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产业竞合与城市网络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产业竞合与城市网络

作者:王圣云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7-07-01

评分:5分

ISBN:9787514179316

所属分类:经济金融

书刊介绍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产业竞合与城市网络 内容简介

现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必须坚持“产业-城市-区域”一体发展和协同治理导向,以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群落发展为推动,以城市集群网络为载体,以区域协同发展为旨归,构建紧密关联、网络交叠的城市网络体系和城市集群,促进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打造我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带。从区域经济学理论来看,区域城市网络的形成和演变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地域内有较强经济集聚、辐射和带领能力的中心城市或城市圈;二是城市区域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市场范围;三是城市之间具有紧密的交通物流、信息技术、通讯网络等经济联系,城市之间、企业之间、市场之间相互依赖,互相联系,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产业竞合与城市网络 本书特色

现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必须坚持“产业-城市-区域”一体发展和协同治理导向,以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群落发展为推动,以城市集群网络为载体,以区域协同发展为旨归,构建紧密关联、网络交叠的城市网络体系和城市集群,促进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打造我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带。从区域经济学理论来看,区域城市网络的形成和演变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地域内有较强经济集聚、辐射和带领能力的中心城市或城市圈;二是城市区域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市场范围;三是城市之间具有紧密的交通物流、信息技术、通讯网络等经济联系,城市之间、企业之间、市场之间相互依赖,互相联系,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产业竞合与城市网络 目录

**章绪论**节长江经济带的范围、属性与特征解析第二节长江经济带“产业-城市-区域”协同发展与治理思路第三节长江经济带“产业-城市-区域”协同发展的理论框架第四节本书内容安排第二章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现状**节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第二节长江经济带**产业及其行业发展分析第三节长江经济带第二产业及其行业发展分析第四节长江经济带第三产业及其行业发展分析第五节本章小结第三章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与协同优势**节偏移份额模型与产业部门优势图第二节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第三节长江经济带产业部门优势分析第四节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导向第五节本章小结第四章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结构与竞争力**节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地位及变化第二节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的偏移份额分析第三节本章小结第五章长江经济带城市网络与城市集群合作**节经济联系模型与社会网络方法第二节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竞争力评价第三节长江经济带城市网络结构分析第四节长江经济带城市集群空间合作路径第五节本章小结第六章长江中游城市群物流网络空问组织**节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态势第二节长江中游地区中心城市辐射空间第三节长江中游地区物流网络空间布局第四节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空间网络组织第五节本章小结第七章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联系网络动态演化**节长江中游城市经济竞争力动态演变第二节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时空演化第三节本章小结第八章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与经济空问均衡分析**节重心模型与空间白相关模型第二节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关系第三节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演变第四节本章小结第九章长江经济带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格局**节长江经济带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测算第二节长江经济带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第三节本童小结第十章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的决定因素**节决定因素的指标分析第二节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的决定因素识别第三节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的决定因素评析第四节本章小结第十一章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能力综合评估**节基于“五力模型”的区域协同发展能力分析框架第二节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第三节本章小结参考文献后记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产业竞合与城市网络 作者简介

王圣云,山西河曲人,中共党员,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福祉地理与区域发展。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作为主持人承担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各1项,参与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现已在《中国软科学》、《经济地理》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2011年出版专著《福祉地理学——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开创了国内福祉地理学研究新领域,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