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含作者近期发表的9篇论文。作者对宗教现象进行了符号学分析和思考,试图建构宗教符号学体系。该著作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宗教作为灵魂符号的主体建构过程,比如视觉再现等具体化过程;宗教的文化符号学理论建构,及其与欧洲文化符号学的亲缘关系;宗教作为意义生成的方式,如虔诚中的非基因因素;宗教的形而上追问
本书包含作者近期发表的9篇论文。作者对宗教现象进行了符号学分析和思考,试图建构宗教符号学体系。该著作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宗教作为灵魂符号的主体建构过程,比如视觉再现等具体化过程;宗教的文化符号学理论建构,及其与欧洲文化符号学的亲缘关系;宗教作为意义生成的方式,如虔诚中的非基因因素;宗教的形而上追问等。
马西莫·莱昂利(Massimo Leone, Turin University, Italy),意大利都灵大学符号学教授,词语与形象研究国际协会常务理事,国际期刊Lexia主编,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emiotics of La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Sciences、Topoi(A&HCI)编委会成员。发表论文多达一百多篇,现已出版多部符号学专著,对宗教符号学和文化符号学研究颇深。魏全凤 女,生于1972年9月,四川三台人。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华裔文学、符号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一部,译著两部。包括《边缘生存——新生代华裔小说的存在符号学研究》(2013,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该作获四川教育厅第十届社科成果三等奖),译著《存在符号学》(2012,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译著(2016,《馈赠的符号学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参与的社会活动有:国际符号学学会会员,四川大学符号与传媒研究所特约评论员。通讯方式:四川成都高新西区西源大道1313号成都合院1313号。13730812837,wqf186@163.com 黄蓝,女,生于1990年10月,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在工程、新闻、学术等领域翻译约有20万字左右。
图说观音菩萨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两编,上编为“观音得道”,叙述的是观音降生、修行、得道的故事;下编为“菩萨显圣”,述说的是观音各种化身的传说。图说观音菩萨 目录 ...
名家讲解金刚经 心经-传统文化普及读本 内容简介 《金刚经》《心经》两部佛教经典,篇幅不大,但对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是中国*受欢迎的佛经。《名家...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7辑论第一原理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世纪哲学家司各脱的重要著作,作者在其中探讨了上帝与*原理之间的关系。并且从*原理的角度谈了对上帝的认识...
上海浦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 本书特色 福楼拜说,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既是一部别开生面的蒙田传记,也是一部趣味十足的...
诗经.尚书.礼记.左传 本书特色 《诗经》是中国**部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305首。全书分为“风”(地方土乐)、“雅”(朝廷正乐)...
细读淮南子 本书特色 “细读国学经典丛书”精选国学文化中*代表性的著作,邀请业内权威专家结合时代需求进行精细、精确解读,力求以权威实用的...
梁漱溟-中国人 本书特色 《中国人:理性早启的人生》辑录了梁漱溟关于“中国人”的经典论述,旨在传播中国文化的精华,传播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梁漱溟的哲嗣梁培宽、梁培...
友谊责任论 本书特色 西塞罗是古罗马文化界、教育界乃至政坛历史上的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同时他还是雄辩术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他的哲理论著,只比柏拉图的《理想国》晚一...
20世纪西方学术思想译丛:艺术史的终结?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当代西方学术大背景的影响下,西方艺术史学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
中国传统学术,经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从清末民初起,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他们以渊深的国学根底,融通中西,不仅擘划
奇门归宗 本书特色 康熙善本,首次公开。孙国中整理的《奇门归宗》作于康熙58年,由康熙年间学者杨芳声编辑注解。全书九卷,是易学领域中,理论完善、方法齐备、简明易...
哲学的追问:哲学概念清淤录 内容简介本书既不是以问题为引领的哲学史研究,也不是对过去的哲学体系的系统描述和理论分析,更不是对某个理论或学派的深度探讨,而是对产生...
慢读孔子 本书特色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的阐释非常独到且影响深远。在本书中,梁启超先生开宗明...
中国寺观雕塑全集4:明清寺观造像 本书特色 本卷汇集了中原地区明、清寺观及神祠的全部造像,如双林寺、公主寺、观音堂等的造像,均为代表性作品.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雕...
李凇,本名李松,笔名李凇。湖北荆州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美术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
李泽厚美学三书-华夏美学(小) 本书特色 《华夏美学》与《美的历程》构成中国美学史的内外篇,均系李泽厚先生讨论中华传统美学的专着。本书从哲学高度论述了华夏文化强...
新生释易-周易奇门例析春夏合集 本书特色 《中国易学文化传承解读丛书:新生释易——周易奇门例析》一书,是作者李新生从身边真实鲜活的事例中,运用周易的特殊符号,从...
谈美 本书特色 《谈美》写于1932年,是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的“第十三封信”,同年11月由开明书店出版。作者说:“在...
论语的64个人生感悟 本书特色 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用智慧诠释人生道理,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
悲伤的另一面 本书特色 《悲伤的另一面》着重强调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复原能力,当面对亲人死亡,面对如战争、灾难、流行病、恐怖袭击等其他无数恐怖事件时,丧亲之痛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