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时代脉搏,探讨“创新”之演变与内涵,探究“新事物”的源起源落,助于破除“创新者的窘境”
创新,是 21 世纪的关键词——“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是现代中国的时代之音。正是在当今这样的新时代,我们遇到了一本探讨“创新”之内涵,探寻与挖掘“新事物”之历史的著作。
★作者横跨哲学、科学、艺术等领域,穿透历史和现实,融合理论与经验,内容丰富,说理透彻
诺斯教授跨越数个世纪、数个学科、数个领域,从查尔斯·达尔文到罗伯特·西蒙,托马斯·库恩到埃兹拉·庞德,诺伯特·维纳到安迪·沃霍尔,苏格拉底到维特根斯坦,透过古希腊文化、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发现、工业革命、(后)现代运动中等重要历史事件中集中展现了他们对“新”这个词的不同理解。
★作者寄语中国读者,希望在中国这片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土地上,能够萌发越来越多让世界惊艳的新事物
“一些理论家相信,庞杂的系统更容易产生许多反常的现象,从而使新事物应运而生。如果这是真的,那么现代中国就尤其应该产生许多创新。”
如果艺术和科学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对新事物的渴望——对那些看待世界和描述世界的新理念、新东西和新方法的渴望。但是对“新”的诉求却裹挟者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如果一切事物都来自于某些旧事物,那么新事物是如何产生的?“新”是可能的吗?
在这本书里,迈克尔·诺斯带领我们踏上了一个关于新事物讨论的迷幻之旅,这个讨论从前苏格拉底时期一直持续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诺斯表明,柏拉图之前的辩论鲜有变化——哲学家们认为新事物只产生于循环再现和重新组合:前者能在自然的循环里找到根源,后者可在语言的运作中清楚地看到。两者几乎占据了所有新事物的展现方式,这集中体现在西方历史上,包括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新发现、工业革命,甚至是在进化论中也有体现。同时,诺斯教授也论证了当代科学和文学的核心问题依然是创新——这是一个不断延宕的目标,其复杂和晦涩依然持续激励和鼓舞着现代性。
诺斯教授跨越数个世纪、数个学科、数个领域,从查尔斯·达尔文到罗伯特·西蒙,托马斯·库恩到埃兹拉·庞德,诺伯特·维纳到安迪·沃霍尔,集中展现了他们对“新”这个词的不同理解。总之,这是一场令人兴奋的、雄心勃勃的智力盛宴,新奇又富有洞察力,在21世纪的新时代,这更是一部充满创见的杰作。
对新事物的理论探讨,在我们的文化中有着非凡的持久性和无穷的魅力,这本书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解释。诺斯的研究很好,文笔清晰,*重要的是还保持着令人信服的叙述。他探究了宽广的知识领域和漫长的文化历史,并提供了精辟、诙谐和复杂的思想总结。这是一本大胆的书,肯定会激发讨论。
——彼得·米德莱顿,南安普顿大学
机智、老练,行文大胆——从古希腊哲人到各现代主义作家,再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各艺术评论家,作者以这种广博的智识和激情澎湃,处理着潜伏在副标题中的矛盾。在探索新事物的多种形态和模式中,诺斯完成了*难以捉摸的成就:他解释了某物如何可以同时是新的和旧的,经常性的和预料之外的。我要向学者们和广大读者强烈推荐这本书。
——N. 凯瑟琳·海勒,《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作者
在这本雄心勃勃、令人钦佩的书中,迈克尔·诺斯邀请我们重新审视关于“新”的理念。横跨哲学、科学和艺术,在其敏锐的目光和极度清晰的散文行文下,新事物变得更为熟悉,但也比我们所知的更令人惊讶。这本书是对思想史的重大贡献。
——丽塔·费尔斯基,弗吉尼亚大学
对那些试图探究“什么是现代艺术的现代性”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必不可少。
——《艺术评论》
迈克尔·诺斯是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同时也是加利福利亚大学的英语文学教授,美国文理学院的院士,擅长于跨界研究。出版作品包括《机器时代的喜剧》《相机工作原理:摄影和20世纪》《阅读1922:回到现代》《荒原》《现代主义的方言:种族、语言和20世纪文学》《叶芝、艾略特和庞德的政治审美》《亨利·格林与他的时代》。
教育与人生-梁漱溟教育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以1934年开明书店出版的《梁漱溟教育论文集》为蓝本,并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当年该论文集没有收录的梁漱溟其他与教育...
