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初学古汉语的读者写的。为了把比较枯燥的古汉语常识介绍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能为更多的读者所接受。作者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来谈古汉语常识,通过一问一答,由易及难,由浅入深,把讨论逐步引向深入。本书汇集了名师几十年古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心得,是一本初学古汉语难得的入门书。
《小书馆》系列丛书,主要收入近代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小书,以文史为主,兼及其他。这些“小而可贵的书”,都是以大手笔写小文章,虽然没有“大书”那般洋洋洒洒的旁征博引,但见肉见骨的精华,令人受益匪浅。它们不因时间而消逝,历久弥新,书香满口,为一般读者可读、可懂、可藏。
n
自首辑出版以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好评,一直居于各大网店图书畅销榜。《文言浅说》获中宣部、中央电视台、中国图书评论协会推选“2015中国好书”,为28种“2015中国好书”之一;《国文趣味》入选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图书;《学诗浅说》入选凤凰网周榜榜首图书、百道好书榜,获共识网2014年度“十佳好书”,入围《新京报》2014年度好书提名;《中国政治二千年》入选百道好书榜。
这本小书是为初学古汉语的青年同志写的。我们设的读者对象是:高中学生和大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同等文化程度的中小学教师和干部,也可以用作自学古汉语的参考。
目前古汉语的教科书和参考书已经不少了。为了避免重复,我们不打算再对古汉语常识做一般的系统的介绍,而是努力使这本小书更加实用一些。也就是说,对于一般书上都已讲到的基本知识,我们只做了一些简要的叙述,而对初学古汉语的青年同志经常产生疑问,但在一般书上却又谈得不多的一些问题,则作为重点来谈。根据我们在高等学校从事古汉语教学的体会,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青年同志的古汉语水平是有帮助的。在这些问题上我们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都是不成熟的,谈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就正于专家和广大读者。
通常人们都觉得古汉语常识比较枯燥。有没有办法把它谈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能为更多的读者所接受呢?我们在这里做了一个尝试: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来谈古汉语常识,通过一问一答,由易及难,由浅入深,把讨论逐步引向深入。这种尝试是否成功,要请广大读者来评判。
本书各讲(**讲除外)后面都附有练习题。做这些练习题时,可能要稍微动动脑筋,如果有条件的话,*好能查阅一些有关的书籍。我们觉得,自己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是学习古汉语的一种基本训练。练习的答案附在全书的*后。本书的前面几节,曾在河南师范大学函授部编辑的《函授通讯》上连载过,得到了河南师范大学许钦承先生的热情鼓励和帮助。在本书出版时,又承周祖谟先生为我们题写了书名,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
1980 年 10 月于北京西郊
多读、多想、多记
陈老师:(稍稍思索了一下)依我看哪,要学好古代汉语,首先就得多读、多想、多记,离开这“三多”,是不可能学好的。
小王:我听爷爷说过,他小时候念私塾就是成天的背。开始,连背的是什么内容都不知道,后来背得多了,就慢慢懂得了一些。
陈老师:是啊,从前私塾里读古文都是这么读的。这就是所谓“置之庄岳之间”的办法。这是《孟子》上的一句话。孟子给人打过一个比喻,他说:要教楚国的小孩子说齐国话,用什么办法呢?zuihao是让他在庄岳(齐国的街名)之间住几年。这样,即使你天天打他,让他说楚国话,他也不说楚国话而说齐国话了。这说的是环境对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再回到先秦时期去生活了,但天天读古书,也就和天天跟古人说话差不多。这样,自然而然地就能学会文言文。——不过,这种办法,显然是一种笨办法。我们今天还有许多其他的科学知识要学,怎么可能整天来背古文呢?而且,语言是一种有规律的东西,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就是人们对于语言规律的总结。我们完全应该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这对我们学习古汉语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学习这些知识仍然要以多读古代的作品作为基础。在这一点上,学古汉语有点和学外语相似:学习外语,一定要学语法,要记单词,但更重要的是多听多说多看。从来没有一个人是光学语法或光背字典就学会了外语的,学古汉语也是如此。
但光是多读还不够,还要多想。我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两个学生,同样地在课堂上学了十来篇古文,而且对这十来篇古文都读得比较熟,能够翻译出来。但其中一个学了以后还能看懂课外的一些古文,另一个就光会这十来篇。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一个是边读边想,一个是只读不想。读古文的时候,囫囵吞枣,只懂大意,不求甚解是不行的,那样往往连大意也会弄错;光记结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是不行的,那样做的结果也往往是一知半解。举例来说,你们还记得蒲松龄的《狼》那篇文章吗?那里面有一句话说:“其一犬坐于前。”你们原来是怎样理解的?
小王:我原来以为是一条狗坐在前面。这就是您所说的不求甚解,结果连大意也弄错了。
小张:我原来也不懂。后来听老师讲了,才知道这句子中的“犬”不是主语,而是名词作状语,“犬坐”就是“像狗那样坐着”。
陈老师:小张说得很对。但我还要追问一句,为什么把这句话理解成“一条狗坐在前面”就一定不可以呢?当然,从上下文看,说的都是狼,没有说狗,这是一条理由。但除此以外,从句子本身看,还有没有理由呢?
陈老师:(两个学生回答不出来。陈老师启发说)如果是“一条狗坐在前面”,那么,前面那个“其”字有什么用呢?
小张:也可以理解成“其中”吧?
