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共六卷,故名“六记”,可惜,现在已遗失了两篇。文中,作者沈复以简单而又生动的笔调描述了他的爱情故事、人生变故、闲情逸趣、浪游快记等,其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与众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和审美趣味。对于此书,许多学者都曾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其中尤以林语堂与俞平伯两位先生的评价代表性。林语堂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将主人公之一的陈芸称为“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一个*可爱的女人”,并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扬;俞平伯则赞美该书道:“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无酸语、赘语、道学语。”
沈复著的《浮生六记》*精彩的地方就在于沈复带着记忆的滤镜不惜笔墨地描写了与陈芸相处的日常。在沈复行云流水般的字里行间,我们得以知晓这位鲁迅先生眼中“中国**美人”、林语堂先生笔下“中国文学上一个*可爱的女人”的模样。她的生命绚烂如烟花,曾在清乾隆年间如此唯美地绽放过。陈芸是《浮生六记》的灵魂。记叙了作者的家属生活、浪游见闻以及坎坷遭遇等。文笔平易,描写人情世态真切动人,对山水园林、饮食起居均有独到的评述。旧时流传较广。
《浮生六记》:
译文:
我出生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即癸未年冬十一月二十二日,正赶上太平光景的年代,我的家庭也属于官宦家庭,在苏州沧浪亭旁边,上天对我算是非常厚待了。苏东坡曾说:“事如春梦了无痕”,如果不把我的人生记录下来,那么就太辜负上苍的厚待了。《关睢》被列于诗三百篇的开篇,所以将夫妇之间的事情列在首卷,以这个顺序来记载。令我羞愧的是,我少年的时候没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只不过是把发生过的真实事情记载下来罢了,如果偏要考究我的文法,那就好比对着蒙尘的镜子,挑剔它不够明亮了。
我小时候,与金沙的于氏定过亲,结果她在八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娶了陈氏,陈氏名芸,字淑珍,是我的舅舅心余先生的女儿。她从小就非常聪颖,学说话时,就听过白居易的《琵琶行》,她就能背诵了。她四岁的时候死了父亲,只留下她和母亲金氏以及幼弟克昌,家徒四壁,生活十分窘迫。芸年纪稍大之后,针线活做得很好,一家三口就靠她的双手养活,连她弟弟上学的学费也没缺少过。一天,芸偶然从一个竹制的书箱中找到一本载有白居易那首《琵琶行》的书,挨个认字,从这时候才开始识字。从此,在刺绣的闲暇,慢慢地也学会了吟诗,甚至还写过“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诗句。
我十三岁那年,跟着母亲去舅母家探亲,和芸见了面,也有幸见到她的诗作。虽然我感叹她才思俊秀,心里却担心写出这样的诗句恐怕不是很有福气的人,只是心里始终放不下她,就跟母亲说:“如果您要给儿子择妻,儿子是非淑珍姐姐不娶!”好在母亲也喜欢芸的温柔的性情,当即就脱下自己手上的金戒指作为聘礼,缔结了芸与我的婚约。那是乾隆乙未年(1775年)七月十六日。
有一年的冬天,芸的堂姐出嫁,我又跟着母亲去了舅母家。芸虽跟我同岁,却比我大十个月,我俩从小就以姐弟相称,这时还依旧称呼她为淑姐。到她家时,看见满屋子人都穿得很光鲜,唯独芸上下素淡,仅仅穿着一双新鞋。那双鞋绣制得很精巧,我问她,鞋子是从哪里来的,这才知道是她自己做的,我这时也知道她的聪慧并不仅仅体现在笔墨之上,心中对她也多了几分好感。芸的身材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眉清目秀,顾盼神飞,就是两颗门齿稍稍外露,不是很有福的面相。但是她有一种缠绵的神态,真让人心向往之。
我要过她的诗稿来一看,有的仅成一联,有的只写了三四句,大都是未完成的。我问是什么缘故,她笑着说:“这些诗都是即兴所作,没有老师指点,希望有个能当我老师的知己,我们一起推敲完成它,岂不更妙。”
听着她的话语,我想到了一句诗,便在芸的诗稿上题了“锦囊佳句”四个字。谁知,这四字戏言,却预示了芸后来早夭的命运。现在回想起来,冥冥中似有天意,早已安排好了。
这天晚上,将接亲的亲友送至城外,再返回时,已是半夜时分,我肚饥难耐,便让仆人们拿些吃的,仆人拿来枣脯,我嫌太甜没吃。这时,芸偷偷地扯了扯我的衣袖,示意让我去她的房间。进了她的屋子,看见桌上摆有热粥和小菜,我高兴地拿起筷子就吃。忽然听见芸的堂兄玉衡喊她:“淑妹出来下!”芸赶忙把门关上说:“我累了,要睡下了。”玉衡将门推开,跻身而入,看见我在吃粥,就笑眯眯地看着芸说:“刚才我来要粥,你说没了,原来藏起来专门给你的夫婿吃呀?”芸窘得躲了出去。玉衡将这事告知长辈,全家上下也都笑话她。我也非常尴尬,一赌气就带着老仆人先回家了。
……
陶庵梦忆注笺校 本书特色 本书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等,构成...
