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

态度

作者:尚德琪著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7-07-01

评分:5分

ISBN:9787226050989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态度 内容简介

尚德琪,现任甘肃日报社文教部主任,高级编辑,2007年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是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态度/尚德琪作品系列》主要内容是收录了尚德琪先生20余年来在报刊上发表过的130余篇精品杂文,这些杂文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笔锋犀利,弘扬社会公平正义,鞭挞丑恶的社会现象,针砭时弊,深入人心,表现出作者不凡的时代思维和独到眼光,抒发了作者的人文情怀。

态度 本书特色

“尚德琪作品系列”是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专项经费资助项目。作品集共6本,写作时间跨度20多年,自1991年始,至2015年止。这套作品集,是对尚德琪业余写作和职业写作的一个总结。本册《态度》是新闻专栏评论集,基本上都属于“专栏评论”。

态度 目录

关于品格:一个人得有点精神,一个地方得有点精神,一个时代也得有点精神得与德始终想到“*低”处少喝白酒“文化下乡”与“乡下文化”平凡的意义多结几个“穷亲戚”蓄积文化素养守住人的“底线”做个文明的“上帝”走出演播室让街道风景更美丽绿色的魅力“形象”的回归舆论的力度在岗须想下岗时总想起那些“背地”人黄河岸边是家乡走进群众心中管住自己的嘴给农民一个精神支点关于水的话题西部的颜色寻找西部的诗性认识自己把话讲短植物之美与生态之忧说“活”说“实”微笑,并保持微笑哪些小事打动过你道是无情却有情农民的影响力减负与减人“村官”数量与村民利益粮农的账本伤人心总理下乡的启示可贵的下降与可怕的统计给穷人以信心让农民进入角色认识农民工人人都是观察员节约是清洁的“近义词”泪在飞,是因为爱在飞心在一起.所以力量在一起心随“祥云”一起飞没有“如果”养活自己是就业**义一份感动,一份正能量敬重逝者,就是敬重生命汉字的魅力时间都去哪儿了“之*”与“之先”说“序幕”考察“小事”65年,和你在一起乡愁是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城镇化不是乡村的对立面新型城镇化是人的生活的城镇化关于规则: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与钱有关,但钱的后面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东西“说明会”为啥怕提问缩小差距,先得知道差距因为人碰不过车,所以……“危机意识”不可少此“三毛”与彼“三毛”再说此“三毛”与彼“三毛”小商品与大市场先把地种好关注农村大市场广告的品位给庄稼人一双慧眼再说善待农民花钱不是个小问题一“卖”岂能“了”“虚胖”与“浮肿”世纪末的性病广告论再就业二题“小舢板”绑不出“航空母舰”低价才是硬道理“经济”杂谈管理就是用人狼论金融是经济*敏感的部位篮子与鸡蛋公平竞争与双向选择为“公司+农户”求和卖的东西都是“货”“痰价”几何铜板的另一面“非典保险”的勇气与理性“以查代治”猛于虎道路安全的柔情杀手“开”什么“发”,而且“区”消费贷款与贷款消费理性的自律谁吹的泡沫由谁吹破政府的态度与房子的价格“过冷”是因为“过热”过听起来有意思,做起来没意思“500元免赔”是为了更保险“兰市泡沫”在眼前“零”的背后带薪休假:自助比强制好“推几年再说”不是个好主意有*低标准,也应该有*高标准穷人没房子也没“票子”谁想到请克林顿来剪彩关于社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当事人,但任何一件事情都不仅仅与当事人有关话说“复位”阴魂不散的“47号文件”从“不灵通”走向“全灵通”谁让拍卖陷入悖论让“非典”个案成为标本经营权与车份钱谁连累了谁“发现一个查一个”鼓励专家争论的真谛并非“扩招”惹的祸“另类商标”能走多远论文这根“硬杠杠”“包老马”还是“炒老马”市场的权威“误读”还是“误写”日常态度对“艾滋”为什么总是“政府发丧”?“宝马案”如何善后地方保护的背后谁能把“琼花”怎么样撒谎何以成“依赖”有多少乞讨者愿“打工”为什么会“赔本”风险怎么化解“天价月饼”无法无天“霸王”并不止于“条款”警惕政府信用的盗用与滥用城里人为什么不幸福:银行.给穷人借点钱“谢绝自带酒水”该不该英语“巨无霸”“房产新政”的力量商人与富人的一种默契关于矿难三个细节的追问“油荒”是媒体炒出来的吗排行榜的“阴谋”如厕收费也需“人性化”请关注农家资产信用公开的力量谁忍心谋杀斑马?成立个“讨薪办”如何?“私了”未尝不可“轻敌”决不是自信*理智*实用的公开对“开票”的理性思考救助不是另一种施舍经济事件与“破财消灾”商品房与住房消费是成长还是死亡该谁做的事谁做公交是私车的替代品吗为什么会演化出一场“战役”?从“额外要求”到“回报社会”农民为什么要当农民工回流可能只是一次临时“罢工”银行不必“跟班”政府尊重艾滋病人还是尊重艾滋病?控制用地欲望才是关键亏了也是正常的附录浅论尚德琪的时评观“我思考,我代言”

