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
获奖作品评语:一部壮观的散文长卷。韩少功将认识自我执著地推广为认识中国,以忠直的体察和宽阔的思考,在当代背景下发掘和重建了乡土生活的丰沛意义。
韩少功获奖感言:获得以鲁迅先生命名的文学奖,使我想起了先生当年的孤独、沉痛以及决绝。作为一名后来人,我愿在立国、立人、立心的文明薪传中奉献微力,哪怕*终成为可笑的吊客或失败的小卒。
这是一部长篇散文。韩少功在《山南水北》中记录了对山野自然和民间底层的深入体察,作家细腻的笔调勾画了生动的人物和神奇的亲历,将历史的真相一步步揭示出来;在作品中,多种元素构成了作品凌厉而温厚的风格。这是一本对生活与文化不断提出问题的书,是一个亲历者挑战思想意识主潮的另类心灵报告。韩少功力图将被轻率删减的乡村的意义加入正在迅速更新的对中国的想象和认同中去。他力图将那山、那水、那人民嵌入新的中国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去,这是韩少功赋予《山南水北》的重要意义。
词典撰写者——《山南水北》
李敬泽
1•《山南水北》,不知是小说还是散文。
两年前,读《暗示》的时候,我就认为,作为新时期以来在小说艺术上走得*远的小说家之一,韩少功可能已经深思熟虑、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小说——至少是走出了你我想象所及的那种小说。我愿意相信,当中国的小说家们正沉醉于“史诗”的宏伟规模、幻想着自己是托尔斯泰,至少是小若干号的托尔斯泰时,韩少功看到了小说的“不可能”,小说艺术的几乎所有基本假定都在这个时代备受考验。
我认为,韩少功之“不”小说与张承志之“不”小说,是90年代以来小说写作中的两个真正事件,他们的“不”相对于当下广大、热闹的小说写作,可能更透彻地表达着小说艺术的真实境遇和问题。
——这件事说来话长,暂且放下。
2•《山南水北》写乡居生活:一个城里人回到乡村,盖了幢房子住下来。但是,他在冬天又乘飞机回到城市,他在院子里种菜,但是他的生计并不依靠务农,他是个作家,他的作品的读者基本上都在城市,甚至法国或日本,也就是说,这个人在乡村也不在乡村,他的“经济基础”、他与这个世界的货币交换关系远在乡村之外。
韩少功对此有透彻的自我意识,在这本书中,他有时也许会把自己想象成归隐山林的文人,但他从未把自己当成农民,虽然他比如今绝大部分中国作家都离农民更近——农民是沉默的,农民成了被讨论和争辩的“问题”,大家七嘴八舌、慷慨激昂,但是,在慷慨激昂之前,很少有人做认识论的反思和澄清:我是谁,我的背景和我的真实的社会位置,我与对象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个问题自己应该搞清楚,别人也有权搞清楚,否则我们就无法辨别什么是卓识什么是偏见、什么是热情什么是伪善。
所以,韩少功不把自己当农民,这是一种忠直的立场,是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我的位置就是如此,也正因为如此,我才能确切地划定我的问题场域。
在《山南水北》中,这个问题就是:对于一个城里人、一个现代化语境中的中国人来说,乡村究竟意味着什么?
3•至少在二十五年前,乡村对韩少功来说是因遗弃、背离而伤心、负罪之地。一九八一年,韩少功写过一个短篇《飞过蓝天》,其中一个下乡知青急于回城而出卖了、枪杀了象征理想的鸽子,他仰望蓝天,扪心自问:“你活着,你幸福吗?”现在,前度刘郎又重来,《山南水北》终结于仰望蓝天,而且,我们能够感到,多年前的疑问已经解决。
体认生命意义,这个问题在韩少功这里变成了体认城与乡,他执念于此,对他来说,斟酌自我与斟酌城乡是同一件事,吾道一以贯之,韩少功的“寻根”、回乡,他二十几年来的写作和生活,演绎着一个中国人在城乡之间的焦虑和选择。他把认识自我的问题执着地推广为认识中国的问题。
城市所体现的对中国的想象正全面覆盖我们的生活和心灵,对我们来说,中国是高楼大厦的中国,是高速公路的中国,是互联网和超女的中国,是义无返顾迅猛向前的中国,乡村在这幅图景中变成了“问题”,它被怜悯、等待改造,它本身已经已经不生产意义,它的意义取决于城市。
但在《山南水北》中,乡村依然自有丰沛的意义。这本书很容易被理解为一部浪漫、感伤的挽歌,被归入那些对着乡村如对落日的脆弱咏叹中去,但这并非韩少功的意图,他是知行合一的,他力图提供另一种对中国的认识路径,他力图将被轻率删减的乡村的意义加入正在迅速更新的对中国的想象和认同中去。
艾默生、梭罗等人在高歌猛进的十九世纪美国做了类似的事,他们将自然和乡村的意义深深地嵌入了美国精神之中,他们克服了现代化的轻率和势利,他们使得农民的形象、伦理和精神成为美国认同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我猜想,这也是韩少功的志向,他力图将那山、那水、那人民嵌入新的中国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去。
4•所以,《马桥词典》的作者写《山南水北》时仍是在撰写词典。
词典是对世界的整理和编纂,词典是散文,而小说的根本旨趣其实通于词典。在我们这个时代,一部关于中国的庞大的新词典正被撰写——所有中国人都是撰写者,而韩少功,他要补足被我们遗漏或忽略的一系列辞条。
韩少功,1953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1968年初中毕业后赴湖南省汨罗县插队务农,1974年调该县文化馆工作,1978年就读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先后任《主人翁》杂志副主编(1982年)、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5年)、《海南纪实》杂志主编(1988年)、《天涯》杂志社社长(1995年)、海南省作协主席(1996年)、海南省文联主席(2000年)等职。
主要文学作品有: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归去来》等,中篇小说《爸爸爸》《鞋癖》等,散文《世界》《完美的假定》等,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日夜书》,长篇随笔《暗示》,长篇散文《山南水北》。另有译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等。
鲁迅杂文选-插图本 内容简介 纵观鲁迅的一生,可以看出他毕生笔耕不辍,为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给人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一生著译约近一千万字...
