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下水中Cr(Ⅵ)的迁移机制及健康风险评价预警

土壤-地下水中Cr(Ⅵ)的迁移机制及健康风险评价预警

作者:王振兴,柴立元,杨志辉著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7-07-01

评分:5分

ISBN:978754872634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土壤-地下水中Cr(Ⅵ)的迁移机制及健康风险评价预警 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如下:(1) 揭示了铬渣中Cr(VI)溶解释放的动力学机理,建立了模拟酸雨条件下铬渣中Cr(VI)的动态淋溶仿真模型,定量预测大气降水作用下Cr(VI)对土壤的污染强度。(2)研究了Cr(VI)在土壤中的迁移机理和污染规律。(3)综合考虑酸雨淋溶、对流、弥散、吸附解吸及源汇项等条件,首次构建了定量描述Cr(VI)在“铬渣-土壤-地下水”系统中的整体迁移动力学数学模型。(4)提出了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拓展健康风险评价理论的方法,应用迁移模型实现暴露剂量的动态预测,应用GIS技术扩大风险评价的地域尺度,实现基于暴露群体、土地利用类型、蔬菜种类和暴露途径的不同历史时期定量风险评价。

土壤-地下水中Cr(Ⅵ)的迁移机制及健康风险评价预警 本书特色

主要内容如下:(1) 揭示了铬渣中Cr(VI)溶解释放的动力学机理,建立了模拟酸雨条件下铬渣中Cr(VI)的动态淋溶仿真模型,定量预测大气降水作用下Cr(VI)对土壤的污染强度。(2)研究了Cr(VI)在土壤中的迁移机理和污染规律。(3)综合考虑酸雨淋溶、对流、弥散、吸附解吸及源汇项等条件,首次构建了定量描述Cr(VI)在“铬渣-土壤-地下水”系统中的整体迁移动力学数学模型。(4)提出了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拓展健康风险评价理论的方法,应用迁移模型实现暴露剂量的动态预测,应用GIS技术扩大风险评价的地域尺度,实现基于暴露群体、土地利用类型、蔬菜种类和暴露途径的不同历史时期定量风险评价。

土壤-地下水中Cr(Ⅵ)的迁移机制及健康风险评价预警 目录

第1章铬污染与迁移模拟研究现状分析1.1铬污染与人类健康1.1.1铬污染来源及危害1.1.2铬与人类健康1.2重金属迁移模拟1.2.1土壤重金属迁移模拟1.2.2地下水重金属迁移模拟1.2.3铬在环境中的迁移模拟1.3人类健康风险评价1.3.1基本概念1.3.2发展历史及研究概况1.3.3存在的问题及展望1.4GIS与环境科学的结合前沿1.5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思路1.5.1研究目的和意义1.5.2研究内容与方法1.5.3技术路线1.5.4创新点第2章铬渣中Cr(VI)淋溶浸出的动力学机理研究2.1引言2.2研究区域概况2.3材料与方法2.3.1样品采集与预处理2.3.2静态淋溶试验2.3.3酸雨动态淋溶试验2.3.4分析方法2.3.5BP神经网络2.3.6遗传算法原理与方法2.4铬渣中Cr(VI)静态淋溶释放特性2.4.1固液比影响分析2.4.2铬渣粒径影响分析2.4.3搅动与静置影响分析2.5铬渣中Cr(VI)酸雨动态淋溶释放特性2.5.1酸雨pH影响分析2.5.2铬渣粒径影响分析2.5.3淋溶前后铬渣的矿物组成、形貌及能谱分析2.6铬渣中Cr(VI)淋溶释放动力学机理2.7铬渣中Cr(VI)淋溶释放模型研究2.7.1建模目的和基础2.7.2模型建立与误差分析2.7.3模型应用2.8小结第3章Cr(VI)在土壤-地下水环境中的微界面过程研究3.1引言3.2土壤污染物运移耦合动力学模型3.2.1均匀流土壤水流控制方程3.2.2溶质运移控制方程3.3材料与方法3.3.1野外土壤采集3.3.2吸附试验3.3.3土柱试验装置与方法3.3.4分析方法3.4铬在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特性3.4.1不同温度下的吸附平衡规律3.4.2动力学分析3.4.3热力学分析3.4.4pH影响分析3.4.5不同固液比下等温吸附特性3.4.6不同温度下等温吸附特性3.5Cr(VI)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3.5.1氯离子穿透迁移规律3.5.2Cr(VI)穿透迁移规律3.5.3土壤红外光谱分析3.5.4水动力参数3.5.5水弥散系数3.5.6吸附分配系数和迟滞因子3.6cr(VI)在土壤中的迁移模拟与预测3.6.1保守溶质氯离子的迁移模拟3.6.2Cr(VI)的迁移模拟3.6.3Cr(VI)迁移模型应用与预测3.7小结第4章Cr(VI)在土壤-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机制与模型研究4.1引言4.2地下水污染物运移耦合动力学模型4.2.1地下水运动微分方程4.2.2污染物迁移转化控制方程4.3材料与方法4.3.1试验装置4.3.2试验步骤4.3.3分析方法4.4氯离子穿透迁移规律4.5Cr(VI)穿透迁移规律4.6渗透系数的计算与分析4.7吸附分配系数和迟滞因子4.8Cr(VI)在“铬渣-土壤-地下水”系统中的整体迁移模型4.8.1整体模型建立技术路线4.8.2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4.8.3水文地质概化模型的建立4.8.4地下水系统水流及Cr(VI)迁移模拟分析与验证4.8.5地下水Cr(VI)迁移预测及分析4.9小结第5章Cr(VI)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5.1引言5.2人类健康风险时空拓展5.3基于整体迁移模型的时空拓展5.3.1风险计算5.3.2健康风险时空分析5.4基于不同暴露因子的健康风险空间分析5.4.1样品采集与处理5.4.2分析方法5.4.3暴露参数5.4.4风险计算5.4.5结果与讨论5.5小结第6章基于GIS的健康风险评价预警管理平台研究6.1引言6.2系统逻辑结构6.3系统总体架构6.4系统功能组成及示例6.4.1系统登陆与用户权限管理6.4.2监测及采样数据管理6.4.3MATLAB与.NEF集成编程6.4.4遗传算法对淋溶模型的优化6.4.5AutoCAD宏开发与Modflow集成6.4.6系统集成开发6.4.7风险动态评价与预警6.5小结参考文献

土壤-地下水中Cr(Ⅵ)的迁移机制及健康风险评价预警 作者简介

王振兴,男,1982年生。2011年6月获中南大学冶金环境工程学博士学位。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研究领域为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机理与模型、流域环境风险防控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创新人才专项珠江科技新星项目、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题等。牵头或为主参与了全国40余宗重金属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与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有80余篇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方面的技术文件被政府部门采纳和应用。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软件与发明专利10项,著作2本。柴立元,男,1966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主题专家。长期致力于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的开发、团队建设以及产业化。主持完成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环保公益科研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教育部科研重大项目、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课题50余项。以di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1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0多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6项,出版教材专著4部、国际会议论文集2部。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