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的作品包括: 《真而深的声音》、《绝望之作》、《坟》、《智者之思》、《热风催雨》、《华盖运》、《荒野里的风》、《并非闲话》、《异端者说》、《南腔北调》、《非自由游戏》等。
在《新文学资料引论》中,作者以其很深的业务功底,从史料学的意义到这个领域里的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一一加以论说和介绍,在现代文学资料工作的实践上,该书的指导作用是分明存在的。……由于作者不是孤立、抽象地阐发理论、介绍知识,而是通过列举以往资料工作存在的弊病和研究工作中在史料运用上的失误,这不仅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而且对纠正研究工作中某些偏颇也有重要作用。——马良春
《鲁迅书影录》:坟鲁迅早期的书名,调子肃杀,意绪哀愁。《坟》的意象,便有几分怅惘之色。这是先生1907年至1925年间的古文和白话文的合集,1927年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封面的文字,由鲁迅设计,图案亦为陶元庆所作。初版为毛边本,20厘米×14.5厘米。鲁迅在成书之前,曾致信陶元庆云:《坟》这是我的杂文集,从*初的文言到今年的,现已付印。可否给我作一个书面?我的意思是只要和“坟”的意义绝无关系的装饰就好。陶氏不久将图案画出,以成现在的样子。虽未合鲁迅本意,但清冷孤寂之景,跃然纸上,似鲁迅精神的写意,给人以丝丝寒意和无量的悲哀。《坟》的初版,流传不多,已成珍本。装帧上的古朴,很让人流连。陶氏作画,去繁就简,枝蔓甚少,而神韵悠然。鲁迅说其作品“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正道出陶氏创作的灵魂所在。若要了解鲁迅早期思想,不可不读这本《坟》。全书收文言文4篇,论文19篇。有留学日本时之旧作,亦多“五四”前后的独白。文言文部分精神晦涩,多尼采式的愤世之音,字句古奥,佶屈聱牙。而白话部分,则苍凉浑厚,境界高远。讽古喻今之处俯拾皆是,感时伤世之文幽思深广。书的后记说:但我并无喷泉一般的思想,伟大华美的文章,既没有主义要宣传,也不想发起一种什么运动。不过我曾经尝得,失望无论大小,是一种苦味,所以几年以来,有人希望我动动笔的,只要意见不很相反,我的力量能够支撑.就总要勉力写几句东西,给来者一些极微末的欢喜。至于书名为何取作《坟》,鲁迅说:我有时却也喜欢将陈迹收存起来,明知不值一文,总不能绝无眷恋,集杂文而名之曰《坟》,究竟还是一种取巧的掩饰。刘伶喝得酒气熏天,使人荷锸跟在后面,道:死便埋我。虽然自以为放达,其实是只能骗骗极端老实人的。《坟》之文章,老到精妙,幽复黯然,读之可一唱三叹,吟咏不绝。有“高山流水”之境,而无“和者盖寡”之陋,这是后人服膺仰慕先生的缘故吧。智者之思鲁迅生前出版的书,大多很薄,而装帧的讲究、精美,是可称道的。这本《朝花夕拾》,文仅10篇,与今日作家的贪大之著比,不足论矣。但能篇篇生辉、均为珍品的,尚未有及鲁迅者。故后人每阅《朝花夕拾》,叹笔韵之美,构想之奇,未有不三致意焉。《朝花夕拾》,初拟名《旧事重提》,系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1928年9月由北平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陶元庆装帧、题字,系毛边本,20.2厘米×14.5厘米。此书封面,图案精巧,神灵飞动,悠悠然有宋词之风;又仿佛大观园里的晚秋写意,清瘦深冷之中,意绪飞扬。陶氏作画,色彩平淡,线条简洁,常有出格破规之笔。但情思暗转,神闲意定,超尘拔俗之韵,为同代艺林之翘楚。古人忆旧的作品,多自怜自爱之调。《朝花夕拾》虽不乏叙往思故的妙处,却无顾影伤神的情感。作品多取于早期记忆,或野趣、乡俗的回望,或抨击礼教的不平之音。写“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时,性情多致;谈父亲之死与范爱农的溺水,则哀婉孤寂,能独创一体,有哲人之思。本书篇篇诱人,文字明暗相间,如黑夜之闪电,有肃杀神奥之美,系鲁迅著作中的奇葩。《朝花夕拾》的小引,写得很好: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写美的存在系人间的幻象,但这幻象又给人以回味与感怀,为枯寂的生活点缀一些快慰,这便是人生的真相吧。鲁迅深味于此,以凝重的目光叹流年碎影,空幻之中有大悲大爱,确是天地之间的真性情。《朝花夕拾》不唯是天然性灵的闪烁,亦人生奥义的咀嚼与内省。八九十年过去,读之仍无隔世之感,此正先生的魅力所在。……
孙郁,1957年出生。曾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北京日报》文艺周刊主编,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主要著作有《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闲录》《写作的叛徒》《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百年苦梦》等。
红色特工忆往事 内容简介 本书,既是任远的回忆录,也是他的自传。历史是无数传记的荟萃,江河湖海汇于滴水,一滴水能折射江河湖海,一部传记也反映了时代递嬗、世情应变...
