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简帛与古史再建》是多学科交叉的大型科研项目,将古代史、古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等人文学科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起来,对古史再建、先秦典籍的重新认识以及简牍帛书的保护与整理,都有一系列创新性的贡献。
作为项目的终成果,李学勤著的《出土简帛与古史再建》选取了重要若干方面的部分成果,编汇而成。
清华简的整理、研究与保护工作密切结合,是本项目的基点。本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整理方面,即《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至肆辑的释文与注释;二是研究与保护方面,即研究与保护清华简新材料所获得的新成果。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至肆辑,载“书”类文献10篇,“诗”类文献3篇,“易”类文献2篇,“史”类及其他文献6篇,共计21篇,简435枚。其中,除《金滕》《皇门》《祭公》《程寤》(仅一小段)四篇“书”类文献及见於传世文献外,其余17篇皆是前所未见的佚篇,极大地丰富了先秦经史典籍。为了如实反映清华简整理的阶段性成果,本书完全采用了整理报告的释文与注释。各篇分别由专门的责任人撰写,经过多次集体或个别讨论,反覆修改,后由李学勤定稿。
清华筒这四辑新材料,主要是与古史密切相关的“经、史”类书籍,尤其是“书”类典籍以及可与《竹书纪年》媲美的《系年》的发现,对古史再建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本书第二编“清华简与古史探研”,以这些清华简新材料为基础,研究了古史传说、西周、东周时期的一系列重要历史疑难问题,厘清了不少历史事实,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为古史再建奠足了基石。
作为多学科交叉结合的研究,清华简的整理、研究与保护,在文献学、古文字学、文物保护等方面也都硕果累累。《出土简帛与古史再建》第三编“清华简文本、文字与保护”,从文献学、古文字学、简牍保护与形制研究三方面综合论述。文献学上长期存在的种种疑难争端,如古文《尚书》为伪书等等得以证实。古文字学的不少悬案获得解决,辨识出一些前所不识的字。简牍的抢救性保护与简背信息等形制研究,对简牍帛书的保护与整理提供了重要的价值。
“二重证据法”作为基础方法,贯穿本项目研究始终。由於篇幅所限,《出土简帛与古史再建》仅选录了本项目的部分成果。清华简这四辑简文,大多数是先秦经史类佚文,与其他传世典籍一样,作为经典,将为历代所研究,而本项目,即基于清华简的古史再建工作,仅仅是一个开始。
李学勤,男,李学勤,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他长期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注重将文献与考古学、古文字学成果相结合,在甲骨学、青铜器及其铭文、战国文字、简帛学,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等领域,均有重要建树。
时间与传统(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内容简介 《时间与传统》针对新考古学提倡的过程论(即社会文化发展的动力和原因)取向,强调考古学主要应该发挥在重建历史上的作用,新...
红黄蓝: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本书特色 如果没有了颜色,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日落和彩虹都将是灰色的交响曲;没有了颜色,街角小卖部里贩卖的五彩的糖豆会是什么样子...
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历史常识 本书特色 《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历史常识》立足于全球历史观的开阔视野,共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部分,选材涉及政治、经济、...
从紫禁城到故宫-营建.艺术.史事-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从紫禁城到故宫》是在单士元先生1962年编著的《故宫史话》的基础上完善修订的。这本著作涵盖了明清两代王朝...
目录蒙古种族考历史上之民兵与募兵非攻寝兵平议《秦代初平南越考》之商榷论荆轲论李斯论秦二世论魏武帝论沮渠牧犍之死中国文化东
《记住自己是常人:孟子的智慧》内容简介:《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
韧的追求 本书特色 侯外庐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在20世纪众多史学家中,可谓独树一帜,在很多方面自成体系,如他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五卷)对...
清政府为何能从“造反者”转身变为合法的“执政者”?雍正为什么能够打破“自古胡人无百年之国运”的魔咒?曾国藩的出现对晚清政
郑氏规范 本书特色 浦江郑氏家族自南宋初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累世同居十五代,凡360余年。其事迹在《宋史》《元史》《明史》中都被载入《孝义传》。元至正四...
亲历晚清四十五周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 本书特色 李提摩太(timothyrichard)是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人物,也是一个特殊人物。尽管近年来...
世界大历史-文艺复兴 本书特色 它将欧洲由黑暗的中世纪带往现代,它有历史上惊采绝艳的艺术创作,但它究竟如何出现?又如何成为不朽的传奇?本书描绘了文艺复兴时期经济...
《论利理势》内容简介:《论利理势》旨在为人性平反,以脱去“善与恶”的帽子,还它“人性利”的真面目;同时给利“正了名,顺了言
《明代后期《楚辞》接受研究论集(精)》内容简介:明代前期,道学独尊,由于道学家认为屈原行迹有失中庸,因此作为传统经典的《楚
《王安石传》内容简介:作为一位孤独的改革家,在中国历史上,可能没有比王安石更具争议的人了。古往今来对于他的评价有天壤之别,
张翠容:香港资深新闻工作者,曾服务于西方及华文媒体,这包括BBCWorldService和InterPressService,香港经济日报与现代传播等,
吕思勉史学四种 本书特色 本书系“百年国学经典选刊”丛书之一种,收录吕思勉先生关于史学与史籍的四种著述:《历史研究法》《史籍与史学》《中国史籍读法》《文史通义评...
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如同瀑布一样,飞流直下,越来越恶化。春秋时代中国人单纯淳朴;唐
商君书--古典名著白文本 本书特色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4篇,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商君书》的文体多样。议论体有《...
历史的教训 本书特色2014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提出: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
古印度 本书特色 古印度文明拜印度河这条源自雪山、归于大海的河流所赐,较早在哈拉巴拉开了序幕,哈拉巴发达的城市文明为印度文明创造了一个高的起点。在出现了一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