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食、色,性也。”《礼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性都是基本需要,是本性,所以我们不能回避它,也不应该回避它,更不能谈性色变。性科学已建立三十多年,但人们对其又了解多少,对性的态度又改变多少,“性福”生活是否实现、差距还有多远,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有无改观?……很多问题值得深思。刘达临教授研究社会学与性科学三十余载,已85岁高龄,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涌现的*代至今还活动在性学舞台上的性学家,也是*受到国际赞誉的中国性学家,他曾经四次被授予国际大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引导中国走向幸福的21世纪的六个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亚洲性学*人” “中国的金赛博士”。他立足科学认知的角度,总结了个人的思想观点,并不偏不倚地指出了当前性学研究的发力点和立足点,为我国性学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度。
刘达临教授提出了“性文明”的内涵,大力提倡性应该是自由与控制相结合,要“发乎情,止乎礼”;他通过了对全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的总结阐述了中国当代性文化的状况,又通过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挖掘了中国古代性文化的根源与特点;他对爱情和婚姻的未来作了预测,还对目前社会生活中的性问题作了分析,又对中国今后的性学研究提出了建议与希望。这些理论观点很有民族性、历史性与代表性,对我国今后的性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稿的中心思想是怎样认识与促进性文明,这也是刘达临教授毕生的奋斗目标。特别是*后一部分,刘达临教授以他研究性学三十多年的经验、教训与各种体会,提出了当前的性学研究方针与重点应该改变,作为一个性学家应该警惕一些什么问题,这是作为老一代的性学家留给后继者的*好礼品。书稿有现实性也有预测性,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起来了,在性学发展的长河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性文化”与“性文明”在性学研究中,人们经常使用“性文化”与“性文明”这两个词,有时甚至把它们等同起来,混淆到一起,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文化”一词有多种解释,我认为*简单明了的说法是:文化是人类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与改造。所谓“周围事物”是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以至无涯。对原始人来说,不过是太阳、月亮、山山水水、动物植物、吃饭、性交、生孩子;对现代人来说,“周围事物”甚至包括了世界万物与宇宙天体。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要认识它们、改造它们,这是和一切动物本质的区别;动物是没有思考的,它们只能利用环境、适应环境,而不能认识事物、改造事物,所以“文化”一词只是对人类而言的,从来没有“动物也有文化”一说。我们常说“性文化”,就是指自有人类以来,对性的认识(如性观念、性理论)和改造(如性技巧、性工具、易性、增强性功能等)。文化既然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改造,那就一定包括正面与负面、正确与错误两个方面,不能说只有正确的认识与行为才是文化。譬如古人崇拜性、提倡女子“从一而终”也是一种文化(或曰文化发展过程),卖淫嫖娼也是文化(雅称为“青楼文化”),日本的武士道又是一种文化,泰国的人妖也是一种文化,不过都带有负面性而已。我们研究文化,对其中正面与负面的内容都要研究,比较它们、鉴别它们,才能找出正确的发展方向。中华性文化博物馆创办初期,有个官员前来参观,看到馆内还陈列了一些古代妓院用具,皱着眉头说:“你们怎么还展出这些东西?”我回了他一句:“在北京的博物馆里还展出了日本侵略军的步枪和大炮呢!这都是文化。”“文明”一词和“文化”就不同了,文明的内容都是正面的,那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把这些精华集中起来作为人类进步、世界发展的方向。把“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加以明确区分是很重要的,对于文化,要兼收并蓄,不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要研究,以其中的精华建立现代文明,并了解与摒弃各种文化中的糟粕,不要重蹈覆辙。中国现代的性学家们通过社会调查、分析探讨,了解中国与世界的现代性文化;有的学者也通过挖掘历史、搜集文物、建立博物馆等方式研究中国与世界的古代性文化,这些都是为了建立与推动中国现代的性文明。现在“性文明”一词已被广泛使用,但是它的具体内容却少有人提及,似乎有些空洞。在性方面怎样才算是文明呢?我的看法是,对“性文明”一词的具体内涵,可以用“健康的自由,合理的控制”两句话来表述。“健康的自由”的含义是:性是一件非常自然、正常的事情,应该开放,个人要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健康”。所谓“健康”,就是至少不要伤害他人与社会。“合理的控制”的含义是:性的自由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恣意而为的,有些性行为是不可以做的,因为人类的性除了自然性以外,还有它的社会性,必须受到社会道德、法律、知识与习俗的控制。过马路都要受红绿灯的控制,更何况是性呢!人的一切行为都要受社会的控制,不过控制要“合理”,“合理”的标准就是符合人性的健康发展,也不能伤害他人与社会。对于怎样控制才算合理,这是需要不断研究与改进的,它们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道德观念要不断改革,法律要不断修改,知识要不断追求,还要不断地移风易俗。可见,“性文明”总归应该是自由与控制、权利与义务、快乐与责任等两个方面的结合,既要反对性压迫、性禁锢,又不能走向没有底线的自由。这应该是全人类都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对性的自由与性的控制的理解与做法有所不同而已。现代的中国人对性应该自由到什么程度,又要怎么控制呢?怎么做才*符合现代中国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呢?这是我们中国性学家的重要研究任务。……
