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从曾国藩传世的大量日记中挑选出三百余篇,分为“修身”“悟道”“读书”“国事”“家事”“写字”“品鉴”“梦境”八个大类,每大类前以一篇总评开始,对所选日记逐一加以评点。其特色是篇幅短小、笔调轻松,由表及里地探索曾氏的内心世界,发表作者的读史领悟。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事例,让读者体会到曾国藩一生之人生智慧与政治智慧,同时感受到清朝末年政治的跌宕起伏风云变幻。既可让人益智敦品明事晓理,又可让人赏心悦目修身养性,是一部将文、史、哲冶于一炉的佳作。
破译一个家族兴起的密码,探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拂去历史的尘埃,解密遗落的档案。芳香的书页里,有修身的“青云梯”,有齐家的“规矩”,有治国的“利器”,有平天下的“他山之石”。踵武前贤,敦勉后学。思想在路上……
修圣贤之身,悟日用之道
学界有晚清四大著名日记的说法。这四部日记分别为曾国藩的《求阙斋日记》、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王闿运的《湘绮楼日记》、翁同龢的《翁文恭公日记》。其中影响*大的当推曾国藩的日记。
现存的曾氏日记,起自道光十九年正月初一日,终止于其去世的当天,即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日,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四年。或许是早期的曾氏恒心不够,因宦务繁杂而有所间隔,也或许是因迁徙而遗失、因战火而焚毁等缘故,三十四年的日记中有所缺失,流传至今的文字约一百三十万言。宣统元年,中国图书公司将其手稿印行。此手稿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被其第四代嫡孙宝荪、约农姐弟带到中国台湾,后来捐赠给台北“故宫博物院”。六十年代中期,台湾学生书局以《曾文正公手写日记》为书名影印出版。
曾氏日记究竟因为什么缘故而受到后世的重视呢?笔者以为,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曾氏是一个对中国近代历史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民众,对其一生的行事都很有兴趣。他的亲笔日记,尤其是其咸丰八年六月再次出山之后逐日记录的日记,对研究他本人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有任何其他史料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曾氏出身于偏僻乡村的世代农家,后来成为扶危定倾的国家干臣。一百多年来,他是所有平民子弟的励志榜样,人们对他的成长史格外关注。曾氏的日记,尤其是早年在京师翰苑刻苦自励的那一段心路历程,堪称一切有志向有抱负的年轻人的*佳教科书。梁启超当年就是这样学曾氏的。他对人说:“近设日记,以曾文正之法,凡身过、口过、意过皆记之。”
曾氏的修身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自觉认真。他以圣贤为榜样,以慎独为准则,以血战之勇气,以截断后路之决心,从严要求,切实践行。常言说人非圣贤,但曾氏偏要以圣贤为目标,宣称“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他为何要如此为难自己?原来,曾氏采取的是取法上上的策略。古人认为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若想得其上,便只有取法上上了。正因为目标定得甚高,所以尽管曾氏终其一生并未成为圣贤,但在道德自我完善这方面,古今政治家中罕有其匹。尤其于克己自律上,在一塌糊涂的晚清官场,他应属凤毛麟角。
第三,今人读曾国藩,更多地是看重他的人生智慧与处世谋虑。他的日记,恰恰记录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领悟。因为是私人的随手所录,曾氏的这些悟道过程,便会以*初始、*本色、*随意的状况保留下来,因而也便更具有真实性与借鉴性。
曾氏不是原创型的思想家,他也不是对理学有重大贡献的学问家,实事求是地说,曾氏只是一个将中国传统文化履行于人生事业中的经世致用者。他对道的思索与领悟,更多地体现在世俗庸常中。他信奉“绝大学问皆在家庭日用之中”的理学真谛。他勤于思考,善于归纳,将家庭日用间的绝大学问,通过自身的体验,以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真实亲切,晓畅易行。读他的日记,就如同听一位阅历丰富喜欢琢磨的智者在谈心。
第四,我们常说历史要细读,真正的历史之细,不存在于官方史册,更不存在于学者专著,而是散落在各种不经意的文字中,那里往往会透露出大风大浪初的细微涟漪、大变大故前的蛛丝马迹。曾氏的日记,偶尔会留下一些大历史里的小细节,故而显得弥足珍贵。比如同治元年正月初十日,曾氏在日记中说,朝廷颁发下来的代表王命的旗帜,居然偷窳得如同小儿玩具。朝廷再穷,也不会穷到连制作几面小王旗的银子都没有。这个细节所传达的信息是:爱新觉罗王朝气数已尽。
正因为曾氏的日记内涵丰厚、容量广博,“评点曾国藩”系列不能没有日记的评点。笔者从传世的曾氏日记中挑选出三百来篇,分为修身、悟道、读书、国事、家事、写字、品鉴、梦境八大类。为保持一天日记的完整性,所挑选的日记整篇照录,不再删节。原文之后的评点,仍旧像过去一样,尽笔者之所能,给读者提供一些帮助,以便对该篇日记有更好的理解。在每大类之前,笔者会有一篇总评,意在为读者充当引导。
当年,王闿运在宣统版曾氏日记的序言中说:“惜其记事简略,非同时人莫能知其厓涘。故闿运观之而了然,不能喻之人也。时历四纪,欲学裴松之以注辅志,则同时记录文字不备,无从搜求证明。此轮扁所以叹糟粕与!”连曾氏的好朋友一代宿学王闿运都感叹不能将曾氏日记喻之人,在曾氏去世一百四十年后,笔者以浅陋之学来评点其日记,自知离其厓涘相差甚远。好在有湘绮老人的感叹在前,想必读者会给予宽容。
癸巳冬月于长沙静远楼
目录
唐浩明,1948年生,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张之洞》《杨度》等,整理出版《曾国藩全集》。《曾国藩》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张之洞》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
程”入选作品奖、第二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杨度》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大唐传载(外三种)/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四种唐代笔记:即《大唐传载》、《幽闲鼓吹》、《松窗杂录》、《尚书故实》。 1.《大唐传载...
