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似乎总是与技术同步;无论是工业革命、电气革命,还是后来的信息革命,都伴随着一种全新的金融制度。金融制度的变革为技术革命提供了资本动能和市场基础。没有金融革命的支撑和铺垫,技术革命也就难以发生。★第*次金融浪潮是17世纪末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体系的出现,特别有信誉的贷款者从英国王室变为了工业企业。★第二次金融浪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投资银行的兴盛,之前金融业始终将企业股权弃之如履,认为离开创业者的股权是没有价值的。★第三次金融浪潮是20世纪末风险投资的方兴未艾,风险缓释手段从实体抵质押变换为预期产业前景。★与互联网金融推动的第四次金融浪潮,是又一次暂新的金融形态,是一场超现实的金融革命。
在大国更替的历史长焦镜头中,得创新者得天下,但得金融者方能得创新。这便是金融变革、技术创新与强国争霸之间的制度性联系。
300年前英国工业革命依靠商业银行聚集资本,100年前美国电气化革命不可抹去投资银行的身影,20年前美国新经济繁荣的背后则是风险投资方兴未艾。一次次重大的创新改变了世界,一次次金融浪潮又缔造了创新。金融与创新层峦相映,唯有金融浪潮之尖的国家才会有超然于全球的国运。究其根本,弄潮金融必须有新的信息攫取方式改变融资者风险偏好,如此方能接受创新之高风险。
中国之崛起恰逢第四次金融浪潮之际。互联网金融正当其时,碎片化资金风险偏好显凸,可以在*范围动员资金、在*限度上承担风险。这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全新经济学逻辑,以此图功,何功不克。国运大光之时,今日之域中,便是中华之天下!
《光明日报》理论版 2017年4月22日刊载《第四次金融浪潮 与中国机遇》第四次金融浪潮与中国机遇伍聪在历史的长焦镜头中,大国崛起总是与技术革命同步。实际上,无论工业革命、电气化革命还是后来的信息革命,都伴随着一种全新的金融制度。金融制度的变革,为技术革命提供了资本动能和市场基础。可以说,没有金融革命,就不能发生技术革命。金融的目标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每一次金融革命都是资源配置的逻辑出现根本性变革,唯有如此才能将资金引导向创新行业。有了金融的支撑,才可能发生技术革命,有了技术革命才能造就一代世界强国,这便是金融变革、技术创新与强国更替之间的制度性联系。在这个交替循环的过程,金融与创新层峦相映。唯此,金融浪潮之尖的国家才会有超然于全球的国运。第*次金融浪潮是17世纪末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体系的出现,*有信誉的贷款者从英国王室变为了工业企业。世界上*家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的建立开启了全球第*代金融革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构建的银行融资体系,为工业革命源源不断输送资本燃料和动力,在资金与技术双重推动下英国才成为19世纪全球头号强国。第二次金融浪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投资银行的兴盛,之前金融业始终将企业股权弃之如履,认为离开创业者的股权是没有价值的。以投资银行为主体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具有天然的资本运营能力,实现了资本的市场化流动及股权的有效配置,并借此主导五次并购浪潮,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以规模经济为主体的电气化革命在美国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让美国成为20世纪头号强国。第三次金融浪潮是20世纪末风险投资的方兴未艾,风险缓释手段从实体抵质押变换为预期产业前景,18个月内就可以完成一代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金融业与技术开发者共享其中的收益。风险投资体系支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奠定了信息产业基础,培育其迅速成长为美国新经济的支柱。因此,风险投资体系及其创新对于美国的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悟已往之不谏,方知来者之可追。回顾历史发现,一种技术创新从出现到普及必然有对应的金融逻辑,没有资金的支撑和保障,技术无法独自存活。任何重大的创新都是在偶然中寻找必然,金融的使命不仅仅在于输送了多少资金,还在于能容忍多少试错、承担多少风险。每一次金融浪潮不仅仅是创造新型金融机构,更重要的是金融机构对待风险的态度发生了质变。当前,由互联网金融推动的第四次金融浪潮,便是又一次崭新的金融形态,是一场超现实的金融革命,“风险-收益”逻辑已经与前辈迥然相异。传统金融业追求“风险-收益”配比,认为世界上资金都惧怕风险。但是,在另一个维度,如果资金量足够小,边际效用小到忽略不计,这种资金就会完全忽略风险,目标是以极小的资金博取极大的收益。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要义正在于此,其融资来源是“碎片化”的资金,碎片化资金的特点是小,进而可以在*大范围动员资金、在*大限度上承担风险。碎片化资金自古有之,但之前无论对所有者还是融资者都不重视,金融技术和信息技术也不支持碎片化资金的收集。从第四次金融浪潮开始,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工具,整合了碎片化资金,风险可能被金融业忽略,这才是金融业*根本的一次革命。当前中国的金融改革正在第四次金融浪潮之尖,某种程度上是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渐进性金融制度变迁。可以预见,中国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的重构,将融合传统文化中“守正出新”的理念,既包括“互联网金融”,即新兴的诸如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也包含了“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即互联网对传统金融进一步改造和升级。