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巨匠乔治·维尔斯的大作
★深层解密人类历史中的点点滴滴
★与名人面对面0距离接触★世界文学巨匠乔治·维尔斯的大作★深层解密人类历史中的点点滴滴★与名人面对面0距离接触
《极简世界史》,英国科幻小说家、历史学家乔治·维尔斯*著名作品,也是知名度仅次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的通史类著作。全书共10余万字,67章,150幅图片和照片。介绍了从宇宙大爆炸到*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数十亿年历史,堪称世界史的典范作品。在书中,作者抛弃了堆积枯燥的文学史料,以一种明快的笔调,豁达的自然观,讲述了人类成长史上所经历的磨难与成功,酸甜苦辣尽在其中。本书虽不能与吉本《衰亡史》、休谟《英国史》等史学巨著比肩,却异常受人们欢迎。本书至今已被翻译成33种语言的近百个版本。
**章空间中的世界我们这个世界的故事,还没有被充分地解读出来。几百年前,人们所了解的历史仅仅局限于3000年以内的时光。对于之前那段历史的构建,仅仅是基于传说和猜测。文明世界中的大部分人,一直被灌输这样的理念,整个世界是在公元前4004年突然被创造出来的。权威们的分歧也仅仅限于:这个世界是诞生于那一年的春天还是秋天而已。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误解,而且这种误解看起来时间又如此精确呢?这种情形的出现主要是基于对希伯来《圣经》的字面理解,以及与此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武断的神学假设。现在,学者们早就抛弃了这些观念,人们已经普遍开始认识到,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宇宙,存在于一个漫长的时段之中,而且这一时段很有可能是永无止境的。当然,在这些表象之中,会有误判出现。这就类似于在一个房间里面,在每一端都放上镜子,两面镜子相对而立,那么这个房间看起来也是没有尽头的。但是,关于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宇宙仅仅存在了六七千年的时间,这看起来却似乎是一个爆炸性的想法。现在,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地球是球形的,如果被轻微地压扁,就呈现出橘形,其直径将近8000英里。但是,只有极少数的智者,在近2500年的时段里,才知道地球是球形的。在那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它是平面的。对于地球和天空、地球和行星、地球和恒星的关系,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而今看来,这些想法是非常荒唐的。如今,我们知道,它围绕着两个轴旋转(它们比赤道直径大约短了24英里),这种旋转是以24小时为周期进行的,这也是昼夜交替的原因所在。以一年为周期,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其运转轨道是有点轻微扭曲的、略有变化的椭圆形。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离大约在9150万英里,不会超过9450万英里。围绕太阳运转的星体并非只有地球和月球。同时,还有行星,包括水星和金星,它们的距离分别为3600万英里和3700万英里。在地球旋转圈之外,忽略不计众多规模较小的天体,则分别为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平均距离大约为1.4万亿英里,大约有17.9亿万英里的区别。对于这些动辄百万的数字,人的大脑很难想象和掌握。如果把太阳和行星都缩减到一个较小的、可以想象的比例,那么读者将更容易理解。现在,我们假设地球是直径为1英寸的小球体,那么太阳将是一个9英尺宽的大球体,距离地球323码,大约为1英里的1/5,4~5分钟的步行路程。月球则像一个小小的豌豆,距离这个世界2英尺半。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有两颗内行星,分别是水星和金星,它们距离太阳分别为125码和250码。这些天体周围都是空虚的,直到你抵达火星,它位于地球后面175英尺。木星比它近1英里,直径为1英尺。土星,更小一些,2英尺远;天王星,4英尺远;海王星,6英尺远。之后的数千英里,除了小的颗粒尘埃和逐渐稀薄的漂浮的废料,到处都是空虚的状态。依据这个比例尺,距离地球*近的恒星,是40000英里。这些数据将提供给我们关于宇宙的无限空间的概念,这就是我们生活展开的舞台。关于这个巨大的虚无空间,我们只了解地球表面的生命。我们距离地球的中心大约是4000英里,但是我们能够深入探索的不超过3英里。而我们对于空间的探索,不会超过地球表面5英里。很显然,空间的无限性,或者是空虚混沌的,或者是死气沉沉的。我们对于海洋的深度探索只抵达5英里处,飞机飞行的*高纪录不超过4英里。人类乘坐热气球曾经抵达7英里的高度,但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没有一只鸟的飞行高度超过5英里,飞机携带的小鸟和昆虫在低于那个高度的情况下就已经被抛掷下来。……
乔治·维尔斯(1866-1946),英国多产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科幻小说鼻祖。曾撰写《时间机器》《星际大战》《隐身人》等。他的《极简世界史》是在“一战”后完成的,全面展示了他作为合格的历史学家的一面。该书共十余万字,是学习和阅读世界历史的必读书,曾被译为30种语言,畅销数千万册。而且据查阅,本书每次再版销量都超过5万册。
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 开明开放 本书特色 《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开明开放》为“新编中国史”中的一卷。隋唐的大一统之治,孕育于魏晋南北朝的...
