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部现实版《权力的游戏》,扣人心弦地讲述了残暴而嗜血的金雀花王朝史。
早在6个世纪前,英国就已经在版图和文化上有了自己的雏形——一个称为“金雀花”的王朝缔造了这一切。它在英国历史中占据3个多世纪,其间不断上演着至亲相残、同室操戈、权术争夺、阴谋背叛的故事,而约翰王座下的英格兰则更加风雨飘摇。他个性乖戾,行事残暴,但也并非一无是处——事实上,他甚至是一位勤政好思的国王。本书扣人心弦地讲述了残暴而嗜血的金雀花王朝历史,公正还原了一个充满人性优缺点的“坏国王”,
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堪称一部现实版的《权力的游戏》。
2. 纪念《大宪章》诞生800周年的重磅力作,再现《大宪章》诞生的伟大时刻。
这不仅是一位金雀花王朝重要国王的传记,也是一部讲述《大宪章》诞生的历史佳作。1215年约翰王签署《大宪章》,为后来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奏响了序曲,进而影响了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然而,这并非由于他开明豁达,《大宪章》实则是讨伐其暴政的檄文,是他被迫向自己的臣民屈服而签订的契约。正可谓,时代的苦难淬炼出了人类文明与理性的结晶。本书将带领我们回到中世纪的英格兰,一同见证《大宪章》诞生的伟大时刻。
3. 畅销欧美的精彩通俗历史图书,一部以“学者态度,作家文章”写出的史诗式叙事史。
莫里斯是享誉欧美的历史普及作家。他长期通过图书、播客和纪录片等形式,致力于历史普及,在英语世界有无数忠实拥护者。他的写作兼具学者的清醒洞见与作家的优美讲述,频频创作出畅销欧美的非虚构历史作品。而这本《约翰王》在叙述上扣人心弦,人物极富个性,像小说一样精彩好读,同时又考证严谨,所引所述皆为史实,不戏说,不传说,被评论家赞誉为结合了“学者态度、作家文章”的典范之作。
《约翰王:背叛、暴政与 大宪章 之路》是一部讲述金雀花王朝第4位君主——“坏国王”约翰的传记,真实还原了其统治下的金雀花王朝,再现了《大宪章》诞生的全部过程。
大名鼎鼎的金雀花王朝是统治英格兰时间*长的王朝,长达3个多世纪。这是一个同时被祝福和诅咒的王朝,它孕育出的15位君主,有的英明神勇,被英国人视为民族偶像和骑士精神的象征,有的卑劣懦弱,仿佛被魔鬼缠绕,陷于背叛与猜疑的漩涡,*终被自身的黑洞带给英格兰人民的苦难吞噬——约翰王就是这样一位“非凡”的君主。
他处在金雀花王朝至为鼎盛的时期,其时的英格兰拥有着从苏格兰一直延伸到耶路撒冷的庞大疆域,然而在约翰王当政时期,英格兰王国丢失了在诺曼底几乎全部的领土,并承受着这位暴君的对内施压:横征暴敛,专政专权,用重税和不公正的司法打压贵族、平民,并拒绝承认教皇指令,使君王与教皇的矛盾剧烈激化,导致英格兰岛长达6年没有上帝福音的护佑和教堂钟声的荫庇……这一切“足以使地狱蒙灰”的暴行*终导致贵族和骑士反戈,愤怒的人们以武力将他围困在国之一隅,迫使他签下了限制君主专权、体现公民权利和法律尊严的重要文件:《大宪章》。
《约翰王:背叛、暴政与之路》是一部讲述金雀花王朝第4位君主——“坏国王”约翰的传记,真实还原了其统治下的金雀花王朝,再现了《大宪章》诞生的全部过程。
大名鼎鼎的金雀花王朝是统治英格兰时间*长的王朝,长达3个多世纪。这是一个同时被祝福和诅咒的王朝,它孕育出的15位君主,有的英明神勇,被英国人视为民族偶像和骑士精神的象征,有的卑劣懦弱,仿佛被魔鬼缠绕,陷于背叛与猜疑的漩涡,*终被自身的黑洞带给英格兰人民的苦难吞噬——约翰王就是这样一位“非凡”的君主。
他处在金雀花王朝至为鼎盛的时期,其时的英格兰拥有着从苏格兰一直延伸到耶路撒冷的庞大疆域,然而在约翰王当政时期,英格兰王国丢失了在诺曼底几乎全部的领土,并承受着这位暴君的对内施压:横征暴敛,专政专权,用重税和不公正的司法打压贵族、平民,并拒绝承认教皇指令,使君王与教皇的矛盾剧烈激化,导致英格兰岛长达6年没有上帝福音的护佑和教堂钟声的荫庇……这一切“足以使地狱蒙灰”的暴行*终导致贵族和骑士反戈,愤怒的人们以武力将他围困在国之一隅,迫使他签下了限制君主专权、体现公民权利和法律尊严的重要文件:《大宪章》。
这是英国历史上的伟大文件之一,是英国宪政体系的起源和基点,成为了日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石,同时,这一壮举也为整个世界创造了“法治”这一理念,奏响了文明社会的序曲。
约翰王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他精明又冷酷的性格使他成为了英国历史上的黑色传说,然而时也运也,他为英格兰带来的灾难又戏剧性地催生出了英国向文明社会踏出了一大步,也为整个人类的文明世界写下了至关重要的一笔。
引言(节选)
