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写中的女性话语建构:中国妇女、性别史研究集萃》收录了1996-2016年《妇女研究论丛》刊发的妇女/性别史优秀论文47篇,集中呈现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中国妇女/性别史在研究议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史料运用等方面的新变化、新面貌,内容覆盖古代、近现代及当代妇女/性别史,研究议题涉及社会转型时期性别观念的变迁、妇女运动中的阶级问题和话语建构、女性与媒体、女性与抗战、女性与医疗、女性赈灾、才女研究等研究热点,体现了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趋势以及对中国特色妇女解放和妇女运动实践的本土化探索,对妇女/性别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历史书写中的女性话语建构:中国妇女、性别史研究集萃》:一 才女“越界”与明清江南社会的声望竞赛(一)才女“越界”与家庭社会地位提升当时的江南社会,对于女子的要求普遍是强调德行。择妇以德,是封建社会家庭秩序再生产的内在要求。对女子德行的强调,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社会的“父子”关系逻辑——长幼尊卑秩序再生产的需要,是家庭秩序稳定的需要。江南社会的家庭秩序生产是一种充满张力的空间生产。这种张力体现在江南社会作为一个社会空间,其秩序运行是稳定的,其秩序要求是强调把人固定在土地和关系之中,处于低社会流动的状态。这就要求人际关系重视先赋性关系。所谓先赋性关系,即血缘、姻缘、地缘等先在于个体的关系而非个体后天交往获得的关系。先赋性关系强调关系中的义务性和强制性而非选择性,强调关系的等级性而非平等性。这种对关系先赋性和稳定性的强调,就使得家庭秩序生产首先是一套对上下尊卑的义务性、等级性关系的生产。所谓“女德”本身就是对这类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遵守和内化。但是在江南社会内部,每一个具体家庭的秩序生产,同时又具有不确定性,对社会秩序的遵守和内化,并不能保障家庭社会地位的再生产一定能够成功,因为江南社会中有一定的社会流动性存在。家庭在江南社会中所占据的社会位置从等级的角度来说是相对稳定的,士农工商四民社会是一个既定的等级社会,这是社会秩序稳定性的一面,但是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家庭来说,其社会地位又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发生变化的,这种可变性在明清就来自科举制这种社会流动机制。科举的录取率很低,使得即使已经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江南社会的精英——士绅群体的家庭,也无法保证自己的下一代能够继续通过科举考试。而只有子代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士”这个阶层中的一员,才能使自己的家庭在江南社会中长期处于较高的社会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家庭都必须尽一切努力提升下一代通过科考的概率。这是江南社会内的家庭竞赛。这种由家庭社会地位再生产的不确定性引发的竞争使得每个具体的家庭不仅要考虑家庭内社会秩序包括性别秩序的再生产,而且要考虑家庭在江南社会中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的再生产。然而清中叶以后,科举录取的比例逐年降低。在科举竞争激烈的江南社会中,随着科举通道的日益堵塞,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家庭来说,男性士人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在不断下降。因此,要想保障家庭在江南社会中的社会地位再生产,男性之外的家庭成员——才女群体就为家庭的声望竞赛提供了新的资本:才女的才华转变成为家庭竞赛中新的文化资本,其与男性交往唱和所建构的人际网络也成为家庭声望竞赛中新的社会资本。才女与士人的“越界”交往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提升其在江南社会中的社会声望。这样的记载很多。“幼舆尝与渔洋诸公九日饮宋子昭小园,限蟹字韵,启姬代为诗,末云:‘予本淡荡人,读书不求解。《尔雅》读不熟,蟚蜞误为蟹。’一座大惊。”①才女的才气使得王士祯这样的诗坛领袖也为之叹服,自然增加了幼舆作为男性主人的声望。除了与男性士人诗文唱和以外,才女与男性士人“越界”交往的一个常见方式是通过拜师成为著名文人的女弟子。对于才女所属的家庭来说,意味着其家庭通过才女进入一个新的人际与文化网络中,从而有可能提升其在江南社会中的社会位置和声望,在江南社会的家庭竞赛中增加新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正是出于这个动机,很多士人家庭容忍甚至鼓励家中的才女加入女性和男性的才人网络中,例如随园女弟子群体。随园女弟子严蕊珠就凭借自身的才华而非传统的熟人介绍,让袁枚接纳了她。“吴江严蕊珠女子,年才十八,而聪明绝世,典环簪为束修,受业门下。余问:‘曾读仓山诗否?’曰:‘不读不来受业也。他人诗,或有句无篇,或有篇无句。惟先生能兼之。尤爱先生骈体文字。’因朗背《于忠肃庙碑》干余言。余问:‘此中典故颇多,汝能知所出处乎?’日:‘能知十之四五。’随即引据某书某史,历历如指掌。且日:‘人但知先生之四六用典,而不知先生之诗用典乎?先生之诗,专主性灵,故运化成语,驱使百家,人习而不察。譬如盐在水中,食者但知盐味,不见有盐也。然非读破万卷、且细心者,不能指其出处。’因又历指数联为证。余为骇然。”②……
谭琳,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妇女研究所所长,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期待复活-古埃及人生活探秘 内容简介 郭丹彤编著的《期待复活(古埃及人生活探秘)》讲述了:长久以来,人们对古代埃及社会形成了一种空泛甚至具有误导性的推测...
