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山区历险记/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是一部地理科普类图书,讲述了作者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地区考察的经历,描写了乌苏里地区及其原始森林在当时还处于没有遭到破坏和污染的原始状态,展现了一个新奇而陌生的自然世界。《乌苏里山区历险记/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对自然现象观察得细致入微,将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能够满足读者的求知欲望,享受自然的美。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既含有高度价值的科普常识,又有引人入胜的文学描写,是布雷姆(德国著名生物学家、旅行家)和库珀(美国著名作家)的完美结合。——【苏】高尔基拍摄《德尔苏·乌扎拉》,实现了我三十年来的夙愿。——【日】黑泽明
《乌苏里山区历险记/在乌苏里的莽林中》:**章 玻璃沟1902年,有一次我率领侦察队外出执行任务,曾经沿济木河溯流而上。这条河在什科托沃村附近注入乌苏里湾。我的侦察队由六名西伯利亚士兵组成,有四匹驮马。我执行的任务是从军事角度对什科托沃区进行考察,研究大尖山山结的几个山口——四条河流(济木河、麦河、刀毕河和勒富河)的发源地。其次,我还应察看兴凯湖旁边和乌苏里铁路附近所有的小路。这里所说的山脉始于伊曼附近,向南走,与乌苏里江平行,再自北北东走向南南西,从西面的松阿察河和兴凯湖与东面的刀毕河之间穿过。这条山脉再向下延伸,便分为两支:一支走向西南,就是贯穿整个穆拉维约夫一阿穆尔斯基半岛的鲍加塔亚格里瓦山脉;另一支走向南面,与一座高岭即刀毕河和苏昌河之间的分水岭会合。乌苏里湾的湾头叫作麦通港。麦通港过去伸人陆地相当深,这是一目了然的。现在离海约五公里处,能看到陡峭的海蚀崖。塘沟子河河口原来在现今的散湖和二泡子湖,而麦河河口则位于现在铁路线和麦河交叉处以上不远的地方。这片面积为22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是多沼泽的低地,由麦河和塘沟子河的冲积物淤积而成。沼泽地里还留存着一些小湖泊,说明这些是过去*深的地方。这种海退和陆地增长的缓慢过程目前仍在进行。不久,麦通港也会遭到同样的命运。港湾里的水现在已经相当浅了。麦通港西岸由斑岩构成,东岸则由第三纪沉积层构成:麦河河谷里到处是花岗岩和正长岩,而河谷以东则是玄武岩。什科托沃村在济木河右岸,离河口不远。它建于1864年,1868年曾被红胡子放火烧毁,于次年又重建起来。据普尔热瓦尔斯基1870年统计,全村有六户人家,男女共34人。我来到这里时,什科托沃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村庄了。我们在这里住了两天两夜,对这一带进行了考察,并准备远行所需的物资。济木河长30公里,东西流向,右面仅有一条支流——北岔河。当地的居民把北岔河流经的河谷称为“玻璃沟”。这个名称来源于中国猎人的一所碓子房,这所房子的窗户上镶着一小块玻璃。应该说明,当时乌苏里地区一座玻璃厂也没有,所以玻璃在穷乡僻壤特别珍贵。在深山老林里,玻璃是一种特殊的交换单位。用一个空瓶子可以换到面粉、盐、小米,甚至还可以换到毛皮。老住户们说,过去发生殴斗的时候,仇人们都拼命闯进对方的屋子里,把玻璃器皿打碎。因此,中国房子窗户上那一小块玻璃是件奢侈品,也就不足为怪了。它受到当地头一批移民的重视,他们不仅把那所房子和小河叫作“玻璃房子”、“玻璃河”,而且以“玻璃”二字称呼整个这片地方。从什科托沃村沿济木河河谷上行,起初有一条乡村大道,过了诺沃罗西斯科耶村,大道立即变成了小路。顺着这条小路可以走到苏昌河、干沟子河、诺沃涅仁诺村。小路一会儿在河这岸,一会儿又转到河对岸,来回绕了好几次,春汛期间这条路不能通行,原因就在这里。我们清晨从什科托沃村出发,当天到达玻璃沟沟口,并且进了沟。北岔河流向西南西,方向几乎一直不变,仅在离河口不远的地方才转向正西。玻璃沟宽窄不一:窄的地方只有100米,宽的地方有一公里以上。它像乌苏里地区的大多数河谷一样,地势特别平坦。沟两侧的山岭上长满了弯弯曲曲的柞树,山坡很陡。平地与山岭的界线极为明显。这说明,这里曾经发生过严重的剥蚀。河谷原先很深,后来才被河流的冲积物填平。……
阿尔谢尼耶夫(1872—1930),是沙俄军官、俄国地理学会会员、俄国东方学会会员,曾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博物馆馆长,俄国地理学会阿穆尔(黑龙江)分会会长。1895年,他从彼得堡步兵士官学校毕业后,便进入军界供职。1900年,他调到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工作。阿尔谢尼耶夫对地理深感兴趣,又喜欢打猎。上级见他有此兴趣和特长,遂任命他为“狩猎队”队长。名为“狩猎队”,实际上是搜集军事、经济、地理、民族等方面资料的考察队。其主要作品有:《乌苏里山区历险记》《德尔苏·乌扎拉》《1901—1911年乌苏里地区军事地理和军事统计概要》《乌苏里地区的中国人》《穿越原始森林》等。
《假装读过》内容简介:作者具备哲学素养又执著于“邪典”趣味。全书分为七部分:真的不用读完一本书、冷知识为何流行、难以抗拒的
1957刻骨铭心的爱 内容简介 1957年,在人类的良知惨遭贬值的年代里,爱,变得更为神圣。1957年,那些圣洁的爱,那些夫妻、母子、手足之间的爱,男男女女的爱...