《徐志摩散文》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徐志摩经典散文三十八篇,包括游记、随笔、记人怀人散文和日记、书信等。既有《落叶》《翡冷翠山
蒋介石初上台湾岛 本书特色 台湾媒体*原始的新闻图片大陆首次正式出版直观反映国民党在台湾的政治、社会、民生百态展现国民党治下*真实的台湾蒋介石初上台湾岛 内容简...
中国思想通史1 内容简介 这部中国思想通史是综合了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在一起编著的,全书共分五卷。**、二、三、五卷是就解放前写的中国思想通史和中国近代...
《滚烫元宇宙:6小时从小白到资深玩家》内容简介:本书以元宇宙为中心,系统讲述了元宇宙的概念、发展现状、应用和未来趋势。首先,
魏晋风流:一本书读懂魏晋文明 本书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代既有动荡、战乱的一面,又有经济、文化、民族融合等方面的重大发展。这是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踏雪寻...
《智能风控》内容简介:本书基于Python讲解了信用风险管理和评分卡建模,用漫画的风格,从风险业务、统计分析方法、机器学习模型3个
隐匿的疆土-卫所制度与明帝国 本书特色 按洪武年间定下的原则,全国的土地(包括耕地,但不仅是耕地)实际上是分行政和军事两大系统分别管辖的。――《明前期耕地数新探...
王族的背影 内容简介 本书以银川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做辐射状,对西夏后裔逃亡或隐遁的线路进行追寻,对途经省份有关西夏的一些重点地方,从经济、文化、地理、旅...
TheriseofyouthisamongthemostdramaticstoriesofmodernChina.SincethelastyearsoftheQ...
《风光摄影进阶:强大内在》内容简介:高觉所著的《强大内在(风光摄影进阶)》从风光摄影师自身角度出发,告诉摄影师所应该具备的
本书用第一人称的手法,通过一双天真的眼睛,将希特勒最后龟缩在地堡中的一段日子的恶行和最终的结局做了细致入微的描述。是作者阿
《鲁南制药与赵志全》内容简介:鲁南制药的前身郯南制药厂于1968年成立。到1987年,药厂利润几乎为零,一度濒临倒闭。赵志全自那时
《5分钟造物史》内容简介:是什么塑造了今天的世界?作者在这本书试图给出你答案。从粗糙的石刀到人工智能,从金字塔到3D打印技术,
清代散见戏曲史料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编,多系作者对经年搜集的清代散见戏曲史料的研究心得。上编为“各类文献中的散见戏曲史料”,作者对诗词、方志、笔记中的...
阔别祖国三十五年的乌拉尼娅回到了故乡多米尼加共和国。三十五年前整个多米尼加共和国处于冷血独裁者特鲁希略的统治下,乌拉尼亚
《死亡追踪者》内容简介:给你一份尸检报告,你该如何分析出死因? 带你来到一个案发现场,你要怎样还原案情? 本书中米夏埃尔·索
浴血的帝国:纷乱的三国两晋南北朝 本书特色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介绍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生活以及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他们身上发生的精彩动...
《从大王到天皇:古坟时代—飞鸟时代》内容简介:本书是“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第二卷。讲述日本古坟时代至飞鸟时代的历史(中国历
清末民初时调研究-(全二册) 本书特色 李秋菊编著的《清末民初时调研究(上下)(精)》研究对象,乃清末民初之时调。众所周知,清末民初时调的广泛传唱,并非一种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