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颇有争议的复杂概念。在清末以前,古人不必使用这一概念。在国势日颓、民族危亡之时,流亡在日本的志士仁人开始利用日本人的这一名词,表述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章太炎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
《湖北国学大师评传丛书:刘永济评传》:(一)刘永济何以与《学衡》结缘在刘永济的学术生涯中,《学衡》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平台:他正式迈入学术圈子,正是始于为《学衡》杂志撰稿。一方面,与吴芳吉等人一样,刘永济是作为吴宓、梅光迪“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①加盟《学衡》的;另一方面,与好友陈寅恪相似,刘永济也符合“情趣相投的撰稿人”这一标准,是因“学术思想、文化观念与《学衡》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趋同,赞成《学衡》的宗旨和主张”②而结缘的那一批作者。梅光迪(1890-1945)是民国年间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以不屈不挠地与胡适等人论争而知名。他字迪生、觐庄,安徽宣城人。1911年赴美留学,先在西北大学,后到哈佛大学攻读文学。1920年回国任南开大学英文系主任。1921年任东南大学洋文系主任。1924年去美国讲学。1927年回国后任中央大学代理文学院院长。后又去美国哈佛大学担任教职。1936年任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副院长兼外国文学系主任。1939年文理学院分开,任文学院院长。1945年在贵阳去世。作为胡适的老朋友和老对手,胡适在《四十自述》-书的附录部分用较大篇幅回顾了两人学术立场和文化立场的歧异及其剧烈论争。据胡适回忆,1915年夏,“这时候我已承认白话是活文字,古文是半死的文字。那个夏天,任叔永(鸿隽),梅觐庄(光迪),杨杏佛(铨),唐擘黄(钺)都在绮色佳(Ithaca),我们常常讨论中国文学的问题。从中国文字问题转到中国文学问题,这是一个大转变。这一班人中,*守旧的是梅觐庄,他绝对不承认中国古文是半死或全死的文字。因为他的反驳,我不能不细细想过我自己的立场。他越驳越守旧,我倒渐渐变的更激烈了。我那时常提到中国文学必须经过一场革命:‘文学革命’的口号,就是那个夏天我们乱谈出来的。”①“1916年,我们的争辩*激烈,也*有效果”②。胡适和梅光迪,其文化立场的分歧,在剧烈的论辩中越来越大,1919年前后两个针锋相对的文化壁垒由此形成:一个成了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一个成为文化保守主义的领军人物。梅光迪对胡适的“声势煊赫,不可一世”满怀忧虑和不平,决意“招兵买马”,“到处搜求人才,联合同志,拟回国对胡适作一全盘之大战”③。梅光迪与吴宓因而走到了一起。1918年8月初,梅光迪与吴宓“屡次作竟日谈”,“梅君慷慨流涕,极言我中国文化之可宝贵,历代圣贤、儒者思想之高深,中国旧礼俗、旧制度之优点,今彼胡适等所言所行之可痛恨。昔伍员自诩‘我能覆楚’,申包胥日:‘我必复之’。我辈今者但当勉为中国文化之申包胥而已。云云。宓十分感动,即表示:宓当勉力追随,愿效驰驱,如诸葛武侯之对刘先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④。在吴宓的日记中,他视梅光迪为刘备,而自比为诸葛亮,誓言以保卫中国的文化传统为毕生事业。梅光迪则立志效法历史上的申包胥。申包胥一向以无所畏惧地捍卫价值理想而著称:伍员与申包胥,之所以成了不共戴天的对头,个人恩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价值理想的对立。梅光迪与胡适之间的裂痕正可作如是观。事实上,这种逆新文化运动之主潮,“勉为中国文化之申包胥”的悲壮情结,也是我们理解……
《中国信托行业研究报告(2020)》内容简介:本书通过三个部分为读者呈现信托行业在2019年的发展历程:第一部分“行业年度报告”是
我心中的耀邦 本书特色 《我心中的耀邦》由胡德华编,书中收入了温家宝、曾庆红、聂荣臻、张爱萍、田纪云、胡启立、费孝通、于光远等20多位作者追忆胡耀邦的文章,包括...