《疯了!桂宝6(乐活卷)》内容简介:《疯了!桂宝6:乐活卷》中“疯了”真是一个极过瘾的口头禅,有时候,不连续大叫几声“疯了疯
中国受降档案(上、下册) 本书特色 同系列图书购买链接:《档案中的中国抗战》全两册★ 16开平装,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国家档案局组织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
书中牵涉众多重要人物和事件,也叙述了很多小人物和小事情。内容浩繁,巨细混杂,大气磅礴,汪洋恣肆。叙述流畅从容,见解独到精
文物中国史:彩色图文版:文物明清史 本书特色 《文物明清史》:阅读文物中国史,走进历史博物馆,《文物三国两晋南北朝史》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文物中国史:...
寻找失落的西域文明 本书特色 1. 西域探险史存有许多难解之谜据今100多年前,在19世纪与20世纪交接之际,西域突然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而这持续百年的“丝绸之...
汉藏民族关系史 内容简介 《汉藏民族关系史》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搜集、阅读和整理了大量的有关汉藏古籍文献、考古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结合田野调查,多视角、多方...
江山的来历-中国王朝的建国故事 本书特色 《江山的来历》是著名作家张程创作的一部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著作,主要评述各封建王朝的兴衰教训。四种颜色(金、赤、乌、...
发现南半球 内容简介 库克船长传奇性的太平洋之旅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他在飓风和海浪中奋勇求生、探索未知陆地与民族的事迹,已经作为一种不朽的精神长存于人类历史中...
1977-1991-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本书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77-1991)》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77-1991-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内容简介 ...
内外蒙古考察日记-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第二辑 本书特色 无可否认,在现代社会,伴随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华民族的民主、科学精神逐步深入人心的过程,是中国历史*具...
《震颤与回响》内容简介:物理学家眼中的宇宙和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的身体和呼吸的空气,踩在脚下的大地,每天都要面对的
本书利用河北省获鹿县的历史档案,探讨了19世纪晚期以及20世纪早期中国的乡村治理,细致地描述了村民们在治理村社及与国家打交道
牛津大学出版社是世界大学出版社中规模最大的社,出版物种类众多,尤以辞典工具书、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教材、高端学术期刊与著
抗战时期苏联援华史论 本书特色 《抗战时期苏联援华史论》总共9章,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进入局部抗战时期的苏联对华政策开始,到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与中国抗战胜利结束时为...
《电工技术一体化教程》内容简介:本书围绕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就业岗位群的职业要求,以高职
洪武王朝-图说中国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为“图说中国历史”系列之一。无论是从风云变幻中走出的英雄人物,还是在惊心动魄中交替兴衰的王朝,都被...
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由申学锋著,总体来看,本书主要探讨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其一,近代历届政府对外开放思想的演进与政策的变化;其二...
国宝传世之谜 本书特色 今日百官不仅不懂不愿更不能以文物昭德,而且还置文物所固有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于不顾,往往掠贪文物为私有以满足自己不齿之...
易劳逸,美国汉学家。1929年出生于美国北达科他州新罗克福德。他在读华盛顿大学时学中文,被征召参军韩战期间继续学中文,后来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