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大背景下,由吉林省政协文史委组织编辑,根据李素桢和田刚两位口述历史学者历经在日十余年的口述采访记录整理而成。书中不仅收录了已是耄耋之年的日本侵华老兵刻骨铭心的战争亲历,还有首次公之于众的照片、手记、调查问卷及认罪书等珍贵史料,对于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警醒世人反对战争、珍惜和平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让这些年逾九旬体弱多病的侵华老兵打开记忆的隧道,忏悔罪行,救赎灵魂,是一件充满挑战而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书中日本老兵们的回忆虽经过岁月的洗涤而日渐风化和模糊,但残酷的战争在他们灵魂深处刻上的每一笔印痕却因此而更加清晰地凸显出来。他们作为日本侵略者的一员,既有着特殊历史背景下相似的体悟和感受,同时又有着个体化的经历和回忆。每个人的证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体现的是当事者本人的思想认知和角色立场,对战争和历史问题存在某些偏颇和不客观的认识,这在口述历史证言里是无法回避的。另外书中出现了大量当时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名和数字,由于口述者掌握当时历史情况的局限性,可能会有不准确之处,特此说明。本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对部分重大敏感内容作了一定删节,但在整体上依旧本着实事求是的严肃态度来还原历史原本的音容,铁证如山地记录下无法修饰也无法改变的日本殖民侵略罪行,从而体现口述历史证言作为与传统历史文献不同的活史料的特殊价值。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吉林省委宣传部和吉林省政协等部门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谢。
★ 16开精装,吉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品,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
★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对比,铁证如山地记录了无法修饰也无法改变的日本殖民侵略罪行,从而体现口述历史证言作为与传统历史文献不同的活史料的特殊价值
★ 这些回忆不仅揭示了日本侵华的暴行和本质,也反映了日本侵华时期在不同阶段、不同人身上表现出的“人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对同一事件不同的心理感受
★ 本书主编之一李素桢,长期致力于收集整理日本老兵口述侵华战争证言及文献资料,建立了大规模的“日本人口述侵华战争史料库”,被誉为“东亚民众口述历史第*人”
★ 本书使用的历史照片和实物照片是由口述者本人提供,在国内外尚属初次公之于众
本书是吉林省赴日学者、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素桢和吉林省旅澳青年学者、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田刚采录、整理和编撰的口述史料选辑。用当年侵略者亲历、亲见、亲闻的史实,揭露日本侵华罪行,警醒世人反对战争、珍惜和平,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一代,永远不要忘记这段屈辱和抗争的历史。
二位口述历史学者在日本十余年时间,对五百多位日本侵华老兵及遗属做了采访和记录,请当事人讲述他们的亲历、亲见、亲闻,并配有录音、录像、照片、笔记等,通过分析比对,深刻揭露当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书中收录了二十多位日本侵华老兵的口述史料,这些老兵都已是耄耋之年,有的采访是在病床上进行的。让这些年逾九旬体弱多病的侵华老兵打开记忆的隧道,忏悔罪行,是一件充满挑战而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他们作为日本侵略者的一员,既有着特殊历史背景下相似的体悟和感受,同时又有着个体化的经历和回忆。他们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亲历者,他们的记忆亟待抢救和挖掘。在日本从事侵华老兵口述调查的李素桢和田刚及其工作团队,没有任何经费支持,因此而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无论严寒酷暑,他们穿行于日本的城市和乡村,夜以继日地工作,还要面对来自日本右翼势力的各种阻挠和威吓。在采访过程中,这些侵华老兵以个人的亲历、亲见、亲闻和自我感受见证历史,述说过去。我们可以从亲历者的回忆中看到普遍性的真实场景。这些回忆,不仅揭示了日本侵华的暴行和本质,也可以反映出日本侵华时期在不同阶段、不同人身上表现出的“人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对同一事件不同的心理感受。
这批口述史料具有覆盖面广、细节丰富、直观性强的特点。口述侵略地域以中国为主,覆盖了朝鲜半岛、东南亚及太平洋诸岛等二战期间曾遭受日军侵略的广大地区;侵华日军士兵覆盖陆海空三兵种,军阶以低层士兵为主(少尉–曹长–兵头–上等兵–一等兵–普通兵);受访对象,除侵华日军士兵外,同时覆盖“开拓团”团员(“开拓团”、“少年义勇军”等半军事化组织成员)、技术人员(医护、工程、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人员)、普通社会民众(一般社会工作人员及家属)及遗族家属(侵华老兵的遗孀、遗属子女)等广泛的社会角色。
本书使用的历史照片和实物照片是由口述者本人提供,经李素桢、田刚两位口述史学者搜集整理的,这些照片、手记、认罪书等第*手资料在国内外都是初次公之于众。它浸透着两位口述史学者治史的严谨风格;见证着“加害者”的战争罪恶与忏悔;传递着一般文字所无法表达的历史信息。本书从亲历、亲见、亲闻的口述证言采集整理入手,来研究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与从理论、观念入手进行研究不同,它是直观的而非抽象的,是感性的而非概念的,是实证的而非虚拟的,是鲜活的而非僵化的历史研究。
*后,让我们以这样一段话来作结:“历史是一段过去的存在,无法抹去、无法修饰,更无法改变;记忆是一段现存的视频,应该存储、应该重放,更应该用以服务现实,警示今人。”
田刚,硕士研究生,客座教授,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旅日、旅澳华人口述历史青年学者。
李素桢,博士研究生,教授,日中口述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旅日华人学者。长期致力于采访调查、收集整理日本老兵口述侵华战争证言及文献资料,多次主持召开日中口述历史国际研讨会,建立了大规模的“日本人口述侵华战争史料库”,被誉为“东亚民众口述历史第*人”。
资治通鉴 本书特色 《小墨香书》是一套为爱阅读的读者设计的口袋书,采用小开本设计,便于随身翻阅。本套书内容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让读者在闲暇之余,增长读者的传统...