聆听宇宙的歌唱 内容简介 《聆听宇宙的歌唱》收录了由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创作的散文作品。《聆听宇宙的歌唱》收录了《我再也写不出这样的小说了》、《文学与牛》、《旧...
中国散文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中国散文史》被称为中国古代散文史的开山之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从散文发展的实际出发,涵盖面...
《罗马神话》内容简介:罗马神话是世界文化遗产,通过罗马文学输入欧洲,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对欧洲文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神话
王家岭的诉说 第二国策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王家岭的诉说》和《第二国策》。 《王家岭的诉说》讲述的是2010年年初发生于山西王家岭煤矿的特大透水事故,事故造成...
经典国学读本:世说新语 内容简介 国学经典。魏晋时期笔记小说代表作。又名《世说》。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
国家的事(2001-2003中国走读报告) 本书特色 在2003年,中国成了一口热油锅。经过革命铁与血的洗礼,又走过“文革”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再顿然进入时下...
《夏季从阿龙山开始》内容简介:本书“亲爱的大自然鲍尔吉·原野散文少年读本”系列是鲁迅文学奖得主、当代著名散文家鲍尔吉·原野
季羡林精选文集2-人生感悟 本书特色 《人生感悟》编辑推荐:光阴荏苒,季羡林先生离开我们不觉已经三年了。而今,季先生的身影仍然时常闪现在我们眼前,并且注定会长久...
周绍良友朋书札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友朋来鸿、周绍良书札等,收录了陈垣、徐森玉、张子高、商承祚、阿英、谢国桢、贺昌群、王重民、臧克家等人的信,以及周绍良的致吴元真...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全2册-完整版 本书特色 朱生豪著的《醒来觉得甚是爱你(上下)》共收录朱生豪情书308封,全面展示了朱生豪当时写作的手迹和心迹,是迄今遗留的保...
王安忆自选集 本书特色 王安忆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独特而丰富的存在,始终以一种顽强坚韧的姿态,畅快地书写着她的人生体验、精神历险和生命向往。本书精选了王安忆的各类...
傅璇琮(1933-2016),浙江宁波人。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华书局总编辑、编审、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
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 内容简介 《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收录文章是作者近几年读书、思考、关注人生的结果,读者可以从中读出他的才情、见识和趣味,全书包括:学林拾翠、文...
探访被上帝遗忘的角落:萨哈林旅行记 本书特色 《探访被上帝遗忘的角落--萨哈林旅行记》讲述了:萨哈林岛是北太平洋上介于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之间的一个长条形岛屿,...
史铁生作品精选 本书特色 文坛大家史铁生先生以他质朴通透而又充满生命哲理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大师。在或冥思深沉,或幽默旷达,或深情回望的文字中,史铁生先生...
本书是库切的最新小说,也是“耶稣三部曲”的完结篇。《耶稣之死》的主角仍是少年大卫。大卫已经十岁,每周和他的朋友一起踢足球,他们没有设备或者规则。邻近孤儿院的院长...
尽管在人类文明中文学的生态根脉可谓历史悠久,但作为具有自觉生态意识的生态文学文类却大致发轫于西方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是西方新兴工业技术革命催生的新型文学产儿...
散文卷-汪曾祺作品集 本书特色 汪曾祺说自己“永远是一个小品作家”。他的散文,无论记叙凡人小事,流连乡风民俗,谈论花鸟虫鱼,考证典故词章,均顺手拈来,如春雨润物...
动物园·第三工厂 本书特色 本书包含《动物园,或不谈爱情的信札,或第三个爱洛伊丝》和《第三工厂》两部作品。《动物园,或不谈爱情的信札,或第三个爱洛伊丝》由34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