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现代生活并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古代生活的延续和发展;历史也不是已经消逝的僵死的存在,它依然反映在当代的现实之中。人类昨天的文明是我们今天的文明的根,只有理解了人类的昨天,才能好地把握住人类的现在,并自觉地去展望和创造人类的明天。对人类文明做出整体性的思辨与多维视角的透析,往往是提高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世界文明史》紧紧围绕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使用大量翔实的考古学、碑铭学、语言学资料描绘人类文明,以精要优美的笔触,张弛有序的节奏,将各大文明的演进趋势、阶段特征精心编排比较,具体而微地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阅读《世界文明史》可使读者激荡的心灵顺着历史文明的长河,穿越往昔,漂流至今,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文明的启迪,与古老的文化亲密接触,从而感悟文明,领悟人生。
朱亚娥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紧紧围绕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读者可以穿越历史的时空,与历史、与文明对话,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欣赏、理解多种文明,充实和扩展认知领域,纵览古今,洞悉文明的精髓,感受其艺术魅力,深刻领悟文明背后的底蕴,提高历史文化修养和鉴赏能力,学会借鉴、博采各种文明之长,激发创造灵感,在异彩纷呈的世界文明中收获新的启迪,并潜移默化于实践行动中。
《世界文明史》:
古罗马的城市古罗马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公元前30年)的城市建筑,是在罗马统一意大利以后兴盛和发展起来的。早在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率先把天然混凝土用在建筑上,在罗马帝国期间,罗马城市建筑如万神庙、大斗兽场等建筑,天然混凝土大显身手。
①古罗马大斗兽场公元前2世纪起,罗马的券拱技术在桥梁、城门、输水道以及陵墓中都得到运用。在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对多利克柱式进行了适当调整,改革成塔司干柱式,同时,罗马形的科林斯柱式和爱奥尼亚柱式也形成了。罗马人的券柱式中,圆柱与方形的墙墩使建筑增添了许多艺术趣味。与此相提并论的则是叠柱式,各层叠柱各具风韵,罗马城的大斗兽场是其代表作。
在古罗马城市中,角斗场与剧场是必不可少的建筑。角斗场基本上是开掘山坡后建成的,它的样式来自于剧场,都是圆形的,在罗马帝国时期*多。
大角斗场位于罗马的东南方向,又称为古罗马大斗兽场。它是一个巍峨壮观的圆形建筑物,形状类似现在的体育场,有人曾评价它为“现代体育场的样板”。这个庞大的建筑占地2万平方米,*长直径达188米。从外围看,整个建筑分为四层,高约50米的外墙全都用大理石砌成。底部三层为连拱式建筑,每个拱门两侧有石柱支撑。**层有80个直通场内的高大拱门,每一个门楣上都用罗马数字编了号;第二、第三层为回廊;第四层为闭合的围墙,上面只有40个透气孔。正对着四个半径处的四扇大拱门,是专供皇帝和显贵们出入的。环绕在四周的看台可容纳5万多观众同时观看,级级上升的座位分为平民、贵族、元首等不同等级。看台的墙壁采用多重拱廊,这样天然形成多个出口,5万名观众可以在3分钟内同时退场。竞技和斗兽的“沙场”是一个大直径为87米、小直径为54米的椭圆。“沙场”下面是地下室,那里有更衣室、武器库、机械室,还有关野兽的樊笼和陈尸的太平间。在地下室的通道走廊上有30多个凹进墙中的壁龛,那里安装着升降机将角斗士和野兽运上“沙场”。
罗马的历史没有一页不与斗兽场有关,斗兽是罗马生活的标记。当时的斗兽表演分为三种,即兽与兽斗、兽与人斗、人与人斗。角斗士搏斗时,场地上铺满了沙子。兽与兽、兽与人斗时,为了使场景逼真以吸引观众,场上会布置一些灌木丛和假山。夏季在斗兽场演出时,为使观众免受酷热,剧场顶端用一个中间开孔的帆布遮盖。当时的角斗士相斗场面非常残忍。双方必须分出胜负直至一方死亡为止。角斗士的生命操纵在看台上寻欢作乐的贵族手上。角斗士双方决出胜负时,由观众表决败者的生死。如果他们将大拇指朝下,那么败者必然遭杀;若大拇指朝上,败者可免于一死。一直到405年,这种野蛮的娱乐活动才被西罗马帝国皇帝霍诺留宣布停止。
竞技场在古罗马的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8世纪时,一位叫贝达的神父曾这样预言:“什么时候有了竞技场,什么时候便有了罗马;竞技场倒塌之日,便是罗马灭亡之时;罗马灭亡了,世界也要灭亡。”1084年,日耳曼人攻进罗马,古罗马城被洗劫一空,竞技场也在战火中成了废墟,应验了贝达神父的部分预言。
②罗马大道人们说“条条道路通罗马”,罗马大道是古罗马城市的标志建筑。从罗马城出发,可到达各个城邦。
罗马大道条条笔直,如遇山岭和深谷,则开凿隧洞或架建桥梁。每隔1英里设一个圆柱形的里程碑,数英里长的大道,宽度误差也超不出一米。
在全盛时期,罗马的公路长达8万千米,若将它们相连,足够绕地球两周,29条大型的军用道路从罗马城伸出。另外,还有一个从北非的迦太基沿地中海南岸延伸的马路系统;在高卢,道路从里昂呈辐射状发散;在英格兰,伦敦是道路系统的中枢。**条罗马马路是亚壁古道,位于罗马以南,建于公元前312年,由罗马将军阿波斯。克劳西乌斯·凯克斯(生卒年不详,约公元前4世纪出生)主持建造。*初这条路只通到卡普阿,但是后来一直延伸到了今天的布林迪西(意大利东南部港市)海岸。其他道路的建设也紧随其后,例如通向基诺阿的奥勒利亚大道,以及连通弗莱米尼亚和阿德里亚特海岸的大道。这两条路分别以罗马的两位权贵的名字命名。