蒋路文存(全两册) 内容简介 这个文集称为“文存”,依我看来,可以有两层涵义。一是它并非作者亲手编定,可能有散佚尚未收入的文字;二是,蒋路同志在俄国文学以至外国...
素心笺:琦君散文精品集 本书特色 琦君散文,历四十余年魅力未减,时代和环境的变迁,仿佛奈何不了它们,琦君散文的艺术魅力。是一种还在继续生长着的魅力,如唤着后来者...
《中国美学通史(第6卷·明代卷)》内容简介:《中国美学通史》的第六卷即明代卷。本卷是对明代美学的论述,概括了明代美学的特点与
飞扬与落寞-林语堂的才情人生 内容简介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幽默大师”的孤寂与落寞、山村里走出洋博士等内容。飞扬与落寞-林语堂的才情人生 目录...
禅思哲理卷-唐诗宝鉴 本书特色 《唐诗宝鉴·禅思哲理卷》:《唐诗宝鉴》 (**辑)——经典欣赏六部:鉴古察今卷,主要为咏史、怀古、时事、时评、风俗类等壮志凌云卷...
严歌苓文集 有个女孩叫穗子 本书特色 本书可以从任意一章读起,可以在任何一个结尾处停下,书里藏着萧穗子的十二个故事,或长或短,它们关于爱情、关于父母、关于一只猫...
理想国 × 许子东 ——开讲啦!打开经典、打开民国、打开围墙的“见字如面”,有温度、有深度、有热血、有良知的“开箱之作”。【本书看点】★ 12堂“民国范儿”现代...
Standready,boys.WeattackatdawnThewordpassedinawhisperdownthelonglineofthetrench,...
散文经典--大地的事 本书特色 它不仅是一个写作者,更是真正在大地上栖居的人。陈冠学皈依山林,并不是对“乡”的认同,他要用他的行动,证明人还有另一种生存的状态,...
食指的诗-蓝星诗库-金版 本书特色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生于山东,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插队知青和都市青年中,80年代后逐渐引起诗界重...
潘家园书声 内容简介 《潘家园书声》是由王曾瑜编写,《潘家园书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
中华诗词一日一读(共四册)(口袋书) 本书特色 图书精选了从先秦到明清的优秀、经典古诗词,解读诗词、赏析内涵、拓展链接。图书对诗词的解读做了贴近生活的处理,使之...
长篇小说: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本书特色 乔治·奥威尔*石子丽译的《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的作者以战争亲历者的身份描绘了战争的真实情况 和副产品。他将他...
城乡之间 本书特色 回报者文丛·第二辑。城乡之间 内容简介 本书是小说家孙惠芬的小说自选集,收录了她迄今*具代表性的中短篇作品。《城乡之间》看似平常,这里却蕴含...
话亦有道 本书特色 《话亦有道》:说话·说骂·沉默·真话·废话,52位名家笔下的说话艺术,79篇关于说话的经典记忆。话亦有道 内容简介 编这样一本书,文章的版权...
名家散文典藏:毕淑敏散文 内容简介 毕淑敏的散文是随意的,在这个集子里,还有一些感于人心繁复的文章,也许和毕淑敏这几年在北师大读心理学的硕士博士课程有关。心理学...
我的栖身之所 我的人生目的(英汉双语) 本书特色 每一个清晨,都是一份令人愉快的邀请,要我过一种和大自然一样简朴,也可以说是一样纯真的生活。 梭罗描绘了他在新英...
2011-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全2册) 本书特色 漓江版年选,一年一度的文学盛宴!源自十四年如一日的品质守护!文学走进大学校园,打造高校文学历史。徐尽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