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192个呆萌甲骨文,8大系统分类讲解,用象形之美让孩子爱上中国字!
l 16开超大识字卡,四色精美印刷,方便孩子在家认读,同时也适合学校、教育机构做为教学用具使用!
l 超值赠送呆萌甲骨文贴纸,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儿中学知识!
l 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书法作品!
l 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了解先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重现三千年前的生活场景、社会分工、生产方式和社会风习,透析古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智慧。
作者推荐:
自1899年清末学者发现甲骨文至今,已经过去了近120年。后经多次发掘,已发现甲骨15—20万片,有学者统计,著录的达6万多片,发现汉字4500多个,已准确识读的1200—1500个。经过几代人的精心研究,甲骨文研究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甲骨学。
甲骨文研究的学科化、学者化、专门化色彩,使甲骨文一直离人民大众和现实生活很远,不仅属于少数人,而且带有某种神秘的色彩。如果问一个大学生或从事某一领域研究的人员想不想学一点甲骨文,大多数人的反应是:太久远了,太高深了,太生僻了,太没实际意义了。更不要说广大中小学生和人民大众了。甲骨文在现实生活中成了名副其实的“骨董”。
其实,甲骨文并不像人们感觉的那样神秘和高古。甲骨文还活着!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有的与三千年前的甲骨文一模一样;学习甲骨文很容易。因为是象形文字,学习起来更加直观、简单易懂;学习甲骨文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我们的文字虽然在形态上几经变化,但整体结构没有变,基本意义没有变,知道了每个字的本意,可以加深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和把握;学习甲骨文意义重大。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几千年来文字没有根本的改变。
学习甲骨文,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汉字文化。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当时精通五经的学者许慎完成了我国*部具有字书性质的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其重要贡献之一,是对古人的造字方法“六书”进行了系统总结,较同时代班固《汉书艺文志》、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更加详细,并举出了“六书”的具体字例。l 192个呆萌甲骨文,8大系统分类讲解,用象形之美让孩子爱上中国字!l 16开超大识字卡,四色精美印刷,方便孩子在家认读,同时也适合学校、教育机构做为教学用具使用!l 超值赠送呆萌甲骨文贴纸,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儿中学知识!l 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书法作品!l 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了解先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重现三千年前的生活场景、社会分工、生产方式和社会风习,透析古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智慧。 作者推荐:自1899年清末学者发现甲骨文至今,已经过去了近120年。后经多次发掘,已发现甲骨15—20万片,有学者统计,著录的达6万多片,发现汉字4500多个,已准确识读的1200—1500个。经过几代人的精心研究,甲骨文研究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甲骨学。甲骨文研究的学科化、学者化、专门化色彩,使甲骨文一直离人民大众和现实生活很远,不仅属于少数人,而且带有某种神秘的色彩。如果问一个大学生或从事某一领域研究的人员想不想学一点甲骨文,大多数人的反应是:太久远了,太高深了,太生僻了,太没实际意义了。更不要说广大中小学生和人民大众了。甲骨文在现实生活中成了名副其实的“骨董”。其实,甲骨文并不像人们感觉的那样神秘和高古。甲骨文还活着!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有的与三千年前的甲骨文一模一样;学习甲骨文很容易。因为是象形文字,学习起来更加直观、简单易懂;学习甲骨文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我们的文字虽然在形态上几经变化,但整体结构没有变,基本意义没有变,知道了每个字的本意,可以加深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和把握;学习甲骨文意义重大。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几千年来文字没有根本的改变。学习甲骨文,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汉字文化。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当时精通五经的学者许慎完成了我国*部具有字书性质的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其重要贡献之一,是对古人的造字方法“六书”进行了系统总结,较同时代班固《汉书艺文志》、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更加详细,并举出了“六书”的具体字例。“六书”的*种造字方法是“象形”,即按照事物的本来样式,用简笔画一样的方法进行描摹、书写。第二种方法是在象形描画的基础上标示某种符号,突出某一部分或环节,称为“指事”或“象事”。第三种方法是把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事物的场面、过程、情境等,称为“会意”或“象意”。第四种方法是已有的字重新组合,一部分表示事物的性质和意义,一部分表示读音,称为“形声”或“象声”。另外两种方法是用字方法。借用声音相同的字表示难以表现的事物或意义,称为假借。字与字之间意思相同或相近,互相解释,称为转注。“六书”的基础是象形,根本也是象形,是从具体的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汉代的许慎没有见过甲骨文,他生活的年代比甲骨文时代至少晚了1100年。通过甲骨文验证汉字的“六书”,了解文字源头的形、意、音,从而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汉字文化。学习甲骨文,可以理解三千年前先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深刻领会民族精神的起源。