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当代著名哲学家张岱年之兄,同为著名哲学家的张申府先生的一生文集精选。文集由张燕妮女士选编张先生于1919—1985年间所写的八十多篇文章汇编而成 。书中收录先生早期在《新青年》《每周评论》《北平新报》等报刊上发表的代表性作品,建国后回忆周恩来、蔡元培、李大钊、章士钊、罗素等人的文章,以及他的学术生活小传。这些文章有独特的思想内涵,除此之外,还具有文献价值与思想史意义。2.民国时期的主要知识分子,当今学界新发掘的文化遗珠之一。他治学撰文,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任《新青年》编委,撰写了一系列介绍新思想、新科学的文章;国内引介罗素*人。民国时期致力哲思探究,*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罗素思想的学者。书中完整记录作者自己的学术思想轨迹。3. 求学、介入政治的经历典型而奇特,烙有民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印记。书中他切实记录了自己的求学、职业生活。经历奇特,大开大合,带过民国知识分子的典型轨迹:早年他求学读书,先入北大预科班,后改名提前报考哲学系,*后又转入哲学,与众多文化名人往来,李大钊、章士钊、陈独秀等。北大数学系—巴黎求学—回国执教……4.中共创党人之一,周恩来、朱德的入党介绍人,抗战时期著名的爱国人士。出入于学术与政治之间,在治学的同时,以社会政治运动和爱国救国为抱负。5.著名哲学学者方克立先生将为本书撰写序言,向学界推广本书。
《我相信中国》是哲学家张申府先生的精选集:收入了先生1919—1985年间发表的政论杂著、学术译述、散文随笔;囊括了其在《新青年》《每周评论》《北平新报》等报刊上发表的代表性作品以及建国后回忆周恩来、蔡元培、李大钊、章士钊、罗素等人的文章和他的学术生活小传。 本书由作者的女儿张燕妮选编,分为“今日共产党之真谛何在”“我的哲学中心点——具体相对论”“实与理性”“论中国化”“我们为什么革命”“我的教育、职业、活动”六个专题,精选他在哲学、政治、社会、文化和人生方面的代表文章。同时,书中收录了多幅作品手稿及历史照片,系首次公开发表。 本书较全面地呈现了张申府先生的学术思想与人生历程,堪称其一生论著的精要读本。
◎ 这些年来中国有一个zui要不得的风气,便是己国的轻视。至少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总把中国的文明看得一钱不值。只一提起“中国的”来,他便表示不屑的样子……
我是相信中国的。我有时简直迷信中国。我并不说中国一切都是好的。但我相信中国有其过人的长处。我相信对于文化,中国有其特殊的贡献。我更相信,中国有其可以立国处,有其特别值得立国处。
——《我相信中国》
◎ 记得这一年的8月,我收到陈独秀的一封信,内容主要是讲建党的事。信中说:建党的事在北京只有李大钊和你两个人可以谈。陈独秀所以这样讲,我理解一是陈独秀曾任北大文科学长,了解情况,认识的人也多,但有些人不搞政治,不宜于谈此事,况且建党一事又是秘密进行的;二是陈独秀在北大时,和大钊、我接触较多。那时,李大钊任图书馆主任,我除了教书,也在图书馆做点事情。陈独秀常出入李大钊的办公室,这样,我们三人经常见面,聚在一起谈论时事,交换看法,彼此的观点许多是一致的。陈独秀主办《新青年》,大钊和我经常投稿。191 8年底,我们又一起创办了《每周评论》,工作接触多,关系也很密切。陈独秀在信中还就党的名称与我们商议:是叫共产党,还是叫社会党,希望听昕我们的意见。当时我们还很幼稚,虽然认为名以“共产党’’为zui好,但又不敢作zui后决定,后来魏金斯基说:还是叫共产党。我们都同意了。
——《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情况的回忆》
◎ 这样的启蒙运动,就如同每天的黎明,本是时常可有的。大凡一个社会,与异文明有了接触,发展到相当的程度,要打破智愚的悬隔,而走进一个更高的阶段,于是一方要扫除旧渣滓旧束缚,一方要散播新知识新思想,在这个时期,便可以有启蒙运动的发生。例如中国五四时期的文化运动,所以被称为启蒙运动,就是因为当时有些这样的情形。
——《启蒙运动的过去和现在》
◎ 我出生时祖父已经亡故,幼时我们住在一所小四合院中,祖母住正房,当时父母还只有我一个儿子,住在西厢房里,东厢房原存放一些什物,后来七叔住了进去。到我十几岁以后,又添了两个妹妹和崇年、岱年两个弟弟,还有一个七岁早殇的小弟。
我到七八岁时,父亲开始教我识字。因我是长子,父亲对我属望甚高,执教颇严。有次一个字我总是记不住,父亲生气打了我,我的前额一下子磕在炕桌上,流了很多血,哭了起来。为此祖母很是埋怨父亲:“怎么能这样管孩子,碰瞎了眼怎么办?”过了好长时间,前额才好,但直到现在,左眉上仍留下一个疤。
10岁时,我开始跟表叔念书。这位表叔姓陈,是我家的账房先生。两年后,家里请了一位先生来教家塾,教的是礼记易读一类的书,同族的几个兄弟和侄子,也来一同受教,但他们很不用功。
—— 《家世和幼年生活》
◎ 在顺天高中学习的三年中,我开始有了一些排满革命的思想,这不能不说是受了同学朱羲胄和郭仁林的影响。朱是我的同班同学,湖北人,诗和古文都做得很好,后来曾受学于古文大师、名译家林纾(琴南)门下。他在解放后曾任国务院参事,现已逝世多年了。郭仁林字晓峰,原名人麟,河北乐亭人,是我平生挚友之一。他天赋甚高,才智超群,是个绝顶聪明的入,可惜才人寿天,40岁就去世了。郭和李大钊有同乡之谊,后来我同大钊结识,就是他介绍的。
当时同校学习的,还有梁漱溟、汤用彤等人,但因为不同班,平时便没有交往。
——《进入新式学堂》
◎ 1913年,我在北京高等师范学堂附属中学班读书。秋天,跳班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当时的北大设文、法、理、工科和预科,本科设在地安门的马神庙,预科设在北河沿的清代译学馆旧址。
我在第二类预科上了一年,觉得并不太吃力,便想去考本科,可是北大的理工科有严格的规定:凡报考本科者,必须有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的文凭。初期读文科的人并不太多,因此报考文科只要求同等学历,并不注重文凭。我升学心切,暑假改了一个名字,考上了文科。
