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

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

作者:彭克慧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7-09-01

评分:5分

ISBN:9787010181219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新中国海洋战略形成、演变、发展的历史原因和脉络,本书根据国际国内局势,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家海洋战略演变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49年-1976年以海防为战略重点的萌芽期、1977年-1997年以沿海经济发展为战略重点的初成期、1998年-2007年以海洋安全为战略重点的完善期、以及2008年以来以海洋强国建设为战略重点的提升期,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梳理了基本举措、提炼了历史意义、并*终归纳了新中国海洋战略的中国特色。

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 本书特色

本书阐述了新中国海洋战略形成、演变、发展的历史原因和脉络,本书根据国际国内局势,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家海洋战略演变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49年-1976年以海防为战略重点的萌芽期、1977年-1997年以沿海经济发展为战略重点的初成期、1998年-2007年以海洋安全为战略重点的完善期、以及2008年以来以海洋强国建设为战略重点的提升期,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梳理了基本举措、提炼了历史意义、并*终归纳了新中国海洋战略的中国特色。

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 目录

序绪论**章 新中国海洋战略萌芽期:以海防为战略重点(1949-1976)一、以海防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一)美苏争霸是主要外因(二)台湾问题是*大内因二、以海防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一)确立海权独立的根本原则(二)实行经济与军事两条腿走路的基本方针(三)始终关注沿海与内地的协调发展(四)坚持以全国上下一盘棋来谋局三、以海防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一)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二)收回海关(三)实行军民联合海防(四)恢复、发展海洋经济(五)开启海洋科教事业(六)成立国家海洋局第二章 新中国海洋战略的初成期:以沿海经济发展为战略重点(1977-1997)一、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大内政二、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一)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确立了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原则(三)指明了“科技是**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四)充分发挥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优势三、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一)确立“近海防御”思想(二)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三)正式提出“一国两制”并完成港澳回归(四)系统开放沿海城市(五)海洋经济稳中有进(六)海洋科考跨步发展第三章 新中国海洋战略的完善期:以海洋安全为战略重点(1998-2007)一、以海洋安全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一)东南亚金融风暴让世界转向(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型二、以海洋安全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一)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海洋(二)逐步形成了新的安全观(三)将“和谐”理念推向世界三、以海洋安全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一)建设过硬的“海上精兵”(二)出台《反分裂国家法》(三)发挥沿海地区的辐射作用(四)坚决执行《海关法》(五)全面开发海洋(六)科学管理海洋事务第四章 新中国海洋战略的提升期:以海洋强国建设为战略重点(2008年以来)一、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一)“亚洲世纪”的到来既是压力又是助力(二)在稳定成就基础上的深化改革成为*大内驱力二、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一)准确定位了中国的区域特征(二)强化了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三)在民族复兴的艰难梦旅中继续前行三、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一)逐步推进“远海防卫”方针(二)全方位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三)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四)海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总结新中国海洋战略的中国特色一、承前启后,一脉相继二、整体布局,重点突出三、民生为基,持续发展四、内外互动,自主自强参考文献后记

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 作者简介

彭克慧,女,1978年生,湖北嘉鱼人,武汉大学法学博士,现为海军工程大学政治教员,主要致力于国家战略、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研究。近5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项目1项、海军军事理论课题2项、合著再版著作3部、副主编教材1部。在《江汉论坛》、《湖北社会科学》、《社科纵横》等CSSCI来源期刊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湖北省第十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