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收錄了柯睿教授已經發表的6篇英文版論文:《李白的超越性詩語》《李白的紫煙》《李白<大鵬賦>》《蜀道:從張載到李白》《登高詩:登泰山》《法幢與經幢——李白的佛教碑銘》,翻譯成中文集結出版。
《李白的超越性詩語》最初發表於1986年,此文是西方語言中首次嘗試以比以往更為確鑿的方式展示道教對李白的意義,以及李白在詩歌中如何運用其宗教文獻和實踐的知識。文章的重點是對李白詩歌中幾個術語的闡釋,這些術語直接出自上清道文獻,從未獲得學者們的準確理解。
《李白的紫煙》一文對李白有關道教的作品展開進一步研究,分析其所使用的一個奇特迷人的意象。對李白而言,在三種普遍和基本的顏色白、青、黃之後,在其詩中最常使用的顏色就是紫色。在這一點上,李白在唐代詩人中是不同尋常的。紫色與道教的關聯很可能是李白喜愛這種顏色的主要原因。
《大鵬賦》是李白最著名的賦,因為文中確認了與詩人自己的關聯,慶祝他早年與偉大的道教宗師司馬承禎的相遇。本書所收的《李白<大鵬賦>》基本上是帶有注解的翻譯,嘗試為西方讀者提供完整的背景知識和必要的參考資料,以便理解這篇精湛的作品。
《蜀道:從張載到李白》中作者將這《蜀道難》與另外兩篇不同體裁但內容類似的作品聯繫起來——賦作《劍閣賦》和詩篇《送友人入蜀》。作者推測這三篇作品是在同一場合的創作。
《登高詩:登泰山》是筆者融合文學史研究和宗教史研究的早期嘗試。在討論了一些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詩篇後,這篇文章的後半部也是最長的部分細緻地研究了李白在742年初夏造訪此山時所作的六首詩。脫離對中古道教的文本和傳統的參考,這六首詩中的很多意象和典故就無法被恰當地理解。
在《法幢與經幢——李白的佛教碑銘》中,筆者嘗試闡明李白的一些帶有佛教靈感的詩篇,尤其是他為佛教寺院中的常住器物所撰寫的兩篇長長的碑銘。筆者認為,如果我們希望理解我們致力於研究的作品的作者,就必須盡可能多地瞭解他們的物質世界和想像世界的所有方面。否則我們會排除(不論有意還是無意)那些本來要求努力融攝不同背景的成分,這些不同背景足以挑戰我們樂於接受的一致性觀點。
柯睿(Paul W. Kroll),1976年獲密西根大學博士學位。曾任教于密西根大學、維吉尼亞大學、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獲得國家人文基金、古根海姆基金、美國學術團體協會中國研究獎學金等多種獎勵。在校內外擔任多種重要職務,包括擔任《通報》(T’oung Pao)、《美國東方社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Society)、《唐研究》(T’ang Studies)等國際雜誌主編。迄今已出版多部著作,在海內外唐代文學研究、中古道教研究等領域備受矚目。
譯者介紹:
白照傑,河北人,1985年出生。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哲學博士。致力於中古道教、中古佛教、佛道二教關係、神話傳說、考古信仰、當代本土宗教現象等問題的研究。即將出版專著《整合及制度化:唐前期道教研究》《十字門內飄法雨:當代澳門佛教問題研究》等若干部。已出版...
(展开全部)
我們首先來看一首初看之下頗令人困惑的詩歌,詩名《上元夫人》上元誰夫人?上元是什麽夫人?偏得王母嬌。獨能獲得王母的嬌美。三角,高率的和顶上的一一她的三角變,餘髮散垂腰。她剩餘的頭髮鬆散地垂到腰部。裘披青毛錦,作爲外面的披風,她穿著一件绿色的毛皮製的錦緞,身著赤霜袍。身上穿著一件紅色寒霜的長袍。手提赢女兒,她用手引領赢姓的小姑娘,閑與鳳吹簫。閑適地與她以簫管吹奏鳳凰的叫聲。眉語兩自笑,她們以眉毛交流,雨個人無拘無東地大笑,忽然隨風飄。接著忽然之間,她們在風的尾迹之中滑期而去在《漢武帝内傳》中,這位偉大的女仙本人被描述如下夫人年可二十餘,天姿清輝,靈眸朗,着青霜之袍,雲彩亂色,非锦非,不可名字,頭作三角,餘髮散垂之至腰,戴九靈夜光之冠,帶六出火玉之,垂属文林華之綴,腰流黄揮精之劍。①李白將上元夫人表現屬“女見”弄玉的親密夥伴。②弄玉是貴族出身的女孩,據説她從丈夫蕭史那裹學會了以簫管模仿鳳鳴的技藝,二人最終隨著一隻爲回應她簫管演奏而來的神鳥鳳凰,飛往天堂。8在這裹,這位詩人使上元夫人和弄玉二人喜悦但令人捉摸不透地(對於我們蒙昧的雙眼而言)交流,最後突然離去,乘風去往超越我們理解範疇之外的世界。這首詩既是一首描寫肖像的作品,又是令人難以理解的宗教奇景:上元夫人是誰?她穿著獨具特色的服飾出現,領來一位有才華的年輕夥伴,接著很快又從視野中消失,返回到她神秘的栖身之所。
——引自第4页
這個“錦囊”是屬於西王母的一件物品。《漢武帝内傳》講述了西王母是如何因爲劉徹苦苦哀求,而從錦囊中拿出向來精心保存於其中的卷子,并將之交給這位帝王。2這卷書就是聖典《五嶽真形圆》。這是中古道教最爲著名的護符之一,至少在四世紀初期就已爲人所知。這一文書可以通過五嶽之神派遣的神靈使者的善意幫助,令其持有者遠離傷害(尤其是一一但不僅僅是一一在進入山林地區時)。)如此,我們就可以理解李白隱喻的適切性:在第一個例子中,他憑藉通曉“錦囊”之“訣”,纔能够登上峨眉,領略峨眉崇高莊嚴的奇景;在第二個例子中,他慷慨地奉獻出這些隱秘的教誨,與即將遠走的朋友分享,以確保後者自身的安全。④
——引自第9页
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1 本书特色 《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1》是“蒋勋说青春红楼”系列中*重要的篇章。碎为微尘的红楼众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读懂他们,就是读懂...
