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邓小平》立足于邓小平生平,对他在长期革命过程中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评述,涉及其成长历程、思想内容、政治智慧、军事才能和领导艺术等内容,也是继《评述毛泽东》一书出版之后,作精致力于全方位、多角度和深层次评述中共领袖人物的义一部著作。《评述邓小平》不仅有助于读者领略邓小平的成长历程,感悟领袖人物的风范、气质和独特贡献,而且对于求学励志和启迪人十也有重要参考价值。一个人要取得进步、对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首先必须要有较为深厚的学问基础,还应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又要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智慧,特别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敢于和善于坚持真理和纠正错误,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评述邓小平》集史料性、科学性和通俗性于一体,是一部邓小平生平思想研究的重要力作。
《评述邓小平》:**章 远涉重洋确立信仰一个伟大人物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其学习、志向、努力和社会实践等因素密切相联的。中国共产党**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者邓小平,也不例外。从牌坊村私塾的启蒙教育到望溪乡初级小学堂读书,再到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和县立中学学习提高,*后远赴法国留学继续深造,邓小平通过努力学习,不仅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学问知识,而且获得了比较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从而为其后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作出卓越贡献,打下了比较深厚的基础。一、家世简介邓小平,原名邓先圣,于1904年8月22日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州望溪乡姚坪里(现今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一个小地主家庭。据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编著的《邓小平自述》一书记载,邓小平胞弟邓垦谈家世时说:“我们家是个小地主。破落地主,只有40亩地。40亩土地,在我们那里叫两百挑。”邓先圣的祖父邓克达、祖母戴氏,本为穷苦人家,房无几间,地无几亩,但他们为人勤劳而简朴,还靠纺线织布等方式积攒家业,其后置下田地十几亩,家境逐步殷实起来。邓先圣父亲邓绍昌,字文明,其时的人们都普遍叫他邓文明。根据邓小平家氏谱图记载,那时邓家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邓绍昌先后娶过四位妻子:她们是张氏、淡氏、萧氏和夏伯根。邓绍昌**位妻子张氏,婚后不到两年就去世了,没有生儿育女。第二位妻子淡氏,生了三子二女,长女邓先烈,长子邓先圣即邓小平,次子邓先修即邓垦,三子邓先治即邓蜀平,次女邓先珍(10岁时病死)。第三个妻子萧氏,为邓家生了第四个儿子邓先清后不久就病死了。第四位妻子夏伯根,与前夫生了一个女儿后其夫病死了,她便带着这个女儿改嫁给邓绍昌,她女儿的名字也随之改为邓先芙,并且又生了两个女儿邓先蓉(10多岁时病死)、邓先群。邓小平等率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12月解放重庆以后,他把继母夏伯根从广安老家接到重庆,其后夏氏一直和邓小平一家住在一起,直到2001春去世。《邓小平自述》一书记载.邓垦谈到其继母时说:“夏伯根,劳动家庭出身,很能干,身体也很好,她跟我大姐的年龄差不多。她任劳任怨,大哥家的几个孩子她都带过,后来又到江西待了3年。……大哥家的几个孩子都很喜欢她,她也离不开孩子们,她对邓家是有功的,作出了很大贡献。”邓绍昌曾在成都法政学堂念过一年多的书,接受了一些新式教育,虽算不上一个知识分子,但毕竟见过世面,加之为人豁达、交游甚广和思想开明等,因而在当地称得上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他还当过望溪乡哥老会(清末和民国时期民间帮会组织)的首领,辛亥革命爆发时期参加四川革命党人起义,并在1914年左右担任广安警卫总办,又称团练局长,其家业更加兴盛,*多时拥有40亩田和几万株桑。《邓小平自述》一书记载.他的父亲除了挣来的钱“可以补助家庭的需用外,还有每年几十石租及几万株桑的收入”,“所以家庭当时的生活可谓丰满已极”。邓绍昌因在广安任职时,得罪了一些政界人士.这些人使他不能在当地立足,他便逃难在重庆七八年,很少回家,但和家里人有通信联系,*后在1936年不满50岁时客死他乡,其家庭经济也随之逐渐破产。《邓小平自述》一书记载,邓小平胞弟邓垦1994年5月回忆其父亲说:“他属于旧社会的人,有旧社会的一些坏东西,坏作风。但他对旧社会不满,对我们兄弟俩参加革命,一直采取支持、拥护的态度,从来没有反对过。”邓小平女儿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战争年代》一书中说:“我爷爷这辈人,真是没有福气,他们生于乱世,长于乱世,终于乱世,连一天的太平盛世都没有赶上。”邓先圣生母淡氏虽然不识字,但为人贤惠能干、通情达理、尊敬长辈和爱护晚辈等,把家中的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成为远近闻名的贤妻良母。淡氏对长子邓小平寄予了很大的希望.《邓小平自述》一书记载,邓小平说:“我的父母之爱我犹如宝贝一般。因为我自幼时资质就颇聪明,他们的爱我.自然是对我有很大的希望,希望我将来能够做官发财,光耀门庭。改换祖宗。”邓垦回忆说:“我母亲也非常爱小平,他是长子。当时因为我们家里困难很多,父亲长期不在家,当时维持这个家庭是困难的。她就是希望小平长大了以后,来管理家事。”《邓小平自述》也有记载,邓垦回忆说:“我的母亲生了我们5个孩子,同时要承担全家里里外外的繁重事务,得了痨病,吐血,1924年左右就去世了。”……
大结局-39位民国大佬的后半生 本书特色 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发布了43名国民党“战犯”名单,包括蒋介石、何应钦、陈果夫、陈立夫、宋美龄、陈诚、白崇禧...