北大文科分哲学、历史、国文学、英文学四个学门(后改称为系),我上了哲学门。照北大原定的计划,哲学门分为中国哲学、西洋哲学、印度哲学三类,但这个计划并未实现,只是混合设立一个哲学门。我虽然人了哲学门,却一心不忘数学。那时,我见知于数学系主任兼代理学长冯祖荀先生,在哲学门不到两个月,又转入了数学门。
——《回想北大当年》
张申府(1893—1986)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著名哲学家。 20世纪初,他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任《新青年》编委,撰写了一系列介绍新思想、新科学的文章。1920年,他参入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工作,是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入党介绍人。他是中共旅欧总支部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1923年底回国后,参加了黄埔军校的筹建工作, 是中共从事军事工作最早的党员之一。 在参加社会活动之外,他积极引介新思想。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率先将罗曼·罗兰、罗素等西方著名思想家译介到中国。 他一生发表了大量关于哲学、政治、社会、人生的文章,这不仅对当时社会进步思想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后人研究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本書著重在早期中文報刊(Chinese language press),內容大多涉及《申報》、發行《申報》的公司,以及初期數十年間總綰公司營運的美查(Ernes...
唐人的诗歌理论 本书特色 本书从5个方面阐述了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深远影响,具体内容包括唐人诗歌理论发展的社会渊源、唐人诗歌理论发展的思想基础、唐人诗歌...
天津的园林古迹 本书特色 2004年12月23日是天津设卫筑城600年的纪念日。这对居住在这座城市和曾经客居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具有极大的探求魅力,即使曾到此一游...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典藏版) 本书特色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典藏版)》作者杨树达先生以“礼俗”为研究的对象,原意当包括礼仪制度与民间风俗,而其中的礼仪...
參觀畫展,常有無所適從的失落感?現在你可以拋開焦慮,像解謎一樣愉快欣賞繪畫。國內藝術史學者【專業審訂】.藝術工作者【共同推薦】最有趣的美術鑑賞入門書有沒有過走進...
草根湖南-湖南民族民间文化解读 本书特色 《草根湖南:湖南民族民间文化解读》是文化部艺术科学研究项目。草根湖南-湖南民族民间文化解读 内容简介 简介《草根湖南:...
民国的那些先生 本书特色推荐阅读: 《季羡林手稿精编:传统文化与国学》丛书共为四册,分别为《传统文化之美》《民国的那些先生》《已逝去的年代》和《...
刘然熙,冷静与热情之间的个人特质。喜爱设计与创意。目前为自由译者。译有《北欧·家的私设计》《巴黎漂亮女人的秘密》《伦敦女生的房间》。现居日本东京。
越地学术思想论 本书特色 《越地学术思想论》这部论著分析了越地经史之学的源流及成就,越地学者的治经传统,即从“经即史”到“六经皆史”的经史观。 书中包括了:越地...
《给少年的中国地理书·江西》内容简介:这是一片自然又传统的土地,航拍中国的镜头,将带你从庐山开始,参观名人栖居的西式别墅;
传统文化研究-第19辑 本书特色 文化自知、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样一条对文化发展的思考路径,都是在文化自觉的理念引导下层层推进的。自觉——自知——自信——自强...
陈宗懋,我国茶业界的第一位工程院院士。
“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经典”不仅构成民族之传统,而且提供给全人类以无限...
语法理论 内容简介 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语言学家们对汉语语法的研究已经有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不但编有许多汉语语法教材之类的书籍,同时也就某些汉语语法的理论...
中国语言学集刊-(第二卷 第二期)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从〈切韵〉的结构论拟测中古音系介音及元音的原则》、《汉语偏正短语的历时变化》等论文。中国语言学集刊-(...
《读书杂志》词法观念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从汉语语法学史的角度,以现代语法学理论为主要依据,全面分析王念孙《读书杂志》中所表现的词性、词功能、构词、词语组合等词法...
中国文化元典与要义-(上下册)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元典与要义(套装共2册)》分9个门类讲疏中国文化元典的30部伟大著作,解诠中国文化的100个关键词,在“伟...
甲骨文字典 内容简介 《甲骨文字典》是一部简明的甲骨文专用工具书。2009年作为重点图书列入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计划。为了把这部字典编好,出版社专门成立了项目...
移植与本土化-大洋洲文明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世界文明之路丛书》之一。大洋洲孤悬于南太平洋.其居民主要由当地土著人与以欧洲白种人为主体的移民组成。近代以来.西...
《大国制造:中国制造的基因优势与未来变革》内容简介: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竞争优势究竟从何而来?有不少持负面观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