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余烬》这部厚达1000页的著作讲述了1919年凡尔赛会议至1959年间发生在幕后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动机,以及各方领导人展开的一系列磕磕碰碰,*终导致本可避免的、血腥和无休止的战争。作者罗格瓦尔花了长达10年时间,充分利用几个国家新解密的外交档案以及原始文献,深入研究了多方面的历史记录,以追踪在越南受到重创的两个西方国家——法国和美国。本书对美国无视法国在越南的失败教训而步步陷入越南战争泥潭的过程做了精彩呈现。作者将法国在越南与美国在越南两个不同而又有着紧密联系的历史过程勾连在一起,对历史的断裂与承续做了梳理和分析。
★ 32开精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甲骨文出品
★ 2013年历史类普利策奖、美国历史学家协会弗朗西斯·帕克曼奖、美国图书馆巴黎图书奖、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亚瑟·罗斯图书奖
★ 《华盛顿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环球邮报》年度好书
★ 这部厚达1000页的著作讲述了1919年凡尔赛会议至1959年间发生在幕后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动机,以及各方领导人展开的一系列磕磕碰碰,*终导致本可避免的、血腥和无休止的战争
★ 本书对美国无视法国在越南的失败教训而步步陷入越南战争泥潭的过程做了精彩呈现。作者将法国在越南与美国在越南两个不同而又有着紧密联系的历史过程勾连在一起,对历史的断裂与承续做了梳理和分析
★ 对于法国殖民秩序摇摇欲坠、一连串美国领导人一步步探向全面战争的道路,这本历史著作做出了平衡而深入的研究。——2013年普利策奖评语
这部厚达1000页的著作讲述了1919年凡尔赛会议至1959年间发生在幕后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动机,以及各方领导人展开的一系列磕磕碰碰,*终导致本可避免的、血腥和无休止的战争。
作者罗格瓦尔花了长达10年时间,充分利用几个国家新解密的外交档案以及原始文献,深入研究了多方面的历史记录,以追踪在越南受到重创的两个西方国家——法国和美国。
本书对美国无视法国在越南的失败教训而步步陷入越南战争泥潭的过程做了精彩呈现。作者将法国在越南与美国在越南两个不同而又有着紧密联系的历史过程勾连在一起,对历史的断裂与承续做了梳理和分析。
精彩评论——
对于法国殖民秩序摇摇欲坠、一连串美国领导人一步步探向全面战争的道路,这本历史著作做出了平衡而深入的研究。
——2013年普利策奖评语
这本有关当代史的伟大著作融合了强有力的叙事推力、深厚的学术威信和淡定的阐述自信。
——2013年弗朗西斯·帕克曼奖评语
在《战争的余烬》中,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讲述了越南在20世纪的悲剧,从1919年巴黎和会遭到漠视,到1945年被法国重新占领,再到20世纪60年代不可避免地成为冷战祭坛上的牺牲品。这则史诗般的传奇论及的是错失的机会、自我中心与无谓的消耗,它指出的是愚蠢而非邪恶在人类历史事件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战争的余烬》深入详尽、笔法老辣,充满戏剧张力,是个强有力的警世故事。
——入围2013年莱昂内尔·盖尔伯奖(Lionel Gelber Prize)决选名单,评审团评语
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的精彩著作《选择战争》(Choosing War,1999)记录了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对越战争如何逐步升级。而《战争的余烬》是一本更加令人钦佩的作品,它讲述的是法国在越南的冲突以及美越战争的开始……这是对该时期刻画得翔实的历史作品。……他有力地描绘了这场可怕而又徒劳的法国战争,美国人从中并未吸取多少教训,而是一点点滑向在越南的战争深渊。
——《纽约时报书评》(编辑之选),艾伦·布林克利(Alan Brinkley)
对(越南)1940~1960年这个关键的形成阶段的盖棺论定之作……清晰而生动……随着美国在越南干涉日甚,在越南战争问题上极受推崇的学者兼记者伯纳德·福尔写道,美国人“做着跟法国人不同的梦,走的却是同样的道路”。弗里德里克·罗格瓦尔有力地解释了这句话的来由。
——《旧金山纪事报》,加里·R.赫斯(Gary R.Hess)
关于法越战争、美国卷入以及美国主导的这场战争的起源,《战争的余烬》是目前翔实的专著……本书令人信服地讲述了两场越南战争中极度不道德的故事,比此前其他所有书都更为全面。由于其他很多同主题书籍(其中有些成书于50多年前)已经十分出色,这本书堪称成就斐然。
——《纽约书评》,梅兆赞(Jonathan Mirsky)
引人入胜的皇皇巨著……罗格瓦尔的写作带着雄心勃勃的视野和挖掘适当细节的直觉……如果说罗格瓦尔早期的作品是在一众著作中有其自身地位的话,《战争的余烬》一书就堪称一览众山小……如果当年能强制肯尼迪和他的政策制定者们阅读此书,将会发生什么?
