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写中的女性话语建构:中国妇女、性别史研究集萃》收录了1996-2016年《妇女研究论丛》刊发的妇女/性别史优秀论文47篇,集中呈现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中国妇女/性别史在研究议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史料运用等方面的新变化、新面貌,内容覆盖古代、近现代及当代妇女/性别史,研究议题涉及社会转型时期性别观念的变迁、妇女运动中的阶级问题和话语建构、女性与媒体、女性与抗战、女性与医疗、女性赈灾、才女研究等研究热点,体现了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趋势以及对中国特色妇女解放和妇女运动实践的本土化探索,对妇女/性别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历史书写中的女性话语建构:中国妇女、性别史研究集萃》:一 才女“越界”与明清江南社会的声望竞赛(一)才女“越界”与家庭社会地位提升当时的江南社会,对于女子的要求普遍是强调德行。择妇以德,是封建社会家庭秩序再生产的内在要求。对女子德行的强调,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社会的“父子”关系逻辑——长幼尊卑秩序再生产的需要,是家庭秩序稳定的需要。江南社会的家庭秩序生产是一种充满张力的空间生产。这种张力体现在江南社会作为一个社会空间,其秩序运行是稳定的,其秩序要求是强调把人固定在土地和关系之中,处于低社会流动的状态。这就要求人际关系重视先赋性关系。所谓先赋性关系,即血缘、姻缘、地缘等先在于个体的关系而非个体后天交往获得的关系。先赋性关系强调关系中的义务性和强制性而非选择性,强调关系的等级性而非平等性。这种对关系先赋性和稳定性的强调,就使得家庭秩序生产首先是一套对上下尊卑的义务性、等级性关系的生产。所谓“女德”本身就是对这类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遵守和内化。但是在江南社会内部,每一个具体家庭的秩序生产,同时又具有不确定性,对社会秩序的遵守和内化,并不能保障家庭社会地位的再生产一定能够成功,因为江南社会中有一定的社会流动性存在。家庭在江南社会中所占据的社会位置从等级的角度来说是相对稳定的,士农工商四民社会是一个既定的等级社会,这是社会秩序稳定性的一面,但是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家庭来说,其社会地位又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发生变化的,这种可变性在明清就来自科举制这种社会流动机制。科举的录取率很低,使得即使已经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江南社会的精英——士绅群体的家庭,也无法保证自己的下一代能够继续通过科举考试。而只有子代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士”这个阶层中的一员,才能使自己的家庭在江南社会中长期处于较高的社会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家庭都必须尽一切努力提升下一代通过科考的概率。这是江南社会内的家庭竞赛。这种由家庭社会地位再生产的不确定性引发的竞争使得每个具体的家庭不仅要考虑家庭内社会秩序包括性别秩序的再生产,而且要考虑家庭在江南社会中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的再生产。然而清中叶以后,科举录取的比例逐年降低。在科举竞争激烈的江南社会中,随着科举通道的日益堵塞,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家庭来说,男性士人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在不断下降。因此,要想保障家庭在江南社会中的社会地位再生产,男性之外的家庭成员——才女群体就为家庭的声望竞赛提供了新的资本:才女的才华转变成为家庭竞赛中新的文化资本,其与男性交往唱和所建构的人际网络也成为家庭声望竞赛中新的社会资本。才女与士人的“越界”交往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提升其在江南社会中的社会声望。这样的记载很多。“幼舆尝与渔洋诸公九日饮宋子昭小园,限蟹字韵,启姬代为诗,末云:‘予本淡荡人,读书不求解。《尔雅》读不熟,蟚蜞误为蟹。’一座大惊。”①才女的才气使得王士祯这样的诗坛领袖也为之叹服,自然增加了幼舆作为男性主人的声望。除了与男性士人诗文唱和以外,才女与男性士人“越界”交往的一个常见方式是通过拜师成为著名文人的女弟子。对于才女所属的家庭来说,意味着其家庭通过才女进入一个新的人际与文化网络中,从而有可能提升其在江南社会中的社会位置和声望,在江南社会的家庭竞赛中增加新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正是出于这个动机,很多士人家庭容忍甚至鼓励家中的才女加入女性和男性的才人网络中,例如随园女弟子群体。随园女弟子严蕊珠就凭借自身的才华而非传统的熟人介绍,让袁枚接纳了她。“吴江严蕊珠女子,年才十八,而聪明绝世,典环簪为束修,受业门下。余问:‘曾读仓山诗否?’曰:‘不读不来受业也。他人诗,或有句无篇,或有篇无句。惟先生能兼之。尤爱先生骈体文字。’因朗背《于忠肃庙碑》干余言。余问:‘此中典故颇多,汝能知所出处乎?’日:‘能知十之四五。’随即引据某书某史,历历如指掌。且日:‘人但知先生之四六用典,而不知先生之诗用典乎?先生之诗,专主性灵,故运化成语,驱使百家,人习而不察。譬如盐在水中,食者但知盐味,不见有盐也。然非读破万卷、且细心者,不能指其出处。’因又历指数联为证。余为骇然。”②……
谭琳,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妇女研究所所长,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WhatcanthehistoryoftechnologycontributetoourunderstandingoflateimperialChina?Mos...