刘达临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中华性文化博物馆创始人,著名社会学家、性学家。曾在国内举办第一个向社会公开的性学系列讲座,举办第一个性教育骨干培训班,建立第一个性学术团体,出版第一部《性社会学》,创办第一份性学刊物《性教育》,组织了迄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性调查——“全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承办了首届国际性学研讨会,创建国内第一个性文化博物馆,也是国内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社会学家。出版著作140余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俄、法、韩等文字,曾四次获得国际大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引导中国走向幸福的21世纪的六个代表人物”之一。
《新潮职业》内容简介:做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假如你正面临迷茫,更要在别人的事业里,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为此,我们
《大德意志师(上)》是一部活生生的“二战”时期的德国陆军从起步到巅峰,最后步入毁灭的历史写照。大德意志师可以说是德国军队的
《资治通鉴.唐纪》勘误 内容简介 司马光是一位有成就的史学家,他的《资治通鉴》一书在历史编纂学上曾起过巨大的影响,这种成就主要因为他在纂修这部大书上,收集了大量...
“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 内容简介 在侵华战争中,大多数日本“文学家”积极“协力”侵华战争,形成了一支以笔为枪的特殊部队——“笔部队”...
洛阳出土墓志目录续编 本书特色 《洛阳出土墓志目录续编》收录见于近几年著录的洛阳出土墓志1785方,按照墓主葬年时间先后编排,涉及东汉至民国18个历史时期,其中...
(精)毒枪手:慕尼黑的秘密间谍 本书特色 高潮迭起,让人沉迷的阅读体验。——《旁观者报》(Spectator)让人想起经典的间谍惊悚片。当今研究俄罗斯和冷战历史...
从19世纪下半叶第三帝国的起源到它灾难性的毁灭,菲舍尔成功地对第三帝国进行了有条不紊的分析。这是一个十年计划的结果,并且
在过去十多年中,资本主义全球化伴随着对文明身份的重新强调,再一次把经久不衰的文明和历史议题凸显出来。《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
《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全3册)》内容简介:一部经典之作! 从19世纪开始,人类现代史即将拉开序幕。这是一个重大政治理念汇聚的
三国人物风云榜 本书特色 《全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企业行政管理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企业管理信息化》为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材。三国人物风云榜 内容简介 ...
青铜兵器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2005年1月一版一印,品相完好,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青铜兵器“上承石兵,下启铁兵,”是人类古老文明的代表之一★ 《青铜兵...
三国两晋史 本书特色 这本《中国大百科?名家文库:三国两晋史》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点:内容权威、通俗、易懂本书作者田余庆、周一良都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北大教授。都是...
1840年-1911年-晚清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绘-青少版 本书特色 《晚清故事(1840年—1911年)》为《中国历史故事绘》系列丛书之一。该书根据...
南方古族论稿 本书特色《南方古族论稿》是研究西南民族里的**读物。本书是蒙默先生数十年民族史研究的结晶。作者不仅有深厚的家学渊源,还接受了西方人类学、社会学先进...
老照片-第一O九辑 本书特色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
东线-莫斯科的秋与冬 本书特色 《东线》系列丛书,由著名军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写。它全面而详细地讲述了二战中苏德战争的整个过程。全书以丰富的地图、表格和图片资料,...
《精准护肤:科学原理与实践》内容简介:本书精准医学和皮肤学相关技术快速提高,、国际化妆品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对精准、靶向的技
教你欣赏史记名篇-成长的书香 本书特色 《史记》是我国享誉中外的史学名著,名列二十四史之首,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
吕思勉学术文集 本书特色 “思勉文库”系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科部分著名学者的著作选辑,文库的选编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主持。收入“思勉文库”的著作尽管研...
★潜力无穷的作者。对于喜爱伊恩•麦克尤恩的人来说,本书就是你的最佳选择。——英国权威出版期刊《书商》★一本会让人终生难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