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着眼于原子弹试验的工作流程,从押运原子弹部件开始,到原子弹装配、上塔、保温、插雷管直至引爆成功的一系列具体操作。受访者大多数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然而,他们却是在这一长长链条各个环节上“操刀”的亲历者。该书是一本没有任何修饰的有关当事人的述说集,用他们自己的亲历,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感情来还原那一段历史。
“十七号工地”是中国原子弹爆轰试验场地,被几代研制核武器人称之为“摇篮”。在新中国艰难的六十年代,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中国核事业面临严峻考验。在长城脚下迅速汇集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复转军人。他们从地质勘探队、大庆油田、军兵工厂脱下工装和军装与刚刚从高等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一起,在王淦昌、陈能宽(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等专家带领下,凭着一腔报国激情,白手起家,开展炸药成型、爆轰物理等一系列攻关项目,在“十七号工地”做了上千次爆轰试验,为原子弹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摇篮”的地位不言而喻。樊洪业主编的《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通过众多亲历者的口述,揭示了核武器研制过程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 要搞一个爆炸丝雷管,美国的北极星导弹里面用的就是这种,就是不用起爆药、比较安全的这种雷管。这种雷管到1982年就定型了,并且获得了国家发明三等奖,现在一直装备导弹部队。后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改进了,使用比这个还更安全的炸药,雷管技术性能更好、更安全、更可靠。 到现在为止,只要严格地按照安全操作规范,按照我们的技术规定去执行的话,火花式电雷管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除非个别同志,比如说带电作业或者不小心穿了不防静电的衣服,例如在221厂109工号发生过事故,有人把手炸了,有人把眼睛炸瞎了,在青海那儿有这么个情况。 吴永文:我来十七号工地后有这么两段工作过程。**段是1960年底的时候,吴际霖、朱光亚派我到西安兵器工业部第三研究所和804厂,由我带队带着十来个人去,加上老二室一组的人,我是二室的副主任嘛。开始曾经设想和北京工业学院搞协作,但北京工业学院的条件不够。因为要求有能测试微秒级雷管的照相设备,他们没有高速转镜设备。后来我们得知西安兵器工业部第三研究所有转镜相机,这样一来,经过国防工办的批准,我带着十来个人就去了。由西安三所的雷管研究室、北京九所雷管研究组,还有804厂的一个研究所,合在一起研究微秒级雷管。吴际霖在延安教书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叫郭力杰,在西安804厂当总工程师,吴际霖写信让我带给郭力杰。所以,一方面从上边渠道给他们下达任务,另外一方面通过师生关系介绍。我们到西安以后,他们对我们的工作挺支持的。 那个时候工作效率很高,大概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我们从基础研究开始,那个研究项目试验了上万次,涉及各种方案、各种材料的效应、雷管爆轰同步性,还有雷管的结构。只花了一年时间,很快就搞出来24-1雷管系列。结构是火花式的,就是微秒级雷管。 你可能问,谁先提出微秒级火花雷管这个事,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在北京九所的时候,二室刘长禄跟苏联“哑巴和尚”讨论过,苏联专家曾提出雷管精度要求很高。那个时候他提出来叫微秒雷管,大家就琢磨怎么样才能达到微秒呢?一边琢磨,一边分析,从一个基础上的东西看起来,放电同步性应该能够更好一些,所以这样的话,就提出来一个微秒雷管。 我们雷管组到西安之前,刘长禄是一组组长,当时我们还没有分雷管组或是炸药组,后来分组以后雷管组的组长是陈作印。我记得,大家分析以后,刘长禄就感觉可能是微秒雷管。他就很莽撞地找苏联专家去了,说我们分析可能是火花式雷管。结果“哑巴和尚”一听,好家伙,他暴跳如雷地拍着桌子,谁教给你说的火花式?被他臭骂一顿。从那回来以后,刘长禄气得流了眼泪。大家反而安慰他说,苏联专家为什么那样暴跳如雷,那样的敏感,可能我们说对了。这也是我们探讨的一种策略。 后来我们去西安的时候,除了搞火花式的,还有其他的几种方案,多种方案探索之后,*后确定火花式的。在西安研究的雷管不仅仅给十七号工地打炮使用,**颗原子弹上面也是用当年在西安研制的雷管。24-1雷管系列一共参加了21次国家试验,没有一次失误。这个雷管尽管对静电有点敏感,之后逐渐被新的型号代替,那是必要的。但是,在我们国家历次核试验中,它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我国核试验中近二分之一使用了这种雷管。1960年10月份我走了以后,孙维昌到十七号工地。1961年11月份,他又带了五六个人到青海221厂生产准备组,像吴文明、韩树勋他们都去了。 ……
侯艺兵(1955-),祖籍河南,生于云南。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编审。主要从事摄影创作和采访编辑,出版有《院士风采》《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纪学人》等多部大型影集。口述史著作有《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曾获第十、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曹科峰(1967-),湖南临澧人。毕业于重庆大学计算机系,1989年7月分配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从事应用电子技术、小型闪光X射线系统、特种电源方面的研究工作。高级工程师。现任流体物理研究所政治部主任、党委组织部部长。 姜洋(1976-),江苏滨海人,女。200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工程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2-2011年在流体物理研究所从事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的数值模拟相关研究工作。副研究员。2012年起担任所党委宣传部部长。
瞿秋白传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从2004年开始,历时七年编撰而成的*新的瞿秋白传记。本传吸取了近二十年来学界瞿秋白研究的新成果,引用了大量解密不久的共产国际...