《邓华熙日记》内容简介:邓华熙将其日记整理成册,日记详细记载了其从正式入仕到临终前浮沉宦海半个多世纪亲身经历之种种。本书记
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 内容简介 本书对美国陷入越战泥潭的过程做了详尽的解释,揭露了美国政府政治、军事的内幕,是美国历史必不可少的一个篇章,他不仅解释了“*优秀...
滴血的大朝代-1368-1398的政治困局与人性解读 本书特色 洪武开国三十年,到底是谁在为帝国添堵?这是一道有头绪却始终无解的历史命题。该书秉承了作者宗承灏一...
《宋帝国的危机与维系》内容简介:作者魏希德认为,帝国的延续,主要取决于在危机时刻如何维系并复苏。于是,她将研究视角放于统治
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元史解读(精编本) 内容简介 《元史解读(精编本)》主编: 白玉林、曾志华、张新科出 版 社: 华龄出版社所属丛书: 读史观天下·廿五史...
《不完美的理性人:公司金融通识课》内容简介:本书向读者原汁原味地呈现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精品课程——《公司金融》。全书
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 本书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编写组编著的《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包括中国历史名词、中国历史大事记、夏商周纪年表、...
明朝嘉靖时期国家祭礼改制-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目录 序一/张显清序二/林延清绪论**节 嘉靖祭礼改制的起点一 “大礼议”与皇位合法性问题二 世宗的合法性追求与祭礼...
清史讲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作者为北京大学历史系学生讲授清史的讲义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作者通过对各种史料的鉴别、考证,厘清了清代种族及世系,揭示了八旗制度的真面貌...
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1874-1907)(第八卷)(电报.1874-1895) 内容简介 一、赫德与金登干的往来电文与其函件同步,自1874年至1...
《天意(典藏版)》内容简介:【编辑推荐】 ★ 刘慈欣、倪匡等作家一致推荐,中国科幻小说必读作品,同名电视剧5月10日开播! ★ 刘
上帝的国度:破译犹太人的神秘基因 本书特色 诺贝尔奖基金会推荐图书看懂犹太人的**书诠释人类文化的*大谜案 破译犹太民族的神秘基因一个孕育了马克思、爱因斯坦...
和上帝一起流浪 内容简介 1899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S.I.别尔采里成为**个来哈尔滨的犹太人。1903年,犹太人在哈尔滨创间自己的民族社团组织犹太宗教公...
《如何看懂艺术》内容简介:本书从欣赏西方艺术的第一站——意大利开始,由翁昕带领读者重回伟大艺术的诞生地,亲临罗马、梵蒂冈、
罗马史-第一卷 内容简介 《罗马史(**卷)》:《罗马史》与前一版有很大不同。这主要指头两卷,其所包括的时间为罗马国家的*初五百年。在实史开始之处,它就由于自身...
《野人山转战记:一位远征军幸存老兵的战地日记》讲述了中国远征军第五军二十二师入缅甸同日军作战的一段历史。远征军大撤退时,因
道光朝东西两防海塘全纪 内容简介 《道光朝东西两防海塘全纪》由《海盐县新办塘工成案》《续海塘新志》及《东西两防海塘图》三部文献汇录成册,不仅涵盖上谕、奏疏,且收...
百年清华口述史 内容简介 《百年清华口述史》作者以“百年清华人与中华民族振兴”为主题,在清华大学开展口述史访谈活动,访谈对象大多是已退休的清华老教授,也有年过花...
1911动荡中国:辛亥起义重大事件 内容简介 武昌城内,枪声大作,杀声震天;不到十几个小时,武昌光复、武汉易帜、湖北独立,震惊海内外;数十日,辛亥武昌首义之星火...