邓小平与卓琳(平) 本书特色 邓林:我爸爸是职业革命家。他很内向,不会用什么言词表露自己的情感。他考虑问题很实在,很客观。我妈妈恰恰相反,是一个很外向的人,“小...
萧红印象-影像 本书特色 今年,距萧红诞生恰好一百周年。在中国这块为她所深爱着的土地上,萧红仅仅生活了三十一个年头。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了追求爱与自由,这位年轻女...
布罗茨基传 目录 致中国读者序言关于天赋布罗茨基的世界:事先提出的几点看法诗歌的益处对于诗人的生平进行描述是可能的吗?**章彼得堡人布罗茨基的故乡双亲*初的印象...
王必成故事 本书特色 康亮和田遐编著的《王必成故事》内容包括:1.虎气少年;2.交通队长;3.血染战衣;4.转战巴山蜀水;5.踏上长征路;6.茅山烽火;7.“王...
过去约翰.罗斯金自传 本书特色 约翰·罗斯金,英国作家和美术评论家。他对社会的评论使他被视为道德领路人或预言家。其著作《留给这个后来者》曾对甘地产生过影响。他先...
副司令马科斯,墨西哥印第安原住民运动——萨帕塔运动的领袖,人称“格瓦拉第二”。本书是由马科斯的公报、信函集结而成,是全球
一片冰心在玉壶-叶笃庄回忆录 本书特色叶笃庄先生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农史学家、民主人士,译有《物种起源》、《达尔文进化论全集》等。他的一生起伏跌宕,出生...
此生注定爱就是痛-萧红别传 本书特色 一个天才女作家漂泊流离的生活与情感一代绝世才女对爱、温暖与自由的渴望与追寻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一朵盛开了半世的玫瑰为...
墓后回忆录(上中下) 本书特色 本书追忆了作者的童年时代,流亡国外的生活情况,叙写了拿破仑的传奇生涯,阐释了法兰西帝国的成功和失败,总结了作者的政治生涯与文学生...
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与志业 本书特色 殷海光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继承五四的精神和传统,一生为追求真...
论李伯祥的相声艺术 本书特色 李伯祥先生1938年出生于天津,5岁随父亲李洁尘学艺,6岁即登台演出。先后在济南、南京边学习边演出。他聆听了众多的相声名家,由于他...
川上贞奴-日本最著名的艺伎 本书特色 著名画家毕加索画过她的像,普契尼创作的不朽人物《蝴蝶夫人》是以她为模特塑造的;她是一位轰动性人物,她是歌妓,也是国际巨星,...
约翰·D.洛克菲勒,是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饱受争议的商人,与依靠机遇成功的美国富豪相比,他更多是凭借自己精明而富有远见的魄力
上学记-(修订版) 内容简介 旧社会没有标准教科书,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各个老师教的不一样,各个学校也不同,有很大的自由度。我觉得这有一个*大的好处:教师可以...
《医学的无奈与生命的尊严》内容简介:医学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万能的,难免有缺陷的。药物在摧毁疾病的同时也可能给人类酿成
荣格自传 本书特色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是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83岁时写的自传,包含了他青少年时代的经历、成年后的见闻、自身所...
在咖啡馆遇到柏拉图 本书特色 在《在咖啡馆遇见柏拉图》的这场虚构对话中,柏拉图应邀代表自己发表言论。书中的对话尽量不使用文学技巧,以避开那些被人们太常与柏拉图联...
成吉思汗传 内容简介 本传记全面展现了成吉思汗这位有世界影响的伟大人物的风采。对其功过是非,尤其是褒贬不一的“西征”,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探讨,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