张国荣禁色的蝴蝶 本书特色 明星的粉丝有很多种,有的会去偶像住处的门外徘徊,有的会为他写一部惊人的深度专著。当然,不是所有明星都配得上这么一本书,除非他是张国荣...
扬州八怪画传 内容简介 序言扬州**章汪士慎:人与梅花一样清旧事满怀向谁说卖画人盲画家茶味人生附:汪士慎大事年表第二章李鱓:穷途卖画的宫廷画师从九重宫殿上掉下来...
刘少奇的最后岁月 本书特色 黄峥编著的《刘少奇的*后岁月》内容介绍:短短三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个国家主席被光身裹在被中运往异地“监护”,*后以“烈性传染病患者...
我的先生夏目漱石-附漱石年谱 本书特色 ◎夏目漱石,印在日元上的“国民大作家”,日本近代文学家。鲁迅称其为“明治文坛上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村上春树...
末代皇帝立嗣纪实 本书特色 《末代皇帝立嗣纪实》是贾英华编著的,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末代皇帝立嗣纪实 目录 **章 惇亲王府一 家世二 衰落的王府三 幼年生活...
《架构真意》内容简介:这是一部尝试从架构本质的角度对传统的企业级应用架构方法进行优化的著作,不仅提供了一套更优化的企业级应
柏文蔚自述:1876-1947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五编,主要内容包括:五十年大事记;五十年经历;安徽二次革命始末记;日记;见解与主张。柏文蔚自述:1876-1...
唐高祖传 本书特色 李渊是唐王朝的建立者,在隋末天下大乱的时候,他不露声色,招兵买马,积聚人才,当条件成熟之后,立即揭竿而起,率众起义,*终夺取天下。玄武门之变...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PE)年度报告(2012)》内容简介:《中国私募股权投资(PE)年度报告(2012)》借助数据、案例、图表等方式,为政府
丁文江图传 内容简介 丁文江是20世纪中国科学、文化史上影响*大的人物之一,作为中国地质学的开山大师,丁文江不仅建造了中国地质学的基础,还擘画了它健康发展的路径...
本书以气势磅礴的文字带领我们重温了与经济学家们相伴相生的现代历史。这些经济学天才以某种方式改变了地球上每一个人的生活。书
《记者眼中的“理想教育小镇”》内容简介:西善桥岱山保障房地区以教育作为突破口,2018年起启动“理想教育小镇”建设,通过以“向
走近皇甫谧 本书特色 一个被历史上公认为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针灸医学家;一个被称为医术精湛、有教无类的世外传奇人物;一个终身不为官潜心致学著述等身的奇...
凡高 萨特 本书特色 《凡高 萨特》由Andrew Forrest、George Myerson著,张振、王华丹、彭艳青、巫和雄译。本书作为入门向导,能够把这两...
蒋介石的五虎将 本书特色 在蒋介石的军旅生涯中,他有五位*为信任的嫡系将领,被称为蒋介石的五虎将,他们是:“东方隆美尔”孙立人、“飞虎将军”王耀武、 “铁血悍将...
[近代卷]-中华女杰 本书特色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 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
林肯传-全译本 本书特色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美国第16任总统,是世界上*伟大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任期是1861年至1865年。作为“伟大的解...
周恩来读古书实录 本书特色 黄丽镛、黄晨编写的《周恩来读古书实录》以时间为序,采用实录体的形式,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周恩来总理的读古书历程,既能供一般读者...
子才子-袁枚传 内容简介 作者的话**章袁枚的童年第二章从钱塘县学到万松书院第三章自广西赴京第四章流落京师中举连捷第五章三年翰林第六章四任知县第七章归隐随园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