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杂志2017年各期汇集,精装上下两册。杂志汇集成书的形式,适于喜欢《读书》的读者收藏或馈赠亲友。
一本富于活力的思想文化评论刊物,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一向引入思想潮流,反映学术界、知识界的各种思考与论争。
坏事变好事-大众文化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本书特色 本书说起来也很老套,无非就是说服读者*终相信一件事:大众文化在*近的30年里,总体发展趋势更复杂、更有益于挑战智...
社会建设视野中的宗教公益慈善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作用的理论,以广东实践个案为例,梳理了各个宗教传统的公益慈善思想和实践传承,分析了...
《热爱生活的一万个理由》内容简介:在民警马拓的眼中,地铁站就像一幅浮世绘。安检员、站务员、商亭里做卷饼的大姐、卖伞的老奶奶
《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内容简介:十位文史领域一线学者 全景式勾勒盛唐文明地图 回望黄金时代的中国与中国人 如果中国历史有一
辽代汉官集团的婚姻与政治 本书特色 由于《辽史》粗疏,辽史相关研究比较薄弱,近年来在辽宁省朝阳、阜新以及内蒙赤峰等地发现较多辽墓,并伴有墓志出土,为研究辽史提供...
史蒂芬.普拉特Stephen R. Platt耶魯大學中國史博士,博士論文獲頒瑟隆.費爾德獎(Theron Rockwell Field Prize)。目前是美...
经济传播学总论 内容简介 经济传播学是应用传播学核心子学科之一,它从经济传播的内容入手,详细分析了经济传播的产生、本质及其策略,同时对经济传播的设置、经济传播者...
重申解构主义 内容简介 《重申解构主义》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系列丛书之一。这一套外国文学名著选取布鲁姆、德曼、特里、德里达、伊瑟尔、费什、詹姆...
MEMO 2018《三联生活周刊》的观察与态度 内容简介《三联生活周刊》从1995年复刊以来,一直以独特的视角、深度的思考和一贯秉持的人文情怀,为读者忠实记录着...
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 内容简介 “污名”之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要归功于戈夫曼。在本书中,戈夫曼将污名定义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具有的某种令人“丢脸”的特征,...
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 内容简介 本书把英国传播理论放到英国思想文化传统的源流中进行考察,以英国文化研究(Britishcultural stu...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新媒体的视域考察国际传播具有的新特征,国际传播应采取的策略以及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重点阐述了在以博客、微博、网络电视、i...
消息卷-中国百年新闻经典 内容简介 丛书系统汇编了从1900-2010年以来,中国近现代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新闻作品。包括消息体裁作品共80篇。这些经典新闻作品,...
交融集 本书特色 关于转型期历史研究的思考——兼与唐德刚、耿云志先生商榷国学与“国学热”——与刘梦溪先生论国学书地方志与文学研究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漫话...
后发展国家的现代性问题 本书特色 本书以文集的形式来向读者递送思想信息的,由于出自不同的手笔,本书中的选文呈现出了迥异的表述方式和话语体系,轻妄地强求它们一律,...
中国社会科学文丛·综合卷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我国*具权威的社科类杂志《中国社会科学》自1980年**期至2003年第6期共24年144期中有关社会科学综合类的...
衙门这碗饭-百家小集9 本书特色 杂文家陈四益作品,包括两组文章:“读与思”,是读书之感;“思与忆”,是对“文革”前后生活片段之忆。 如陈四益所言...
媒介话语的进路 本书特色 本书由全球公认的专家撰写的9篇优秀论文构成,呈现了当前媒介话语的进路。它们将批判性话语分析、文化研究、谈话分析、版面设计分析、新闻广播...
李华伟,男,河南汝州人。2011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宗教学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宗教社会学。
从阶级话语到民族话语:抗战与左翼文学话语转型 本书特色 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以鲜明的革命意识、阶级话语为主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从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