李敖快意恩仇录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陆根记——漂洋过海,乃怀陆根,我虽不往,一往情深。小寒纪——十五二十,时我少年,陷身孤岛,一片小寒等。李敖快意恩仇录...
孔庆东文集-井底飞天 内容简介 当知识界相当多的人谈“独立性”,都在号称“独立思考”,以至“独立”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词、口头禅时,你有没有想过“独立”已经异化,恰...
2013年-读诗-雪加速的姿态-第一卷 本书特色 “我在黄昏时到达 在另一个地方回想 边回想边到达 淋着雨 雨是真实的我乘的车,桌子、椅子 我到达时的眼...
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成就,不仅自成一家,而且对在校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及我国的外国文学学者,均具有良好的引导和借鉴作用。【目
打眼 目录 序引子 眼大还需要有“神”1 “掏老宅子”之一:那只“明代”影子木香柜2 “掏老宅子”之二:一皮箱的“老扇子”3 “掏老宅子”之三:“二把刀”捐献的...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八十天环游地球(精装) 内容简介 《八十天环游地球》叙述了英国人福克先生因和朋友打赌。在八十天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
《汉字就是这么来的·字里字外的衣食住行》内容简介:朱永新、王宁、康震、周益民推荐给孩子的靠谱趣味汉字书,帮孩子轻松搞定大语
书脉人缘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随笔作品集,主要收录的是作者董宁文关于和施蛰存、季羡林、何满子、杨绛等文学大家交往的有趣故事。全书正文分三辑共计四十八篇文章,包括《...
江山作证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抗战时期滇印缅战场的纪实作品,讲述了抗日将士生与死的经历,血与汗的结晶。通览全书,滇西抗战的历史中,既有腾南民众游击队的事迹,也有...
叶嘉莹卷-当代中华诗词名家精品集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上编诗卷和下编词卷共收入叶嘉莹先生精选诗词一百首。作为国际著名的诗词学家,叶先生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她的诗词作...
守望精神 内容简介 《守望精神》是由郭运德编写,《守望精神》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历史遭遇娱乐潮》《打造文化产业的菱形结构》《...
唐诗三百首(插图注解) 本书特色 本书依据四藤吟社重印的陈婉俊补注本为底本,参校其他几种流行本,并从明清诸种画谱如《唐诗画谱》、《诗馀画谱》、《历代名家画稿》、...
里尔克诗选 本书特色 里尔克,诗歌界的风云人物,他的诗曾深受诗歌爱好者的喜爱。本书将他一身中所著的诗歌重新翻译,再次亮相与读者,本书拥有深厚隽永的内涵,译文优美...
长江的古镇-(全五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漓江出版社出版★ 寻访沿江古镇,聆听老人们回忆自身与家族的历史,以及代代相传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在作者细致...
中国时代-卷二-特别修订版 本书特色 西方如何认识中国?他们如何发现中国,发现同样的一件事的背后与我们认知不同的部分。本书试图探究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
只缘感君一回顾:千古第一情痴元稹的诗与情 本书特色 ◆似这般如花美眷,都付与似水流年 ...
2010-散文-21世纪年度散文选 内容简介 我社自一九八○年起,曾经编选和出版过《1980-1984年散文选》、《1985-1987年散文选》、《1988-1...
六世达赖情歌-仓央嘉措情诗集 本书特色 1.仓央嘉措情歌*早版本、*权威版本2.于道泉先生家人独家授权出版2.西藏活佛的情歌六世达赖情歌-仓央嘉措情诗集 内容简...
古文观止(上下) 内容简介 《古文观止》系古代散文选编总集,12卷,成书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以前。该书收录了我国古代上起东周下至明末的散文222篇,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