陈老师:好,那就让我们来比较一些同样的句式吧。像《庄子·山木》中说,有两只雁,“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苏轼《石钟山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这里的“其”,都是“其中”的意思。在“其一”和“其一二”后面,都没有名词,也没有量词。也就是说,既不说成“其一雁”、“其一二石”,更不说成“其一只”、“其一二块”。这和现代汉语的表达法是很不一样的。了解了这一点,就会知道,“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话,即使不联系上下文,也不应该把“其一犬”连读,而只能理解成“其一(指狼)犬坐于前”。你们看是不是这样呢?
小张:啊,原来是这样。看来,读书真得动脑筋啊!
陈老师:(点点头)对了。用一句古话说,就是要能够“读书得间”。读书时要善于发现其中的问题。有了问题,又通过自己的钻研或请教别人而解决了问题,你就增长了知识。不仅学古汉语是这样,学习别的东西也是这样。
至于多记,那就不用多说了。学习古汉语,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记一些,背一些。要在脑子里装几十篇古文、几十条语法规则、几百个常用词。这就得下苦功了。当然,记忆也有一定的方法,这你们自己可以去总结。
蒋绍愚(1940—),浙江富阳人,guojia级有突出贡献专家,guojia级教学名师。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统稿)、《古汉语词汇纲要》、《唐诗语言研究》、《近代汉语研究概要(修订本)》、《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古代汉语》(合编)等。
李新建(1937—),山东郓城人。毕业于河南大学。后执教于郑州大学,为文学院副教授。其间曾到北京大学俢习古代汉语。数十年来,一直从事古代汉语和汉语词汇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郑州古今》、《成语和谚语》。
白化文文集-古代汉语常识二十讲 本书特色 《白化文文集:古代汉语常识二十讲》的主要内容包括:汉字常识与纠正错别字、工具书的使用、古代汉语的实词、古代汉语的指示代...
寒冬季節,萬木凋零,山河失色,只有夾在書本間的那些樹葉還?人們保留著某種記憶。即便不在冬季,世上還有很多人無暇或無力暢遊山林,那麼,幾片樹葉,也算是一種不俗的饋...
文人名士篇-江山代有才人出 内容简介 五千年的文明,卷轶浩繁,中国文人名士占据了太多太重要的地位。我始终认为,联系着中国一代文人从古至今的文化情结,是那始于春秋...
中国古代神话 本书特色 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撰写的一部全面叙述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专著。全书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帝俊、帝喾和舜,羿和嫦娥的故事...
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中国读本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是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中国读本 目录 **章 古代的丝绸一 丝帛起源二...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 内容简介 佛教文学在中日文化交流中发挥过特殊重要的作用。被中国文学遗忘的文体——愿文,在日本发展成为哀伤的抒情文学,其影响...
我们应有的文化 本书特色 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的真正价值?文化繁荣的源泉何在?现代文化正遭受哪些致命的威胁?在这本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中,史学大师雅克?巴尔赞基...
略读指导举隅-跟大师学语文 本书特色 《略读指导举隅》是叶圣陶、朱自清两位先生合作编写的中学国文教学指导用书。1943年初版印行于四川。略读作为精读的补充,在教...
象州文化概览 本书特色 象州地处广西中部,地理条件优越,素有“桂中粮仓”之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是清代“江南...
语音学教程-(第五版)-(附光盘1张) 本书特色 彼得·赖福吉教授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国际**级语音学专家,《语音学教程(附...
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功能派的形成过程、基本思想和作者本人提出的翻译的忠诚原则。书中还谈到了该理论在译者培养、文学翻译、口...
澳门掌故 本书特色 《澳门掌故》一书集有关澳门的民情风俗、轶闻传说、自然景观、街巷变迁、饮食娱乐、庙宇教堂、诗文名士等知识于一炉。《澳门掌故》是史料,从历史的...
簡單、自由、獨特。充滿個性的紙膠帶,不論是搭配──紙材、鋼珠筆、寫真、橡皮章、布作、生活雜貨,只要巧思一點,就能隨手拼貼幸福時刻。愛上紙膠帶,創作如此自遊自在!...
《贤行润身》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
语言学文集:考证.义理.辞章 内容简介 志任天下之重。中国语言学人应该与整个国家步伐一致,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学,并进而成为主流语言学为自己的大任。此外,孔子...
汉代文化特色及形成 本书特色 ★ 杨树增教授呕心沥血历时七年才完成的宏编巨制,全书分为五编,共三十四章一百零一节,90多万字★ 抓住汉代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有...
汉语红移-多文体书写的汉语文化哲学 本书特色 red shift宇宙学的“红移现象”……词语红移的曹雪芹运动也就是生命又一次青春的运动。红颜,红妆,红笺,红袖…...
江西地方戏 本书特色 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著的《江西地 方戏》是《江西方志文化丛书》分册之一,收录了江 西境域内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与艺术成就较高的28...
华梅谈服饰文化 内容简介 传统服饰观在当代中国人着装意识中,仍然占支配地位,服饰常常是礼仪、礼节、礼貌的直接现实。社会生活中,往往以讲究服饰者为“上等人”,以短...
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青藤狂狷·绍兴卷 本书特色 绍兴是一座黑白两色的城市。黑色是老式台门里昂扬的屋檐,白色是无声伫立的院墙……这些黑白两色,构筑了绍兴的名人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