容简介 该书包含《书林藻鉴》和《书林记事》两部作品。前者是一部历代书法评论资料汇编,共十二卷;后者共四卷,辑录了有关书法家的掌故史实七百余...
游牧长城 本书特色 该散文集收入了《巩乃斯的马》《阳光容器》《游牧长城》等周涛经典的散文,同时还收入了其近年来创作的*新作品。该散文集收入的文章一类让人读罢颇为...
南唐二主·冯延巳词选 目录 出版说明南唐二主词选前言李璟词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望远行(碧砌花光锦绣明)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浣溪沙(苗萏香销翠叶残)李煜词...
《秋灯琐忆》内容简介:本书是清代文人蒋坦回忆与爱妻关锳(关秋芙)日常生活琐事,充满才情、风雅、致趣和诗意的散文。全书叙事栩
名家自述--创作回忆录 目录 文学生活五十年(代序) 一 关于《春天里的秋天》 二 关于《长生塔》 三 关于《第四病室》 四 关于《海的梦》 五 关于《神·鬼·...
涉过忘川 本书特色 《当代散文名家丛书:涉过忘川》是著名女作家筱敏的散文精选集,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革命、自由、民主、知识分子、家庭和女性等各方面。筱敏...
犁与剑---鲁迅文体与思想再认识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边分析鲁迅小说。下编分析鲁迅杂文,均进行了详细、到位的分析,引证翔实,说理缜密,对这两种文体及其...
浮生六记 本书特色 《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散文集,也是沈复的代表作,标题出自李白诗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详细记录了作者的人生起伏和悲欢离合。“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