态度 节选

《态度/尚德琪作品系列》:始终想到“*低”处苏延花是兰州市一位普通市民,为了给瘫痪20多年的丈夫治病,欠下了几万元的债务。丈夫去世后,她和婆婆、女儿相依为命,靠几百元的*低生活保障金维持生活,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对自己能享受低保政策一直心存感激。7月份,肉价涨得*快的时候,她对前去采访的记者说,她已经几个月没有买肉了:“肉价涨了,低保金能不能涨一点呢?”苏延花可能只是随便说说,但她没有想到,过了没几天,甘肃省政府就做出决定,为确保困难群体享受救助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今后5个月,给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增发15元的临时补贴。又过了不几天,国家发改委也表示,要根据经济发展和价格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低工资和低保对象保障标准。低保低保,保的是*低的生活标准。但是物价一涨,有些*低的东西就“保”不住了。为了平抑肉价,政府为能繁母猪保险提供了保费补贴;为了让困难群众在肉价涨了以后仍能吃得起肉,政府为低保对象增加了临时补贴。表面看起来,这一切好像只与钱有关,但是,政策能有如此鲜活的细节,却传达出了比钱更丰富的内涵,那就是党和政府一直把困难群体放在心上。任何社会中,都有一些人难以照料自己;如果没有他人的关怀,他们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有尊严地生活。*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城市到农村的延伸,*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不断提高,从一个侧面表明,政府已经越来越主动地承担起了这种关怀的责任。几年前,温家宝总理就说过:“世界上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要懂得穷人经济学,首先要不歧视穷人,要*大限度地关注他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而要穷人不被歧视,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能够维持*起码的日常生活。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是一个程序的两个步骤。没有前者,后者就可能被当作“施舍”;没有后者,前者就可能被指为“矫情”。只有两者充分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尊重,真正的体恤。从*低工资标准到*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廉租住房到助学贷款,从农民种粮补贴到农村医疗合作,一系列针对穷人,针对弱势群体的政策,都是在尊重前提下的体恤,在体恤基础上的尊重。这一切,不仅改变了“*低阶层”的生活现状,也深刻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心态。群众利益是党的“*高利益”。始终想到“*低”处,始终看到“*低”处,让普通百姓和困难群体享受到政策阳光,享受到发展成果,就是维护党的“*高利益”,就是实现党的“*高利益”。人都会将心比心。如果一个需要关怀的人得不到关怀,他周围的人也会感到一种莫名的灰心;同样,如果一个需要关怀的人得到了关怀,即使与这个人不直接相关的人,也会感受到一种真切的抚慰。对困难群体的关心,不仅温暖了困难群众,也将温暖他们的亲戚朋友,温暖他们周围所有的人。《人民日报》2007年9月17日,“人民论坛”专栏……

态度 作者简介

尚德琪,1963年11月生,甘肃环县人。1982年参加工作,1994年由中学语文老师转行从事新闻工作,现任甘肃日报社文教部主任、高级编辑。发表过大量评论、随笔、杂文作品,先后四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微笑,并保持微笑》(评论)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出版专题杂文集《酸涩水浒》(与周奉真合作)、专著《影响力:专栏评论写作实践与研究》、专栏评论集《表达》等。2005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07年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10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2014年入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