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古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始造书契”,可见古人造字,是以人和自然为直接依据的。人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有字,依据人的行为所造的字更多,这是“以人为本”观念在造字中的体现。至于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山川土石,以自然为描摹对象的字更多,这是“崇尚自然”的价值观在造字时的体现。中国古人的“人本”观与“自然”观,*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学习甲骨文,可以透析古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智慧。从人和自然中取象、绘形、造字,是甲骨文造字的基本方法,但如何选取物象,如何表现事物的特点和本质,充分表现了古人的文化智慧和对客观事物的精致观察。甲骨文的“逐”字,是代表母猪或人的一只脚(止字)在追赶一头小猪,而在“進”(简化为进)字中,虽然也是“隹”字加一个“止”字,却不能理解为一个人在追一只小鸟(隹)。鸟是能飞的,不可追;古人观察到鸟只能前进不会后退,所以以此表示进。因此,这只脚(止字)不是人的脚,而是小鸟自己的脚,只前进不后退的脚。毫无疑问,这反映了古人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造字的精密、准确。再如“大“字。大字是一个人正面站立的形象,与侧面看的人比较显得更大,所以称此字为大。这反映了古人在造字时采用了比较的思维方式。甲骨文中的大字都是人的形象,不学甲骨文,就难以了解大字与人的关系了。学习甲骨文,可以形象了解古人三千年前的生活场景、社会分工以及生产方式、社会风习等。在甲骨文中,很多字就是当时的生活场景和画面。“年”字是一个人扛着“禾”的形象。农耕社会,春种秋收,收获了谷物,就意味着春秋一度,一年过去了。“航”字是一个人用篙撑船的画面;“羅”(简化为罗)字是用网状物捕鸟的画面;“教”字是父亲教育儿子学习的画面;“祝”字是一个人祷告的原始宗教场景,等等。这些情境,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屡见不鲜,有的风习和生活方式至今延续。这样的甲骨文字,让人感到熟悉、亲切。学习甲骨文,可以发现一系列文化遗存,填补考古发掘的空白。甲骨文的时代距今已三千多年了,由于时代久远,当时的大多数生活器物已经不复存在,但学了甲骨文,从文字生动、鲜活的形象中,仍然可以见到三千年前的文化遗存。甲骨文“舟”字与今天的小船毫无二致;通过“册”字,可以推测那时可能已经使用竹木简;“衣”的样式可以引发许多联想,而那时的“弓 ”,使用了三千多年形态依然。三千年前的许多实物可能不存在了,但字在,形在,事在,便可以字证物,以字论事。可以说,甲骨文的每一个字,都是与实物意义等同的“古董”,都是不可多得的“数字存在”。学习甲骨文,可以深入了解汉字发展演化的源流,为今天的现实生活和文化传承服务。汉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从隶书到楷书、行草书,再到今天的简化汉字,从象形文字变成了文字符号。学习了甲骨文就会发现:三千年过去了,有的字毫无变化,还在应用;有的字形态、笔画有了改变,但基本结构没有变;有的字已与过去相去甚远,但有一个流传有序的演变过程。总的说来,汉字演变经历了一个文字从少到多、笔画从曲到直,构成从繁到简,书写从实用到艺术的发展过程。甲骨文4500多字,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文字系统,是汉字之源。汉代《说文解字》9353字,清代《康熙字典》47035字,《汉语大字典》60370字,《中华字海》85568个字。有人对简化字颇有微词,其实简化字总表中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只有352个,加上因偏旁而简化的字,共有2235个。而所有的汉字,都能在甲骨文中不同程度地找到字源。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在《汉字王国》一书的小引中说过一段让所有中华民族后人汗颜和警醒的话,她说:“1961年至1962年我在北京大学学习汉语,后来在音乐学院学习古琴。我惊奇地发现,即使一些受过很高教育的中国人对自己的语言的根也知之甚少。人们在小学、中学和大学机械地进行着汉语教学,都很少加以解释。”她说的是五十年前的事了,而今天似乎更加。这是一个沉重的提示!所以,甲骨文值得学!作为中国人,甲骨文必须学好!并且,作为甲骨文的传播者,我发现面对甲骨文,一个六十岁的知识分子和一个六岁的孩子几乎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让这套甲骨文识字卡作为开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让小读者们一起来探索民族文化基因的密码。
★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书法作品!
★ 全套共192张字卡,一面是甲骨文,一面是汉字讲解
★ 从“以人为本”“手足情深”“崇尚自然”“太阳传说”“天工开物”“安居乐业”“创意巧思”“生活场景”8大部分进行归纳讲解
★ 方便孩子在家认读,同时也适合学校、教育机构做为教学用具使用
★ 附赠呆萌甲骨文贴纸,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知识
★适读人群 :5-10岁以及对甲骨文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简化汉字,我们中国的文字从象形文字变成了文字符号。甲骨文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神秘而高古。它一直活着!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有些与三千年前的甲骨文甚至一模一样。
本套识字卡是适合6岁以上喜爱中国汉字的读者阅读使用的甲骨文识字卡片。全套共192张字卡,从“以人为本”“手足情深”“崇尚自然”“太阳传说”“天工开物”“安居乐业”“创意巧思”“生活场景”8大部分进行归纳讲解,系统又透彻地分析了先人从人与自然中取象、绘形、造字的特点,向读者充分表现了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和文化智慧。
了解甲骨文,就是在了解中国的文化史、文明史。让这套甲骨文识字卡作为开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让小读者们一起来探索民族文化基因的密码。
张振忠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著作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等。先后在鲁迅美术学院、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艺术博物馆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作品作为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礼,赠送美、俄、日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学者型书法家”。
这不是童诗集?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著名诗人、儿童文学家林焕彰作序★ 本书从全国各地3-14岁孩子们的作品中精选81首让人惊喜的小诗...
