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的取名,得自于李白的诗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寄寓了作者对人生的体悟和感慨。全书共六卷:**卷《闺房记乐》记录沈复与陈芸情趣相投、恩爱意浓的夫妻生活;第二卷《闲情记趣》写作者纵情诗酒、浪迹湖山的闲情雅兴;第三卷《浪游记快》记作者“游幕三十年”,遍历大江南北的所见所闻;第四卷《坎坷记愁》记录作者屡屡不见容于家庭,被迫流落在外坎坷度日的愁苦经历;第五卷《中山记历》记录出使琉球的奇闻轶事;第六卷《养生记道》叙述作者的养生之道。按不同的专题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作者一生的经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注重自我意识、追求心灵自由的真性情真面目。《秋灯琐忆》讲述作者与妻子秋芙诗书唱和、山水纵情的琐事,全文以“秋芙来归”开篇,以“愿世世永为夫妇”“证明佛前”收尾,秋芙始终为主角。《秋灯琐忆》的命名,透露了作者的立意也概括了作品的特点。“秋”自然指秋芙;“灯”则暗含“青灯古佛”,不仅实写当时作者的誓愿,也透露了所记内容不关功名利禄、经济世用,而与遁世逍遥有关。全篇皆为夫妻、朋友间纵情诗酒、浪迹湖山的闲情逸致,专注于闺中生活的细节描绘、闲情雅趣的极度渲染,不仅与“文以载道”“微言大义”无关,即使是他们经历过的社会变故、政治动乱也都一概略去,真可谓一个“琐忆”完全彻底。《浮生六记》与《秋灯琐忆》历来被爱好者相提并论。清末民初,有人将冒襄的《梅影庵忆语》、沈复的《浮生六记》、陈裴之的《香畹楼忆语》、蒋垣的《秋灯琐忆》,并称“闲书四种”。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先后将它们翻译成英文,朱剑芒主编《美化文学名著丛刊》将二者并列一处,新时期以来,也有众多的论家和出版物将二者合为一处。这种现象并非出于巧合,《浮生六记》与《秋灯琐忆》的确是两部可以并立媲美的佳作妙品。
这是两部别具风格的笔记体自传。《浮生六记》记录沈复先甜后苦的一生经历,从家庭到事业、从闺情到漫游,夫妻温存与坎坷生计、习幕作贾与撰文绘画、世态炎凉与颐情养性,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及。深情直率地叙述夫妻闺房之乐、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情,一个真情真性、有血有肉的沈复,真实可信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但与一般的自传文不同,《浮生六记》不是按时间顺序结构文章、按人生经历的起落沉浮划分段落,而是将一生经历划分成若干个方面,按不同的主题依次写出,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为中国自传文学开创了一种新的体例。《秋灯琐忆》讲述蒋垣与秋芙妇唱夫随、欢乐谐和的闲适生活,选取赋诗、联句、下棋、作画、抚琴、会友、云游、寻禅、问道等生活片断,在一种异于常人的幸福美满中,活画出一个才华出众、超凡脱俗的秋芙。秋芙是主角,蒋垣只是一个讲述者。时间的顺序清晰可见,人生的经历却并不完整,内容的选择只在于展示秋芙的闲情雅兴、天纵之才。《秋灯琐忆》属于忆惜故旧之作,却完成于传主就在眼前之时,显得尤为特别,为中国记传文学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成功范例。林语堂曾作《两个中国女子》专门分析陈芸和秋芙赞赏她们是“中国古代可爱的两个女性”。
五序
余幼聘金沙于氏,八龄而夭。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琵琶行》:唐代诗人自居易所作长篇叙事诗,描写一个歌妓沦落为商人妇的悲惨经历。,即能成诵。四龄失怙失怙:失去了依靠。这里指失去了父亲的庇爱,意即父亲去世了。,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芸既长,娴女红娴女红:熟悉缝纫刺绣。女红,旧指女子所做的缝纫、刺绣等针线活。,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克昌从师修脯修脯:肉干。古时弟子用来送给老师做见面礼。“修”为“脩”之误。无缺。一日,于书簏书簏:竹制的书箱。簏,竹箱。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
余年—十三,随母归宁归宁:古时指已出嫁的妇女回娘家。。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窃恐:暗地里担心。窃,暗中,私下。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约指:戒指。缔姻:缔结婚姻。此处指求亲订婚。焉。此乾隆乙末乾隆乙末:清乾隆四十年,即公元1775年。七月十六日也。
是年冬,值其堂姊出阁,余又随母往。芸与余同齿同齿:同年。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索观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询其故,笑曰:“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堪师者:可以作为老师的人。堪,可以,足以,能。,敲成之耳。”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不知夭寿之机夭寿之机:短命的先兆。夭,指未成年的人死去。此已伏矣。
是夜送亲城外,返已漏三下漏三下:指时刻已到半夜三更。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腹饥索饵,婢妪婢妪:年老的使女。以枣脯进,余嫌其甜。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忽闻芸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来!”