本书是黄仁宇先生七十年代以来的多篇论述加上两篇新稿,重新编印发行的增订版。作者以其一贯提倡的大历史观点,用长时间、远距离
再造与复古的辩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理国故论争的历史考察 本书特色 《再造与复古的辩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理国故"论争的历史考察》是由黄山书社出版的。再造与复...
这部权威著作代表了作者毕生研究民主崩溃、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所达到的顶峰,它在很多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作者重新概括了当代非
文史消闲录续编 本书特色 谈文史的拙文,一九九九年结集为《桑榆剩墨》,二〇〇二年结集为《文史消闲录》,均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近日检点在香港《大公报》及其他报...
绅商也要革命-苏省辛亥年 内容简介 绅商是活跃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特殊社会阶层,在辛亥革命前后他们用富有血性的行动竭力挽回国家利权,并因应时势理性地选择革命...
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真实故事;这也是一个反映人性光辉和生存勇气的故事。作者经过长达3年的艰辛采访,记叙了比尔斯基三兄弟在二战
北魏政权正统之争研究 本书特色 《北魏政权正统之争研究》由王朝海编著。正统问题是关于政权合法性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史学观念,同时也是一重要的政治观...
一本书读懂欧洲史 本书特色 数千年的欧洲历史,蕴含众多有趣的话题,风格各异的帝王将相,刀光血影的政治斗争,血雨腥风的军事征伐,使得欧洲历史一直成为世界史研究的显...
夹缝中的历史 本书特色 《夹缝中的历史》是作者朱鸿关于历史人物的文化散文结集。作者用他擅长的对历史人物的春秋笔法,并选择具有文化符号意味的一些人物进行带有个人色...
匈人王阿提拉-席卷欧洲的东方游牧领袖 本书特色 古代欧洲史上,匈人王阿提拉是个谜一般的人物。他仿佛野火一般从东方匆匆而来,四处劫掠屠杀,散布恐慌,在欧洲留下一片...
《超实用的日本史》内容简介:想快速了解日本史,读这本就够了! 300余张图解,助你轻松掌握100个日本史关键事件 绳文、弥生、古坟
家书中的百年史 本书特色 从太平天国到抗日战争,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抗美援朝,从“文革”到改革,近代中国历史借由家书这一传统形式被真实地记录了下来。作者萧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评注(精要版)》内容简介:本书民法典评注“小红书”,一本以法律适用为导向、兼具学理辨识的工具性法
《探秘资管前沿:风险平价量化投资》内容简介:拨开风险平价量化投资的迷雾,探索投资机构资产管理的前沿 本书由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
滇云名士钱南园研究 本书特色 ★书一,诗二,画三,文四,纵横千古,卓然成家。——袁嘉谷评钱南园★风月湖光是昙华胜地,刚严贞介为一代完人。——赵藩评钱南园滇云名士...
我的第一本地理启蒙书 本书特色 虽然从小学地理,但我们身边有很多大人还是分不清东南西北,也不会看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必须打开手机导航。这是因为,我们只是堆积...
中国北茶马古道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发现北茶马古道”、“北茶马古道文化”、“北茶马古道文明”、“北茶马古道精神”、“重现北茶马古道”等几个方面首次全面、系统地...
干兰-西南中国原始住宅的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干兰”式建筑从古代起便盛行于我国西南地区,成为我国古代的主要建筑形制之...
《货币的界碑:数字货币的经济逻辑》内容简介: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到底是不是炒作?为什么有的有价值,有的没有价值?它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