《智慧养老:内涵与模式》内容简介:本书是国内外智慧养老领域具有开创意义的一本学术专著,是作者及其团队十年集体心血的结晶。智
我的第一本健康书 目录 一、饮食习惯别吃太多冷饮小孩不能喝酒不吃过期食物不用塑料袋装热食脏了的东西不能吃不吃半生不熟的东西别把药片当糖吃二、活动健康重视小伤口别...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连环画-第四辑-中国香港典藏版 本书特色 不可不读的成语故事,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不容错过的精品连环画。 ——《中国中小学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
妈妈.你最爱谁? 本书特色 “爱的智慧系列”是一套描绘亲子教养的绝美绘本,由出版十余年不断重刷,全球销量超过1,000,000册的《妈妈,你爱我吗?》作者芭芭拉...
跳跳兔脑力体操(共11册) 本书特色 ★32开平装,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木乃美光是日本著名的以创作迷宫类童书见长的作家。她所创作的跳跳兔系列是日本知名童书出...
帮你学语文(上) 本书特色 全书用儿童喜爱的各种动植物的卡通形象,引导儿童识字、写字、组词和造句,以加深儿童对字词的理解。书中还有每个字的部首、结构、笔划和笔顺...
蓝螃蟹小姐的裁剪店-了解图形的分与合 本书特色 1.内容分类明晰,完全从幼儿的实际学习能力出发。2.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用饶有趣味的童话故事表现出来,不生搬硬套,读...
推理挑战赛-猫和老鼠益智拼图书 内容简介 《猫和老鼠益智拼图书》共有四款,左页是智力游戏,右页是拼图游戏,“秘密搜寻队”是寻找隐藏的图画游戏,读者可以根据提示,...
飞吧.蒲公英 本书特色讲述了本应乘着春风飞翔但却紧紧依偎着母亲不舍离开的小蒲公英种子和蒲公英妈妈之间的故事。如果不在该分离的时候分离就没办法开花,结交到朋友,实...
酷蚁安特儿-蚂蚁王国全景式精彩揭秘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以蚂蚁为主人公的长篇知识童话小说。故事塑造了一只富有个性的蚂蚁安特儿。它不愿意当工蚁,先是拒绝长大,再是策...
三十六计-小海豚蒙学经典圈圈书 本书特色 蒙学经典 启迪智慧插图精美 引人入胜开本小巧 便于携带亲子共读 乐趣无穷中国自古就重视儿童的启蒙教育,在众多的启蒙教材...
听呱呱讲故事-小鸟3号美绘手偶塑料书 本书特色 英国广播公司(bbc)*新动画片《小鸟3号》荣获法国安锡国际电影节第1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的海外动画片金奖,是...
马兰花-中国名家经典原创图画书乐读本 本书特色 《马兰花》很久以前,马兰山在神奇的马兰花的神佑下成为人类和动、植物的快乐家园。马兰花的守护神马郎是一位勤劳善良的...
金鱼一号金鱼二号-林良童心绘本2 本书特色“林良童心绘本”是台湾儿童文学泰斗林良先生为3岁~8岁的孩子撰写的经典好故事,搭配资深童书工作者曹俊彦顾问费心指导、台...
百家姓 千字文-国学掌上诵读本 本书特色 《百家姓千字文》把我国古代著名的蒙学教材《百家姓》《千字文》汇集一起,进行生动有指导性地导读。《百家姓》《千字文》原著...
我要当妈妈 本书特色 语言生动,故事温情感人,既吸引小读者又十分吸引家长,对孩子能起到绝佳的教育作用,同时也能让家长非常感动;工艺:采用精装方式,使图书更显档次...
慢吞吞的小乌龟-学会辨别方向 本书特色 数学是个好伙伴,喜欢和你捉迷藏。谁怕?谁怕?我不怕!生活里,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快把这个“机灵鬼”找出来!慢吞吞的小乌龟...
《无知》内容简介:无知从何而来?无知何时对我们有益,何时有害?无知在社会互动、群体关系、制度和法律里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无
不看不知道-水果(1-4岁) 本书特色 本书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幼儿读物研究会推荐为**婴幼儿百科认知书,经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帼眉教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