1797 年的夏天,伍斯特大教堂(WorcesterCathedral)的施工队发现了约翰王的遗体。该事件在当地甚至是全英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约翰王的坟墓位于大教堂唱诗班席位的中央,但在1797 年,舆论普遍认为这个坟墓是空的。尽管其上方的石像可以追溯到约翰于1216 年去世后不久,但坟墓内部是按照更现代的、16 世纪的墓葬风格(*突出的例子是逝于1502 年的、亨利八世的兄长——亚瑟王)建造的。据古代编年史记载,约翰王埋葬于圣母堂(Lady
chapel)。因此人们设想,尽管在都铎时代他的石像被移动了,但其尸骨却依然位于原处。
约翰的坟墓令大教堂的教士厌恶不已,它居于中央的位置,阻挡了通向圣坛的道路。于是,他们计划将其摆放在一个更为合适的位置。
约翰去世后的第二天清晨,人们开始筹备他的葬礼。他的五脏六腑被取了出来,埋葬在了克罗克斯顿修道院,作为对该修道院院长侍奉国王的奖励。约翰遗体的其他部分则做了防腐处理,将踏上一段遥远的旅程。在与西多会和解之后,约翰起初打算自己去世后埋葬在位于汉普郡的、他主持建造的一座叫作比尤利(Beaulieu)的修道院里。但如今汉普郡处在敌方控制的领土范围内,因此,在生命的*后几天,约翰决定将自己的遗体埋葬在伍斯特大教堂。他之所以选择这里,或许是因为对同样埋葬在这里的圣伍尔夫斯坦(St Wulfstan)有着情感依恋。但实际上,他所拥有的选择非常有限,之所以选择伍斯特大教堂,是因为这里是为数不多的、王室势力强大到足以保证葬礼顺利完成的地方。死后同生前一样,约翰的一举一动仍需在外国雇佣军的保护下进行。
纽瓦克与伍斯特大教堂之间有100 英里的路程,大约需要走上几天,从而给约翰的支持者们提供了赶往那里的时间。威廉•马歇尔出席了约翰的葬礼,对于将约翰的棺椁安放在大教堂里的盛大葬礼仪式,马歇尔的传记作者将其描述为“体面的国葬”。然而,就这方面而言,约翰的仪式似乎有些缺少国王的辉煌。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之前的国王在葬礼上头上都戴着王冠。比如说,理查在安葬的时候,头上就戴着他于1194 年第二次加冕时所戴的王冠。而约翰的葬礼却没有遵从这一传统,主要原因是在几天以前,他的王冠全部陷入了沃什湾的泥沙之中,而新的王冠还没有来得及制作出来。于是,与约翰一起埋葬的是他仅存的象征着王权的物件,包括他在加冕时头上系着的亚麻头巾。在一个世纪以后他的棺木被打开时,人们将这块头巾误以为是修道士的兜帽。都铎王朝的历史学家认为,这块头巾的作用是充当“通过炼狱的通行证”。
在装殓约翰遗体,送他走上*后一程的人心中,一定闪过了一个想法,那就是他需要所能获得的一切帮助。据说,马歇尔在听到约翰的死讯后显得十分悲伤,但有他这般表现的,毫无疑问只是少数人。克罗兰的编年史作者在他简短的讣告中说:“约翰与世长辞,几乎没有人悼念。”科吉歇尔的拉尔夫则更不加掩饰,称国王去世后很多人对他进行了诅咒,具体内容此处就不便写下来了,大意就是约翰要经受地狱的煎熬。13 世纪30 年代的马修•帕里斯评论道:“约翰一入地狱,令地狱本身都变得更加污秽了。”
★对一位令人憎恶的国王的、引人入胜、恰逢其时的描绘。
——杰茜•蔡尔兹(Jessie Childs,《上帝的叛徒》作者)
★字斟句酌、恰逢其时、诙谐幽默、旁征博引,莫里斯是名符其实的13世纪皇家传记的撰写人。他对爱德华一世的研究可谓是现代经典。当然,他在本书中的发挥,也丝毫不逊色:以诺曼底的失陷为分界点,就其前后围绕约翰的生平进行叙述,突出了诺曼底的失陷对于约翰王的统治和名誉来说,造成了何其严重的破坏。
——丹•琼斯(Dan Jones,《金雀花王朝》作者)
★不同凡响!自沃伦于1961年创作的、颇具开拓性的传记《约翰王》以来,这是描写约翰统治时期*为经典的书籍了。在措辞的华丽方面,莫里斯亦是可圈可点。
——《BBC历史杂志》(BBC History Magazine)
★一部经典的历史性著作,莫里斯是个会讲故事的人。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一部全新的、精彩绝伦而又极具讽刺性的约翰王传记。对于那些喜爱《1066》和《爱德华一世》的人而言,它会让你大饱眼福。
——汤姆•霍兰(Tom Holland,《波斯战火》《卢比孔河》作者)
★通过生动文雅的笔触,英国历史学家莫里斯(《诺曼征服》作者)深入探究了“暴君约翰王”一步步陷入被迫签署1215年《大宪章》境地的复杂历程。书中充满了引人入胜的细节,还额外呈现了《大宪章》的完整译本。
——《出版人周刊》
★一本关于政治与战争的传统风格的传记:一连串阴谋诡计、争吵、战役、围攻、谈判、休战和背叛此起彼伏,这一切在作者明晰的文字中益发生动起来。
——《柯克斯书评》
[英]马克·莫里斯(Marc Morris)
欧美广受欢迎的历史学家、作家和播客,专攻中世纪史,主要方向为中世纪的君主和贵族体制,目前执教于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
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历史作家,兼具学者的明晰洞见与作家的优美文笔。他长期为《今日历史》《今日遗产》以及《BBC历史》等欧美主流历史媒体撰稿。2003年,他参与制作了备受赞誉的BBC历史纪录片《城堡》,并出版同名书籍;之后,他先后出版了历史畅销书《诺曼征服:黑斯廷斯之战与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的陨落》《伟大而令人战栗的国王:爱德华一世和他锻造的不列颠》,以及为纪念《大宪章》签署800周年而创作的《约翰王:背叛、暴政与之路》。