——《国家利益杂志》
全面、清晰地回顾40年的历史,美国在东南亚的冒险*终不可避免……罗格瓦尔的语句洗练、逻辑紧凑、口吻严厉、视野深远,同时又不乏同理心。
——《越南杂志》
我们是那么轻易地忘记了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事件不断累积,每天有新的战役打响,随时需要做出新的决定——很快,一切都开始加速发展。康奈尔大学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从边缘后退了一步:不同于大多数越战研究将核心放在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上的做法,他一直回溯到二战,为美国如何设想自身加入越战提供了一幅新颖的画卷……《战争的余烬》为大量越战论著中只用几句或几段匆匆带过的论述骨架增添了丰富的血肉……非常惊人。
——《越战老兵杂志》
对于法国殖民秩序摇摇欲坠、一连串美国领导人一步步探向全面战争的道路,这本历史著作做出了平衡而深入的研究。
——2013年普利策奖评语
这本有关当代史的伟大著作融合了强有力的叙事推力、深厚的学术威信和淡定的阐述自信。
——2013年弗朗西斯·帕克曼奖评语
在《战争的余烬》中,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讲述了越南在20世纪的悲剧,从1919年巴黎和会遭到漠视,到1945年被法国重新占领,再到20世纪60年代不可避免地成为冷战祭坛上的牺牲品。这则史诗般的传奇论及的是错失的机会、自我中心与无谓的消耗,它指出的是愚蠢而非邪恶在人类历史事件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战争的余烬》深入详尽、笔法老辣,充满戏剧张力,是个强有力的警世故事。
——入围2013年莱昂内尔·盖尔伯奖(Lionel Gelber Prize)决选名单,评审团评语
出类拔萃……极具洞察力……《战争的余烬》是令人惊叹的跨国研究结晶,写作清晰而又全面。全书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分析视角……一部杰作。
——《华盛顿邮报》,戈登·戈德斯坦(Gordon Goldstein)
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的精彩著作《选择战争》(Choosing War,1999)记录了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对越战争如何逐步升级。而《战争的余烬》是一本更加令人钦佩的作品,它讲述的是法国在越南的冲突以及美越战争的开始……这是对该时期刻画得翔实的历史作品。……他有力地描绘了这场可怕而又徒劳的法国战争,美国人从中并未吸取多少教训,而是一点点滑向在越南的战争深渊。
——《纽约时报书评》(编辑之选),艾伦·布林克利(Alan Brinkley)
对(越南)1940~1960年这个关键的形成阶段的盖棺论定之作……清晰而生动……随着美国在越南干涉日甚,在越南战争问题上极受推崇的学者兼记者伯纳德·福尔写道,美国人“做着跟法国人不同的梦,走的却是同样的道路”。弗里德里克·罗格瓦尔有力地解释了这句话的来由。
——《旧金山纪事报》,加里·R.赫斯(Gary R.Hess)
关于法越战争、美国卷入以及美国主导的这场战争的起源,《战争的余烬》是目前翔实的专著……本书令人信服地讲述了两场越南战争中极度不道德的故事,比此前其他所有书都更为全面。由于其他很多同主题书籍(其中有些成书于50多年前)已经十分出色,这本书堪称成就斐然。
——《纽约书评》,梅兆赞(Jonathan Mirsky)
引人入胜的皇皇巨著……罗格瓦尔的写作带着雄心勃勃的视野和挖掘适当细节的直觉……如果说罗格瓦尔早期的作品是在一众著作中有其自身地位的话,《战争的余烬》一书就堪称一览众山小……如果当年能强制肯尼迪和他的政策制定者们阅读此书,将会发生什么?