罗马人建筑马路主要是为了给速递人员、商人以及税务人员等公务行政人员提供工作方便。当然,如果跟地方民众发生冲突时,这些道路同时也可以保证军队迅速转移。勘测员利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测量地形,只要有可能,道路都会修成直线,当然,在高地势的地方则不得不弯曲。在建造主干道路的时候,工程师们首先设计挖出平行的、相隔约12米的排水沟槽,然后在它们之间挖一条浅沟壕,填入砂石、泥灰,以及连续的排列紧密的石块,这样就形成了道路的路基。路基上面是不易渗水的碎石层,表面有用泥灰黏合的石板或鹅卵石。他们用碎石、火山灰(如果有的话)和石灰来制造混凝土。在潮湿柔软的沼泽地中,道路则相对于周围乡村的地势会高一些。意大利的一些主要干道两侧有石头铺成的路缘,有20厘米高、60厘米宽,在正路旁边还有作为单行道的边路。双轮战车可以在这样的道路上每天跑120千米,而8匹马拉的四轮载重马车在满载时速度就慢得多,每天只能跑约25千米。随着古罗马帝国的没落,这些道路年久失修,*终被荒弃了。后继的筑路者们也会汲取古罗马道路的经验,应用到新的道路建设中,比如英国任何道路地图都有显示得像箭一般笔直的道路那样的风格。
……
当代学人精品:茅海建卷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茅海建是国际著名历史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两次鸦片战争与戊戌变法这两块传统领域,代表作...
史学新书评:1998~1999 内容简介 史学书评也是史学。史评与史学论著不一样,史学论著的主要功能是求真求实,说明历史,解析历史。史评是评判历史,评价史籍,所...
古文物称谓图典-修订版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收录各类文物(图)3553件(组),全部以线图形式呈现,包括立体图、平面图、解剖图...
杨虎城画传 本书特色 1936年,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杨虎城将军高举抗日救国大旗,与张学良将军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联袂发动震惊世界的西安事...
《美国革命的思想意识渊源》初版于1967年,一出版就在史学界引发了经久不息的关注,影响巨大。“美国法律文库”是“中美元首法治
侠客天下 本书特色 一群特立独行的性情人物,活得潇洒,活得自由,活得热血贲张。他们独行于乱世,啸傲于江湖,掀起了一阵阵腥风血雨,他们仗剑走天涯,孤独在民间,演奏...
汉月边关万古情-昭君与昭君文化 本书特色本书的写作以昭君本人的相关历史和以她的事迹为中心形成的昭君文化为研究对象,考察昭君主题的文学传播接受的历史过程,讨论其中...
匈奴帝国 本书特色 公元460年,*后一位匈奴政权的国王——北京国王沮渠安国在西域称王称霸16年后被西迁的柔然顺手消灭,从此以后,这个曾经叱咤蒙古草原700多年...
《秋瑾选集(增订本)》内容简介:秋瑾,原名闺瑾,字璿卿,号旦吾,别署鉴湖女侠;留学日本时易名瑾,字竞雄。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
大变局中的转折点 本书特色 以一个独立报人的眼光,展示了20世纪40年代的重要新闻事件。 材料翔实丰富,既有主流的史料,也有民间遗存,如当年围城里未能邮寄出的家...
改革开放已进行了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60年,五四运动过去了90年,明年我们则迎来以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为使命的辛亥革命10
黄带子 本书特色 四十集图式文学剧《黄带子》是叶曙光先生近作,在文体格式和艺术形式方面作了全新的创作尝试,提出了“图式文学剧”概念。 本...
徐旭生西游日记 内容简介 《徐旭生西游日记》记载了1927年5月到1928年1月上旬著者作为『西北科学考查团』中方团长到大西北考察途中的情况。1930年出版前,...
历史的慰藉 本书特色 本书为杜君立先生之历史文集,共收录中短篇历史随笔二十八篇.这些文章多以专题史形式,揭示了历史中的普通个体所面对的自由、权力和生存问题;由古...
修鞋匠卡尔、犹太人利贝曼夫人、建筑师施佩尔、经济学家沙赫特、中学生玛戈……他们因为纳粹分子的压迫,承受了相同的命运。希特
匪夷所思的印加人-818历史真相 本书特色 你知道吗?冰封两万英尺的木乃伊,竟是印加人的活人祭品?印加宫女要吃下皇帝的头发和浓痰?天竺鼠也是美味佳肴?由骆马主持...
一本书读懂意大利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意大利历史画卷,让广大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意大利这个古老文明国家悠久的历史和风土人情,让读...
三反五反运动纪实 本书特色 《三反五反运动纪实》——一本书读懂红色年代 的激情与困惑、理想与思索。1951年10月开始的增产节约运动揭发出大量的贪 污浪费现象。...
帝国的终结 本书特色 秦*终夺取了天下,只能归结为秦国有当时*管用的制度,或者说,他们把这个新制度建设得*彻底。这就是初具规模的中央集权制。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
罗马精神 本书特色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真正了解这一民族的伟大的教科书。某个时代的文学对该时代的人民特质的展现,要胜于其他任何方式对历史的重建。罗马塑造其民众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