了凡四训 本书特色 明代袁了凡所著的《了凡四训》,是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本劝善书。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修身立命的理论指导。该书主要阐述“命由...
中国道教史 本书特色 《中国道教史》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道教历史发展为线索,阐明了道教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当时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潮流的关系。对道教思想的研...
一年级上-蒙学编-中华经典素读本-第一册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华经典素读本**册之蒙学编,所收内容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等传统文...
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 本书特色 本书在研究阿伦特时虽然重点是阐释阿伦特本人的观点,但作者没有回避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问题。她既把阿伦特的观点与马克思...
大六壬断案疏正 本书特色 邵氏之壬,神乎其技;既敬且诚,占无不中。言忠教孝,规过劝孟口;天子庶人,靡不心悦。交易谋为,出行访谒;幽微决断,言词朴拙。刘氏疏正,索...
谁需要哲学 本书特色人类需要哲学。出于人类的本性和现实的需要,人类不能没有哲学,因为归根结底,人类要思考、做事,要生存。 对于安·兰德来说,哲学不是抽象概念的无...
佛典选读 内容简介 《佛典选读》宗旨是帮助读者阅读佛典,将阅读对象定为一般读者,故“注释” 和“导读”大多以简洁明了为特征,尽量化繁琐为简约、化晦涩为明了、化深...
佛本是道.6 本书特色 2006-2008年无可比拟的仙侠巨著,为仙侠类玄纪小说开启出一扇全新的门户将中国古代神话历史与现代修真完美融合在一起的经典之作,网络人...
《易经》入门:人人都能看得懂的《易经》 本书特色 《易经》入门,人人都能看得懂的《易经》一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什么是《易经》,《易经》的形成和发展,它的功能和意...
太虚大师文汇 本书特色 《太虚大师文汇/百年佛教高僧大德丛书》编著者王志远。 觉光法师宣读礼赞文今乃礼赞现代高僧者,寄禅、虚云、太虚、谛闲、印光、弘一、倓虚、来...
学佛问答(上下) 本书特色 净空法师答解修行中的疑难 破迷开悟的佛学讲堂 断恶修善的成长指要学佛问答(上下) 内容简介 佛教是什么?有哪些“规矩”?修...
阴阳五行里的奥秘 本书特色 《阴阳五行里的奥秘》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作者玉昆子围绕着阴阳五行展开,论述了阴阳五行的起源、发展、与人体的关系、与中国...
德性源流(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2007年8月第2次印刷。中国传统德性理论有无属于自己的特殊结构样态?中国传统德性思想转型于何时?中国传统德性...
道与艺术:道与和谐生活丛书 本书特色 道家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中,对中国传统的艺术特色和美学精神的形成,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在...
逻辑十九讲 本书特色 《逻辑十九讲》是美国著名思想家、作家、“新思想运动”之父威廉姆•沃克•阿特金森针对大众读者所撰...
基督教理论与现代 本书特色 任何采纳了现代历史观的人都难免得出这样的结论:应当保留信仰的历史关联,但是必须以新的方式加以阐发。如果可以把能够涵摄时代的知识进展的...
欧美的公与私-公共哲学-第4卷 目录 前言导言论题一近代英国公私观念的转变——从绝对主义的公共性向市民的公共性1.1 7世纪至18世纪的英国社会2.霍布斯的绝对...
儒学与汉帝国意识形态 本书特色 《儒学与汉帝国意识形态》以儒学发展成为汉帝国意识形态之核心为主轴,探讨汉代儒学有哪些特质,让它成功扮演帝国意识形态的角色;又是如...
回归古典政治哲学-施特劳斯通信集-重订本 本书特色 本书包含了施特劳斯与克吕格、洛维特、克莱因、索勒姆和伽达默尔的通信。这些大思想家之间的率直言语,让人享受到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