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想之年

奇想之年

作者:[美] 琼·狄迪恩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2017-1

评分:8.4

ISBN:9787513324076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我们在时间的学校里学习告别,

学着接受生离,学会适应死别,向一切告别。

---

★ 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 法国美第奇文学奖非虚构大奖 | 《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 | 《卫报》评选本世纪百大图书

《那不勒斯四部曲》作者埃莱娜·费兰特挚爱好书,梁文道、许知远、鲁豫、蒋方舟推荐

★ 坦诚书写丧恸,献给丈夫,献给女儿,也写给自己——

只要我还在写,我就依然以某种方式与他联系在一起。

★ 写给“冷静的未亡人”们——

我必须把一切写下来,因为从未有人告诉过我,我会有这种感受。

★ 写给习惯隐藏悲伤的人——

以个人经历书写人生无法回避的痛苦,她书写的不再是她自己,而是我们所有人。

★ 狄迪恩以文字模仿时间潮水,回忆如深水炸弹不定期对未亡人进行打击;以不断复现的语词模仿叹息,创造属于思念的独特韵律节奏。

“我想要的多过一夜回忆与叹息。/我想要尖叫,/我想要他回来。”

★ 与遗忘抗衡,用私人密语、医学论文、诗歌、散文、精神分析著作编纂一本私人哀悼辞典。涉过语言的河流,抵达个人记忆的岛屿。

---

丈夫去世的第一年,我脑海里充斥着荒唐念头,拒绝理解他已经死去的事实。在他离开十个月之后,我才终于能够拿起笔记录我的思念,我的丧恸,我的无力,还有我的奇想之年。

他会不会已经向我暗示过了自己即将死去,只是我一直不愿面对?

我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和他再次说话?

我必须独处,这样他就能回来。

他的鞋子也必须留下,这样他回来的时候就能用上。

进行尸检,知道他的死因,这样我就能做什么,让他不死。

我知道这一切很荒唐。出于理性,所有这些我都知道。

然而我做不到理性地生活。

---

一次对个人恐惧和丧亲经历的准确、坦诚而具有穿透力的记录,作者勇敢地说出了事实。

——《纽约时报书评》

《奇想之年》充溢着令人震惊的直率和打动人心的细节,是一次对失去和悲哀的难以磨灭的描写。

——角谷美智子(普利策评论奖得主)

简约、优美的散文语言,与敏锐的才智相结合,构成了狄迪恩的标志性风格,这也为她在美国文学领域赢得了经典的地位,也赢得了一代代作者与记者的喜爱。

——美国国家图书协会颁奖词

这既是一本沉思死亡的书,也是一份对当代社会如何处理死亡(或者说漠视死亡)的观察。——《西雅图时报》

作者简介

琼·狄迪恩(Joan Didion,1934.12.5-2021.12.23)

美国著名作家、记者,更是美国一个时代的标志与文化偶像。上世纪六十年代,狄迪恩步入文坛,在长达五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她以出色的小说、剧本、杂文和文学性新闻写作奠定了其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005年,琼 ·狄迪恩凭借《奇想之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类)。2007年,因其对美国文学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为其颁发的年度奖章。2013年,获美国艺术与人文国家奖章。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授予狄迪恩奖章时,称其为“几十年来,美国政治和文化领域最尖锐、最受尊重的观察家”。

精彩摘录

“妈的,”约翰合上书,对我说道,“以后别跟我说你没有写作的才能。这句话是我送你的生日礼物。”我记得泪水涌上了我的眼眶。我现在还能感受到它们的湿润。回顾往事,这便是我的预兆、我的信息,那提早而至的降雪,那份没有其他人可以送我的生日礼物。约翰的生命还余下二十五个夜晚。

——引自第166页


你是否在为金色丛林的落叶而丧恸不已?以及人类生而向死,玛格丽特,你为之丧恸的正是你自己。我们是带有瑕疵的凡人,终有一死,即便将这个想法推开,我们还是会意识到这个问题,况且人的复杂性也会逼迫我们这样想。当我们哀悼逝世的亲友时,我们多少也在哀悼自己。哀悼我们的曾经。哀悼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哀悼我们终有一天也将不在人世。

——引自第197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