《中国空间站:我们的太空家园》内容简介: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航天?中国为什么要建设空间站? 空间站建在哪里?空间站里有些什么?
那幸福的闪电-Vol.12 本书特色 海子是中国20世纪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话剧《弑》及...
毛姆人生随笔 本书特色 W.S.毛姆著的这本《毛姆人生随笔》用小说家的特殊才能为他笔下的那些大作家们描绘了一幅幅逼真的肖像,勾画出那些天才的性格特征——他们不再...
宋词名篇赏析 本书特色 傅德岷教授乃国内颇具影响的资深国学专家、散文理论家、作家,他与一大批学术根底深厚并富有识见才情的学者创作了这套《传统文化名篇赏析丛书》。...
陶渊明集-图文版 本书特色 陶渊明生前和身后90年间,其作品默默无闻,几乎亡佚。之后,仅《诗品》列为中品。陶渊明逝世百年后,萧统收录陶渊明诗文并编纂成...
给妈妈的60张明信片 本书特色 ◆从伦敦到巴黎、纽约勇敢踏上爱的疗伤之旅在一张张散去又被陌生人捡到的明信片中重拾母爱的记忆◆ 我叫瑞秋,来自伦敦,这个周末我和朋...
锁在深处的蜜 本书特色 《锁在深处的蜜》为迟子建散文系列之一,比较完整地收录了迟子建开始文学创作以来所写的五十余篇创作谈、书评等,其中包括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
《下吧,北极的雪:海豹菲加的故事》内容简介:本书为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希望的家园系列”丛书之一,从琴海豹“菲加”的
《堤契诺之歌》内容简介:黑塞几乎像诗人一样也是个道地的画家。他的若干诗集里还包含复印的水彩画作,显然让诗歌的意义更为生动形
十六夜膳房 本书特色 这是一家开在忘川河边的料理店,名叫“地狱膳房”。每天都有客人沿河而来,带着一段段或满足或遗憾的记忆,在孟婆这里留下...
心声 本书特色 《心声》是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后,中国作家协会为响应讲话精神,委托诗刊社编选一本反映人民情感、时代精神的诗选。诗刊社从2010年至2014...
读书随笔 内容简介 在这《读书随笔》中,《读书随笔》、《文艺随笔》、《北窗读书录》和《晚晴杂记》都是有过单行本的。《读书随笔》出版于四十年前的上海。《文艺随笔》...
面包房 本书特色 本书是走进校园·走向经典书系之一种,主要收录了著名作家肖复兴的40多篇作品,包括有些年月、雨果故居前、白桦林、史可法的扬州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
2013-中国年度散文 内容简介 莫言、陈忠实、朱增泉、王巨才、毕淑敏、柴静、周同宾、迟子建……49位作家,49篇佳作,或追忆过去,或反思现实,无论慷慨激扬,抑...
回忆加缪 本书特色 一段文学师徒间的交往片段,呈现另一个温和而脆弱的加缪。回忆加缪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回忆加缪的随笔。20世纪四十年代,写作了《局外人》《西西弗...
《神秘硅谷》内容简介:这本回忆录记述着安娜(Anna Wiener)在硅谷工作的日子,看上去只是一本纯粹的工作回忆录,但安娜描述得富含文
在黄昏眺望黎明 本书特色 《在黄昏眺望黎明》是当代实力派青年作家吴佳骏的*新散文集,其文字有一种光亮的质地,带着磨砺生活粗糙表面的力道。文风雅致、厚实、沉静、密...
作品目录余华小说与世纪末意识(代序)短篇小说一、十八岁出门远行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中篇小说一、河边的错误二、现实一种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 本书特色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得主李西闽回顾汶川大地震生死体验,2008至2018十年心路历程 ·献给大地震中痛失所爱的人,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