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作家。1932年在清华大学结识后来的夫人杨绛,次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1935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国留学。两年后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学位,后随妻子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他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困于上海,在震旦女子文理学校任教,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
()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作家。1932年在清华大学结识后来的夫人杨绛,次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1935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国留学。两年后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学位,后随妻子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他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困于上海,在震旦女子文理学校任教,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
(展开全部)
印迹-梁晓明组诗与长诗 本书特色 《印迹——梁晓明组诗与长诗》是梁晓明三十多年来诗歌写作与思考的一个总结,收录了他的代表作品《开篇》《告...
《重寻巨浪:不为人知的葛饰北斋》内容简介:葛饰北斋,日本江户后期最具代表性的浮世绘画家,在西方,他是与达·芬奇齐名的19世纪
《杨万里集笺校(套装共10册)》杨万里为宋代名家,平生交游广泛,著述宏富,集共133卷,向无整理本,此次系首次整理出版,对推进宋
珍藏版---唐诗宋词元曲(全四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感遇二首、望月怀远、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月下独酌、春思、望岳、赠卫八处士、佳人、梦李白二首...
《从零开始学写作》内容简介:本书全面阐述了写作的各个过程。从心理层面讲述了如何克服写作的五大障碍、如何度过写作瓶颈期、如何
我的1976 目录 前言惊心动魄的1976波澜迭起的一年稳住空军周恩来的*后岁月链接周恩来邓颖超的日常收支/高振普爹爹临终惦念生产毛泽东讣告和悼词形成前后胡耀邦...
上海滩豪门望族 内容简介 1 剑气霜花——张静江家族百年轶事 2 龙门风雨——周馥家族商海沉浮记 3 江南儒商——刘镛家族的实业与文化 4 何园沧桑——何汝持家...
中国诗学通论 本书特色 《中国诗学通论》为范况先生所撰,初版于1930年,曾被收入商务印书馆著名的“学生小丛书”之中,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
沉默的大多数 本书特色 再读经典,再读文学界不可逾越的王小波 皮面精装典藏版(附赠精美藏书票) 权威版本,摘录王小波经典杂文代表作 天马行空,于举重若轻、特立独...
《小亮老师的博物课:无奇不有的昆虫世界》内容简介:《小亮老师的博物课》是“博物君”张辰亮专为5~12岁的小读者们创作的一套科普
续耳谭 本书特色 这本《续耳谭/稀见笔记丛刊》由明刘忭、沈遴奇、沈儆垣等撰,本书以王同轨《耳谈》为模拟对象,其取材、描写、体式、主旨等,均有某种程度的相似,但从...
他们很无聊,我们很焦虑:先锋·随笔 本书特色 先锋艺术在今天已经成为时尚,先锋的命运也由过去的孤独,不被理解到今天的被迅速认同。想当初,社会对印象画派的接纳还颇...
光明于低头的一瞬 本书特色 《光明于低头的一瞬》是当代著名女作家迟子建以游记为主的散文集。其中收录了49篇作品,主要由作者生活的东北地区与生活回忆有关的散文,游...
精彩摘录休将世态苦研求,大界悲欢静里收。——引自第1页
精彩摘录石彦生只想着:“情愿是个受不了的噩梦,生离死别惊险百出,惟一旦自恐慌中惊醒,发觉还在床上,就很开心了……”这不是
《品花宝鉴(上下)》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
《唐宋词格律》内容简介:词兴起于唐代,经过五代的发展,极盛于宋代,是一种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词主要来源于乐府和民间文学
长城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长城为主题的大历史文化散文。长城,是中华民族*显著的文化标志,它的形象,已为中国人,乃至全世界所熟悉,然而,说起它的历史、文化,人...
小中见大智慧文丛:鞋里的沙、上帝的笑、心里的锁、虚掩的门(全4册) 本书特色 从一个小故事中我们能汲取的东西,往往比讲一大堆道理要有用的多。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读者丛书塑造自己的雕像 本书特色 秉持《读者》“清新、隽永、朴实、平民”的风格和“真、善、美”的价值标准,用一个个好故事拨动我们这个时代的“心弦”,倾听我们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