竹墨留青-王世襄致范遥青书翰谈艺录 本书特色 竹刻艺术盛行于明清时代,到清末开始衰落,其后几至绝响。王世襄先生受家学影响,对竹刻历史及其艺术鉴赏深有心得。20世...
徐复观(1903--1982),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熊十力更名为复观。湖北浠水人。徐复观在抗战时期曾师事熊十力,接受熊十力“欲救
一缄书札一扇窗(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日记书信经典) 本书特色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私人化的日记书信是人心灵深处思想情感*真实的袒露。名人的书札往...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 本书特色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是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纪德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著作。本书是纪德1922...
作品目录卷一 绪论卷雅俗篇武侠篇一、武功的艺术化二、武功的哲理化三、武功的性格化四、侠与非侠五、金、梁、古笔下的武、侠比
道可道:晚近中国学人珍闻录 内容简介 历史上有很多被有意无意丢弃的“边角料”,虽然抹去了庄严格调,却能以小见大,钩沉诸多历史的生机和真实。本书分“天分”“勤学”...
风诗心赏 内容简介 本书为古典文学大家萧涤非先生有关汉魏六朝隋唐宋以及当代风诗名篇的鉴赏文字,按照散文、诗话、笺注三种体式,分为正文、附录一、附录二三个部分。正...
薰衣草之恋 本书特色 阳光温暖着纯真的眼神,风雨美丽了年轻的笑靥。《校园抒情美文精粹》以恒星的誓言记住你青春的履痕。《校园抒情美文精粹》一个将与《流星花园》具有...
上课记 本书特色 诗人王小妮转而从事教育,她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了一首教育诗。她在课堂上所发现的诗意,比十个春天还要多。由她的笔下描绘出来的那些同学,各显各的神通。...
作品目录目录1—7篇目表1—14正文1—996附录作家小传999—1025篇目笔画索引1026—1032· · · · · ·精彩摘录春望山楹,石暖
回望汪曾祺-汪曾祺论沈从文 本书特色 “回望汪曾祺”这套丛书,就是回应王干先生并向汪曾祺致敬的一套关于汪曾祺著作和评价的文丛。先期出版五种:《夜读汪曾祺》《人间...
《中信国学大典·盐铁论》内容简介: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
《唐宋史料笔记:老学庵笔记(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学庵的一首诗(见剑南诗稿卷五十)。老学庵的命名,大约在淳熙之末(一一九○
难忘一九五0-志愿军入朝参战60周年图文实录 本书特色 《难忘1950(志愿军入朝参战60周年图文实录)》是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难忘一九五0-志愿军入朝参战60...
纳兰词全编笺注典评-经典典藏版 本书特色 被王国维评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纳兰性德,现存词作349首(一说342首),刊印为《饮水集》和《侧帽集》,后多称《...
自晚宋以来,宋代诗歌史被认为经历了沿续唐人传统、背离唐人而自成一统、再到回归唐人传统的过程。诗歌史上从唐到宋的转变,在诗
《红楼梦》探源-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吴世昌对《红楼梦》的考证,开始于这个批判运动奏凯之后。他以讲学之暇,穷数年之功,运用他精通的考证学而不是他所不熟悉的主义,就...
爱是今天的一切-雪莱诗歌精选 本书特色 诗集由我国著名诗人朵渔精选雪莱诗歌中的精品结集而成,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雪莱的诗歌风貌,所选诗歌在诗歌爱好者中享有盛名。诗集...
《培根随笔全集》内容简介: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的《随笔》摈弃了空洞、肤浅、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