张居正大传 本书特色 本书详述了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张居正的一生,是一代文学史家朱东润先生的代表作品。从张居正12岁考中秀才起,到他23岁踏入仕途,再到他登顶首辅...
书圣之道-王羲之传 本书特色 《书圣之道——王羲之传》从历史背景的高度入手,从王氏家族的兴衰讲起,展现了一代书法名家王羲之传奇的一生,展现了书法名作《兰亭集序》...
欧阳修大传 本书特色 宋代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极盛期,是因为它完成了一种学术文化的大嬗变、大转折。而在北宋政治变革、学术丕变、诗文革新中,欧阳修...
文韬武略一元戎——叶剑英 内容简介 全书内容共分为八章,包括:少怀壮志图报国;南征北战建奇功;身居虎穴巧周旋;理政有方传佳话;探寻精兵强军路;京华除害挽狂澜等。...
铁血铸军魂-硬骨头六连老英雄赵春霖的传奇人生 本书特色 ★新形势下,把“两个一百年”台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更加需要强夭而精锐的军队,更加需...
季羡林-季羡林自传 本书特色 我现在一闭眼就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夏天里浑身上下一丝不挂,滚在黄土地里,然后跳入浑浊的小里去冲洗。再滚,再冲;再冲,再滚。难道这就是...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叶嘉莹的诗词人 本书特色 本书从叶嘉莹诞生的家庭环境,诗教启蒙之始,到师从顾随的诗词缘分,再到她少年丧母,中年辗转入台却入狱,老...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三册)》内容简介:本书被《纽约时报》和《读者文摘》联合评为“世界十大名著”之一,作者罗曼·罗兰是法国
墓前墓后说曹操 内容简介 一座曹操的出土,一场有关真假的争论,使得2009年末变得异常热闹,从未远离人们视野的曹操,与其有关的一切再次卷土重来,成为人们热议的话...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的是19世纪中叶和20世纪初若干洋人在中国生活和奋斗的经历,共十七篇。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 ...
蒋经国传 本书特色 50年采访研究,找寻真实的蒋经国!全球首部由蒋经国随身秘书漆高儒教授撰写的蒋经国大传!2012年*新图文珍藏版!大陆唯一授权,独家史料首次公...
《小程序,巧应用(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全面地讲解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技术。开篇创建一个小程序项目并解析体验,介绍如何由零
《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口述历史》以辛亥革命元老张知本先生的生平为线索,主要介绍了清末科举、武昌起义的
中国历代姐妹花之谜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有:苍梧之怨,可以写忧——远古之娥皇、女英;上对花轿嫁错郎——春秋之宣姜、文姜;三十六宫秋夜长——西汉之赵飞燕、赵合德等。...
本书是著名人类学家格尔茨晚年所写的一本自我评传,追溯了自己一生成长中对其有重要影响的事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其人及其理
孔子传----钱穆作品系列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司马迁以下各家考所订所得,重为孔子作传。其*大宗旨,乃在孔子之为人,即其所自述所谓“学不厌、教不倦”者,而以寻求孔...
黒格尔传 本书特色 由国际知名黑格尔研究专家特里·平卡德完成的这本传记《黑格尔传/世界名人传记丛书》,结合黑格尔所生活的历史时代。展现其成长历程,其雄心壮志,其...
建筑宗师-梁思成 内容简介 从青年时代一直到生命的*后时刻,梁思成始终没有放下过手中的三角尺和鸭嘴笔。他喜欢画钢笔画,也喜欢画水彩。而他画得*多的是古建筑精湛的...
《B2B营销:赋能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内容简介:对很多营销人来说,做好B端营销一直存在许多难题。企业预算不足、渠道单一、不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