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食、色,性也。”《礼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性都是基本需要,是本性,所以我们不能回避它,也不应该回避它,更不能谈性色变。性科学已建立三十多年,但人们对其又了解多少,对性的态度又改变多少,“性福”生活是否实现、差距还有多远,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有无改观?……很多问题值得深思。刘达临教授研究社会学与性科学三十余载,已85岁高龄,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涌现的*代至今还活动在性学舞台上的性学家,也是*受到国际赞誉的中国性学家,他曾经四次被授予国际大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引导中国走向幸福的21世纪的六个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亚洲性学*人” “中国的金赛博士”。他立足科学认知的角度,总结了个人的思想观点,并不偏不倚地指出了当前性学研究的发力点和立足点,为我国性学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度。
刘达临教授提出了“性文明”的内涵,大力提倡性应该是自由与控制相结合,要“发乎情,止乎礼”;他通过了对全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的总结阐述了中国当代性文化的状况,又通过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挖掘了中国古代性文化的根源与特点;他对爱情和婚姻的未来作了预测,还对目前社会生活中的性问题作了分析,又对中国今后的性学研究提出了建议与希望。这些理论观点很有民族性、历史性与代表性,对我国今后的性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稿的中心思想是怎样认识与促进性文明,这也是刘达临教授毕生的奋斗目标。特别是*后一部分,刘达临教授以他研究性学三十多年的经验、教训与各种体会,提出了当前的性学研究方针与重点应该改变,作为一个性学家应该警惕一些什么问题,这是作为老一代的性学家留给后继者的*好礼品。书稿有现实性也有预测性,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起来了,在性学发展的长河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性文化”与“性文明”在性学研究中,人们经常使用“性文化”与“性文明”这两个词,有时甚至把它们等同起来,混淆到一起,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文化”一词有多种解释,我认为*简单明了的说法是:文化是人类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与改造。所谓“周围事物”是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以至无涯。对原始人来说,不过是太阳、月亮、山山水水、动物植物、吃饭、性交、生孩子;对现代人来说,“周围事物”甚至包括了世界万物与宇宙天体。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要认识它们、改造它们,这是和一切动物本质的区别;动物是没有思考的,它们只能利用环境、适应环境,而不能认识事物、改造事物,所以“文化”一词只是对人类而言的,从来没有“动物也有文化”一说。我们常说“性文化”,就是指自有人类以来,对性的认识(如性观念、性理论)和改造(如性技巧、性工具、易性、增强性功能等)。文化既然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改造,那就一定包括正面与负面、正确与错误两个方面,不能说只有正确的认识与行为才是文化。譬如古人崇拜性、提倡女子“从一而终”也是一种文化(或曰文化发展过程),卖淫嫖娼也是文化(雅称为“青楼文化”),日本的武士道又是一种文化,泰国的人妖也是一种文化,不过都带有负面性而已。我们研究文化,对其中正面与负面的内容都要研究,比较它们、鉴别它们,才能找出正确的发展方向。中华性文化博物馆创办初期,有个官员前来参观,看到馆内还陈列了一些古代妓院用具,皱着眉头说:“你们怎么还展出这些东西?”我回了他一句:“在北京的博物馆里还展出了日本侵略军的步枪和大炮呢!这都是文化。”“文明”一词和“文化”就不同了,文明的内容都是正面的,那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把这些精华集中起来作为人类进步、世界发展的方向。把“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加以明确区分是很重要的,对于文化,要兼收并蓄,不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要研究,以其中的精华建立现代文明,并了解与摒弃各种文化中的糟粕,不要重蹈覆辙。中国现代的性学家们通过社会调查、分析探讨,了解中国与世界的现代性文化;有的学者也通过挖掘历史、搜集文物、建立博物馆等方式研究中国与世界的古代性文化,这些都是为了建立与推动中国现代的性文明。现在“性文明”一词已被广泛使用,但是它的具体内容却少有人提及,似乎有些空洞。在性方面怎样才算是文明呢?我的看法是,对“性文明”一词的具体内涵,可以用“健康的自由,合理的控制”两句话来表述。“健康的自由”的含义是:性是一件非常自然、正常的事情,应该开放,个人要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健康”。所谓“健康”,就是至少不要伤害他人与社会。“合理的控制”的含义是:性的自由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恣意而为的,有些性行为是不可以做的,因为人类的性除了自然性以外,还有它的社会性,必须受到社会道德、法律、知识与习俗的控制。过马路都要受红绿灯的控制,更何况是性呢!人的一切行为都要受社会的控制,不过控制要“合理”,“合理”的标准就是符合人性的健康发展,也不能伤害他人与社会。对于怎样控制才算合理,这是需要不断研究与改进的,它们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道德观念要不断改革,法律要不断修改,知识要不断追求,还要不断地移风易俗。可见,“性文明”总归应该是自由与控制、权利与义务、快乐与责任等两个方面的结合,既要反对性压迫、性禁锢,又不能走向没有底线的自由。这应该是全人类都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对性的自由与性的控制的理解与做法有所不同而已。现代的中国人对性应该自由到什么程度,又要怎么控制呢?怎么做才*符合现代中国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呢?这是我们中国性学家的重要研究任务。……