徐旭生西游日记 内容简介 《徐旭生西游日记》记载了1927年5月到1928年1月上旬著者作为『西北科学考查团』中方团长到大西北考察途中的情况。1930年出版前,...
《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内容简介:《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是一部研究朝鲜战争的全面又精彩的综合性著作。美国著名政治
日本维新史 内容简介 这本书没有按照编年记体裁而是夹叙夹议地一直叙述到了日俄战争时期。《普茨茅斯条约》是日本跻身于大国之列的标志。就本书的主题而言,日本进步的这...
近代中国 本书特色 《近代中国》是本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论文集,它按照孙中山研究、政治与思想、教育与文化、经济与社会、史料辑存和学术动态这样的编排方式收录了许多相关...
《历史》一书史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撰述的记述公元前六至五世纪波斯帝国河希腊诸城邦之间战争的一部历史名著。此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年下卷)(剑桥中国史系列) 本书特色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后部分对...
将夜-09 本书特色 《将夜》讲述了大唐边城少年宁缺与小侍女桑桑的故事,他们离开从小长大的边疆,来到都城长安。经过一番努力,宁缺终于开始了书院二层楼的考试。登山...
《侵华日军历史上的105个师团》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日本历史上先后组建的侵略中国的日军陆军各方面军、各军、各师团、海军部队及细
扬州访旧录惜馀春轶事 本书特色 《惜馀春轶事》和《扬州访旧录》是民国年间扬州著名文化学者杜召棠介绍家乡文史掌故的怀旧之作。杜召棠(1891年—1983),原名发...
百年中国证劵典藏 内容简介 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副总经理胡继之先生主持下,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征得国家级博物馆、档案馆及证券收藏家的积极参与,搜集到从清末至当前改革...
(精)中国美术史(全12册)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铜版纸全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著名美学家王朝闻、美术评论家邓福星任主编及副主编★本套书自出版后便获业...
说天国-从石达开到陈玉成 本书特色 《说天国:从石达开到陈玉成》为陶短房力作《说天国》系列之**部,从历史的细节剖析太平天国的各类人物与事件,揭露光怪陆离的天国...
成吉思汗帝国秘史-解密成吉思汗帝国的兴衰及其对世界历史格局的影响 本书特色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前国家顾问历经十载倾心打造的经典力作!《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
丝路向西敦煌向东 本书特色 《读者》杂志始终以弘扬人类**文化为己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了**的文化”这一办刊理念,坚持“博采中外...
《中国情境下的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在对源起于西方的公共服务动机理论及已有相关研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从文化和制度
《教师领导与教师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双重路径及其整合》内容简介:本书以我国新课程改革为背景,以北京市两所小学为例,展现了在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4 本书特色 李隆基是一个传奇,再也没有一个皇帝,经历过比他更加丰富、更加戏剧性的人生!史上*牛说书人,为您详细解说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唐玄...
《挺进非洲》内容简介:本书全面反映和真实再现了中国第一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在利比里亚维和9个月期间的生活、战斗历程。作
外交的绝响-宋美龄在1943 本书特色 本书中国抗战的艰难岁月为时间段,讲述了宋美龄以自己“**夫人”的特殊身份,站在民族救亡的风口浪尖,努力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