芸急闭门曰:“已疲乏,将卧矣。”
玉衡挤身而入,见余将吃粥,乃笑睨芸曰:“顷我索粥,汝曰‘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
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余亦负气,挈老仆先归。自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余知其恐贻人笑也。
马一夫(马泽),陕西绥德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延安大学教授,陕西省教学名师,路遥研究会副会长。著有《新时期文学觅踪》《孙子兵法译评》,主编《路遥研究资料汇编》《路遥纪念集》《路遥再解读》。
《树之生命木之心(天地人三卷)》内容简介:本书是著名作家盐野米松,对日本师徒三代宫殿木匠持续十年的采访笔录,分为天、地、人
《东方大航海》内容简介:海上丝绸之路是什么样子?在16世纪西方大航海之前,中国人大航海、下西洋又是怎样的面貌?知名艺术家焦洋
从波德莱尔到超现实主义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研究“世界浪漫主义诗歌”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罗曼主义与本然主义、在戴盔形帽的密涅瓦的影响下、新旧美学的联姻、保尔...
《苦茶随笔》内容简介:本书收录周作人散文随笔《关于苦茶》《骨董小记》《论语小记》《厂甸之二》《科学小品》《现代散文小序》等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4》内容简介:“作家访谈”是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Paris Review)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一九五三
与动物对话 本书特色 ★《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单之蔷、《动物世界》栏目主编、主持人王采芹鼎力推荐假如你在荒野中与一头熊猛然相遇,在惊怵震惊的一瞬间,恐惧袭遍周...
精彩摘录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
李锐六短篇 本书特色 《李锐六短篇》采用了一种被作者称为“超文本拼贴”的样式,图片和文字,文言和白话,史料和虚构,历史的诗意和现实的困境,都被拼贴在一起。这四部...
点亮灵魂的灯 本书特色 《点亮灵魂的灯》为作者李汉荣怀念故乡,感念亲情、自然、人文传统,抒发美丽的乡愁的散文集。作者的文字充满哲理,感悟深妙、语言清新缜密,在诗...
《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内容简介:《朱熹的思维世界》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
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 本书特色 《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是莎士比亚优秀喜剧和悲剧作品的精选集,主要包括《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
论德国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海涅的两篇重要论著,《论浪漫派》和《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主要从政治、哲学、宗教、文艺等方面总结了德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和德国宗教与...
绿野仙踪-全译本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11-14岁(1)典雅、精美的外观,给予读者高雅的观感和尊贵的享受,让读者拥有的不仅仅是书,更是艺术品;(2)品类齐*,...
黑哨:足坛扫黑调查手记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明线和隐线双轨纪实叙述,明线中有全国媒体公开报道的一些信息,也引用了新浪网网民的反应和一些个人的精彩评论,旨在证明全国大...
寻找邓世昌-北洋水师名舰追踪纪实 本书特色丹东大东沟水域,一条北洋水师沉没军舰被重新发现,作者萨苏作为这次探摸与打捞的直接参与者,经历了这次搜索沉船惊心动魄的过...
1986-2014-霜语-蒋蓝诗选 本书特色 《霜语》是诗人蒋蓝2000年以来创作的首部诗歌选集,编排按照时间倒推方式,以组诗微结构单元,逆向梳理了诗人的诗歌创...
《短视频策划、拍摄、制作与运营》内容简介:本书详细讲解短视频策划、拍摄、制作与运营的技术与技巧,以帮助新入行的从业人员快速
浦江清中国文学史讲义 本书特色 浦江清先生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近30年,致力于文史考证,主张摒弃人云亦云,发前人所未发。本书根据20世纪50年代先生在北大授课的讲...
邓拓集 本书特色 邓拓,福建闽侯人,原名邓子健,笔名邓云特、左海、马南邨等。1958年后调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1956年筹建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并担任主席。六十年...
《写给大家的中国简史》内容简介:本书以独特视角全面解读五千年中国史,全书分为绪论、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现代史、结论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