刘达临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中华性文化博物馆创始人,著名社会学家、性学家。曾在国内举办第一个向社会公开的性学系列讲座,举办第一个性教育骨干培训班,建立第一个性学术团体,出版第一部《性社会学》,创办第一份性学刊物《性教育》,组织了迄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性调查——“全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承办了首届国际性学研讨会,创建国内第一个性文化博物馆,也是国内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社会学家。出版著作140余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俄、法、韩等文字,曾四次获得国际大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引导中国走向幸福的21世纪的六个代表人物”之一。
《政治学的邀请》是萨瓦特尔邀请三部曲之政治篇,认为政治是一种公民意识的自觉召唤,呼吁读者勇于认识政治、介入政治,虽然我们
中国历代战争之两宋烽烟-军事地图本 本书特色本书通过对北宋、南宋时期十场典型战争的历史再现,真实还原两宋年间战争场景的波澜壮阔——四攻太原,雍熙北伐,澶渊之役,...
《传染病与文明》内容简介:★所谓共生,并不是理想的适应,而是一种绝不舒服的妥协 ★日本传染病专家山本太郎,讲述人类历史与传染
历史认识的科学性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科技思想研究文库》中的一部,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探讨中国传统史学中历史认识的科学思想,依次论述先秦、两汉、隋唐和宋明清等...
《革命逸史》是冯自由根据香港《中国日报》及他自己多年笔记、往来书信、稽勋局调查表册等编写的,所记载的都是最有根据、最有价
天津史志研究文集/天津地方志资料丛书 本书特色 《天津史志研究文集》收录了:卞老1948年至2007年发表的关于天津史志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内容涉及天津历...
中国近代史(精装典藏无删节本)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中国近代化为线索,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没有枯燥的考据...
谜一般的七支刀-五世纪的东亚与日本 本书特色 石上神宫收藏着一把历史悠久的宝刀——七支刀。传说,七支刀是三世纪中叶由百济肖古王进献给日本神功皇后的,与汉委奴国王...
《平凡与不平凡——浙江防疫抗疫一线故事》内容简介:52个故事,52次由平凡走向不凡,温度呈现“战疫”时期所有的“平凡与不凡”。
《易中天中华史:风流南宋》内容简介:靖康耻,风波狱;临安风,崖山雨。命运多舛、半壁江山的南宋,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亿级人口的
中文经典100句:史记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分我一杯羹、天命不可违、人死不能复生、知臣莫如君、在德不在鼎、众人皆醉我独醒等100个经典名句。中文经典100句:史记...
回忆我的父亲刘鸿生-百年中国记忆 本书特色 刘鸿生(1888—1956),我国名的爱国实业家。他以经销英商开滦公司的煤炭起家,但始终抱着实业救国的强烈愿望。一次...
讲解麦积山 内容简介 《讲解麦积山/中国石窟系列丛书》是一部讲解被誉为“东方雕塑馆”之称的天水麦积山石窟的普及性读本。作品以轻松的笔调结合优美的配图,将麦积山石...
中国史纲-国民经典文库 本书特色 张荫麟所著的《中国史纲(精)/国民经典文库》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对东汉前的中国史实作了较为严格的选择和取舍,把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玩...
希罗多德历史-(全二册) 本书特色 《希罗多德历史(套装全两册 汉译名著本)》是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学家希罗多德所撰述的记述公元前六至五世纪波斯帝国和希腊诸城...
本书是有关鄂东南地域文化的考察与研究的史话著作。作者从考古、民间习俗、自然物候、田野种植、冶炼工艺、民间手工艺、民间信仰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资治通鉴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
《认识皮肤病》内容简介:皮肤疾病是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皮肤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涉及疾病的种类繁多。本书共分
1946-1949-中国战和纪实 本书特色 《1946-1949:中国战和纪实》:无可奈何花落去十字路口不让战火入长沙川康风云云南和平解放建国60周年献礼历史从...
自1770年代到21世纪的今天,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南极洲——那片遥远神秘的冰雪大陆的征服与探索,探险家、科学家、政府官员、环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