——《国家利益杂志》
全面、清晰地回顾40年的历史,美国在东南亚的冒险*终不可避免……罗格瓦尔的语句洗练、逻辑紧凑、口吻严厉、视野深远,同时又不乏同理心。
——《越南杂志》
我们是那么轻易地忘记了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事件不断累积,每天有新的战役打响,随时需要做出新的决定——很快,一切都开始加速发展。康奈尔大学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从边缘后退了一步:不同于大多数越战研究将核心放在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上的做法,他一直回溯到二战,为美国如何设想自身加入越战提供了一幅新颖的画卷……《战争的余烬》为大量越战论著中只用几句或几段匆匆带过的论述骨架增添了丰富的血肉……非常惊人。
——《越战老兵杂志》
笔法精妙,对我们在越南的悲惨经历做出了全新诠释,有理有据。
——《书单》
罗格瓦尔巧妙地呈现了这场战争的根源,那就是美国对法国的殖民经历做出了自己的回应。
——《出版人周刊》(星级书评)
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搜集了大量美国、法国和越南的文献资料,精彩地讲述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九年战争,以及在此期间美国的议员们何以放任这个国家一点点地深陷泥潭。
——《闪亮的谎言》(A Bright Shining Lie)作者、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尼尔·希恩(Neil Sheehan)
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FredrikLogevall),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劳伦斯·D.贝尔弗教授(the Laurence D.Belfer Professor),同时在肯尼迪政府学院和历史系任职。他有9部作品,本书获普利策图书奖。弗雷德里克的随笔和评论文章经常被刊登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以及《政治家》《每日野兽》《外交事务》上。他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曾是美国对外关系历史学家协会主席,以及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以及美国历史学家协会成员。弗雷德里克现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
詹涓,武汉大学传播学硕士毕业后任职多家媒体,负责编译及审校工作。业余主要从事二战和战后历史著作翻译。
形势与政策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八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庆祝新中国60周年;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唱响各民族...
《单兵战斗技能》主要内容有:掩体、隐蔽及伪装、COVER、CONCEALMENT,ANDCAMOUFLAGE、掩体、隐蔽、伪装、伪装注意事项、伪装实施
哈姆雷特或赫库芭-时代侵入戏剧 本书特色 《哈姆雷特或赫库芭:时代侵入戏剧》是德国已故著名法学家卡尔·施米特的著作,从十七世纪初的“世界剧场”时代诞生的莎士比亚...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一九四三年-一九四五年八月 目录 争取在抗战胜利后与国民党建立和平局面请各地总结整风学习的经验祝贺苏联红军成立二十五周年的电报妇女工作者应...
枪史构筑 本书特色 了解人类历史,就不可不了解*械的演进与发展。火器时代后,战争中基础的**是*械。相信本书会成为**等**专业人员的手册级别查阅依据;成为社会...
《大争论:左派和右派的起源》内容简介:《大争论》是系统梳理左右派起源的第一本书——是什么让保守派更加保守,自由派更加自由?
柏拉图的"克里特远征":《法篇》与希腊帝国问题 内容简介 帝国政治是西方政治哲学的*高主题。本书以柏拉图的《法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柏拉图对希腊帝国问题的理解...
《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内容简介:《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是现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艾瑞克·霍布斯
谁在包围中国:中国崛起中的美国因素 本书特色 1、著名评论员、人气学者、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博士程超泽新书。2、世界性经济、政治、军事...
作品目录第一部分 美国的制度第一章 美国政府的基础什么是政治?对政府的需要谁在统治?政治权力的源泉直接民主的典范直接民主的
中国与越南:the politics of asymmetry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影响中国对外立场的基本因素、越南的基本资源、政治的非对称性、从*初的...
美国新城市化时期的地方政府-区域统筹与地方自治的博弈 本书特色 《美国新城市化时期的地方政府:区域统筹与地方自治的博弈》是新城市化丛书。美国新城市化时期的地方政...
史迪威与蒋介石 本书特色 该书的出版,得到了很多热心人的技持和鼓励。商务印书馆的李侃和中国社会科院近代史所的瞿同祖先生为我寻求当年的资料给予了很多帮助和鼓励。史...
经典作家东方学说的当代发展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人民出版社出版★ 全书43.5万字,共分三部分: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关于东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
中国共产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闫东所著的《中国共产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研究》为中国共产党与民间组织的关系提供一个较为鲜明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运用这一理论分...
中国战争简史 本书特色《中国战争简史》记述了中国从史前时期开始,直至解放战争,期间各个阶段对中国历史影响较大的战争。是一部了解中国战争史的普及读物。东西方文明曾...
公共管理案例(公共管理案例系列教材) 本书特色 《公共管理案例》: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建设项目成果。公共管理案例(公共管理案例系列教材) 目录 走向新的地...
重庆风云-读.党史-第8辑 本书特色 今人对重庆谈判的研究远较以往客观,而唯有客观研究才能对今天有所启迪。重庆谈判的现代意义究竟是什么呢?这也许是仁者见仁...
江泽民与中国科学院 本书特色 为了响应和落实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深入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号召,系统梳理江泽民同志对中国科学院工作的关心和指导,结合中国...
能力与公正之间-当代中国问题的一种政治哲学解读 本书特色 《能力与公正之间:当代中国问题的一种政治哲学解读》:岭南理论视野丛书能力与公正之间-当代中国问题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