氐族史 本书特色 氐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从先秦至南北朝,氐族分布在今甘肃、陕西、四川等省的交界处,大部分集中于陇南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氐族为主,...
两个女人一个清朝-危难书生与慈禧太后-伍 本书特色 大清王朝,汹涌澎湃,终不免覆亡,开国轰轰烈烈,因为有孝庄而迎添精彩百年盛事,转瞬化为历史尘埃末世衰败,慈禧欲...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 本书特色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精)》作者蔡涵墨是一位地道的美国人。这是他研究中国宋代人物和文献的一部...
选举七论 本书特色《选举七论》共七讲,分别包括如下内容:第—讲,“选举源流论”,讨论了选举在中西方的起源和流变。本书认为,中国的选举是—种“选才型选举",而西方...
品中国名臣 本书特色 作家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一大批重要的大臣,他们在辅佐帝王执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而且是巧妙的作用,得到了皇帝和社会的认可。作家对这一现象作...
人类简史:听房龙讲人类的故事 本书特色 ★1.美国历史学家房龙的成名之作,多次再版重印,百年经典人类史通俗之作。★2.以大历史的角度理清人类发展的脉络,轻松展现...
租界研究新动态(历史.建筑) 本书特色 《租界研究新动态(历史建筑)》由大里浩秋、孙安石编著,是中日学者关于中国租界史研究的*新成果集,包括上海租界、武汉租界和...
《神奈川冲浪外:从传统文化到“酷日本”》内容简介:本书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象征符号。千年来,伴随着与中国及西方的交往,日本在历
上海-纸上纪录片-上海-画报精选 本书特色 《上海·纸上纪录片:上海·画报精选》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上海-纸上纪录片-上海-画报精选 内容简介 上海画报是《新...
帝王圣论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跨度时间长,从上古先秦至明清两代★ 节选出自《史记》《资治通鉴》《左传》《三国志》《清实录》等★ ...
《西游记注评本》内容简介:《西游记》是一部最典型的时代积累型的长篇小说。唐代玄奘法师去西域天竺诸国取佛经的事迹,最先经过五
《极简设计(全彩)》内容简介:极简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西方现代艺术流派之一,它主张形式简单、高度功能化与理性化的设计理
苏格兰-现代世界文明的起点 本书特色 谁建立了第 一个现代国家?谁创造了第 一个文明社会?谁发明了现代民主和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理念?苏格兰。《苏格兰:现代世界文...
世界通史(全三册) 本书特色 ★ 2004年8月第1版,2006年12月第2次印刷,印数1001-2000册★ 本书分为古代史卷、近代史卷、现代史卷,每卷后均附...
本书的核心主张在于,马克思的学说是费尔巴哈与黑格尔哲学的综合产物,是马克思将费尔巴哈的“转变性方法”——从叙事方式上讲,
努尔哈赤 本书特色 重大谜案小心求证·历史玄机大白世人清朝巨人身世诡谲惊悚·历史谜题真相烂漫迷人观点新锐·史实确凿&m...
《13+1体系》内容简介:本书为企业核心管理层提供最基础的企业管理知识,讲述构建健康组织的13+1个关键模块,这些模块分精神、商业
世界史研究-(第三辑) 内容简介 这本世界史文集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师的论文中选录了18篇,汇为一集。文集的内容不集中于某一时代,也不集中于某一领域,而...
《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本書是漢語世界的第一部閱讀史專著。作者以具體的個案,「濃描細寫」晚清士人尋覓接受「
王国维-历史 文学 戏曲论稿 本书特色 王国维编著的《王国维》内容介绍:王国维是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学家、古史地学家、文艺理论家。王国维对古史、古典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