*终,将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有机结合,实现同源共生、相互补充、合作共赢的新型金融体系,体现了新常态下中国金融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演进。300年前英国的商业银行体系,100年前美国的投资银行体系,20年前的风险投资体系,都是通过金融创新推动了国家崛起。我们认为,在第四次金融浪潮中,互联网和金融是中国迈向一个现代国家的两大重要动力,两者的融合将会产生博大的能量,也将为我们赢得千载难逢的历史新机遇。因此,我们应站在国家复兴、大国崛起的大局看待当前的第四次金融浪潮,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推动中国金融的改革,促进新型金融体系的重构,这将是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重要路径。(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
伍聪,经济学博士,青年财经学者,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货币理论与政策、互联网金融等。
出版专著《负利率效应下的中国经济》《人民币崛起》《英美金融模式衰落的历史经验与中国启示》《*昂贵的博弈:汇率战争与大国布局》等;在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 Trade、Emerging Markets Review、《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外主要刊物发表论文及文章10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和项目。
《老年生活照料》内容简介:中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使得我国为老服务的各种需求越发急切。由于衰老的原因,老年期出现各器官功能的
《写给年轻妈妈》内容简介:《写给年轻妈妈》告诉我们:要做好妈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用
《马琳的点心书:超爱做饼干》内容简介:本书作为《马琳的点心书》系列图书的第一本,收录了近70款手工饼干和15款自制饮品的制作方
《微信公众号运营》内容简介:如何进行100000+软文的撰写,让阅读量飙升、点赞率更高? 如何进行100000+软文的关注点切入,提升用
《大同史话》内容简介:《大同史话》是浓缩了古城大同2300多年发展变化历史的通俗读本。《大同史话》引言高屋建瓴,引发共鸣,开宗
《江苏社科名家文库·郭广银卷》内容简介:“江苏社科名家”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苏社科理论界领军人才的最高荣誉,评选表彰江
《区块链与民生服务》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围绕区块链在民生服务中的应用展开,在简要阐释区块链的概念、特征、发展过程与应用价值的
《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内容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唐钧教授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一书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对当前国内外公共安全风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成长主题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以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几部主要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成长主题”作为研究
《金砖国家与集体金融治略》内容简介:★探索金砖国家机制、21世纪中国外交重要“抓手”★国际政治经济学力作 在当前全球权力转移的
《饥饿:一部身体的回忆录》内容简介:★活在这个时代,安全感从何而来?身体上的饥饿,从来都和精神上的饥饿相关 ★一场勇敢真诚的
《步行者》内容简介:做杂志美术编辑的我,常年劳作于期刊设计,却无法释放自己对音乐和绘画的挚爱,大概,只有通过音乐和绘画,才
《小步向前》内容简介:我们中的很多人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束缚住了,这使我们无法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我们尝试着自己创业,但又不
《FreeSWITCH权威指南》内容简介:FreeSWITCH是世界上第一个跨平台的、伸缩性极好的、开源免费的、多协议的软交换系统。本书是Free
《溥儒小楷(中华碑帖精粹)》内容简介:溥心畬(一八九六—一九六三),满族,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号羲皇
《微信小程序营销实战108招:小应用大效果》内容简介:本书围绕微信小程序营销主题,通过108个营销技巧,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小程序的
《东亚传奇》内容简介:如何使体育场馆减少对财政的依赖是体育场馆经营管理遇到的世界性难题。舒兆良、童荣兵*作的《东亚传奇--上海
《育儿的逻辑》内容简介:家长的思维方式决定孩子的一生。本书提供的育儿方法基于逻辑思维和孩子成长发育的医学理论,帮助家长发现
《美人赋:意境中国风人像摄影实战》内容简介:本书将承继上一本书《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秘籍》的趋势脉络,从另外一个角度阐
贺卫方倾情作序,作者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带入法学,逻辑严谨,可读性强,为经济学人和法律学人同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