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的长城: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

十字路口的长城: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

作者:赵现海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17-07-01

评分:5分

ISBN:9787100158206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十字路口的长城: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 内容简介

在14—17世纪,世界文明发展的十字路口上,明代中国形成与其他文明的历史分途,明中期榆林长城的修筑,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点。到今天,保存还是毁灭?长城的命运又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如何让长城免遭进一步的破坏,避免灭亡的命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使命。榆林长城修筑时间,大体与西方大航海时代发端的15世纪末16世纪初同时。正是在这一时期,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社会皆发生重大变化,在文明指向上呈现不同的历史选择。综合考量15世纪亚欧大陆文明轨迹,东、中、西之东亚文明、阿拉伯文明、西欧文明皆在该世纪末年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世界近代史开启之初世界核心地区的核心变迁,引领与构建了世界近代潮流之初的趋向与格局。而榆林长城正处这一历史风潮,其蕴含的历史剧变,犹如山雨欲来,不仅被时人视为关系疆土边防、庙堂命运之大事件,而且从后世来看,也可视为关系历史转折、文明升替的关键点。

十字路口的长城: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历史、中外关系研究相关专业读者及对历史文化感兴的普通读者 本书作者实地考察了榆林地区修筑的明代长城,结合历史文献,梳理了明代榆林长城修筑的过程、变化及其在当时国家北方防御体系中的影响。同时,作者又穿插叙述了榆林地区明代长城的现状,曾经雄伟恢弘、功勋卓著的长城现状堪忧,不禁使人感慨:今天,长城的命运在何方?历史与当下的碰撞,感情与理智的冲突,不可否认,长城的未来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

十字路口的长城: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 目录

**章 14世纪的文明分途与近代史的开端
**节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节 长城的问号
第三节 “长城区域史”的提出
第二章 明代中国的内向转身
**节 守在四夷
第二节 放弃西域
第三节 明初北疆长城的修筑
第四节 明前期蒙古势力进入河套
第三章 明前期榆林营堡纵深防御体系的初建
**节 明初榆林军寨的分布
第二节 黄河沿岸“依险型”城堡
第三节 “三边”“扼要型”营堡
第四节 无定河“依险型”营堡的初建
第四章 “土木之变”后的“搜套”攻势防御与延绥设镇
**节 明军的“搜套”
第二节 延绥镇的建立
第三节 无定河营堡的增筑
第五章 成化初年榆林营堡的改造与迁移
**节 榆林营堡改造、迁移的规划
第二节 直插天际的清水营
第三节 向日葵掩映镇羌堡
第四节 控扼无定河、榆溪河的响水堡
第五节 据守快滩的镇靖堡
第六章 成化初年榆林“依险型”城堡的增筑
**节 窟野河旁的神木堡
第二节 归德水旁的归德堡
第三节 芦河旁的威武堡、龙州城
第七章 大漠边城的崛起
**节 延绥镇的北迁
第二节 榆林城的布局与现状
第三节 余子俊移建十三堡
第八章 “搜套”的困境
**节 成化初年的“搜套”方案
第二节 “搜套”的曲折开展
第三节 明中期河套徙民耕守的不可行
第四节 明朝再次搁置河套
第九章 榆林长城立体防御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节 成化前期“边墙”方案的提出
第二节 榆林长城的多道边墙
第三节 成化以后榆林城堡的不断增筑
第四节 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
结语 长城的意义、破坏与保护

十字路口的长城: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 节选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蒙古帝国崛起之时,蒙古骑兵以其巨大的军事技术优势,迅速占领、控制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摧毁了农业地带固有的文明体系,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由“伊斯兰扩张”而造成的亚欧通道被阿拉伯商人所垄断,亚欧大陆两端难以交流往来的历史格局,极大地促进了亚欧大陆的商业交通与文明交流,改变了亚欧大陆的传统格局与历史面貌。但蒙古由于文明形态较为落后,无法充分整合亚欧大陆各文明体系,推动世界秩序向着一体化格局持续前进。历史重担只能再次由一直在世界历史中扮演主导角色的农商文明来承担。 14 世纪,一场大规模的灾荒侵袭了亚欧大陆,令人闻之色变的瘟疫更是弥漫于这一世界历史的核心地带。在遭受自然环境的打击之后,蒙古人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与激化。伴随着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三大汗国政权的分裂、瓦解甚至垮台,金帐汗国势力也已仅限于俄罗斯诸公国,不再具有世界史意义,尤其是宗主国元朝被长城以内的汉族政权明朝逐回草原,控制亚欧大陆百余年的蒙古帝国的世界秩序就此轰然倒塌。一种主导性文明的覆灭,往往为下一个更为辉煌的文明的到来提供了广阔空间。蒙古帝国的解体,使世界历史站在了十字路口上,未来的世界向何处发展,何种文明将会崛起,成为未来世界的主宰? 长城的问号 在世界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明朝为何做出这种内向、保守的选择?修长城又对中国、世界历史进程具体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显然是理解世界近代史的核心问题之一。每当人们站在高耸巍峨、延入天际的长城之上,由衷地感叹古人伟大的同时,往往也会随之产生疑问:“为什么修长城?长城有用吗?修长城是功还是过?”其实,类似的疑问,古人在修筑长城时也曾有所感发,甚至开展激烈讨论。 明初榆林军寨的分布 河套的南缘,是黄沙弥天的毛乌素沙地。毛乌素沙地东南,有一处山,高数十丈,形状远看像一匹骆驼,遥望着广袤的沙漠,因此被称为“驼山”。驼山上下,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榆树,宛如一片海洋。这里榆树这么多,是因为它耐干冷,可以在中度盐碱的土壤中顽强生存,抗风能力强,是我国北方地区普遍生长的一种树木。榆树之外,周边还有松柏、柳树、桑树、槐树等。黄土高原干旱少雨,许多山都少有草木,驼山在黄土高原的*北端,气候*冷,又靠近沙漠,非常干燥,之所以有这样良好的生态,是因为驼山上泉水众多,滋润了树木的生长。 向日葵掩映镇羌堡 南门目前尚存,在其门楼之上是新筑的遏云楼。南门墙体剥离严重,东侧基本已被拆毁,后被居民用现代砖重砌。西侧墙体被辟为院墙,院中房屋、院墙多拆毁墙砖筑成。南门外尚存南瓮城,南瓮城仅存西门与数米长断垣,从斩断部分可看到夯土、砖筑结合的结构。镇羌堡东门位于东西主干道上,已被拆毁,原址处堆积了大量碎砖、瓦砾。镇羌堡东墙保存了完整的夯土结构,墙体非常高厚,中、北段与东瓮城共同形成“之”字形。镇羌堡东瓮城规模较大,是四方形,处于东墙靠北部分,门在南侧,较宽大,尚作为由东部进入堡内北侧的路径。门东侧被居民挖开一洞,用于存贮草料。西侧也有一洞,堆满了杂物。瓮城内种植玉米。

十字路口的长城: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 作者简介

赵现海,男,河南杞县人,1978年7月出生。1996—2005年,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先后获历史学学士、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2012年,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韩国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2007年至今,任职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现为副研究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秘书长。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